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岩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PBL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吕岩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问题导入驱动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完美诠释了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通过对PBL教学法内涵的认知,提出将PBL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并阐述具体的实施途径,从而弥补了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不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PBL教学法;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我国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大多还沿袭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知识的传授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作为“忠实”的听众几乎不用参与到英语学习的探索中,甚至完全是“坐等”现成知识的传达,而且鲜少思考,此种环境不仅无法激发高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且由于多数高职学生英语成绩不是很好,内心本就存在着对英语学习的惧怕、自卑、焦虑的情绪,这种授课方式更加增添了学生学习英语倦怠的思绪,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和持续型学习能力的构建,而PBL教学法却能极大的改变这一现象,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弊端,通过对问题的自主、积极性探索,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触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思维意识,提高其英语综合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素养,使高职学生成为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1]。
PBL的英文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依托问题的学习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2],并应用于医学教育中,后不断得到追捧与推广,逐渐被引入到其他领域的教育教学。PBL教学法是教师以问题为驱动展开教学,而学生则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开展学习,获取问题背后所蕴含的知识与技能。PBL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探究的海洋,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不断汲取有效信息,获得自身的成长[3]。教师则应逐渐地“隐退”,将学习权返还给学生,渐渐转化为学生学习时的启发者、学生困惑时的指导者、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促进者、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咨询者等,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有利于建立开放式的英语教学平台,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可以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想,并可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获得有效的信息,促进学生自身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以往学生对英语学习“麻木”、“倦怠”的状态,是学生参与高职英语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包含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包括协作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归纳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等等,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构建全新的高职英语授课方式和师生关系,使“教”、“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由过去要求学生“学会”发展成当今要教会学生“会学”,切实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长足发展[4]。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及时进行自我定位
高职英语教师作为PBL教学法的实施者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各项能力。PBL教学法要求教师成为问题的设计者,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具有相应发现问题和筛选问题的能力,从而设计出既能紧扣授课内容,又是学生所关心的,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导入点,便于展开高职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具有极佳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助精神,在学生困惑时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学生需要帮助、无所适从时适时地参与,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索时启发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等,保证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这些却离不开教师对专业知识长期坚持不解的努力学习和不断的积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及时更新与探索和对自我不断的反思与调整[5];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判者,这就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量,不只包含对学生研究成果的测评,还包括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仔细观察与评估,并给予学生进行及时地反馈,使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成长。
高职英语教师应准确把握自己在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角色与定位,时刻提醒自己作为高职英语教师“教”学的意义与作用,绝不能喧宾夺主。高职英语教师应摒弃以往大包大揽形式的传达知识的授课方式,而是应将学生完全置身于学习的情景和氛围中,通过学生对教师所设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使学生自身持续处于发现问题、分析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从而不断汲取知识,增强学生各项技能与素质,而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师则应审时度势,结合教学中的变化,做好及时调整,即:教师由“教”学生知识转变为“教”学生学会学习、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由树立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课堂教学权威形象转变为课堂教学“幕后”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场外的指导者[6],目的是变课堂成学生学习的主场,使学生树立课堂主体意识,真正还原课堂教学的初衷。虽然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任务是减轻了,脱离了以往整堂课讲授的劳苦,但实际上不但没有减轻负担反而是增加了教师的备课任务量,因为无论是课前任务的筛选、设定,还是课上的指导,还是对学生所面临的突发问题的处理,都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全面的资料收集、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即将有可能面临的问题的预先应对方案等等,以面对学生有随时提出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通过开放式问题的导入和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的运用开展高职英语PBL教学
基于PBL教学法的高职英语教学应将导入的问题设定为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关心的热点,以此为基点创设相应情景,并使其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不仅是问题本身具有开放性,甚至是从问题推断出的结论亦如此,而非教师所限定的答案,教师也不应引导学生回答自己预设的答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应完全出自学生所思所想,有感而发,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畅所欲言,不用总是拘泥于教师的想法,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意愿的逐渐形成。而高职英语PBL教学的实施则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不断尝试探索研究。
以《新视野英语教程:读写教程II》第四单元A部分的课文讲解为例,课文标题为The Great TV Turn-off,主要介绍的是本文作者参与了一项为期一周不看电视的试验,被称之为“拒绝电视大行动”,目的是要了解在没有电视可看的情况下,人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并要记录下在不看电视这一周内所发生的一切。作者讲诉了自己一周由最初感觉十分无聊到后来欣然接受,最终认识到原来生活中还有好多比看电视更有意义的事可以去做的的经历。结合课文,但也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将问题的导入点设定为“如果一周不允许你玩手机,你会做什么?”。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住校的现实情况,电视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条件其使每天都可以看电视,但手机就不同,现在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个别的学生还同时拥有两部手机,手机现在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巨大的份额,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学习中趁教师不注意都在玩手机,所以手机对当今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教师以“拒绝手机大行动”为教学的切入点必能促动学生的内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驱动学生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中来。而教学方法则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机动的运用,教师可以在授课两周之前将问题布置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下除了接打电话之外在不玩手机这一周内每天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每天的感受。授课一周之前,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长、爱好等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周的自我测评和手机利与弊的话题开展成员间的讨论,包括:对每个成员一周数据的汇总、主题问题的相互探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的探究、项目实施后结论的获取等等,最后集思广益以PPT的形式对问题形成最后的汇报总结。而课堂教学则始于学生PPT的展示,然后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展开教学,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作者的经历,并与学生自己形成对比,找出彼此间经历、感受的异同,最后开展全班性开放式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内容一方面涉及的是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以及在文章理解上对所存在疑惑的探讨,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就话题“如何正确、科学地利用电视或手机?”进行讨论,实现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使学生意识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除了看电视、玩手机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三)建立多元互评环节,完成高职英语PBL教学全过程
PBL教学法有效地实施不仅仅包括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总结与评价,此环节为PBL教学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与保障,推动其健康、长足的发展。
学生间的评价应要求学生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既是事实的体现又达到学生间面对面交流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而高职英语教师则应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或小组的点滴闪光点应予以表扬,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微小的进步和提高应予以鼓励,时刻将为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从而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推动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需求,高职英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认清当代教师的角色定位,通过开放式问题的导入开展高职英语教学,通过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实施教学,通过多元、科学的评价验收教学,切实保证高职英语PBL教学的行之有效地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树香,甘萍,田野.问题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
[3]Hmelo-Silver C.E.Problem-based Learning: What and How do Students Learn?[J].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04,(3).
[4]雷亮华.大学英语PBL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9).
[5]彭桂芝,童兴红.PBL英语教学模式与反思教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
[6]唐洪.论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9).
[编校:杨琴]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LV Yan
(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Liaoning 110122)
Abstract:As a kind of open teaching mode,PBL teaching methodology carries out exploratory learning through the teacher's questions,which perfectly explains the methods of teachers'"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BL teaching methodology,the paper proposes to apply the theory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explains the specific ways of implementation so as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and then make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ability of students'life-long learning.
Key words:PBL teaching methodology;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吕岩(1980-),女,山东蓬莱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21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6)01-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