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娥
(甘肃省东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东乡 731400)
浅谈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十三五”发展及工作重点
王惠娥
(甘肃省东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东乡731400)
马铃薯是东乡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要突破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瓶颈,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只有大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结构合理、产品质量优良、产供销紧密结合马铃薯产业群,才能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马铃薯;产业;十三五;发展
(一)特殊的自然条件
马铃薯是适宜东乡县种植的首选作物,同时又是顺应市场、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东乡县平均海拔在2 240米左右、沟壑纵横、气温低、温差大,雨热同季,相对集中在7、8、9月,正好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运输、耐贮藏,是各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生产的上好原料。同时,境内土壤肥沃且少有工业污染的耕地资源,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东乡县也是最适宜种植马铃薯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二)坚实的发展基础
多年来,东乡县在马铃薯脱毒良种扩繁、标准生产、终端营销、打造品牌等方面苦下功夫,把脱毒种薯向每一个基地延伸,把产业链条向高科技领域拓展,把产品销售向省内外市场,把发展项目向生产、加工、销售、贮藏等各个环节和领域渗透,已成为临夏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鲜薯销售达40万吨以上,这为打造“东乡马铃薯”品牌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三)难得的政策机遇
甘肃省是国家确定的循环经济试验省份,在循环经济试点方案中已经将马铃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来打造。随着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思路,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产品开发理念,要向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这些特殊扶持政策将给全县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重大机遇。
(一)发展思路
认真借鉴和汲取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充分依托“马铃薯全覆盖工程”形成的基础优势,推进以种薯繁育、精深加工、现代物流为核心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努力把东乡县建设成为临夏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四大基地和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物流集散、产品展示中心。推动产业实现战略升级,为临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良种扩繁、优质商品薯和专用加工薯三大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种植面积的80%以上,总产达到50万吨以上,马铃薯交易量达到40万吨,以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等为主的马铃薯加工产品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1亿元,增加值达到1.5亿元。从马铃薯产业中农民收入达到2 400元以上,年均增长320元。
(一)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十三五”时期,要把加快马铃薯脱毒良种培育应用做为重大举措,按照“以科技为引领,发展企业集群,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种薯贮藏、强化质量监管,实行品牌营销”的思路,建立服务本县、面向全州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供应推广体系。
1.扶持种薯企业。从缺乏种薯企业的现状出发,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种薯生产企业,力争发展种薯企业达到3家以上,建成原原种生产日光温室50座。积极组建马铃薯良种生产繁育协会,实行“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
2.加强品种引进推广力度。立足东乡县实际,主动与省州科研单位对接,建设企业育种创新基地,积极开展适销对路的,特别是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推广适宜东乡县不同区域条件栽培的抗旱丰产菜用晚熟品种、高淀粉新品种、全粉加工专用品种、薯片或薯条加工专用品种和早熟菜用新品种10个以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3.加快种薯推广应用。以董岭、百和、龙泉三个乡利用高山隔离扩繁和坪庄园艺场温室网棚扩繁为重点,建立原原种和原种扩繁基地,在董岭、百和、龙泉建立一级种扩繁基地。县上主抓原原种和原种扩繁,乡镇主抓一、二级种扩繁。到2020年,全县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形成微型薯、原种供应临夏周边各县的格局,实现由鲜薯供应大县向种薯大县转变。实现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到400万粒,原种扩繁基地1万亩、一级种扩繁基地10万亩,占到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走种薯销售与商品薯销售并重的路子。
4.改善种薯贮藏。每个种薯企业建成500 m2以上的原原种恒温库,2 000吨以上的标准化原种贮藏库,每个乡镇建成一个1万吨以上的标准化一级种贮藏库。
5.加强种薯监管。启动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工作,实现种薯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专业化、检测制度化。把东乡县建设成为全州最大的县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二)马铃薯商品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通过资金、技术、社会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马铃薯良种补贴、地膜补贴等措施,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
1.推进规模化种植。按照“突出特色、注重规模、相对集中”的思路,建立商品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优质、稳定、可控的产业区。在确保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的同时,每个乡镇示范基地面积必须在0.5万亩以上,要打破乡镇行政地域限制,建立万亩以上示范基地。全县商品薯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2.主推“扩垄缩株”机械化栽培技术。继续推广“地膜+良种+标准化种植技术”的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揭膜-旋耕-抢墒覆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的“扩垄缩株”机械化栽培技术。旱作农业区突出黑膜全覆盖双垄沟播标准化栽培技术,河滩、东塬、达板等低海拔川水灌区突出半膜垄作黑膜种植模式。每年种植地膜马铃薯达到5万亩以上,建立高产创建田5万亩,全面落实配方施肥技术。加强对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害的综合防控,在标准化种植基地,全面推广专业化病虫害防控技术。支持农户和企业购置马铃薯深松、播种和收获等机械,改善马铃薯种植的装备结构,提高集约化水平,每年完成机械深松5万亩、机械覆膜10万亩、机械旋耕整地15万亩、机械播种10万亩,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马铃薯产业。
3.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引导马铃薯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会员与农户对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签订产销合同,提高全县种植基地的水平和层次,拓展增收空间。到“十三五”末,全县马铃薯平均单产达到1 800公斤以上,成为全省重要的优质商品薯重点生产基地。
(三)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建设
把马铃薯加工业作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在全面提升精淀粉加工技术升级的同时,开发变性淀粉、全粉、休闲食品等精深产品,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1.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专项扶持,协调金融介入,加大引进和培育力度,扶持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大、重环保、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20年,全县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家以上,成为引领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骨干。
2.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加大高端加工技术和企业的引进。积极争取马铃薯精淀粉节水技术改造、废水废渣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东乡县成为集原材料生产、精深加工、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马铃薯加工示范区。到2020年,马铃薯鲜薯加工量达到15万吨以上。
(四)马铃薯仓储基地建设
按照种薯、原料薯、商品薯分级、分类贮藏的要求,改进和创新贮藏技术,加强大型贮藏设施、千家万户贮藏窖建设,动员中介组织、加工企业、营销大户建设500~1 000吨大中型贮藏库,组织广大农户每年新建贮藏能力10吨以上的马铃薯标准化贮藏窖5 000眼,不断提升马铃薯标准化贮藏水平,实现均衡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到“十三五”末全县马铃薯贮藏能力达到60万吨以上。成为全州重要的农产品仓储基地。
(编辑:张琼琼)
F326.11
A
1673-9019(2016)17-0012-02
2016-07-18
王惠娥(1979-),女,甘肃东乡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