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鹏凌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植物景观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合理设计
闫鹏凌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植物具有自身的形态、色彩、之感、芳香,也可以结构化.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根据公共场所的特点,合理设计植物景观,可以起到美观、净化空气、文明等多重效用.
关键词: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们休憩﹑娱乐的重要场所,没有人性化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不要说启迪人们的精神,连提供舒适都不可论及.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时,植物景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审美还是文明,植物景观都能够使城市独具特色,在品种﹑色彩﹑结构方面进行不同的选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1.1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开放性场所,是人们日常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是依据空间,将其分为广场﹑街道和滨水空间.因为不同的空间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不同,尤其是具有不同的轴向设计要求.
1.2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是软景观的一种,利用乔木﹑灌木﹑草和花儿等植物的色彩﹑形体以及其布局的结构化,塑造公共空间的氛围,实现美和文化意蕴.此外,植物景观具有生命这一特征,能够带给人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植物景观不可或缺.
2.1植物景观的要素
首先,植物具有形态.植物具有自然的形态,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可经人工进行一定的修整,虽然很多方面并不能进行变化.植物通过自然和人工形态,给人造成不同的视觉感受:尖状或锥状具有严肃之感,圆状或球形形成雄浑之感,柱状具有静谧之感,垂枝形成优雅之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植物的形状,塑造人们所需的气氛.
其次,植物具有色彩.植物的颜色精彩纷呈,且为自然原色,它体现于叶上,仅仅一片叶子,就具有嫩绿﹑浅绿﹑墨绿等百般绿色,叶尖﹑叶心﹑叶根﹑叶变绿色不同,上层和下层颜色不同,不同的生长时期颜色不同,更体现于花上,花的颜色五彩斑斓,红色的牡丹与木棉,黄色的珠兰与连翘,紫色的八仙与木槿,白色的玉兰与茉莉,在这众多颜色中,又有着百般细化.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者,可以运用这诸般颜色,绘出独具匠心的画卷.
然后,植物具有质感.植物本身具有光滑﹑粗糙等质感,箬竹的叶子是粗糙的,柳树的叶子是光滑的,枸骨的叶子是尖锐的.植物除了本身的质感外,在光线的影响下,还会形成不同的质感效果,强光使植物趋于粗糙,柔光使植物趋于细腻.不同的质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悟,粗糙富有野性,细腻形成严肃之效,景观设计者可利用植物的质感,创造出不同的心理效应.
最后,植物具有芳香.作为生命,植物具有自身独有的气息,梅有梅香,竹有竹味,菊有菊芳.这阵阵清香,诱发人心不同的情绪.景观设计者可以充分运用植物的芳香,营造出心旷神怡之境,但是需要注意避免气味的不相符合.
2.2植物景观的结构
植物景观不仅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而且具有空间组合能力.利用植物的点﹑线﹑面以及不同的空间结构,对植物进行个体组合,形成群体结构,塑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空间.以植物的高度与人的视线关系为基准,可以将植物组合结构分为开张式﹑半开张式﹑覆盖式﹑延伸式﹑封闭式五种.
开张式结构是在人的视线所及范围内,植物景观的高度在人的视线之下且无限延伸.因为是俯视,且视觉可以四向拓展,所以,这时人的心胸异常开阔,视觉难以产生疲劳感,但是植物的形象﹑色彩细节会朦胧不清.
半开张式结构是在四向中,有一向﹑两向或三向被高于视线的植物掩映,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时,视野被定向,只有在有限的方向上,可以实现无限拓展,在其他方向上,实现严密闭锁.
覆盖式结构是由植物的枝或干遮盖人的头部以上,一般是较为高大的乔木的冠.覆盖式结构对人的出入没有影响,且能提供荫蔽,在广场和滨水空间运用较广.覆盖式结构中的人,视野不会受到明显的限制.
延伸式结构也称为带状结构,是植物以带状的形式排列于相对的两侧,固定人的视线所及方向,具有引导的作用,人们置身于其间,满怀期待,希望沿着所指方向有所突破.在植物景观大致的垂直位置,通常会设计人们所期待的突出之景.这种结构一般位于街道或滨河两侧.
封闭式结构是指四向皆是高于人视线的植物景观,人的视野处于封锁状态,视线与植物顶部所成的角度越大,植物景观距人越近,封闭性越大.封闭式结构能够给人们制造出安静的空间,供人们休息,但是视觉很容易疲劳.
3.1植物景观于城市广场中的合理设计
城市广场由绿地﹑道路﹑建筑组合而成,供人们户外休闲之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公共性最强,最具文明特征场所.在城市广场上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形象,还可以分割界面,形成小广场气候,避免人们活动较强的干扰性,也可以呈现出人们的精神气质.
城市广场具有集会﹑纪念﹑交通﹑休闲﹑建筑之前五种类型,每种要求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集会性广场具有政治意义,所要求的植物景观或者是严肃有序,或者是肃静.纪念性广场具有缅怀之义,植物景观以常绿植物的重复出现为佳.交通广场以车辆集散为主,所以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不妨碍人们的视线,一般采取边缘绿化或中心绿化的方式.休闲性广场在城市中数量最多,形式多样,休闲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不拘一格,但需注意遮荫和小空间的划分.建筑之前广场的人流量大,所以植物景观设计较少,只在靠边的位置设置座椅和遮荫植物即可.
虽然广场多种多样,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不同,但总起来说,无不遵循着“人性化”的原则.
以“人性化”为核心,首先需要解决“硬地与绿化面积”以及“树木与草坪面积”的矛盾.
人们进行活动,需要大面积的硬地,而人们活动目的的健体性,则要求有较好的环境质量——大面积的绿地,广场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植物景观的立体化才能有效解决这个矛盾.充分考虑植物自身的特征,进行多层次布局,有利于提高绿化的面积和质量.
树木可以遮荫,草坪提供美,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分配树木与草坪的比例,则是另一个矛盾的问题.于此,可以采用将草坪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面积的草坪分割成块儿,在其间合理种植树木,草坪与树木交相辉映,可实现美观与遮荫双重效果.
以“人性化”为核心,其次需要尽可能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植物景观设计,需主次得当.主要植物的选择,应该具有较长的观赏期和较为突出的特征,按植株配置规律,合理布置.一般采取的是,深色乔木为背景,草坪和花卉为副景,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实现植物的节奏性.
植物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很多广场的植物景观,在夏季美不胜收,在冬季零落不堪.植物景观的选择,必须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的合理分配,使得广场一年四季都具有可观赏性.
3.2植物景观于城市道路的合理设计
在城市的道路上设计植物景观,具有多重作用:首先是能够净化环境,车辆产生大量的废气,植物景观可以起到过滤和净化作用;其次是具有美化功能,在高层建筑与硬质地面之间,种植些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减少压抑感;然后,植物景观具有安全导向作用,合理布局植物景观,能够有效引导车流,并且防风防雪.
进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街道的功能.道路的用途不同,对植物景观的设置自然不同.商业步行街需要突出商业的繁荣,可以选择低矮的植物稀疏地种植;人行道旁为给人们遮挡和欣赏只用,可以选择高大的树木,配以草坪和花丛.
进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其次应该考虑的是植物的生长特征.土壤条件﹑热度条件﹑湿度条件﹑空气优劣等等,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所以,最好是选择适应能力强,美化效果好的乡土植物,避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进行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需以人们的审美标准为导向.一般来说,是采取变化与统一相结合的原则,把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植物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可以在一条道路上以一种植物为主,间杂其他植物;也可以把道路分段种植不同植物,只需注意杂而不乱,多而有序.
3.3植物景观于城市滨水空间的合理设计
滨水空间指的是与自然或人工河流相连的休息区域,滨水空间的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美观文明两个原则.滨水空间的植物景观需要在与水的结合下,形成视觉效果良好地风景线,并且形成地域的特色,文化的内涵.
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设计,首先是变化与统一相结合.在保持一致的基本风格基础上,设计不同外相的植物群,塑造协调的滨水植物景观.通常状况下,是以风景林来构筑基本骨架,把开张式和湿地植被穿插于其间,建设连续的欣赏系列.
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保持林带边缘线的弯曲度.林带边缘线变化有序,不与水岸线相平行,可以增加植物景观的变化性,可以建设出迂回曲折的植物走廊,弥补水岸线的死板的缺点.
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利用植物的象征性含义.运用植物的象征性,可以塑造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植物景观.垂柳婀娜,具有优雅之气;松柏刚劲,具有坚贞之气;椰子婷婷,具有恬静之意;竹子有节,具有谦逊之气…….这种种植物,可以塑造出城市的文明.
滨水空间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合理地利用花卉和草.在水边,可以种植耐湿的花草.除在岸边栽植外,还可以用湖石堆砌花池,建筑山石小景;或者是在铺装的地面上围筑花槽.有时为追求特质,在平地上只栽种芦苇或其他草本植物.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所在,城市公共场所的设计需要注重品质,在众多元素中,植物景观设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植物景观既可以净化空气,具有过滤之效,也可以美化环境,起到装饰之用,还可以内涵象征意义,形成文明之窗.城市公共空间依据自身用途,对植物景观有着不同的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者需要依据这些要求,对广场﹑街道﹑滨水空间进行不同的植物景观设计,合理布局,形成独具魅力的植物景观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育红,胡红.关于城市广场植物造景的思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
收稿日期:2015-10-15
中图分类号:T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139-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