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综述

2016-03-29 03:02李东泽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丝绸之路 2016年4期
关键词:社会城市规划空间

李东泽(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综述

李东泽
(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区构成要素、社区分析尺度的引介,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基于社会—空间属性的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变迁。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功能研究方面,本文从历史叙事、空间承载、城市特色彰显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基于城市社会—空间复合属性的理解,本文提出了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社会—空间;伊斯兰文化社区;城市规划

一、研究概述

(一)综述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繁荣共生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其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各个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在汉文化的大氛围中更显得流光异彩、斑斓夺目。当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优异的文化资源如何转变为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经济增长极,是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应该关注的重点。

伊斯兰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穆斯林以及穆斯林特殊的生活方式组成了伊斯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认识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保留了伊斯兰教的信仰、制度、传统习俗,另一方面在不断适应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中形成了自身特色。以“教坊”为例,“教坊”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由邻近区域全体穆斯林所共同形成的独立的、地域性的宗教组织单位,与“教坊”这种宗教组织单位相对应,形成了穆斯林特有的“寺—坊”居住格局。

城市空间的更新,既是一个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博弈过程。城市传统社区的更新是当前城市建设领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城市改建运动中遭受到传统“寺坊”居住格局的瓦解、穆斯林聚居地拆解、穆斯林群体散居化的冲击。因此,基于城市空间“社会—文化”属性的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显得格外紧迫。

(二)概念界定

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一般民族学、社会学研究者通用的“城市回族社区”表述相比较,“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概念突出研究的文化视角,强调城市一定空间地域的文化属性,指明维系该空间地域内社会结构稳定的文化因素,淡化了空间地域内的族群差异。从开放、包容的意义上讲,文化更具包容性。城市民族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重构方向应该是在“宗教之外、文化之内、哲学之上”,用文化“精神自解、自明”的方式来寻求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途径,更符合时代发展、城市发展的趋势。

传统意义上的伊斯兰文化社区是指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的、由信仰伊斯兰教群众聚居形成的社区。当前,由于城市建设对传统教坊结构的冲击,原本封闭、稳定的教坊结构逐渐解体,传统教坊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但教众在心理上仍然以清真寺为中心,居住地的选择以伊斯兰教众聚居区为主。因此,本文所称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涉及两个方面,是一个泛指概念,一是指传统的教坊结构聚居地,二是指经分散重构的伊斯兰教众聚居区,这种类型的聚居区,有可能离清真寺较远,在文化符号识别上比较模糊,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教众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了伊斯兰文化的特征与魅力,因此也是伊斯兰文化社区的重要类型之一。

二、研究范式

(一)社区

1881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F.滕尼斯首先使用Gemeinschaft(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会、公社、社区等)概念,意为“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等作为共同体的基本形式,它们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加起来的总和,而是有机的浑然生长在一起的整体”。一般认为,社区是指居住于一定地域的、具有共同联系、彼此交往和归属感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及其活动区域。①要研究社区,首先要揭示社区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构成要素从不同属性、不同层面揭示了社区的社会结构。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如下图: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构成要素的特征更加明显,易于辨识,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对象,对城市传统文化社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是一个变化的系统。正是因为它是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是元素及其性质的集合,所以这些变化遵循规律。结构的概念有三部分组成:整体的概念、变化的概念和自我调节的概念。②认识社区结构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社会学家安布罗斯·金和K.Y.钱在研究社区时提出三个分析尺度:物质尺度、社会尺度和心理尺度,③如下图所示:

图2 社区的基本分析尺度

(二)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视角

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范式的问题,相关学者进行了努力,周传斌、马雪峰通过北京回族社区的个案研究,提出了从地理——居住结构、宗教——教育结构、经济——职业结构、家系——婚姻结构等四方面构成来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的基本范式。④杨文炯则通过地缘结构、社缘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⑤黄嘉颖、吴左宾从社区成员构成、职业构成、社会组织、社区文化、社区归属感五方面论述了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的社区结构变迁。⑥其他学者则通过个案描述和具体问题分析,从某个侧面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解读。如良警宇从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居住形态方面,⑦张小娟、毕晓莉从清真寺周边环境的发展演变方面,分别探讨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物质尺度的变迁;⑧而白友涛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文化结构变迁为个案,分别从社区经济、组织、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的社会尺度方面,概括出“盘根草格局”的基本特征;⑨马寿荣从社区经济活动⑩、社区文化⑪方面讨论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社会尺度方面的变迁,白友涛也从社区文化模式角度探讨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的社会尺度方面。⑫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的心理尺度方面,马寿荣从清真寺功能、宗教生活两方面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探讨,⑬林祥柽利用消费、符号、叙事与文化认同的理论视角,分别从饮食、宗教生活、服饰、文化景观、交往空间、符号、叙事七方面探讨了回族文化认同的变迁。⑭

可以看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论文的视角都集中在社会尺度层面的探讨,对物质尺度层面鲜有论述,这也反映了空间角度研究的必要性。而社会尺度的研究仍然以个案描述、单方面特性论述为主,尚缺乏统一的研究范式的建构。尽管周传斌、马雪峰从地理——居住结构、宗教——教育结构、经济——职业结构、家系——婚姻结构等四方面构成来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但是其研究也是基于北京回族社区的研究个案,尚没有提出普适性的研究范式,也缺乏进一步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范式的建构。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心理尺度的研究,相关学者以详细田野调查为基础,从文化认同方面给予的回应,能反映出当前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文化认同的变化特征,即中老年人对伊斯兰教更虔诚,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而年轻人却与之相悖而行的状况。⑮

社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城市系统内的独特要素构成空间和非空间模式,这些要素包括建成环境、建筑物、土地使用,以及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城市社区具有社会—空间的复合属性,已有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相关研究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其社会属性层面,对空间属性的研究明显不足。要理解城市空间,我们需要在建造空间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抓住物质、社会和象征三个方面。⑯对本文试图建构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范式,从社区空间形态、社区社会结构、社区心理尺度三方面,建立物质——社会——象征三维一体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解释性框架,并在此框架指导下,综合已有零散的研究成果,梳理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变迁,指明其中的社会—空间过程。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是文化特征显著的城市亚空间,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物质结构,目的是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形态演化历史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研究传统社区空间再生的可能性,如何植入新功能和创造新空间。

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人群社会关联方式的原初形式及其历史变迁,揭示出现代化、城市化对传统社会的解组过程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社会结构的调适与变迁过程。

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心理认同,本质上是对社区文化特色的追认,探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特色构建的关系。

图3 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框架

三、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变迁

(一)城市——社区关系的嬗变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现代主义同质均一、大尺度的倾向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解体。⑰在城市与社区的互动关系中,社区往往是被动参与到城市改建过程当中,城市传统社区消解在大尺度城市更新活动中。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同其他城市社区一样,受到城市改建、城市现代文化的冲击,部分学者通过个案研究,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的深刻变迁进行了社会学研究。虎有泽分别从兰州城关区回族聚居区的宏观分布和回族居住格局的微观变化两方面探讨了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的演变情况,论及城关区回族迁居动因、居住格局变化对民族交往的影响。⑱

虎有泽认为,在城市宏观层面,20世纪90年代至今兰州城关区回族新的居住格局分为四大聚居区和一个杂居区,四个聚居区分别是金城关(包括徐家湾一带),庙滩子一带(以靖远路、李家湾、朝阳村、锦鸡岭等地为主),新关、南关、绣河沿一带,桃树坪、伏龙坪、皋兰山一带,一个杂居区为闵家桥、五里铺、耿家庄、南砖瓦窑、颜家沟一带。现阶段兰州城关区回族无明显地聚居在清真寺周围,而是呈散杂居的星罗棋布,而且伊斯兰宗教场所周围没有固定的居民户,也无确定的信教人数。在城市中心,传统的成片集中的分布格局已不复存在,随着城市改建和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冲击,传统穆斯林聚居区居民外迁至城市边缘地带,形成新的聚居区,此类聚居区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微观层面,回族传统平房住宅转别为多层、高层住宅,多民族杂居现象明显,回族住户分布基本无规律可寻。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城市聚居地(城市老城)向城市边缘或城市其他社区外迁演化,由原本封闭的城市社区向开放的城市文化社区转变,在这种地缘关系变迁的过程中,伴随着传统穆斯林由聚居向散居和杂居的居住形式转变。

(二)社区传统空间结构肌理的解构与重组

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地标与基质的方法常见于城市空间的研究。⑲作为城市亚空间的伊斯兰文化社区,其地标与基质的特征更加明显。伊斯兰宗教建筑(清真寺、拱北)是社区内重要地标,围寺而居的民居院落、街巷空间等构成了传统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基质,地标与基质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关系形成了社区的结构肌理特征。这种原初的结构肌理是承载文化、传递信息、形成特色的物质载体。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空间结构肌理的结构要素包括清真寺、民居、街巷空间、商业活动分布等,清真寺构成了社区的空间和心理焦点,其东西向轴线形成了社区建筑布局的主要朝向;街巷空间形成了社区成员交往的主要场所,商业活动沟通了社区与城市的交流互动,是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商业活力的基础。

随着大规模城市改建活动的推进,传统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结构肌理正在经历着冲击与瓦解。异质城市开发空间不断侵蚀传统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结构肌理,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传统空间层次、空间尺度的瓦解,传统城市基质的泯灭,社区人群的驱散,城市记忆的缺失。

(三)社区人群关联方式的解构

1.宗教——教育结构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中日常宗教活动是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集体行动准则,形成了社区成员相同的生活方式,是个体与群体互动的重要方式。在城市化、现代化浪潮的涌动下,传统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宗教——教育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以前依托于清真寺的经堂教育体制已经普遍由国民教育体制取代,这种变化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伊斯兰文化的传承途径,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交流和团结,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利于穆斯林群体的发展。

同城市中其他群体面临的变化一致,城市穆斯林社会也经历着由传统扩大式家庭向现代核心家庭的转变。从人类学的视角看,对于传统的社区家庭来说,“维持这个空间的是闲聊”,闲聊——讲故事作为日常闲暇的叙述——在社区人群之间、长辈与年轻人之间,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不自觉地建构了自己绵延的社区史,形成了族群的共同记忆。⑳随着家庭结构的转变,由家庭长辈到晚辈的文化联系力量在减弱,社区成员的血缘、地缘联系不断弱化,社区在城市中联系的广度在增加,呈现出开放、融合的特征。

2.社会——组织结构

社区居委会取代了原宗教组织、行业工会成,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管理机构。居委会承担着动员和组织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

城市伊斯兰宗教协会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新的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在宗教发展、活动组织、社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以宗教单位为核心转变为以现代社会管理组织、协会组织为主的模式转变。这种变化有利于加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开放精神,有利于促进不同人群之间互动交流,形成宗教之外的更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集体行动方式。闫丽娟提出社会工作已经构成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建设的新要素,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使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建设获得更大的绩效。㉑

3.经济——职业结构

穆斯林传统“依坊而商”的生活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普遍解体。城市拆迁、改造完全打破了传统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用地格局,社区依存的物质基础遭到了破坏,与之相伴的是穆斯林在城市不同地段的迁移、进入多民族杂居形式。穆斯林传统商业活动空间被侵蚀后,失去了原有的客源市场,原有经济业态很难在城市中其他地段重构和复生。

(四)社区成员心理认同的变化

社区成员心理认同是形成社区凝聚力,激发集体共同意识,发生潜意识集体活动的根本原因。高源通过对兰州穆斯林寺坊的研究,指出寺坊的形成,使兰州回族有了生存的方式,并成为积淀本地回族历史和变迁的、形塑族群边界的象征。㉒穆斯林通过在清真寺这一神圣空间的宗教仪式操演,塑造和维持了族群的共同记忆和认同。清真寺是穆斯林宗教组织网络构建中的核心,穆斯林门宦制度是组织网络构建的联系纽带,除此之外,阿訇、满拉在各地流动、讲经学习也推动了不同教坊之间的联系。马寿荣以昆明顺城街区回族社区为调查对象,通过清真寺功能、穆斯林宗教生活两方面的变迁,讨论了当前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成员心理认同的变化。基本结论体现在城市异质文化对年轻穆斯林的影响,使得年轻穆斯林对都市文化的接受倾向更高,对伊斯兰宗教文化热情日趋淡薄,而老年人对伊斯兰教更为虔诚。

四、综合评述

前文通过社区构成要素、社区分析尺度的引介,提出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范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详细阐述了当前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迁。这种结构性的研究框架更加关注的是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不同层面构成要素的解析,除此之外,部分学者对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城市界面、文化界面所发挥的功能。张鸿雁、白友涛通过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的调查研究,认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承担着以下社会功能:为穆斯林提供清真食品和伊斯兰文化空间,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城市文化资本,促进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全国穆斯林提供城市化、现代化的支撑和基地,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和中国穆斯林的桥梁。㉓白友涛、陈贇畅通过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的互动研究,认为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以下几方面影响了流动穆斯林:为流动穆斯林提供生活空间,提供宗教功课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和平台,促进流动穆斯林自身实现文化转型,促进自身的现代化。㉔李吉和则从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民族文化旅游功能、民族社区政治功能五个方面进行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功能探析。㉕

考量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功能,应该置于城市空间的社会—空间属性之下,从历史叙事、空间承载、城市特色彰显三方面研究。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叙事功能是指通过物质、文化符号外显,向人们讲述了城市历史和记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承载功能是指构成穆斯林日常生活空间、宗教文化空间、经济活动空间、政治活动空间,是城市穆斯林、流动穆斯林参与城市化、现代化的生活基地;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特色彰显功能是指构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通过探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特色的构成关系,充分认识到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文化资本属性,是探索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现代性和城市化未来的文化产业开发潜力。

图4 基于社会—空间属性的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功能梳理

五、研究展望

现有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视角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不同研究者分别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角度探讨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历史和现状,而缺乏基于城市空间视角的研究,对如何通过空间组织来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没有研究进展。在城市空间的研究视野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伊斯兰宗教场所是构成城市框架的重要元素,对形成清晰稳定的城市框架有重要作用。从城市知觉图式的角度讲,传统伊斯兰文化社区具有“区域”属性,伊斯兰宗教场所的建筑具有“标志”属性,在当前“寺—坊”结构破坏的现实下,伊斯兰宗教场所及其周边城市环境还具备潜在的“节点”属性,即通过对其周边城市空间的设计,有可能增强该节点的可进入性和可读性。

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研究视角,确定了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研究框架:

(一)不同历史阶段城市伊斯兰宗教场所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该问题的探讨是有关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关系研究的基础,可以从历史维度揭示不同历史时期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发展特点与演变规律,而且该视角注重从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当时城市关系的研究,可以从中梳理出伊斯兰文化社区分布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从中洞察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二)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层次与空间诉求

有学者认为国内当前城市化进程是以汉族为主导设计的。㉖本文认为,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在解决伊斯兰文化社区城市更新问题之前,十分有必要对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空间层次进行研究,揭示穆斯林群众合理的空间诉求,为创建符合使用者生活习惯的人性化社区创造条件。

(三)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空间分异的社会—文化过程

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在都市文化中具有显著的亚文化社区特点,其发展路径是在与城市文化、都市社会的不断互动、交融中形成的,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特点,也有与都市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模式。这种特殊的现象已经形成了伊斯兰文化社区自身的发展模式和一般规律,是本民族生活方式与社会不断调适的结果,具有一般规律的特征。本文认为,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以空间行为理论的观点对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生活空间分异情况进行研究,从中发现社会化过程中伊斯兰文化社区的自组织的规律和特点,并对这一社会—文化过程进行解释。

(四)基于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城市符号空间研究

城市符号空间是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它不同于建筑符号学和建筑空间研究,其更加注重通过社会进程把符号学与具体关系联系起来,城市符号空间的研究能为城市形态提供具有社会性的符号含义,解释形式和社会文脉的关系。本文认为基于伊斯兰文化社区的城市符号空间研究,以城市社会符号学为基础,在研究基础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在视觉印象、建筑形式、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为城市符号空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信息。这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特色的构成关系提供了依据。

(五)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特色的构成关系

城市符号空间也是一种语言,人们置身其中,阅读的是经验、回忆、向往和留在心中的复杂情绪。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的集中分布(例如甘肃省会兰州市),在城市平面的广度上,提高了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在城市立面的高度上,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标志。可以说,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和宗教场所丰富了阅读城市的内容,为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奠定了基础。

(六)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现代性与城市化的未来

基于城市空间视角的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研究理应关注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演变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探讨城市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特色的关系,城乡规划学者有责任为伊斯兰文化社区与城市未来描绘蓝图。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传统伊斯兰文化社区也面临更新、适应的问题。伊斯兰文化社区的现代性与城市化未来路径的研究,以提供具有理论指导,有操作原则的社区更新方法为目标,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有益探索。

[注释]

①朱力、肖萍、翟进:《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②亚历山大·R·卡斯伯特著,孙诗萌、袁琳、翟炳哲译:《城市形态——政治经济学与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③⑤杨文炯:《城市界面下的回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58页。

④周传斌、马雪峰:《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以北京回族社区的结构变迁为例》,《回族研究》,2004年第3期,第33页。

⑥黄嘉颖、吴左宾:《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结构变迁探析——以西安鼓楼回族聚居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9期,第72页。

⑦良警宇:《从封闭到到开放:城市回族聚居区的变迁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73页。

⑧张小娟、毕晓莉:《从整体角度对城市特色的再认识——以兰州西关清真寺及周边环境的发展演变为例》,《华中建筑》,2010年第12期,第16页。

⑨白友涛:《大城市传统回族社区的社会文化结构研究——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为个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页。

⑩马寿荣:《都市化过程中民族社区经济活动的变迁——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的个案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1期,,第52页。

⑪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33页。

⑫白友涛:《回族文化模式转型论——基于对大城市回族社区文化模式变迁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86页。

⑬⑮马寿荣:《都市民族社区的宗教生活与文化认同——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调查》,《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第89页。

⑭⑰张鸿雁、胡小武:《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⑯阿里·迈达尼普尔著,欧阳文、梁海燕、宋树旭译:《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⑱㉖虎有泽:《兰州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⑲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页。

⑳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都市生境下的回族传统与现代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㉑闫丽娟:《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回族社区建设之探讨》,《民族月刊》,2007年版,第25页。

㉒高源:《清真寺族群认同功能的人类学解读——以清代兰州清真寺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31页。

㉓张鸿雁、白友涛:《大城市回族社区的社会文化功能——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研究》,《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第38页。

㉔白友涛、陈贇畅:《流动穆斯林与大城市回族社区——以南京、上海等城市为例》,《回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77页。

㉕李吉和:《现代城市民族社区功能探析——以武汉市回族社区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26页。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4-0067-05

猜你喜欢
社会城市规划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河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