“城市恐怖主义”阴影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效用性研究

2016-03-29 06:18彭文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6期

彭文丽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城市恐怖主义”阴影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效用性研究

彭文丽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近日巴黎恐袭事件再次将“城市恐怖主义”推到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科幻作家预言中走出的“城市恐怖主义”正在把战争和杀戮带到每个人身边,把世界带入不确定的阴影之中.面对这种有预谋的平民屠杀,不仅给国际和平稳定带来挑战,也给思想政教育带来难题.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发挥其建设性效用值得我们深思.创造性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拯救在恐怖主义阴影下的人们意义重大.

关键词:城市恐怖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911”事件后,《洛杉矶时报》曾预言:“下一个重大事件将不是某个科技革新或医学上的突破,而可能是恐惧.”[1]当代社会用安全来评估一切是其显著特征.当安全被人崇尚,危险被人诋毁时,其就是在表明是时候该指引人们生活的价值观了.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说过:“这么多人这么容易想象到影响最为深远的灾难,这一定表明社会内部价值观的扭曲.”因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参与价值的怀疑和嘲讽,思想政教育心理学的调节﹑控制﹑预防和保护的功效正亟待找到它的作用对象.

1 探究之始——“城市恐怖主义”产生与界定的多维分析

“城市恐怖主义”的滋发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整体来说,“城市恐怖主义”的产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军事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政治上,表现为国际冲突.由于各国或各组织内部政治权力不对等,产生敌视报复心理的一方运用极端手段寻求利益平衡点继而产生冲突.

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相对于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地区经常遭受“剪刀差”﹑“贸易壁垒”等不公平交易,促使矛盾常会以激进的形式爆发出来.

文化上,表现为文明冲突.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曾述:“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最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2]由于各国的民族﹑文化﹑信仰﹑习俗不同,极易在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上产生分歧﹑冲突和仇恨.

社会上,表现为宗教争端.由于某种宗教文化的价值情感倾向不同,被边缘化的宗教团体便以非常规形式发起“自卫”战争.近年来伊斯兰原教主义正向世界蔓延,“圣战”思想肆虐.

军事上,表现为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这一基地恐怖组织企图在伊拉克境内及其周边关键地带消除二战结束后现代中东地区的国家边界,并在这一地区建立一个可由其运作的酋长国,由此产生一系列报复行为.

由于对“城市恐怖主义”的认识是基于不同的国家利益﹑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因而“城市恐怖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城市恐怖主义”的一般特点上看,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城市恐怖主义”其行为是非法性﹑非理性﹑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手段是暴力威胁﹑枪杀炸毁﹑暗杀纵火,劫机绑架;袭击目标是任意的,主要为平民或其他无辜者;恐怖分子或组织者常常打着自由斗士﹑民族英雄的幌子任性施暴.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过:“每一个像我们一样热爱和平﹑渴望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制定自己法律的民族,都能够自由自在﹑不受干扰﹑同时又能够得到安全保障……我们很清楚,只要别的民族受到了某种不公正的待遇,那么,这种不公正的事情迟早也会同样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3]

所以,任何恐怖袭击和极端行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它是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单指任何一方的错都是片面的.在任何一场恐怖袭击中都没有胜利者可言.我们要以一种客观冷静的心态去看待它,不仅要看到外表的残暴,还要看到内在冲突的实质.

2 探究之续——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亲缘性

当巴黎恐袭份子高呼“为了叙利亚”时,我们知道,为了人类自由而必须使用暴力的历史时刻是存在的.然而,当他们漫无目的地滥杀无辜时,也排出了任何妥协和和解的可能性,在他们的世界中,不存在任何豁免群体.但是如果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与和平,那么争取和平最终以和平的方式才能解决,反抗压迫最好的办法绝不是无能的愤怒和漫无目的滥施暴力,而是约束和自制.只有当他们服从了道德法则,他们才最坚决地维护了自由,这种道德法则和精神自由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网络大数据显示,曾有一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潜入IS基地跟踪报道,发现在那个可怕的小部落里,竟驻扎着大量的“童子军”,他们从小被灌输极端主义﹑暴力取胜等思想,从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可见,这种思想的野蛮入侵和正规教育的缺失是多么的可怕.

深入研究恐怖分子的个体和群体人格心理特征,是防恐反恐的根源所在.[5]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心理学的滋养,二者具有内在的亲缘性.具体体现如下:

2.1研究对象的亲缘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倾向﹑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意识﹑思想具有相通性.心理活动是思想意识形成的基础之一,思想意识又是心理的结果和高级表现形式.人的喜﹑怒﹑哀﹑惧等外在的表征,是人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延.而随着人本思想﹑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加强,需要特别关注心理学的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递更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接受倾向和心理承受能力.

2.2目的方向的亲缘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与人的发展要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结果.[6]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价值取向和调节社会关系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倾向,培养出集身体素质﹑智力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于一体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思想素质塑造为导向的,而研究人的心理,其目的是要预防或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能加深自我了解,加强自身修养,它不仅关系着人的自身健康状况,甚至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2.3作用产生的亲缘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所起的作用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思想政治品德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一个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经过情感﹑信念﹑意志的转化才能真正形成思想品德行为.心理过程的产生也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好坏﹑个人素养的高低是内化与外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之所以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帮助﹑心理咨询辅导,大多数是因为人自身修复能力的局限性,任何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每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心理素质差,调节能力低的很难将自己从负面情绪的泥潭中解放出来.

在作用上,二者都具有导向﹑激发﹑调和和育人的功能,当我们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时就可以适时适例的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达到思想意识和精神心理的双重健康.

3 探究之解——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法医治“城市恐怖主义”之伤

现代的大城市是一个人口﹑交通﹑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便捷的交通﹑高效的信息﹑丰富的资源应用使得恐怖袭击所造成的实质影响被无限放大.

在当今社会的反恐防恐工作中,多数政府部门基本上是从刚性和显性的需求上去治理恐怖主义的,比如国际上,加强区域间防恐合作﹑进行联合军演等.在国内,建立反恐安全预警机制﹑升级网络或电视监视设备等.虽然这些措施对于恐怖主义的打击是快捷高效的,但整体上看,缺乏对人们隐性心理需求的关注以及社会软环境的改善.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学其核心对象都是人.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提出的“积极人性论”﹑“动机层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对人的健康心理都有重要的启示.因此,在“城市恐怖主义”阴影下,充分科学地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培育良好的社会心理倾向﹑引导正确的思想行为﹑把握心理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3.1前期预防

在上一种恐怖硝烟刚刚散去,下一个尚未来临之时,首先要掌控好民众的心理情绪,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如隔离﹑置换,反向等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使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达成内在统一;把控好群体心理,加强反恐心理的引导,正确建构辨别恐怖分子宣扬“正义性”的认知,融入积极的情境建构;加强自我个性心理锻炼,增强应激能力.

3.2中期保护

在恐怖主义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进行疏通和抚慰.心理咨询专家要承担起心理调适作用的工作,发挥专家的权威“名片”效应,对他们进行正面的启发和教育,注重心理效应的运用,如近因效应﹑跨门槛效应﹑共生效应等,取得公众的信赖.同时,也要适当采取心理诱导法﹑心理平衡法和心理威慑法等有效策略,找到症候所在,对症下药,[7]满足像马斯洛所提出的生理﹑安全﹑归属感﹑尊重与自我实现这五种人格层次的需求.

3.3后期缓解

正如美国心理治疗学家罗杰斯所说:“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终点.”心理学的医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而且也避免“城市恐怖主义”效应的蔓延.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和保持距离﹑调查﹑场合鼓励﹑语言表达﹑扩大目标五阶段辅助法帮助受辅者获得力量实现心灵的新成长.在心理松弛的状态下,以情化人,注重给人以理解和尊重以及人文关怀,消解了心理紊乱和抑制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从心理学的个体水平上分析,恐怖分子的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是病理性的人格缺陷造成的,他们的压抑感和狂热性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疏导,运用正确的心理规律导向,扭转他们用攻击代替挫折的犯罪动机,以及不忍被群体打压,采取反规范,反道德的心理认知等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英)富里迪.恐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

〔2〕(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战争:通过历史实例的道德论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88.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4〕伍麟.时代精神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的应对[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5).

〔5〕向德平.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94-296.

〔6〕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0.

〔7〕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

收稿日期:2015-11-23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1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