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商务融合推动街区的复兴与更新
——以北京前门大街为例

2016-03-29 06:29王林生
城市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商业街城市更新商务

◎ 王林生

文化商务融合推动街区的复兴与更新
——以北京前门大街为例

◎ 王林生

街区复兴与更新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前门大街在历史中的繁荣兴盛与文化商务的融合存在密切关系。在街区走向复兴的过程中,文化商务融合仍是重要的支撑性因素,并以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建或再开发、具有福利色彩的综合整治以及以改变街区核心功能等为融合发展的路径。但由于在街区更新中定位不清晰、商业活动乏力,导致文化与商务的融合出现脱节,制约着街区更新的进程。

文化商务融合 前门大街 街区复兴 城市更新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由新而旧,又由旧而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街区的复兴与更新便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城市在经历了快速扩张的发展期之后,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匮乏、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城市经济中心的转移与填充,均使得老旧城区原有的生产生活功能发生改变。前门大街是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条重要街区,在城市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因城市区域功能的转移和调整而带来的变化。前门大街由繁荣走向沉寂,并再次谋求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商务融合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文化与商务融合,助推前门大街繁荣与兴盛

文化商业街区,从理论层面来说并没有严格的界定,而且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在认定文化商业街区层面都过于宽泛模糊。①[1]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文化商业街区应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文化风貌,且聚集着一定规模的商业设施和活动,能显现出鲜明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特质的区域。

前门大街,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商业街,它的繁荣与兴盛源于辛亥革命之后。近代以来,北京城市开始出现新的中心,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宗法和礼制的束缚,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出现在城市中,且表现出重商的发展趋向。“辛亥革命后,皇城开禁,市政和交通的发展使内外城来往日益便利,商业中心也开始由前门一带向这两个地区转移。此后,王府井大街、西单北大街、前门大街终于形成北京最著名的三大商业街。”[2]原来以庙市、街市方式存在的西海子商圈、琉璃厂商业街、榄杆市街区等手工产品、农产品等集散地虽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但已经不再是城市的核心性商业中心。在新的城市核心区,欧美商人的汇丰银行、大丰洋行、公义洋行、日华洋行、信昌洋行、山本照相馆等相继出现,主营银行、货物等业务。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新的商务中心及新的商业行业对北京传统的文化业态和城市商业结构产生了较大冲击,它们不仅开始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以一种垄断的存在渗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前门大街作为当时新兴的文化商业街区,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之所以特殊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即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北起正阳门箭楼,向南延伸至天桥,周边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和胡同,彰显着“古代中国都城杰作”的文化魅力;而且天桥作为传统文化中杂技、京剧、相声等各类艺术聚集之处,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前门大街是一条文化街。

同时,前门大街的著名还在于在这个不足1.7万平方米的辖区内,聚集了一批老字号的商业店铺,如便宜坊烤鸭店、瑞蚨祥绸布店、九龙斋、六必居酱园、同仁堂药店、内联升鞋店、张一元茶庄、长春堂药店、月盛斋酱肉店、都一处烧卖店等,使得前门大街又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商业街。这些老字号商铺,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长达数百年的经营中,其产品、技艺和服务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扬,并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老字号不仅见证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携带这传统文化的精华,记录着城市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体现着传统商业文化的创造性,代表着传统商业文化运行与传播的最高水平。[3]在现代商业文化的大潮中,传统的老字号依托原有的商业品牌文化,既占有了市场份额,也占有口碑。如瑞蚨祥不仅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荣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中国消费者信赖的著名品牌”等多项殊荣。

可以说,前门大街在商业的繁荣发展中,更多是融入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发展中,促进了前门大街的兴盛与繁荣。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伴随着城市区域结构功能的调整和新的区域经济中心的出现,城市的中心开始向城市的其他区域转移,一些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活力衰退等现象。

前门大街曾经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清代学者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对前门大街的繁荣曾做过这样的描述:“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前门大街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但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单、王府井商圈的兴起和一些传统的“老字号”相继搬迁,前门大街一度成为北京“离天安门最近、房子最旧、道路最窄、市政设施最差、人口密度最大”,由“成片危旧房守望灿烂传统”的“贫民窟”,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显得“疲惫不堪”。[4]正是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繁荣的文化商业街逐步走向衰落,城市街区的发展面临更新的历史性问题。

从以上简要的历史回溯中不难发现,前门大街从开始成为商业街区,到逐步走向兴盛,并最终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日渐衰落,文化与商务的融合是不可忽视的元素。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这一街区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天街”这一对前门大街的称谓体现了街区的文化魅力以及人们对它的文化想象。当然,仅仅有文化并不能支撑起前门大街的兴盛,商业对人气的聚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商业活动的繁荣带动了前门大街的兴盛,也正是商业活动的萧条才使得前门大街逐步沦为城市的“伤疤”。但仅有繁荣的商业活动,也不足以支撑起前门大街蕴含的象征与想象,它的特色和魅力恰在于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前门大街欲摘掉“成片危旧房守望灿烂传统”的“帽子”,继续探索文化商务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实现街区的更新便成为一种可能性。

二、文化与商务的融合是街区更新的着力点

城市更新的方式与路径可根据城市发展的基础、整体的战略或历史的机遇等多种要素而具有不同的选择。从实现路径上来说,城市更新的方式较为明显地体现为以下三种路径: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建或再开发、具有福利色彩的综合整治以及以改变功能核心的旧城复兴。

以市场为导向的重建或再开发,是以一种拆除或爆破的形式,重新塑造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如美国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清除了大量平民窟用于商业开发。具有福利色彩的综合整治是以规范、便民等为原则,对城市中的“杂乱破”、“脏乱差”、“闯抢堵”等损害城市形象或制约城市发展的地区进行治理,改善和提升区域居住或经营条件。以改变功能核心的旧城复兴,是指在不改变主体空间外观或造型的情况下,通过承载项目的改变更新使用功能,这种方式对主体性建筑的损伤最小,保护更新的消耗最低,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更新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三种类型的城市更新方式稍有不同,在操作层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城市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三种方式往往统筹使用,协调推进。

前门大街的街区更新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以上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如果说以上三种方式在推动城市更新而言仍停留在“技”的层面,那么,文化与商务的融合则构成了城市更新“艺”的内涵。换言之,文化商务的融合是前门大街街区更新与复兴的推动力,在文化商务合力推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前门通过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功能改变等方式,实现着街区的更新。

第一,通过重建或再开发实现街区更新。前门大街的重建或再开发以2003年北京市正式公开征集“前门地区保护、整治和发展(国际)规划设计方案”为标志,在入围方案中将前门大街改造为商业步行街的选择最终在争议声中脱颖而出。这一方案,将前门天街定位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以消费和景观为主的国际化商业街区,具有鲜明的商业开发色彩。商业街区是集商业购物、文化休闲、观光旅游、高端会展、品牌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区。在具体商业运营上,步行街仍吸纳了原有的老字号商铺,如全聚德、都一处、月盛斋、一条龙、张一元、庆林春、长春堂、瑞蚨祥、亿兆百货、大北照相馆、中国书店等老字号,这些具有历史传统底蕴的老字号商铺既承袭了原有的传统文化,又增添了前门大街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体现出文化商务融合在街区重建过程中的支撑性作用。

第二,通过综合整治实现街区更新。综合整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既涉及规划等顶层设计,也包含市容市貌等形象工程。就前门大街而言,辖区内人口密度过高,存在大量危房,历史建筑质量较差,四合院私搭乱建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由于市政建设不完善,居住和经营环境较为恶劣,传统的历史风貌和具有深厚底蕴的商业传统大打折扣。在街区改造之前,这里曾一度被视为“离天安门最近”“道路最窄”“市政设施最差”的“贫民窟”。基于此,前门大街在历史更新的过程中,出台了《北京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设计综合方案》、《大栅栏北京坊规划方案》等,制定了以历史保护为主调的整治发展计划,从发展的高度与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视野,对前门大街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整治市容市貌方面,前门大街结合前门的历史发展、商业业态和周边街巷的文化经济功能,以街中街的方式,设计了四处景观节点,分别为北入口节点、鲜鱼口节点、大江胡同节点和前门历史花园节点。[5]整个街区的环境与景观整治,通过景观再造,将街区、街区修饰、景观与街道层次、空间布局等方面有机融合,为商业街区妆点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第三,通过功能改变实现街区更新。功能改变体现在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用途上,这一方式较之于前两种,最为经济,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老旧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前门地区悠久的历史,集聚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建筑,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这些建筑物成为了居住区或改作他用。如劝业场是前门地区的一处古建,修建于1905年,是曾经的“京师劝工陈列所”,承担着官办工艺局产品展销的功能,后来在城市现代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国营商场,后又成为“新新服装店”“新新宾馆”。劝业场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以腾退的方式将固有的缺乏一定特色的商用,改为“劝业场1905文化艺术中心”,恢复或发挥劝业场这一历史建筑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展示、演出功能,使其成为集宣传、展览、演艺、艺术品出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体。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功能改变来实现街区更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功能,劝业场功能的改变仅是整个前门地区街区更新的一个微小部分,许多院落和建筑物以腾退的方式实现了城市的更新。从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前门东区经历十次搬迁和腾退,约有上万人从四合院、胡同、名人故居、会馆等建筑中搬迁出来,长巷三条1号、安徽会馆、中山会馆等在城市更新中得到有效保护,对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说,经过多种形式的城市更新,传统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建筑、文化设施得到完善,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环境不断优化,文化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文化与商务的脱节制约着街区复兴的进程

尽管在前门大街更新的历史过程中,文化与商务的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定位的模糊,文化、商务和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使得前门大街虽然经历了城市更新,但却未能充分实现预期的目的,而制约前门大街繁荣发展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街区定位的不清晰,导致文化、商务与旅游未能实现有效融合

经过改造与修缮后的前门大街,既继承了原有的商业功能且企图打破以往的商业街、购物广场的招商运营模式,在商业活动的基础上将购物重新包装和改造为具有一定展示和体验功能的场所,同时,又通过对环境的整治和文化景观的丰富,将前门大街打造成具有一定观光、旅游和体验明清文化的场所。不可否认,通过景观整治,前门大街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延续或承袭了传统文化的许多因素,如中轴线两侧的商业店铺,既有清初、近现代的建筑样式,又是一条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商业步行街,而且店铺在格局上继承了前店后家的经营形式,体现了街区更新本身文化与商业融合的因素。但街区定位上,将商业与观光相结合,既招揽一批承租能力相对较弱的老字号品牌入驻,又引进国外的高端产业形态,使得现代高端与传统商业形态杂糅,造成店铺缺乏一定的销售功能。因此,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商业模式与文化符号未能达到高效的融合,游客在此处拍照的娱乐意义压倒了预期中的文化和商业意义。

(二)商铺和商务中心搬迁,导致区域商业活动乏力

人气是街区能否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条件,也是街区充满活力的基础性资源。尤其对商业街区而言,人口的密度与流量直接关系到商业街区的繁荣与否。充满活力的街区,不仅意味着本地区有着繁荣发达的商业服务业,也体现着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活力的成因一般可分为景象诱导性、场地诱导性和综合类型三种。[6]就前门大街而言,它是一条文化街,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和街心节点景观,具有旅游、观光的功能,本身就说明它的气场为景象诱导性;同时,它又需要商业的支撑,从中国老字号,到西方的知名店铺,与明清建筑的古旧风格结合在一起,使得它的活力气场具有了综合类型的特质。

但由于定位的模糊,造成经营模式的混乱,即在文化路线与高端商务路线之间来回摇摆,使得人气不足以支撑街区更新,造成其业态几经调整。由于前门地处核心地带,决定了前门大街的入驻商户,应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这就使得一些小本经营、走大众路线的老字号小吃,承受着高昂铺租之痛。自前门大街重新开街以来,入驻的商户几经搬离,其主要缘由便在于商铺的承租能力低。[7]2015年,位于前门大街一侧的台湾美食街正式撤离,不仅说明这种较为低端的产业业态,与前门大街的整体格调不一致,也意味着在街区更新的过程中,没有人气支撑的街区更新注定会在市场化的大浪淘沙和产业竞争中被淘汰。

前门大街在城市更新中的曲折,并不意味着文化商务融合在城市更新中的乏力,而是恰恰说明其在更新过程中没有找准文化商务融合的契合点。换言之,前门大街在城市更新与转型中,文化与商业的脱节,造成了街区业态布局上的混乱。作为文化商业街区,商业特色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不紧密,使得文化旅游难以带动商业消费;而商业消费的不振,也未能有效地提升文化旅游的人气效应。因此,未来平衡文化旅游与商业经营之间的关系,在格局上进行不同品牌和业态的调配,为不同人群配置具有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体验路径,是振兴前门大街的关键。

注释:

①《文物保护法》中将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定条件相等同,是法律的一大缺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街区的的认定(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构成历史风貌的建筑和要素基本上是历史留存的原物、面积不小于1公顷、区域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达到保护区的60%以上)与实际公布的街区状况有出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强化的是空间特征,弱化了文化内涵。

[1]曹昌智.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概念界定[J].城市发展研究,2012(08).

[2]曹子西.北京史苑(第四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56.

[3]于文萍,海棠.老字号文化价值剖析[J].前沿,2012(1).

[4]张东林.北京前门将重现古都盛世繁华[N].中国建设报,2003-02-12(1).

[5]韩炳越,崔杰,赵之枫.盛世天街——北京前门大街环境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5(4).

[6]余柏椿.“人气场”:城市风貌特色评价参量[J].规划师,2007(8).

[7]娄月.前门大街迷思:追市场还是续传统[N].北京商报,2013-02-01(005).

(责任编辑:陈丁力)

The Revival and Renewal of Urban Streets through an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Business: An Analysis on Beijing's Qianmen Street

Wang Linsheng

Street renewal is a significan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prosperity of Qianmen Street in its histor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business, and this integration can in return support street revival. The revival paths include market-oriented reconstruction or re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featured by welfare, as well as changing core functions of the streets. However, as a result of the unclear posi-tioning and inactive business activities in street renewal and culture-business disintegration, the renewal process has been restricted.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business; Qianmen Street; street revival; urban renewal

TU984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4.015

王林生,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意城市、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商业街城市更新商务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李晶晶作品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TOD/城市更新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