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华,杨占明,彭文军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西北高校体育课开设安塞腰鼓的可行性分析
杨春华,杨占明,彭文军
(陇东学院体育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西北高校开设安塞腰鼓体育课的价值及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安塞腰鼓有教育、健身、娱乐、表演和文化传承等价值。将其引入大学体育课,能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促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融合。
[关键词]安塞腰鼓;西北高校;价值;可行性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体育课程实施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创建一批有丰富文化含量的地方特色体育课程。不少高等院校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但这主要是一些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或者是地方名校,西北地区的地方高校在创建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方面进度甚微。安塞腰鼓作为一项鼓舞合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陕北安塞县,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浓厚的黄土地文化是安塞腰鼓体育课程不可缺少的水分和养料;跑、跳、扭、转、蹬、闪、跺、摇、跨、昂、跃等动作特征和鲜明的节奏、欢快的气氛、壮观的场面正好符合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热烈奔放的性格特征;多方位的体育价值为其在高校体育课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鼓声中去学习知识和掌握健身技能;西北民间广泛的群众基础使高校安塞腰鼓体育课能密切地与社区体育结合,为大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石。
1安塞腰鼓的价值
1.1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伦理所要求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贯穿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最高准则与要求。[4]安塞腰鼓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贺小泉认为安塞腰鼓张弛有度的动作和气势喧天的鼓点能使学生心理得到调整,优美的动作使学生的审美得以提高,团体的配合和集体的动作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提高,安塞腰鼓中跑、调、扭、转、腾等各项动作的学习使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力量和耐力等各项身体体素质得到改善[5]。安塞腰鼓进入高校体育课堂能改善教材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安塞腰鼓舞起来欢呼雀跃,气氛活跃,能改变高校教材结构单一的现状;安塞腰鼓既有中华武术的阳刚之美的动作,又有舞蹈的潇洒之劲,还有鼓点、锣镲唢呐的配合,可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安塞腰鼓的产生、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安塞腰鼓运动技术的过程中,通过体悟与感受,把安塞腰鼓的艺术风格与憨厚质朴的西北文化联系起来。这既是对技术的学习,也是对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1.2健身价值
“谭家湾的胳膊,西河沟的腿,沿河口的摇老鬼”,这句安塞民谣很好地反映了安塞腰鼓对人体运动部位的要求,即头部的摇动,胳膊的扭、转、闪,腿的跑、跳、跺、蹬等动作。张新德认为安塞腰鼓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体育运动,其基本动作概括起来主要由扭、跑、跳、转、蹬、闪、跺、摇、跨、昂、跃和快等十二种要素构成[1]。通过安塞腰鼓训练和学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肠胃蠕动,增强食欲,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具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和功效[2]。安塞腰鼓的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它的节奏可快可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运动时间可长可短。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体质的同学制定出符合他们体质的教学、训练计划。
1.3娱乐价值
安塞腰鼓是一种红火热闹的娱乐形式。它种类繁多的图案,简单朴实的原生态化妆和地域服饰,节奏明快的锣、镲、鼓和鼓手们优美的动作融合在一起,让观众热血沸腾,把人们带入了从来没有的自然松弛和极度快乐的世界。正处于心理变化激烈、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被学业和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在安塞腰鼓集体的学习和演练过程中,能消除在工作、学习造成的疲惫状态,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同时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中增进友谊,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安塞腰鼓作为一项体育与娱乐兼备的运动,可以调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节奏,调整心态,愉悦身心,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焦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3]。
1.4表演价值
安塞腰鼓是一种鼓舞合一的群体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观赏性。安塞腰鼓表演动作大方、气势磅礴,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节奏统一规范,既有队列队形的变化,也有鼓手们蹬、转、腾、跃等单个难度动作和扭、跑、跳、摇等统一动作的变化,动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表演效果极强。安塞腰鼓表演的形式多样,有进行鼓、场地鼓和舞台鼓等,不受场地、人员数量的限制,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表演方式,容易统一组织安排。安塞腰鼓的表演中还可以穿插秧歌、舞蹈和现代竞技武术的高难度动作,表演服饰醒目而又有地方文化特色,既可以配现代音乐,又可以延续以前的镲、锣、唢呐等传统乐器,适宜于不同形式的演出。因此,高校开展安塞腰鼓体育公选课不仅能够拓展地方体育校本课程,还能丰富第二课堂,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并且能为学校举办的各种庆典、演出和文艺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1.5文化传承价值
安塞腰鼓这项古老的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社会思想和文化形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加以保护和继承。安塞腰鼓之所以发展至今,是因为它是西北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把北方人的质朴憨厚的民风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腰鼓这一艺术保存下来。开展安塞腰鼓体育公选课,不仅要传授腰鼓运动的基本技能,更要讲解腰鼓的历史源流、发展状况和西北质朴的历史文化,在学习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安塞腰鼓学习与训练中,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挖掘这方面的资源,为安塞腰鼓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培养继承人。
2西北高校体育课开设安塞腰鼓的现状
安塞腰鼓源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的陕北安塞区,在革命时期流行于陕甘宁革命地区,解放后流行于全国。它同中国的舞龙、舞狮一样起源于民间舞蹈形式,堪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一绝”,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它是融健身价值、娱乐审美价值、教育价值、商业价值以及社交价值于一体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伴随着近十年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各地的高校都把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引入体育教学中,但是笔者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仅有陕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延安大学和甘肃陇东学院5所高校将其引入公共体育教学中,但还没有相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有学者对其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和理论价值进行过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历史渊源的考证和理论方面的探究。对于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如何开展安塞腰鼓教学,它对大学生的身心能起到哪些方面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3西北高校体育课开设安塞腰鼓的可行性
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表明,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发展方向多元化、内容丰富多彩化,而且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重复内容多,与社会大众体育活动脱节,学生上课兴趣不高;体育课失去了本身的生动活泼,愉悦身心的特点[6]。为解决这一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增设学生既喜欢又能锻炼身体的锻炼项目就有很强的必要性,而安塞腰鼓有其本身的运动价值和艺术风格,符合新课程指导纲要的思想,容易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多样化个性需求。
3.1安塞腰鼓能满足现代大学生体育需求
安塞腰鼓松弛有度的运动风格、变化多端的图案和绚丽的服饰、多种乐器交汇的伴奏旋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现代大学生思想开放,对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不是非常满意。他们认为,大学体育课程只是对中学时期所学内容的重复,缺乏创新。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与现实状况出现一定反差,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进程,也难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广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要和热情应引起教师和学校相关部门的足够关注和重视。而安塞腰鼓运动是一项比较新颖的运动,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和他人交往和必须张嘴喊鼓令,能够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增强其体质,满足其心身需求。
3.2安塞腰鼓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将安塞腰鼓运动纳入高校体育教学,既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创新,也是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人体质的锻炼,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民间运动的发展。安塞腰鼓在西北高校的开展与普及,为西北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增添新的内容,为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舞台,是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亮点,同时也能使安塞腰鼓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安塞腰鼓体育课程不但能有效地助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结构、模式的改变,还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它将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能全方位改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3.3西北高校体育课开设安塞腰鼓的优势
3.3.1地域文化优势
安塞腰鼓发源于西北,融入了西北黄土高原人憨厚、朴实、直爽、乐观的性格特征。由于受地域文化的熏陶,生活在西北地区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其蕴藏的文化内涵。西北地区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西北各省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安塞腰鼓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西北人豪爽、乐观的性格容易接受安塞腰鼓表现出的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流畅飘逸的风格,安塞腰鼓气势磅礴、鼓舞合一的运动风格更容易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3.3.2场地器材优势
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教学和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保障,体育场地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西北地区的很多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改善。但在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求,致使很多体育项目不能得到开展。安塞腰鼓体育课对器材的需求简单廉价,对场地要求并不是特别严格,只需要有片空旷平坦的场地就能够开展,像体育场、露天广场、校园空地等都可以作为安塞腰鼓运动的场地。安塞腰鼓为木质结构,经久耐用,不易损坏,价格便宜、购买方便,可以节约学校资金,上课时仅需要人手一个小腰鼓,并且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安塞腰鼓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引入高校,不仅能充实体育教学内容,更能缓解场地设施的短缺问题。
3.3.3生源与师资队伍优势
一方面,西北地区高校生源对安塞腰鼓都有所了解,有些在中小学体育课便学习过该课程,或者从小就是一个鼓手,他们大多都来自农村,吃苦精神强,学习动机明显,适合学习安塞腰鼓。另一方面,西北地区高校体育院系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发挥着培养各类体育人才的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地方体育项目的继承人[9]。他们有较强的专业运动技能,教学经验丰富,对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部分教师从小就学过打腰鼓,还有一部分只需要加以培训就能担任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安塞腰鼓体育课教学,并在教学中积累经验。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安塞腰鼓是西北传统的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安塞腰鼓体育课程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表演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西北高校开展安塞腰鼓教学具有地域文化、场地、设备、师资力量和学生参与等方面的优势,安塞腰鼓课程能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改变现有的单一教学模式,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4.2建议
安塞腰鼓课程既能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又能改变现有的单一体育教学模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社会体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实现。因此西北高校领导应该积极支持安塞腰鼓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成立安塞腰鼓教学科研团队,培训安塞腰鼓骨干教师。体育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安塞腰鼓的技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不定期地开展这方面的科研与技能交流大会,争当地方文化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人。
[参考文献]
[1]张新德,张熙智.安塞腰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10.
[2]乔羽,安塞腰鼓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3]赵冬刚. 安塞腰鼓体育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39.
[4]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62.
[5]安塞腰鼓进入陕西省高校体育课中的可行性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3.
[6]王耀全.地方高校发展安塞腰鼓运动的优势分析[J].内江科技,2010(3):52.
[7]杨春华.论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4-117.
[8]马红伟,郑兵,李世荣.安塞腰鼓体育公选课的分析与探讨[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110-112.
[9]王伟.西北地区高校体育院系开设安塞腰鼓课的构想[J].内江科技.2009(1):146.
[作者简介]杨春华(1979- ),男,讲师,硕士,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与运动康复研究。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安塞腰鼓选项课开发研究”(GS[2014]GHB0273);陇东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开发及课程建设”(2014-10)。
[收稿日期]2015-05-06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2-01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