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方志所载三峡地区踏碛习俗考辨

2016-03-28 16:32熊茂松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夔州习俗诸葛亮

熊茂松



巴渝方志所载三峡地区踏碛习俗考辨

熊茂松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 404020)

踏碛习俗是三峡地区的人们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为了纪念诸葛亮而举行的各种游乐活动。此种习俗在唐宋时期曾经盛极一时,及至清中期发生流变,逐渐消失。踏碛习俗流变和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三峡地区在明末清初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承踏碛习俗的本地人大量死亡,外来移民对诸葛亮的情感已不如原本地先人那么强烈。文化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传统,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人始终是传播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载体。

三峡地区;诸葛亮;踏碛习俗

一、引 言

“碛”本义为浅水中的沙石,引申为沙漠。《说文》的解释就是:“碛,水渚有石者。”[1]石部三峡地区的“碛”除了具有浅水中的沙石这层意思外,还多与盐泉有关。南朝刘宋时期盛弘之《荆州图记》说:“八阵图下东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沙壅,冬出夏没。”[2]卷一百四十八光绪《奉节县志》则记载说:“(奉节)县治东南八阵碛下,旧有盐井四口……咸丰初年,乡民淘井试煎,产盐极旺。”[3]卷十六

唐宋以来,三峡地区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叫“踏碛”。明正德《夔州府志》引北宋乐史编纂的《太平寰宇记》记三峡府风俗有“踏碛而游”[4]卷一。清道光年间编纂的《夔州府志》据辑佚唐代源乾曜的《夔州图经》记载说:“夔人重诸葛公,每岁以人日倾城出游八阵图碛上,谓之踏碛。妇人拾小石之可穿者系于钗头,以为一岁之瑞。”[5]卷十六三峡人的踏碛之处始位于奉节县的一个沙州碛坝上,此碛坝位于奉节县城古鱼腹浦下梅溪河与长江交汇之处。此处碛坝长约一千五百余米、宽约六百余米,每逢长江涨水季节,碛坝便被江水淹没,一旦到枯水季节,就全部裸露出来,成为一块沙洲,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八阵图遗址,又称“武侯八阵图”,当地人习惯称这里为“八阵碛”。

宋代,不少到过三峡的文人对本地区的踏碛盛况作过描写。王十朋乾道元年(1165)七月移知夔州,在夔州为官两年多,对夔州地区的踏碛习俗很了解,其诗《正月初六日踏碛呈行可元章》说:“踏碛逢为马,临江想卧龙;江山供指顾,樽俎奉从容。峡水浅还涨,巫云淡复浓;天教我辈合,莫惜罄金钟。”[5]786指出踏碛这天自己想到了诸葛亮的业绩,抒发自己的感概。对于踏碛的盛况,他的《人日游碛》一诗云:“好遨蜀风俗,夔人贫亦遨。今日曰为人,倾城出江皋。遨头老病守,呼宾酌春醪。归来及初鼓,繁灯照霜毛。”[5]786“遨”即出游,人日踏碛是一项相传多年的游乐活动,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主人宾客,都会踏碛游乐,出现“倾城出江皋”的盛况。此处诗人以病太守身份自称“遨头”,与民同欢,至夜方归,可见夔州人在踏碛这天举行的各种活动是很浓重热烈的。宇文绍庄的《踏碛》一诗也对当时的踏碛盛况有记载:“八阵图前凛古风,武侯英列岂匆匆;江流千载长呜咽,山插孤云亦茜葱。陡觉新春忘病思,喜陪高论自情钟;典型前辈今能几?岁晚相期华发同。”[5]787表达出人们在八阵图前踏碛,怀念英雄诸葛亮的情怀。费士戣的《踏碛》则说:“宝钏金钗盛峡风,遨头争逐去匆匆;旗标阵碛规模古,筵挹晴岚气色葱。宜有明珠酬白璧,空怜瓦缶闲黄钟;纷纷雪片呈佳瑞,一饱端知万姓同。”[5]787写出人们穿着盛装踏碛,保存着古风,盛况空前。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亲身感受过夔州的踏碛习俗,曾写《踏碛》诗曰:“鬼门关外逢人日,踏碛千家万户出。竹枝惨戚云不动,剑器联翩日将夕。”[5]787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夔州地区的人们在人日这天踏碛的盛况,千家万户出门游览,唱着竹枝词,在八阵碛上耍弄剑器,联翩跳舞,直至太阳下山。

可见,踏碛习俗的时间在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地点位于奉节县的八阵碛,主要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踏碛这天,人们倾城出游,主要活动是出游、玩乐,人们唱歌、弄剑、跳舞,妇人们在八阵碛上捡小石子作为吉祥物等,盛况空前。

二、诸葛亮形象的神化与踏碛习俗的形成

“人日”是中国很古老的一个节日,又叫“人口日”、“人胜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在创造世界的初期,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具有重要的意义。《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6]2028认为正月初七日是人的诞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限于文献短缺,难以知晓人日这天人们的活动。及至唐代,人们在“人日”有登高出行的习俗。《唐诗记事》卷九:“景龙三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景龙是唐中宗的年号,景龙三年是709年,可见帝王在人日这天也出游登高。唐代文人墨客登高赋诗是常见的,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7]264诗的内容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可以看出,唐人在人日这天通过某种活动表达思亲念友之情。三峡地区的人们正是在人日这天通过各种活动表达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踏碛习俗在三峡地区起于何时?据学者高天星考辨,认为约从西晋开始,夔州人每到人日这一天倾城而出,在城外的沙滩上踏碛散步[8]60,只是没有举出文献资料为证。前已说及唐代源乾曜编纂的《夔州图经》对踏碛习俗已经有了记载。源乾曜在睿宗景云年间(710—711)曾出任三峡参军,可以有力证明在这一时期三峡地区已有踏碛游乐的习俗。

三峡民众在江边跳舞弄剑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三峡地区属于巴渝文化区域,巴渝一带的古先民擅长野蛮的舞蹈。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就聚集了西南巴渝等地的各个氏族部落从征,战于今河南淇县西南牧野,其中巴人以歌舞方式鼓舞士气,向敌人发起进攻,殷商军队崩溃并倒戈,殷纣王最终自焚身亡。《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9]4巴人的歌舞,是一种激励士气的战术。因其源于巴地所在的“渝水”,后世又称之为“巴渝舞”。三峡地区的先民临水歌舞的文化习俗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而八阵图出现于东汉末期的三国,及至唐宋,在人日这天,人们在江边跳舞弄剑,是巴人先民临水而舞习俗的延续。

三峡地区的人们踏碛主要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或是历史文化名人极多,三峡地区的人们何以对于一个割据西南的蜀汉政权的丞相如此隆重的纪念,这与诸葛亮形象的嬗变紧密相关。

早期诸葛亮的形象来源于陈寿在《三国志》中的历史记叙,由于《三国志》内容比较简单,后来裴松之为之作注,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对于诸葛亮的记载和注释,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本来形象。

首先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能臣。“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10]911一个深处偏远乡间的草民诸葛亮能够洞察天下大势,清楚自己的能力,在“隆中对”中,胸有成竹,娓娓道来,建议刘备要东联孙吴以伐魏,争取到有利时机,以兴复汉室,得到刘备的高度赞许,表现出诸葛亮对天下大事了若指掌,具有超出常人的远见卓识。决定天下大势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巧借东吴之力,运用成熟的战略战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作为蜀国一位能臣,陈寿是极度称赞诸葛亮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也。”[10]934突显出诸葛亮雄才大略的能臣相国形象。

诸葛亮也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诸葛亮在其著名的《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卢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0]920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在几十年的仕宦生涯中,不辞辛劳,一心辅佐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显示出一个忠君的臣子形象。诸葛亮的忠臣形象在历史上一直得到人们的肯定。

对于诸葛亮人生的不足,从忠于史实的原则出发,陈寿则评价说:“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10]934陈寿这段话非常客观公正地指出了诸葛亮的人生能力和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比较早地评价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和功绩的,一方面,他具有辅佐刘备的卓越才能,但也有美中不足。作为蜀汉政权的丞相,他忠于刘氏父子,为蜀汉政权的振兴不惜奔波劳累。

但是诸葛亮的形象却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衍变,不断被神话,逐渐脱离了历史的真面目。

魏晋南北朝野史传说中的诸葛亮具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出自于东晋时期裴启的《语林》说“诸葛亮‘可谓名士’。”《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卷一百八和《艺文类聚》卷六十七皆引裴启此则小说。另一位记录诸葛亮具有超常能力的是王隐在其著作《蜀记》中说他“意气自若,”[10]注引此处诸葛亮也是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犹如仙人般潇洒自如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特殊时代。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逐渐神话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谈到诸葛亮的时候说他“设诱谲万方”[11]引文,如神仙一般。干宝的《搜神记》则说诸葛亮设置的“八阵图”可以听到“鸣鼓之声”[12],仿佛是神仙下凡,布下了天阵。这时诸葛亮从一个历史真实人物,变成一个幻化的神祇形象了。

唐代时期有关诸葛亮的很多作品记载诸葛亮时,不再将其看做是一个凡人了。如唐朝的《四分律钞批》《四分律钞批》一作《四分律行事钞批》,大觉著,二十八卷,涵芬楼影印本。中有一个故事的题目是“死诸葛亮怖生仲达(司马懿)”,就是说死了的诸葛亮幻化为神仙,将司马懿吓得半死。诸葛亮的故事在民间长久流传,完全被赋予了浓烈的民间神话色彩。

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形象嬗变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是关键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神话诸葛亮,进而崇拜纪念诸葛亮的形成时期。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诸葛亮一生中曾经两次到达三峡地区,第一次是应刘备之请,与张飞、赵云一起沿江而上,从荆州率众入川,配合刘备攻取西川。此次入川经过鱼复(今奉节),在三峡有过短暂的停留,不曾有大的军事行动。诸葛亮第二次到三峡就是著名的白帝托孤之时。刘备不听劝告,东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城,吴军紧追不舍,蜀汉政权危在旦夕,诸葛亮被刘备招来,商议军国大事,接手江关防务。从章武三年(230)旧历二月到五月,历时三个多月。诸葛亮在此运筹设防,与吴国讲和修好,从而稳定了蜀汉政权。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10]927据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记载:“武侯帅师由水道略白帝,纵观形势,知夔门为全蜀咽喉,特画八阵图于鱼腹浦沙碛上,以御不虞,千古莫测。”[3]卷一地理及至宋代,人们登上八阵碛,仍然可见其遗迹尚存,苏辙记载说:“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四,”[5]767冯山说:“秋涛卷地裂山谷,水落依然阵图出。”[5]778后人对诸葛亮在三峡事迹的记载世代相传,历代诗人墨客来三峡后写下的有关八阵图的诗文无不进一步将诸葛亮的形象深深植入三峡人的心理,杜甫寓居三峡时写的那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著名诗篇更是千古流传。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诸葛亮的形象在民间广为神化,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英雄人物,更是一个神机妙算的神仙。古三峡地区的人们在其留下的八阵碛上,在传统的人日出游这天,以跳舞弄剑等形式,表达怀念之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三峡地区踏碛习俗的流变

三峡地区人们人日出游在隋、唐、宋三代大为流行,但清代以后逐渐发生了流变,与之相近的踏碛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及至清代中期,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色彩的踏碛习俗在三峡地区已不复存在。修于道光时期的《夔州府志》对于踏碛习俗记载说:“今此风息矣。”[5]132由此可以看出,道光年间三峡地区的踏碛习俗已不存在了。有趣的是,踏碛习俗在古代的夔州地区并不限于奉节县城,夔州其他地方也有此习俗。修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的《云阳县志》在介绍其境内的古迹“龙脊”时,还引用了宋代陈似和郑子思的诗词,记载人日这天人们有在龙脊踏碛的习俗[13]19,说明明代中期踏碛习俗在三峡地区仍然存在,而在清乾隆丙寅年(1749)的《云阳县志》里,再也看不到有关本地区踏碛习俗的记载,在清代三峡地区的其他文献里,再也看不到有关城里踏碛的记载,如此浓重的一个民间习俗明末以来在三峡地区消失了,究其原因,传播踏碛习俗的人群消失是主要的因素。

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风景,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民间习俗。一个民族在经历了各种重大灾难和毁灭性的破坏后,民族记忆和民族自信都会随之改变。诸葛亮作为原川东地区具有重要记忆影响的历史人物,随着明代末年残酷的战争破坏消失。从明代崇祯末年到清代康熙中期大概约40年的时间里,川东地区由于遭受了连年的战争摧残、瘟疫疾病横行、自然灾害频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地人口基本上没有了。在当地的许多文献中,都记载了当地在康熙初年是“十室九空”。大宁县因为人口太少,曾在康熙六年(1667)一度裁并入奉节县,整个三峡地区“国初以来,献贼乱后,万人十存一二”。民国云阳涂氏宗谱.重庆市图书馆藏。清政府不得不从临近的其他省份移民到四川省进行垦殖以滋生人丁。到了康熙二十年后,清王朝最终消灭了吴三桂的叛乱,清政府最终控制了四川地区,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移民入川垦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省移民大幅度进入四川,而三峡地区地处入川要冲,很多“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就近三峡地区垦殖居住。这个“湖广填四川”一方面增加了四川的人口数量,重新建立了四川的社会生产生活,同时也对本土的文化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外来移民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中,外来习俗和本土习俗互相影响,此消彼长,在土著人口十分稀少的情况下,新移民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习俗,原住民的文化习俗就极可能消失[14]。特别是川东地区,移民占据了本地总人口的90%,“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外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15]首序移民入川之后风俗各不相同,性情各异,在此种情况下,要形成一个共同的习俗实属不易,因为入川移民“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16]卷十二三峡地区的原有专门纪念诸葛亮的踏碛习俗失去了传播的载体而不复存在。

但踏碛习俗并没有消失,道光《夔州府志》卷六“山川志”记载说:(万县)“蛾眉碛,在县南对江岸侧。水落石出,形如眉,多细石,色斑,可以游戏。每正月七日,乡市士女至碛作鸡子卜,系小鼓,作竹枝歌。二月二日,携酒馔于郊外,晏饮至暮而还,谓之迎富。”可见,在位于三峡地区西部的万县长江边上,存在着踏碛一样的出游形式,只是地点在万县,但是时间还是在每一年的正月初七,人们到位于长江边的蛾眉碛出游,在上面抓鸡,身上系着小鼓,唱着竹枝歌,作欢乐郊游。这里有个问题是,为什么会是在正月初七日这一天?人们才外出游乐?前边我们曾经探讨过,正月初七日是传统中国人踏青游春的节日,这一节日影响很大,所以万县人在这一天出游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究竟是不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则没有明确的记载,这说明三峡地区的踏碛习俗真的是发生了流变,来自外省的人们在正月初七日出游,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虽然也是在一个江边的碛坝上,但与奉节城边的八阵碛是没有多大联系的,因为三峡地区的长江边叫“碛”的地方很多,如万县就有红沙碛、磐石碛等。

清代由于大量移民的进入,三峡地区原有的民间信仰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清中期以来,影响三峡地区的原有文化习俗大部分绝迹,代之而起的是各省移民进入后修建的各种祭祀宫殿,湖广籍移民建立禹王宫,奉祀大禹;江西籍移民建立万寿宫等。移民们的信仰充分表现出外地移民的地域特点,完全不再是三峡地区单一的民间信仰,三峡地区原有的信仰习俗再也没有在这些移民生活中体现出来。

清代三峡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习俗上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三峡地区移入的湖广移民最多,到道光时期,三峡地区“土著之民少,荆楚迁居之民多,楚之风俗即夔之风俗。”[5]131移民的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逐渐建立,取代了原住民的习俗,踏碛习俗就在这个过程中流变消失了。

四、结 语

任何一种文化习俗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而传承这种文化习俗的则是人民群众。文化习俗形成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习俗也会发生渐变,导致这种渐变的因素众多,如传承人群的变化、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文化习俗自身存在的冲突、地理环境的变迁、外来群体文化习俗的影响等等。三峡地区踏碛习俗的流变主要在于传承此种文化习俗的群体发生了变化,外来群体文化习俗彻底影响了三峡地区原有的文化习俗,进而使得原有的文化习俗发生质变。文化习俗作为一种社会传统,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人始终是传播文化习俗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宋]乐史.天平寰宇记[M]//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 [清]曾秀翘,杨德坤,等.奉节县志[M].1893(清光绪十九年)刻本.

[4] [明]吴潜.夔州府志[M].奉节县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清]恩成.夔州府志[M].奉节县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唐]孙钦善.高适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8] 高天星.中国节日民俗文化[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9] [晋]常璩.华阳国志译注[M].汪启明,赵静,译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10] [晋]陈寿.三国志[M].[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M]//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 [晋]干宝.晋纪[M]//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 [明]杨雪峰,等.云阳县志[M].云阳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2003.

[14] 张莉.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1):7-12.

[15] [清]黄廷桂,等.四川通志[M].1733(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16] 张朝墉,等.云阳县志[M].云阳县地方志办公室,整理.2012.

(责任编辑:李朝平)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the Custom of Taqi in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Based on the Chorography of Bayu

XIONG Maosong

The custom of Taqi refers to a series of amusement activities, which is held by the residents of Three Gorges region on the seventh day after spring festival, which is also called “ren ri ”, to commemorate Zhuge liang the master. This custom had reached its zenith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ut gradually changed from mid Qing dynasty till its disappearance.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three gorges region was devastate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fter which local residents died in large quantities. Later, immigrants’ emotion to zhuge liang were not as strong as it was originally to ancestors so that they are not ready to inherit the custom of Taqi. As a kind of social traditions, culture changes with historical environment, human beings are always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Three Gorges region; Zhuge liang; the custom of Taqi

K890

A

1009-8135(2016)05-0007-05

2016-03-25

熊茂松(1973-),男,重庆开县人,博士,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历史文献与思想文化、文化产业。

重庆市教委2016年度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巴渝方志与地域特色文化书写研究”(16SKGH15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夔州习俗诸葛亮
夔州精神与杜诗本色
杜甫咏诸葛亮诗略论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杜甫夔州诗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悲剧
唐五代时期夔州军事初探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