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晚近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的桥梁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述评

2016-03-29 01:1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城市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传教传教士中华文化

郭 霞(1.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00875;2. 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传教士:晚近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的桥梁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述评

郭 霞1, 2
(1.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北京 100875;2. 湖南城市学院 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传教士作为晚近来华的一个特殊群体,历来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传统观点认为他们只是侵略者的附庸,来华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进行文化侵略。同时他们并非各国政要,因此从表面上看似乎对中西交流难以产生重大影响。而对于并无宗教信仰传统的中国,他们试图发展教徒的目标又显得如此艰巨,因而曾有学者一度认为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意义不甚明显。然而,当我们仔细考察传教士在华从事的工作,从历史的档案中我们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并重新估量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传教士;文化交流;文学交流

一、重估传教士活动的历史意义

随着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近代通商口岸陆续开放,传教士在中国取得了传教权。他们带着传播福音的目的,希望将广大的中土纳入宗教信仰的范围,以实现其宣教布道、归化教众之愿。但传教士来华后的活动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如他们所愿地将基督福音传播到了中国并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梁启超曾认为“基督教之在清代,可谓无咎无誉”,[1]王国维也认为基督教是“行下之学”,“与我国思想上无丝毫之关系也”。[2]然而,透过历史的面纱,我们从大量的文献中发现,传教士们来华的初衷固然是传教,但实际过程中他们的活动并不仅限于此,客观上讲,他们无疑成为了中西文化——文学交流的桥梁。历史上一些著名传教士的名字,人们至今耳熟能详。

(一)输入西学

1. 传教

传教士在华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尽管遇到诸多困难,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使基督教在中国获得了一席之地,著名的例子如王韬,他不但接受了洗礼,还周游过许多国家,广泛接触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媚梨小传》这类作品,开风气之先。随着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以及普通百姓逐渐打开接受基督教之门,中华文化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并进而影响到相关的艺术领域。

2.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传教方面,传教士们经历了一个并不顺利的过程。在来华之前,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愚昧黑暗的蒙昧之地,来华之后他们才发现,中华灿烂的文化根基和完备的思想体系牢不可破,并不会轻易接受任何外来的思想。传教士们发现,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对中国广大民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许可以通过介绍这些发达的物质文明而间接地达到传教的目的。他们的逻辑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没有造就同样出色的物质文明,而西方却能在短短的几百年内超越中国,原因就在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因此,中国若想取得同样的成果,非信仰基督不可。顺着这一逻辑,传教士们或在报刊登载科技知识,或在公共场合展示科技成果,或在学校传授自然科学知识,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3. 倡导社会新风俗

为让更多的中国人归化基督,传教士们试图通过改良社会风气、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来引导人们的精神信仰。由于社会底层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宣传的形式显得非常重要,既要符合他们的接受水平,又要满足他们的品味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一向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成为一种极其有效的传播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文体确实发挥了讽喻教化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风气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二)传播汉学

传教士们一方面到中国来传播他们的宗教思想,另一方面还积极地将中华文化传播到西方。具体途径如下:

1. 翻译和创作华文作品。出于传教的便利,很多来华传教士都创办了印刷所,这样既可以将《圣经》翻译成中文广为传播,同时也可以将中华经典作品翻译成英语介绍到他们的国家。如丁韪良英译汉诗的创举,他翻译出版了两部汉诗以及相关文论,“时间跨度从《诗经》到张之洞,涵盖了贾谊、曹植、李白、乾隆等历代诗人”。[3]传教士们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尤其是与口岸文人的频繁接触,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了解,甚至培养了他们这方面的创作能力。《上海新报》第7卷新446号上,刊载了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用中文撰写的游记《云水纪胜》,其中收有他的五言古风,可见艾约瑟的中国文学休养功夫之深!就在《云水纪胜》刊发10天之后,《上海新报》又刊登了署名为“乘槎一士”的《和民有三疾诗》。

2. 回国任教。传教士们在中国的工作经验使他们逐渐成为深谙中华文化的学者型传教士、权威的汉学家。归国以后,不少传教士受聘为大学教师,讲授有关中华文化与文学的课程。如傅兰雅在离开中国、结束自己的传教生涯之后,成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亚系的首任东方语言文学教授(阿格赛兹讲座讲授,Agassiz Scholarship),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以及宗教社会等进行研究阐释。

二、传教士历史角色的成因

传教士为何会成为中西文化与文学交流的重要中介?这与他们本身的使命以及在中国遇到的特殊情况有莫大关联。

首先,传教士受国内差会的派遣,其主要使命在于培养华人传教士,传播《圣经》。

由于中国强大的传统文化影响,新思想并不容易扎根落户,于是传教士们意识到,若要更有效地传播福音,就必须“调查中国古代圣贤的所有思想领域”,而做到这一点的最好途径是“完全掌握中国人的古典典籍”。基于此,一些传教士开始积极翻译中国经典,并发表了一些有关儒家经典的文论。尽管如此,传教的过程依然不很顺利,传教士们虽然付出了诸多努力,其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入教受洗的人数十分有限。实际上,就当时的情形而言,西方的思想文化并不见得比古老中国的传统优越,他们能够吸引中国老百姓的地方无疑还是先进的科技文明,只有从这里打开缺口,基督福音或许才能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色,那便是诗礼相传的体系,即所谓“文学中国”的现象。

中国从隋朝开始便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绵延1000多年的历史。以四书五经为主的考试内容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儒家文人,即便是那些终身没有及第的读书人,至少也是饱读诗书,成为了民间的文化人。传教士们来到中国后,试图通过办报来吸引教众,结果发现他们的读者是一群对文学情有独钟的特殊受众。显而易见,如能刊登适量的文学作品,则必将扩大报纸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傅兰雅就曾在《万国公报》上刊登征文启事“求著时新小说启”。[4]这一举措不能不说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综上所述,传教士们在华活动的经历客观上确实促进了中西在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交流。

三、传教士沟通中西交流的途径

综观传教士来华传教的过程,他们的活动并未限于教堂传教,而是通过翻译中外典籍文章、创办报刊、应聘任教、兴办教会学校,乃至于回国后仍继续从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工作等方面,与中国官方或是民间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在合作共事的过程中,不少传教士还与中国文人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双方在业务上的合作,不但促进了中西在文学、文化上的交流,同时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报刊业的改革。

传教士初来中国,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很多工作如翻译《圣经》等,急需有华人助手从旁协助。落魄的民间草根文人由于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由的社会身份,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传教士们翻译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圣经》之类,还包括一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书籍,如《重学浅说》《光学图说》《格致新学提纲》《西国天学源流》《中西通书》《谈天》《代数学》《代微积拾级》《圆锥曲线说》《奈瑞数理》《重学》《植物学》等书,均由墨海书馆出版。[5]

至于办报,更是离不开华人的参与,他们既是刊物文章的作者,同时又是报刊的受众,只有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报刊才能维持下去,并实现他们办报的初衷。

教会学校的出现是传教士们发展教众的一个策略,传教士们试图通过这种集中、系统的培训使广大的华人投身到基督的事业中。另外,随着总理衙门的设立,涉外事务的增多,翻译型人才成为形势所需。专为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建立,同时延聘外籍教习来校执教。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25年之久。不少传教士完成使命回国后,继续从事与传播中华文化有关的工作。

[1]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70.

[2] 王国维. 静庵文集[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112.

[3] 段怀清. 传教士与晚清口岸文人[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231.

[4] 王尔敏. 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M]. 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 198.

[5] 沈云龙. 上海研究资料[M].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5: 671.

(责任编校:彭 萍)

Preacher: Bridg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and Literary Exchange Review of the Missionaries and the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GUO Xia
(1.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 College of Literature,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s a special group in China the missionaries had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of concern.The traditional view is that they are just the vassal, their main purpose was to assist in the cultural inva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not politicians,so it seeme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or a country which doesn't have a religious tradition, it seemed so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ir goal. Therefore, some scholars insisted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missionary activities in China was not obvious at one time. However, when we examine the missionaries' work in China, we will draw different conclusions from the archives of history, and re-evaluate their influence in the long history.

missionary; culture exchange; literature exchange

G 125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2.017

2096-059X(2016)02-0075-03

2016-01-15

郭霞(1981-),女,湖南益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传教传教士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试析传教活动主体的伦理正当性
1922-1953年间甘肃、青海和新疆的“圣言会”传教使团:书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