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于科学研究的视角

2016-03-28 11:46张立迁靳鹏霄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研究生学术

张立迁,靳鹏霄

(1.天津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南开 300072;2.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2;3.科技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 西城 100045)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于科学研究的视角

张立迁1,2,靳鹏霄3

(1.天津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南开 300072;2.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南开 300072;3.科技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北京 西城 100045)

科学研究服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发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问题,更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的生态。从梳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两者的关系入手,兼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两大方面,分别从高校基本职能、教师及其评价、研究生及其评价、两者基本关系厘定等4个对照点,以“障碍”形式评估了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各自分立的危险性,并以“突破”方式提出了科学研究服务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及改良路径。

科学研究;研究生;创新驱动;人才培养

提及研究生教育,大家首要想到的便是“科研”“创新”“人才”等字眼。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级的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使命与责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两大基本职能,长期以来居于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位置,体现在研究生教育情境中,表现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相互关系之上。与此同时,近期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密集刊文,关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褒奖固然令人欣喜,但我国在科学研究上,尤其是科学研究服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真的做到了世界一流吗?显然尚有一定差距。故而深入探讨“科学研究服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障碍及突破点显得重要而迫切。

一、两大基本职能:并列平行关系VS创新服务关系

(一)障碍:并列平行的职能关系弱化了两者的相融相生关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赖以存在之根本。1810年,普鲁士教育改革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注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首创“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教育理念。自此,科学研究步入了“象牙塔”,日渐走入了中心位置,并与人才培养并称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职能的扩充变化,相应导致了研究生教育重心的转移,即要获取硕士、博士学位,不仅要修习大学的课程,还要从事科学研究,并完成对科学发展具有一定贡献的学术论文。依此推定,大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任务亦从“人才培养”扩充至“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崭新格局。

但需申明的是,大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显然不同,两者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定位也迥然有异。大学毕竟以“人才培养”为宿命本原,而后扩充的“科学研究”又占据何种地位?占有多少份额?可否与“人才培养”等量齐观甚至僭越?是否对“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冲击?是否因不同类型或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而呈现不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并列并行的职能关系,弱化了彼此的相融相生关系,集中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受制于国家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的双重影响,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工作往往各自分立,一定程度上触发了两者基本理念、工作机制、管理体制、评价方式上的一些实然冲突。其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主体间互动意识不强。从研究生教育实践来看,日常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应然的影响作用和价值功能发挥不足,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仍处于因人因校而异、自主性动力不足、自觉性层次不一、功利化色彩较浓的状态,也势必会对“科学研究服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一定障碍。

(二)突破: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相生

从现代意义上讲,大学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机构,科学研究应全面支撑并服务好人才培养。这与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教育原则不谋而合。洪堡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1]。在当代民主社会中,“服务”并不意味着双方主体地位的变化,而恰恰是确立双方各自主体地位、巩固两者相融相生关系的“催化剂”。

从外部宏观政策来分析,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之后,新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综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则源自于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相融相生、良性互动。换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大趋势,国家正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而这一改革的关键是要让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相融相生,提高研究生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以及创新性,使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活力,形成推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合力。

透过研究生教育内部来看,研究生教育中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具有天然联系,属典型互动生成关系。科学研究环节是研究生增长学识、应用知识、形成卓识的人才培养过程,其本身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能实现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此看来,科学研究是一件“一箭双雕”的事情,既对应于“科研创新活动”,又利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这无疑为研究生提供了学习与科研相融合的教育过程、优渥的协同育人环境,促成了相互交融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创生了新的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的价值基点,成为了研究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剂良方。

创新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现有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如此说来,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相生”的原则,从顶层设计高度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适度对接与融合,形成灵活、高效而有机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生发出对研究生协同育人的有效教育力,这即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追求。

二、教师及其评价:重科研轻教学VS科研反哺教学

(一)障碍:教师及其评价中呈现“重科研轻教学”倾向

社会大众长久疑惑于这样一件事情:科学研究的旨归是服务好人才培养,为何在高校教师群体及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中会出现“重科研轻教学”这一现象呢?

由于科研活动具有鲜明的外显性,所形成的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具备可量化特征,且会呈现一定的“脉冲效应”,一旦输出一些标志性成果,将极利于倍增学校经费实力及大学综合影响力,助推高校工作重心向科学研究转移,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呈现“重科研轻教学”局面。

受职称晋升、工作奖励、考核评价导向作用,加之科研能直接带给教师各种丰厚回报和获得感,教师只能无奈地削弱“教学”之本原而转向忙于争抢科研课题、产出成果,教学不再成为其中心工作。以职称评定体系为例,教师科研水平成为最主要构件,甚至几乎是唯一的组成单元,科研业绩俨然等同于教师综合评价结果,这进一步加剧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失衡。

教师之所以看轻教学,一如既往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亦与教师对“学术”内涵的理解有失偏颇有关。在经典解释中,学术是对自然、社会与人生、事象所作的反思与总结,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是高深专门的知识体系。基于此认识,科研等同于学术,大学学术就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术专著与科研论文总量成为衡量教师学术的标准[2]。科研日盛,教学日下,科研与教学的纽带日渐松垮,甚至僭越了“教学”这一本质功能,于是教师懒于课程教学、疏于考试命题、怠于教学评价等“轻教学”现象的出现便不足为怪了。

(二)突破:科研反哺教学,提高教学学术品质

然而,学术不仅是指专业的科学研究,博耶(2002)指出,学术的内涵已经突破了高深专门知识的层面,学术可以是显性化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公开交流的带有隐性特征的个性化知识或行动方案[2]。这也有力确证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是一种“变异关系”,它忽视了教师职业的双专业特性,对教学更是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淡化了教学学术的功用与价值。本质上,教学学术意在“物的对象性研究”和“人的主体性研究”两者之间形成“我-你”关系,把对象作为主体而非客体对待,以对话与交流的方式,通过主体间性的思维方式把握与理解对方[2]。

事实上,科研也的确会对教学起到有效反哺作用。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研究生教育阶段中,导师将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成果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嵌入教学内容,把参加科研活动总结出的经验和接触到的前沿技术带进课堂,既增加了教学的信息含量,又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视野。同时,导师可要求研究生结合科学研究内容撰写小论文、学术前沿报告、文献综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会、读书报告会,有效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以科研改进教学模式的良性生态。

此外,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讲求文化传承与创新,其科研更侧重于基础性和自由探究。大学应给予科研人员更多时间去实现科研突破,允许科研人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允许错误、认真求证”,突出知识与理论创新。因此,可从科研的角度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品质。一旦教师积极投身于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与开拓,势必会形成在创新意识、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等方面的一系列特殊的精神气质,并自觉应用、移情到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教学学术品质。教师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怀着对国家、社会的一份朴素情感,践行知识分子的一份责任担当,将科研精神、科研思想、科研理念传递给研究生,启发他们提升科研能力和科学道德水平,这将有利于学校学术风气建设和学术氛围营造,更是教师教学学术品质的最佳体现。

当然,突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还涉及一个关键的教育评价问题。著名教育评论家斯皮尔伯格曾说过,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基于此,高校应建立一套等效评价机制,持续完善并发挥好评价标准的生成性,通过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跳出重科研的窠臼,转向安心从教,积极投身于人才培养。

三、研究生及其评价:科研任务驱动VS科学素养提升

(一)障碍:研究生及其评价中“被动式”科研任务驱动

研究生从事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多伴随着导师的科研重心而不断发生漂移,茫然不知个人兴趣与所长,导师研究什么就打什么杂,呈现“被动式”领受“科研任务”状态。不觉间,研究生成为了导师的“复制品”,俨然是“科研项目”的“信徒”,一直按导师思路来理解和思考,一味以追逐科研课题项目为至高神圣。如此这般,“科研任务”往往难以关涉研究生的研究兴趣,甚至偏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抹杀了研究生自主选题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导师对研究生科学选题的指导。

客观来讲,“科研任务”的强制性、外在性、功利性表象遮蔽了其应有的实然价值,致使部分研究生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造成研究生科学道德滑坡,不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说,科学研究本可以让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充实而有趣,本可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的最佳载体,本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往往存在部分导师把研究生视为廉价劳动力和私有财产的现象,让研究生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无法助益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倘若研究生仅仅把科学研究当作通往成功的敲门砖,抛却发挥科学研究价值塑造功能,割裂科学研究和人格的内在联系,则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者,更不会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更为严重的是,研究生违反科研道德行为层出不穷,科研上的各类粗制滥造,学术上的各种急功近利,加剧了研究生不动脑、不思考、不钻研的学术浮躁之风,走向了创新人才培养愿景的反面。对于那些没有科研道德、科学素养的研究生,这个群体越大,对资源的侵占与浪费越大,对国家科技创新危害越大,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应当说,研究生“被动式”从事科研任务,异化了科学研究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然意蕴。其一,师生关系建构在“老板与雇佣者”的“依附被动”关系而非研究伙伴的“平等和谐”关系之上;其二,未能体现科研活动的创新特征,游离于包括自由而宽松的学术环境、主动应对挑战的意识、容忍失败的制度条件等创新规律之外;其三,忽视创新活动的复杂性、知识体系的交叉性趋势,依旧停留于以“单干”为主的科研组织体系,难以形成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占用和低利用率。

(二)突破:勿忘初心,使研究生“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

谈及“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势必应该回归到“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这一哲学命题上,即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何在?也恰恰在对待这一看似简单明晰的问题上,不少研究生显得颇为迷茫无助。

如何使研究生作为“人”?这直接关乎科学研究是科研训练过程还是科学素养提升过程?显而易见,科研训练意味着人降格为物的“物化”过程,将从事科学研究主体的人置于“被动”位置。而科学素养则建构在人不断追求人之独立人格和创新性思维上,将情感丰富、思维复杂的“人”视为教育的本真对象,通过科研过程的学习达到认知和觉解。对比得出,使研究生作为人,就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技术层面,而应充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突出自由个性,赋予科研责任,以提升科学素养为核心目标。即“以提高科学素养为目标,以学术为志业,重视创新素质的养成”。创新素质是一个特定概念,包括知识、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兴趣、意志力和情感态度等个性特质诸方面。科学素养体现在“人”从事的科学研究中,同社会文化相谐,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学术志业则是研究生未来的一种职业精神和专业化态度,甘愿以学术作为一生的经营。

展开来讲,研究生“作为人”的科研素养而言,体现为“四有”:一是怀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把“问题”视为学习的基点、动力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二是具有积极的个性品质,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韧执着的创新意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三是持有多元的思维方法,包括理性思维、非理性思维以及元认知思维等;四是拥有全面的创新能力,包括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

那么,如何使研究生成为“人”?应落脚在“研究生创新人才”这一目标主旨上,使其成为“真人”。研究生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拥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和追求真理,能够主动运用已有理论和研究方法,去探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问题。科学研究过程需要人的专注与纯粹,更需要一股热情以及不断来袭的灵感,需要一种使命召唤的冲动与激情,这才是激发学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动力的泉眼,进而演绎充满热情和灵感的学术人生。这也契合了邓正来先生在“学术与人生”之论述中所表达的学术和人生合二为一的精髓[3]。

因此,大学应突破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将科学素养教育从思想宣传层面贯穿至招生录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实习、论文撰写、教学评价等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之中,真正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要将科学研究视为师生生命体验和共同探究的重要载体,由“主宰”变为“主导”,把质量考核放在研究生平时的努力和进步上,用科学而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他们,成为研究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1]。同时,引导研究生坚守科研道德这一基本行为准则,使高尚的科研道德内化到研究生的日常科研活动中去。

四、基本关系再厘定:分立失衡VS协同互动

(一)障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分立失衡”

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科学研究的“外显性”遭遇到人才培养的“中心性”,教师更关注科学研究,研究生自然更关切人才培养,而高校及外界则在两者之间处于游弋状态,致使两者往往相互“分立失衡”。

“分立失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推崇“科学研究至上”。此时,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无根的”,科研项目也是“目中无人”的,科研管理则受制于“经费指挥棒”。其一,对于“无根的”科学研究,显然无法做到枝繁叶茂,多是散兵游勇、剑走偏锋的浅尝辄止,抑或因缺少“为人”属性而飘忽无定,纯粹属于“螃蟹吐沫,自娱自乐”。既没有积累过程,又缺乏价值性,还浪费、挤占了大量科研经费,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其二,“目中无人”的科研项目,失去了最有生命力的青年研究生的参与,也自然失掉了“温情”,蒙上了社会环境的“浮躁”,完全被项目牵引,背离了科研创新之于“人”的基本品格。本应在“象牙塔”内享受科学研究过程,变成了“被考核、重产出”批量化生产模式,创新的前沿性值得怀疑。其三,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费指挥棒”现象。在总结科研成果、进行科研评价时,依据科研经费多少来衡量科研水平,错误地认为科研经费越多,产出也就越多,质量也必然越好。科研经费的量值遮蔽了科研的水平,在方法论上犯了机械论的错误。

反之,亦存在大学无限度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功能作用放大,遮蔽科学研究功能的正常发挥现象。如此,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会陷入“经费紧张”“浅层化培养”“创新发展困难”的困局。其一,陷入“经费紧张”困境。研究生难以获得导师配备给的助学金资助,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靠国家财政拨款难以为继。其二,沦落为“浅层化培养”。看似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但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止于任务式的完成,造成人才培养的“虚无与单薄”。当然,研究生难以深入自己的学科方向和兴趣点,更谈不上科学素养的提升,背离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之本义。其三,造成创新发展困难。人才培养过程倘若缺失创新性,如同人失掉了灵魂一样,也就没有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创新仅仅停留在做一些枝节性或重复性的低水平劳动,或者在别人发现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渐进式的改进[4]。

(二)突破:科研质量文化“创新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百年树人”的过程,这势必要回归到“人”的立场上来。大学科学研究能否支撑起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能否为人才培养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如何[5],均要仰赖科研质量文化。为此,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时引用的一句古语“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里蕴含着通过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在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中,在自由精神、自由探索、自由发挥的质量文化作用下,创新服务于研究生主动发掘自身的潜力特质,自觉开发出自己的兴趣力量的协同育人的互动过程。

换而言之,即要切实发挥好科学研究以一种“质量文化”形式的教育中介作用,服务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一是要扎实数理基础、专业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且应参考平衡木式处理方式而非跷跷板式的方式,奠定研究生创新研究的基础。二是要在多元化、个性化培养理念指引下,培养学生树立学科交叉意识,实现学科交叉培养,进而培养出拔尖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通过科研育人方法论,使导师指导过程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与持续研究的动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素养、科研道德水平,将其打造成成熟而有责任感的未来科研工作者。四是要将科研团队模式融入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导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把一些知识互补、团结协作的研究生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组合成兴趣共同体,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五是要改革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延伸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触角,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与各相关部委的协作,重视研究生师生实质性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实现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三者间在研究生培养层面的实质性合作。六是要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在经费管理上,多考虑研究生的贡献度;在科研评价标准上,兼顾师生的“发展功能”;在科研政策制定上,注重师生共同的价值主体地位,要为师生松绑,支持师生自主探索,包容非共识创新。七是要形成一套学术权力运行体系和师生权益保障体系,建立基于法律、道德等一系列准则的科研道德规范。保障师生选择生产组织方式、分享创新成果、获取及使用创新资源的权利。八是应积极发挥科学研究的学术文化引领作用,倡导热爱学术、淡泊名利的良好风尚,营造认真钻研、矢志真理的卓越文化意识。

五、结语

精英化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具有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进步这两个基本功能,而推动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故此阶段中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伴随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研究生教育在知识创造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研究生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方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单纯地从人才培养角度来判断教育质量已不合时宜[6]。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形势背景下,势必需要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予以推进。此项改革不是过去的增量式改革,而是以扫清障碍、寻求突破为目标的策略性行动,强化“人本”理念和意识,进一步理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构筑研究生教育质量综合性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德高.科研教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44-45.

[2] 时伟.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及其强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5):71-75.

[3] 邓正来.学术与人生[J].民主与科学,2014(4):12-15.

[4] 陈宗周.周光召:今天的科技界民主氛围太少[N].南方周末,2007-12-06(A08).

[5] 薛娇.育人是大学科研的重要任务——访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2011(9):11-13.

[6] 许克毅,赵军.从扬弃到超越——研究生教育质量观的重构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6):34-37.

(责任编辑 杨慷慨)

Cultivating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ZHANG Liqian1,2,JIN Pengxiao3
(1.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Nankai Tianjin 300072,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Nankai Tianjin 300072,China;3.National Office For Science&Technology Awards,Xicheng Beijing 100045,China)

As far as the rol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 is concerned,it not only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double-first class”,but also directly affects the ecology of the whole postgraduates education.Proceeding from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Respectively choosing the basic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teachers and their evaluation,postgraduates and their evaluation,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s the reference point,the paper evaluates the risk of the sepa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ostgraduates cultivation by means of“barriers”,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improvement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serv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of graduate students by means of“break-through”.

scientific research;postgraduates;innov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G643;G 649.2

A

1673-8012(2016)06-0121-07

2016-1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协同视阈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BDA14002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学及其学科体系构建研究”(A2-2015Y0101-018)

张立迁(1983—),男,河南濮阳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靳鹏霄(1989—),男,河南焦作人,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硕士,主要从事创新管理研究。

张立迁,靳鹏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基于科学研究的视角[J].重庆高教研究,2016,4(6):121-127.

format:ZHANG Liqian,JIN Pengxiao.Cultivating innovative postgraduat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6):121-127.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6.017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研究生学术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