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晴
摘 要:随着民办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扩招导致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生源复杂,个体差异很大,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因材施教,抑制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生源扩招、教学现状以及就业需求入手,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实施分类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英语专业分级教学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民办高职;英语专业;分级教学;必要性
近年来,分级教学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不少,但是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却很少。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存在特殊情况,学生生源复杂,个体差异很大,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很难做到兼顾全面,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为更好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结合教学现状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笔者分析了在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推广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一、生源扩招使分级教学成为必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多种多样,中职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都属于高职院校的生源范围,但是高职院校的生源中普通高中毕业生占绝大部分。而民办高职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属第三批专科B类,招生生源不一,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就我院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学生的报考英语分数而言,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太大的差异:2013~2015年,每年最高英语成绩分别为120分、115分与128分,相应最低分则是45分、40分与38分。如果这些分数差距大的学生被编入同一个班,因为日常的英语教学进度相同,教学内容也相同,那么就会使得那些英语高水平学生“吃不饱”,英语低水平学生“吃太撑”,两种类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
此外,调查统计,喜欢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多。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主要有两个方向的生源:第一类是因为对英语的喜欢,这些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高,但是所占比例较小;第二类则是因为所报志愿不符合标准导致被调剂到英语专业,这些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低,但是所占比例较大。第二类学生的存在,对日常英语教学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这些学生因为自己没有被录取到喜欢的专业,所以心情低落,对英语学习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类学生一般在入学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稳定情绪。
二、教学现状使分级教学成为必要
由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处于办学起步阶段,很多事情都需要摸石头过河,导致整个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处于低潮,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都在抱怨学生难教。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强的自主意识,缺乏学习和思维能力,他们英语方面的表达、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都尚待提高。其次,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依然是沿用传统办法,“满堂灌”的方式使得那些存在特殊性的学生无法顺利学习,并没有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通过分级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拥有更好的心态进行英语学习。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教学辅导方面做到因材施教,在帮助学生卸下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更加从容地进行学习,更加从容地融入社会。
三、就业需求使分级教学成为必要
据调查统计,用人单位要求商务英语毕业生必须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熟练运用现代化通信工具。用人单位除了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比较看重学生是否具有和专业相关的英语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如大学英语四、六级,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证书(BEC),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等。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比率不到50%,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通常不到20%,与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就更低。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样的英语知识水平是很难有就业竞争力的。
在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实施分级教学,有利于给不同级别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引导各级别学生考取不同等级的英语水平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承认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民办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实施分级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做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分级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迫学习、消极配合到学习动机强烈、积极配合教师。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及趣味性,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其积极性,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桂春.分层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人教育,2010(11).
[2]宁莉.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3]王建红.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