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的建议

2016-03-28 18:20
农产品加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肖 波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山西太原 030031)



对新时期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的建议

肖波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管理站,山西太原030031)

摘要:通过分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及形势,概括了“十二五”时期项目执行情况,论述了“十三五”时期应该采取的推进措施,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现状;推进措施

0 引言

2014年2月14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的通知》,指出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抓出成效。

1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但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依然大而不强,特别是初加工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都是手工操作为主,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造成生产效率低、产品品质不稳定以及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受贮藏条件和处理技术、能力及设备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初加工产后损失非常惊人。例如,稻谷收获后的损失率一般为6%~8%,相当于173× 104hm2的水稻产量,折合人民币230亿元;玉米的损失率比水稻还要高一些,达到8%~11%,相当于240×104hm2的产量,折合人民币225亿元;马铃薯的损失率更高,达到15%~25%,相当于73×104hm2的产量,折合人民币105亿元;果蔬的损失率为10%~17%,相当于400×104hm2的产量,折合人民币600亿元。

目前,山西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现状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很不协调。山西省农机局曾经开展过一次全省性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大普查,对全省28 167个行政村农民生活用的碾米、磨面、榨油、烘干、仓储等农产品加工机械的保有量、技术状态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农村农产品初加工环节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机械社会保有量严重不足,全省米、面、油等农产品加工机械数量仅有7.1万台,在平川地区平均3.4个行政村仅有1个农产品加工点,在丘陵山区每5.2个行政村才有1个加工点,农产品加工机械数量的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出现了原粮转化难的问题,加之粮食仓储、烘干以及果蔬冷藏、干制等商品化处理环节加工能力不足,致使粮食、果蔬产后存在损失率过高的问题;二是大部分加工机械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有的甚至早已达到了淘汰年限仍在“带病上岗”,山西省农村现有的农产品初加工装备,1990年以前购买的占比为52.8%,1990年后购买的仅占到47.2%,恶劣的工作环境、落后的加工工艺、老化的加工机械导致加工产品劣变、生产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三是农产品初加工规模化发展困难,农产品初加工发展受到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规模不足、生产分散,以及综合利用率低、设备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比较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初加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困难,影响农产品初加工点经营,制约了农产品初加工规模化发展[1]。

2 “十二五”时期项目执行情况

为了解决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工艺落后、农产品加工装备数量不足、机械老化以及加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受限等问题,为了改变农村原粮转化难、产品升值难的现状,更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山西省连续多年将农产品加工机械纳入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推广目录,另外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建设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还在太行山、吕梁山“两山”和晋北、晋西北地区的贫困县、山区县实施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2.1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

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产品品质,以及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西省始终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对全省各地小杂粮加工,胡麻、油葵、大豆、核桃等油料作物加工,以及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干鲜果类的贮藏保鲜、粮食仓储、果蔬智能平衡脱水烘干、植物秸秆压块等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新装备和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投入省财政支农资金1 000余万元,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建设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200多个,全省各市共计投入1 500万元自主扶持建设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269个,项目筹集到配套资金、自筹资金3 680余万元,项目实施形成了80×104t的农副产品初加工能力,加工收益达到8 000余万元,推广农产品加工装备及配套设备数量达2 162台(套),引导淘汰落后装备数量达500台(套)以上,引进加工工艺节能30%以上,带动农副产品种植面积增加200 hm2以上,培训农产品加工装备操作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4 000人次。

从项目实施后的反馈情况看,项目整体运行良好,示范效果明显,辐射作用显著。小杂粮加工示范点重点推广示范小杂粮清选、砻谷、碾米、抛光、分级、色选、包装等先进设备机械,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当地小杂粮加工转化难的问题,使农民从原粮批发转变为成品销售,效益增值明显;油料加工技术示范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压榨、灌装、过滤设备,不仅生产出了优质的胡麻、大豆、油葵食用油,还为油料渣饼的饲用提供了完整可靠的试验数据,拓宽了经营领域,延长了产业链条;果蔬智能平衡脱水烘干与冷藏保鲜项目通过推广先进的烘干与保鲜设备取代了土房烘烤和地窖贮藏的历史,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减损增收,而且节能减排,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核桃机械化处理加工项目使核桃在剥青皮、洗涤、烘干、分级、硬壳破碎和制油等主要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处理和加工,解决了制约核桃产后处理和加工的瓶颈问题,解决了阶段性人工短缺问题;红枣机械化加工项目中清洗、去核、分级、烘干、包装等主要工序的机械化处理和加工,实现了人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弥补了偏远地区种植户加工处理品种单一、无法融入产业化发展中的不足;饲草秸秆压块示范项目加工生产的饲草料,不仅满足了当地畜牧养殖业的需求,而且销售到周边区县,经济效益显著。

2.2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

为了逐步实现农民粮食加工(包括家禽、家畜饲养用粮加工)不出村、油料加工不出乡,保障农民群众主要饮食的便捷化、健康化、安全化和经济化,为周边的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安全面、放心油,山西省以厂房标准化新建(改扩建)为基础,以必要配套设施完善为保障,以淘汰落后加工机械、装备先进适用的中小型磨面机、碾米机、油料压榨机、专用粉碎机、粮食清选设备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力图全面提升农村民生机械的现代化和安全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农机局利用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与财政支农资金1 101万元,引导自筹资金投入1 043.5万元,在全省范围内扶持建设农村磨坊油坊288个,其中升级改造农村磨坊60个,新建农村惠民磨坊192个,新建农村惠民油坊36个,改扩建建筑面积2 640 m2,新增建筑面积8 950 m2,新增硬化面积3 000 m2。在省级项目的示范引导下,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阳泉市、晋城市相继共投入项目资金8 000余万元扶持建设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1 121个。该项目的实施共带动更新农村磨坊油坊米、面、油加工机械及配套设备2 651台(套),引导淘汰落后加工装备数量达400台(套),培训米、面、油加工装备操作技术骨干与磨坊油坊管理人员1 500人次。

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把改善农村落后加工条件、解决农村米、面、油加工难和淘汰落后加工设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解决了他们期盼已久的就近加工难问题。特别是为偏远山区老、弱、病、残的留守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不必再为日常生活用粮用油而发愁。建成的项目用先进的设备加工不同品种的粮油产品,多渠道地解决了农民余粮的增值,实现了农民从单一原粮向精粮加工产品的转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附加值,市场销路的拓宽和粮食加工的增值,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种植品种的增加和农民种粮效益的提高。2013年6月13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以“乡村‘两坊’工程惠及千家万户”为题,报道了该工程的实施情况。称此工程“好就好在投资小、作用大,好就好在用时短、见效快,是一件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是深得民心之举。”

3 “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

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产品品质,以及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形势,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装备技术工作发展应该是“以发展和改善民生、完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先进适用的、经济实用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在继续加强农产品加工新技术和新机具引进、消化、吸收、试验、示范的同时,加大农村米面油加工设备更新换代以及秸秆饲草化加工、小杂粮加工、粮食清选贮藏、果蔬分级保鲜贮藏、红枣和核桃分级烘干等成熟化加工机械与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

“十三五”时期,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紧紧围绕山西省“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规划、综改试验区建设方案,以及全省农机化转型跨越和先行先试的总体部署,充分利用惠农惠民政策,以“小型、先进、便民、安全”的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为基础,首要解决农村留守人口农产品产后处理难、烘干仓储难和余粮转化难的问题,再以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为创新,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扶持主导特色产业,带动当地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改善种植现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淘汰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装备,提升全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水平、基层加工户的应用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优秀品牌,为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示范村、基地县提供技术和装备保障。

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立足服务“三农”和促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市农产品产地资源优势,分片分区发展杂粮、油料、干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积极调动村民委员会、农机(业)合作社、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装备及关键技术,淘汰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装备,培育一批农产品初加工示范典型,实施一批惠民磨坊油坊项目,提升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装备水平、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水平、基层加工户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项目的引领和传导作用,形成“省市共建、主抓在县、规划引导、重点突破”的运作模式,最终解决困扰在农村农民舌尖上的口粮问题,提高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4 建议采取的推进措施

4.1要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责任

为了保证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取得实效,省、市、县各级农机部门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要把这项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领导精力、组织保障和力量投放上加大倾斜力度,构建起“领导主抓、部门协同、各县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要逐级落实责任,做到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个人,确保各个环节齐抓共管,要做到基本保障到位。

4.2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规范项目管理

在资金筹集上,各市、县农机部门在省级资金扶持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建立政府支持、项目拉动、企业联合、能人牵动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项目资金充裕并及时到位;在项目的建设中,着重在推广更新先进适用的加工装备技术、淘汰落后装备上下功夫。为此,山西省农机局严格筛选烘干、清选、窖藏以及米、面、油加工等适合全省发展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机械,逐年实施累加补贴政策,集中用于项目建设中设备的统一配给和推广示范,使惠民政策与项目建设科学融合;在项目管理上,要采取省、市、县三级农机部门对接论证、协同配合的办法,将有限的项目资金整合起来统一管理。在资金使用上,各市农机部门监督政府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

4.3要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服务领域

各市、县农机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片区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良性发展方案,要把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级合作服务组织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初加工装备技术示范项目与农村磨坊油坊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在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之间做好“二传手”,并为“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职业农民”做好服务保障。

4.4要加强技术培训,保证服务下乡

省、市、县各级农机部门要通过组织对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各项目的从业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经营培训,全面提升操作者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业(机)合作社、小型加工组织、企业与农村惠民磨坊油坊的自身发展能力。对建设完成的项目运作情况要及时开展技术服务,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结语

小作坊凸显大民生,小加工带动大产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是解决农民群众舌尖上口粮的惠民工程,是为广大农村农民谋福祉的惠农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扎实推进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工程的有效实施,必定能促进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推进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5(5):64-66.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zed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Engineering in the New Era

XIAO Bo
(Technical Management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cocessing Equipment of Shanxi Province,Taiyuan,Shanxi 030031,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and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analyzed,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ing projects in the Twelfth Five Year Period is summarized,put forward Thirteen Five Year Period should take measures.

Key words:mechanical farm product processing engineering;development situation;promoting measures

作者简介:肖波(1986—),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化与农产品加工。

收稿日期:2015- 12- 25

文章编号:1671- 9646(2016)03b- 0070- 03

中图分类号:S23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 9646(X).2016.03.047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河南信阳石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