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激励教学法的探究

2016-03-29 02:01:47田颖辉鲁海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信心数学素养激励

田颖辉,鲁海涛

(1.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师范部,辽宁阜新 123000;2.长春市第一中学,吉林长春 130031)



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激励教学法的探究

田颖辉1,鲁海涛2

(1.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师范部,辽宁阜新 123000;2.长春市第一中学,吉林长春 130031)

[摘要]数学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学科,而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数学教学历来被边缘化,缺乏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共同特点。因此,如何帮助学前专业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成为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数学素养;自信心;评价;激励

很久以来,在提到学前教育专业时,人们首先会想到钢琴、绘画、歌唱等艺术性的学科,很少会联想到抽象的数学,甚至有人认为数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作用,可有可无。有关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的文献也很少。然而,数学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的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吗?究竟怎样才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这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课题。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

学前教育工作者不但应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能,还应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底蕴。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数学素养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能够从数学角度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使他们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模式,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科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可见,数学学习对学前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数理逻辑能力是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初级的数学知识,通过感知、观察、思考、比较等思维的训练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逻辑思维的基础。学前阶段是儿童进行系统的数理逻辑知识学习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者应具备综合的数学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发、启蒙孩子的数理逻辑学习能力。

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都较差,对数学缺乏兴趣。另外,“数学学习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无用”的认识误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轻视和懈怠的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将相关数学知识由难变简,运用激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使他们热爱数学,并立志学好数学。

3在数学教学中多角度运用激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1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首先,大多数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受过不同程度的打击,其挫败感十分严重,对数学存在着相当大的恐惧感,在学习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由于成绩不理想,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慢慢产生怀疑,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即使很努力也无法得到理想的成绩。针对这样的心理,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学不好数学”的消极悲观思想,使他们树立“数学不难,我们也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次,让学生感知数学不难。中职学生学习的是高中数学教材,多数学生认为很难学。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此种心理是一个误区,数学其实并不难学习。普通高中的学生要参加高考,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所以难度加大了。而职业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只需完成书本上基础知识,能够简单应用即可。例如,中职学生在学习集合知识时,只要学会求集合的交、并、补集就可以;在学习函数单调性时,会根据定义判断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就可以。教师将学习目标降低、简化,并告知学生,无疑会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再次,让学生相信有能力学好数学。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将每节课的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将重点突出强化,细细讲解,多多练习;将难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点,各个击破,反复练习。将每个知识点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上展开,由未知转化为已知,让难变易,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好感,形成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授课节奏,绝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否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抓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做到循序渐进。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相关知识时,可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进行细致的分解:①该定义的条件是什么?②结论是什么?③你学过的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哪些是增函数?哪些是减函数?④从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分析,增函数(减函数)图像特征是什么?……从抽象的定义到生动的图像,数形结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自然过渡,能够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单调函数的定义,掌握单调函数的特征。

男孩说还有81天我就回来了,于是给女朋友买了81种零食,说:你每天吃一个,吃完了我就回来了。后来,男孩为了给女孩一个惊喜,第三天就回来了,女孩哭着说:“你果然没有骗我,我刚刚都吃完你就回来了……”

3.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2.1让学生明确数学的学习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要性。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习惯养成的起始阶段,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数学教师有良好的数理逻辑知识、思维和能力、习惯,才能在教育工作中为幼儿创建优美的数学画卷,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中职数学教师应将这一道理在授课时向学生进行不断宣讲,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并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

3.2.2让学生领略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是理性的,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数学不乏美丽。例如,优美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立体的锥、柱、台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要么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要么带来生活的便利;地球等天体的运行轨迹近似于椭圆形和抛物线;数学模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是举不胜举。可见,数学对于人类的有多么的重要,它的美体现在社会各领域。

与内容丰富、生动多彩的文学知识比较,数学似乎枯燥乏味。但是文学作品也存在数学的美,这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充分的表现。如苏轼的佳句:

“一叶孤舟,载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1~10十个数字恰倒好处的应用,增加了对联的观赏价值,使人不得不惊叹作者的才思。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运用了“虚指”的数字,渲染出具有淳朴风情的乡野美景,情趣悠长。这样的妙文佳句举不胜数。在数学教学中,可让学生查找类似的与数学相关的历史材料,使学生充分领略理性与灵性融为一体的文理和谐美,感受到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的,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有更深入的认知。

3.2.3教师设计有声有色有形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晦涩难懂,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将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授课技巧了。

3.2.3.1设计“有声有行”的教学

多数时候,数学课堂处于“师讲生听”的情形,学生静静地听课、记笔记,慢慢地,教师的“独角戏”就成了催眠曲,何谈学习兴趣呢?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有声有行”,说起来,动起来。例如,在讲授“棱锥的几何特征”时,由于内容多数都是文字表述,可以让学生像学习语文课文一样,齐读课本,在阅读中找出棱锥的几何特征,并结合棱锥的教具进行回答,其他同学作补充。在回答与补充的“纷乱”中解决问题,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例题、习题让学生讲解、板书;在课堂中倡导“提出你的看法,说出你的困惑”;指导学生利用立体几何知识制作幼儿玩具,设计数学模型;编辑数学游戏、趣味数学问题等,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和创造。

3.2.3.2设计“有色有形”的教学

要设计生动、具体、形象的教学内容,尽量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相关内容,使数学教学充满情趣。例如,在讲授“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图像,并让学生观察。学生看到色彩艳丽的图像,自然会想到横放的英文字母“S”。总体印象出现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分别在哪里,函数曲线和X轴的交点有几个,分别在图像的什么位置。然后利用动画效果,放大或缩小图像,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图像的特点,增强其记忆。在绘制图像时可以使用艳丽的色彩,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立体几何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棱柱、棱锥、球体等教具涂上不同的色彩,针对平行、垂直等空间概念、性质进行对应的说明,引导学生观察、推理,将繁杂的立体空间概念化解为有形有色的直观视觉空间,帮助学生度过由平面到立体空间的想象难关,减小学习阻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学课件,借助科学先进的教育手段,尽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易懂好学的内容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数学的学习。

3.3教学中多运用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肯定、表扬、激励,会使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你的计算能力很强!”“你的推理很严谨!”“掌声送给你!”“我们为你喝彩!”……这些夸奖激励的语言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出现错误或表现不佳学生的评价要讲究语言艺术,化负面评价为正面评价,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帮助,修正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例如,教师利用轻松或幽默的语言评价一个害羞学生的错误发言,就会消除学生的尴尬,使学生消除胆怯,从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智慧的评价,能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并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利荣.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乐学、善学[J].学园,2013(33):72-73.

[2]孙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7.

[3]刘春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问题探析[J].和谐教育研究,2015(3):28.

[4]李忠.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捕捉学生亮点,激励学生发展”[J].数学教育研究,2007(5):23,31.

[5]郑淑芹.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成才之路,2012(19):27.

[6]唐越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幼师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71-73.

[收稿日期]2016-03-04

[作者简介]田颖辉(1970- ),女,副教授,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6-0132-03

猜你喜欢
自信心数学素养激励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07:56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浅谈农村英语入门教学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9:05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7:02
浅谈游泳课对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影响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5:54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5:36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7:05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