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探索

2016-03-29 05:37李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设置体育

李莉

(安徽师范大学 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探索

李莉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相对不够成熟的现状,对高等学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进行了研究.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为什么教--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初探;(2)教什么好--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探析;(3)谁来教--教师浅论,提出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结合学校自身资源为前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学生能力为本位,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

1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大众对社会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强,使得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十分紧缺,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正式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998年社会体育作为新增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社会体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类高校中得到迅速发展迅速发展起来,其专业开设作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领域内的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办学规模已接近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直接关系到该专业的生存发展.因此,社会体育专业如何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中立足,在高等学校中错位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关键要找准办学方向,如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等,这些方向性的问题是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各项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的基础,更是社会体育专业健康有效发展的前提.

2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初探

2.1为什么教——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目标的研究

“为什么教”,是一切问题的核心,这也是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价值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是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而开设的新兴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体育院系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相应制定符合本校该专业发展的培养目标,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员较少、改行易业现象较为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原因.这样无形中就造成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间的不平衡,也容易造成供需之间的脱节,社会这类人才紧缺,而学生毕业后很难从事专业工作,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与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初衷相去甚远.《教育哲学的对话》(桑新民、陈建翔著)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人的发展和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即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而单纯的谈人的发展,既要以社会的全面不懈发展和高度完美化为条件,又要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和会的发展为目标.学校教育是以特定的社会背景来为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在个体和社会中统一,来把握身体和心智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专业的教学必须先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定位,使其具体化、清晰化.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是体育中作为学科课程设置的,又是教学目标中设置的学科教学,其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为终身体育奠定知识技能基础,完善人格与个性,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为更好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来制定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在专业划分上体现出了社会选择和实际需求;培养目标体现出地区分布差异和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程度的地域不均衡性以及学校的自身建设特点的差异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2.2教什么好——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探析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目标的需要,从目标引发到教学内容的选择,社会在不断发展,对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的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其专业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要求其课程设置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但是如何考虑课程设置的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的比例,已成为该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笔者查阅的资料、数据统计,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门类较多,开设时间短,专业主导方向模糊;(2)专业主干课程、特色课程不突出,专业主干课课时不足,专业特色课和其他专业没有太多差别;(3)知识覆盖面不够广,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缺乏;(4)对相关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移植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把体育教育专业上的课程设置移植到社会体育专业(适当改变课时数);(5)严重缺少实习基地,实践课时较少,不利于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课程设置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特色,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违背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初衷,不利于专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其基础课程要包含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和培养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考虑开设实用而有特色课程,如法律、经济等,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选修课程方面应拓宽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自主选修不同的课程,以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2.3谁来教——教师浅论

体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引导等主导地位的作用.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谁掌握了教育,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从观念到知识能力上不断更新和提高,以满足社会对专业需求.当前社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抓好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这个方面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因此,教师最主要的职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陶冶,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即教师教授一门课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教这门课,通过这门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了解这么门课的魅力,研究怎样教学生爱学又最快的学会掌握;其二是训育即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社会性及道德规范的培养,老师用自己的行为规范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定期“充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学校应给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定期安排教师参与全国各类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更好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有利于专业的更好发展.同时,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教研活动,扶持中青年教学,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参加合作单位单位的项目研究与开发等以此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教学服务.

3 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开设的新兴专业,它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是一项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专业建设具有紧迫性、渐进性、长期性等特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遵守高等教育自身内部发展规律的需求,而且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既反应社会的客观需求,而且又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因此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结合学校自身资源为前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内涵建设;课程的设置应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学生能力为本位,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姚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0):90-93.

〔3〕汪爱平,范洪彬,等.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6):84-87.

〔4〕舒宗礼,夏贵霞,等.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2):115-119.

〔5〕陈明.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重新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81-86.

〔6〕潘志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119-122.

G807

A

1673-260X(2016)07-0143-02

2016-03-22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设置体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