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腾鹰(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研究
郑腾鹰
(莆田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趋势下,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高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滞后性,难以满足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迎合了素质教育核心,将其应用于学籍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能够提高制度科学性、时代性,不断提高学籍管理水平.本文将从学籍管理制度概念入手,分析和研究渗透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籍管理;制度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其中学籍管理制度作为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制度完善与否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水平.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目标,针对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应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理念,提高管理制度社会化、法制化水平,在保障高校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所谓学籍管理制度,是指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强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激励和调节,最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形成的一种基本标准[1].该项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及发展基础之上,在维护教学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具有立法性、权威性及公共性等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愈发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现代高校管理工作由传统经济为核心逐渐朝着以人为本核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且随着高校扩招规模日趋扩大,大众化成为高校教育的突出特点.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驱动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不仅如此,胡锦涛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立足于该理念,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主体,参与教育制度设计、教育管理等多个环节,对此保障学生权益、尊重学生人格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的,而以人为本理念的出现,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相协调,且具备现代性特点.学籍管理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何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以此来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化发展需求成为所有高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而在此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以人为本”理念实属必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3.1重视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树立为学生服务理念
就学籍管理制度改革而言,不单要关注制度自身建设及实施,还应重视对制度的宣传,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制度内涵,明确制度对自身的保障,并自主参与到学籍管理工作当中.具体宣传方式可以选择张贴宣传单、印发制度手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籍管理工作覆盖全校学生,高校应摆正态度,重视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并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相关教师及学生参与到系统培训过程中,强化对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为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及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代社会赋予学籍管理制度重要目标,应促进学生学会自我约束、管理,并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及教育.因此在学籍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观念要及时调整,由控制者转变为指导者,坚持为学生提供服务,逐渐形成符合教育大众化趋势下的学籍管理服务机制[2].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制度改革过程中,从学生角度发现制度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制度改革全面性.
3.2推广学分制度,实行弹性考核
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相比较传统班建制,其是围绕着选课为核心,在教师的辅导和引导下,通过绩点和学分,全面、系统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管理制度.实施该项制度,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等情况自主安排学习.学分制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可以进行跨专业、学科选修课程,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化目标[3].因此推广学分制度势在必行,而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与学分制相匹配的学籍管理制度,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多元文化规格的人才.如加大学生课程选修自由度,消除年级、专业等因素之间的限制;或者如果在特定时间内,学生难以达到课程成绩,可以重新选择,以鼓励学生多选多学等.要想真正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灵活性,为学分制的推广提供强大的制度支持.
弹性学制是将学分制度作为基础的学籍管理制度,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参与社会实践.反之,学生还可以延长修业年限,增强学生选择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贫困学生经济负担.具体来说,可以规定参与相关竞赛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者免修同类课程等,从而激活学生创造力.
3.3构建多元制度体系,突破班级宿舍群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效果,高校应切实结合自身特色,构建多元制度体系,如主辅修制,该项制度是指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自行选择专业进行修读,并按照制度规定修满学分后获得双学位,以此来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和体系.连读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增强各阶段学位教育管理的连贯性,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智力资源利用率,同时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为社会各领域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传统学籍管理制度中,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宿舍成员,而实施学分制度后,班级功能逐渐被削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不受固定班级的限制.因此突破班级划分宿舍势在必行,能够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交流提供支持.在高校中,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较为集中的地点,而将宿舍作为核心构建学生组织群,能够更好地深化高校德育、精神文明街教育,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逐渐形成责任心,帮助高校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
3.4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信息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具体来说,应围绕着电子注册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形成管理信息网络,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电子注册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利用电子注册开展学籍管理工作,能够覆盖审核学生资格、学费缴纳及毕业证书发放等多项工作.另外,随着高校学生数量增加、工作强度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对此应加强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选择切合本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等工作有机整合,提高高校综合管理能力.
人本理念下,学籍管理制度建设还应加强对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具体的培训体系,强化对管理人员信息知识、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根据上文所述,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综合性工程,涉及高校教学等多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发展需求,从多个角度入手,推广新制度,为学生发展提供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从而推进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羽红.对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中“以生为本”理念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06):234.
〔2〕马亚平.“以生为本”理念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48+ 155.
〔3〕范丽萍,李元君.关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设计理念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0(11):211-213.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29-02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