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鹏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以文脉为基础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董鹏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城市文明,首先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对文脉的延续上,所以,必须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关键词:文脉;城市公共空间;特征;设计
文脉,指的是将城市内的各种元素联系起来的内在脉络,是在历史和社会的基础上布局建筑,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以文脉为基础的城市布局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建筑与环境会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生活于其间的居民身心舒畅;然后是使城市建筑具有人文的内涵,历史的印记,熏陶当地居民的精神.每一栋建筑,皆需通过时空的布局与文脉紧密相连,这样的城市才会呈现出文明.
城市环境建设主要是通过建筑的空间比例﹑形状﹑色彩三个方面来与城市文脉相承.空间比例,指的是建筑的空间位置和大小,从秩序上与文脉承接,不合适的空间比例,会削弱城市的美观和文化;形状,指的是建筑的状貌,以建筑的外部轮廓来显现城市文脉,不和谐的建筑形状相混,会影响城市的整体视觉和精神效应;色彩,指的是建筑的颜色,一般而言,每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设置,通过最大众化的视觉形式来体现自己的文脉,色彩污染是城市文明的破坏者.
城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它也需要通过空间比例﹑形状﹑色彩来承接城市文脉.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学界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不同界定:哈贝马斯从舆论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共空间就是舆论形成和扩散的场合;奥斯卡?纽曼从社会活动进行定义,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大众休闲和消费的场所;克里夫?芒福汀则是从设施的角度来界定,城市公共空间是道路﹑广场的聚集地,行政机构所在的建筑也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综上,城市公共空间是公众共同享有的城市物质空间,一边城市居民进行休闲﹑聚会﹑交易等活动.
首先,城市公共空间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个概念,一个虚幻的纸上描述,它是实际存在的,以建筑或者是设施的形式为人们进行活动提供便利.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或者设施存在着紧密的依存,建筑或设施的空间比例﹑形状﹑色彩对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城市公共空间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除了起居,城市居民思维其他活动皆在城市公共空间完成;城市居民自发地进行社会活动,为城市公共空间填注生机与活力,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功能.所以,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居民具有不可分性.
然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多功用性.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绿地﹑广场﹑车站﹑机场﹑步行街﹑游乐园等多种设施,可以让居民进行多种活动,根据活动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划分为交通﹑休闲﹑娱乐三种类型.交通型公共空间见文知义,不予详述;休闲型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在居住或工作空间内建设的绿地﹑小广场等设施,供居民进行日常休憩之用;娱乐型公共空间要是指商业娱乐中心,供居民玩乐﹑购物之用.
最后,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共”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必须容易进入,具有开放的特征,可以容纳各个阶层的人,上至高官显贵,下至平头百姓,只要遵循公共空间的使用规则,便可以在公共空间自由活动,实现自己某方面的需求.
2.1文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首先自然环境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必须考虑的要素.所谓城郭建设必须“因天时,就地利”,这是说城市建设必须顺自然环境而为.自然环境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制约作用,却也能够使城市公共空间呈现出独具特色的魅力.虽然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人工能够完成巧夺天工的环境构建,但只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势利导,才能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区域性价值.比如,成都的水井坊.
其次历史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延续文脉的必然依据.历史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它不仅限制公共空间的设计,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公共空间建设呈现出区域文明.经过漫长的发展,不同的地域自然生成不同的历史,只有依据地区发展历史建设城市公共空间,才能使活动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区域独特的文明.比如,伦敦在19世纪所建的万灵教堂.
然后文化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文脉特征的重要因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会在无形中生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留着人们思想的轨迹,人们思想的变化,也会体现于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变化上.文化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融入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会沉淀着当地人的精神.比如,在中山造船厂基础上改建的中山岐江公园.
3.2城市公共空间承载文脉
作为城市的脸,城市公共空间反映着城市的品质,城市的品质即城市的文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科学地进行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归属感,强化城市的凝聚力.通过形态﹑色彩﹑比例等细节的雕琢,城市的文明跃然而出,城市的个性毅然独显.比如,西安的大雁塔文化广场,以大雁塔为核心,设计了里坊以及相应的活动,成为了盛唐记忆的标杆,对于展现西安文明底蕴,激励当地居民的精神,提供感情皈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市公共空间对文脉的承载,不仅体现在总的规划上,也呈现于某个具体的公共建筑.这种建筑是历史的沉淀,城市的光辉记忆,对于体现整座城市的价值﹑弘扬城市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重庆的解放碑,是重庆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和证明,从抗战到解放,重庆无一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角色,解放碑就是这些重大事实和不屈不挠奋发精神的凝聚.
4.1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首先,是文脉为基础.在设计时,必须广泛收集地区的文脉信息,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文脉为主线,将之转化为空间要素表达出来.既要保持文脉的原真性,运用与文脉相符合的材料与,选取符合文脉的比例,体现文脉的精神;又要与时代相契合,以文脉为基础建构城市公共空间,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运用时代的要素进行表达,才能与当代人的思想形成共鸣.
其次,是遵循公共空间的建设原则.其一是整体性原则,不论是公共空间的总体格局,还是空间中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设计之初,应该考虑到这种种因子,使其构成和谐的整体.其二是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文明底蕴,公共空间的设计自然也就应该有不同的主题和形式,不能东施效颦﹑一概而论.其三是可持续性,城市文明具有时代的印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可持续性纳入考量,为将来留下发展空间.
4.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措施
4.2.1贯穿过去与现在,做好时空的连接
首先是延伸原有的城市公共空间核心理念.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不应该一举推掉旧的设计,原有的并不完全是糟粕,它承载着文明与精神,设计公共空间时,可以对原有的设计进行剖析,解读出布局﹑材料背后的思想,然后将其结合于新的建筑手法中,实现对文明的传承.
其次是延续地域空间特质.对城市特色的认知,往往第一印象都是从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始的,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公共空间特质,对城市进行重新构建时,必须要延续这些公共空间特质,实现地域特质的的延续,因为这些特质是区域自然环境与居民生活习惯相协调的结果,没有特殊原因,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对其进行因袭,是对事实的尊重,是对当地居民精神的传承.
然后是重塑空间秩序与功用.建设新城市,建设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在不同时代的重塑,无论是是环境还是人文,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必须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重新构造,把时代的要素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不能一成不变.以文脉为基础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重塑,需要协调现在的空间秩序,合理安排建筑布局,通过全新的设计元素,展现空间特质,在规划商业区域﹑布置休闲设施时,需注意与技术和经济相适宜.
4.2.2合理设计空间比例,充分融入人性
空间比例作为城市设计的元素之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不可忽视,设计者必须对空间比例进行准确把握.以前的空间比例,多以小尺度来体现公共空间的舒适与亲切,随着人口的猛增,小尺度被大尺度所替代,割裂了文脉的连续性,失掉了原来的人性化感受.在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在建筑的高宽比方面,以人的心理感受能力为依据.一般来说,能够全貌看见对面的建筑或人的活动时,街道空间能够带给人安全感,芦原义信认为,二十一米至二十四米的街道宽度设置是最佳距离.而建街道宽度同周边建筑的高度比例,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当DH值小于一时,会产生压迫感,当DH值等于一时,会产生周正之感,当DH值大于一小于二时,产生亲切感,但随着比例的增大亲切感减弱,当DH大于二时,则形成空旷感,所以,最合适的DH比例,应在在一到二之间.
其次是在大空间之内塑造小空间.在现代社会,高楼林立,想要将DH值保持在一到二之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人的心理感受,必须通过小景观的设置,在大空间之内塑造小空间.在节点手法的运用下,塑造空间亲切感,延续城市公共空间文脉底蕴.
4.2.3进行科学的色彩选择,延续文脉
首先,分析文脉色彩.进行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必须对文脉的色彩特诊予以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统计,之后把某个或某些色彩特征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这是色彩设计的基本,是文脉延续的必要步骤.在分析时,切忌带入过多的主观意向.
其次,明确色彩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搭配.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色彩选择,必须明白色彩的逻辑关系,在色彩的合理搭配中凸显文脉色彩.在文脉色彩配置中,既要对建筑﹑景观与色彩进行科学调配,也要保证色彩发挥的是积极功用.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其间融入文脉,可以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更具内涵,形成个性,更能使居民受到精神的启迪,所以,设计者应在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措施,科学设计城市公共空间,塑造文明城市.
参考文献:
〔1〕伍江.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J].上海城市规划,2014 (6).
收稿日期:2015-08-2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123-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