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2016-03-28 11:46黄贤忠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诗词文化

黄贤忠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黄贤忠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诗词鉴赏简单化的倾向具有多重危害,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本身枯燥乏味,还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们对诗词意兴阑珊,进而产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厌倦和排斥。诗歌阐释不应该变成简单的生词解释和说明书式的翻译。诗词的语言具有寓言性和指向性,它应该是一种暗示和启发,一种智慧的锤炼,一种文化的载体。因此,在高校教学中适当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是完整理解诗词的关键。诗词鉴赏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归纳为历史故事、诗词化用、民俗、典章制度和哲学思想5种类型,教师应该采用分类处理、分类补充的策略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整体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诗词鉴赏;文化背景;通识课;教学改革

高校开设古典诗词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语言运用和表达水平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在高校深化这门课程的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然而,反观当下的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从近20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中学诗词鉴赏教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知网上大约有280篇论文是研究中学诗词教学的。他们或是着眼于提高中学老师个人知识素养[1],或是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更多的则集中在与中学生高考有关的教学环节上[3],关注高校诗词鉴赏课程教学的论文并不多见。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文章中,高校研究者们几乎都谈到了一些颇具共性的话题,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等。相应地,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例如,有人提出应该结合诵读、写作、老师引领思考三步走[4];有人提出应该讲解古诗词的结构,把握古诗词的情感[5];也有人提出在不同阶段的诗词教学中应注意区分不同层次的定位[6];还有人提出应该通过写作,加强学生对古体诗词格律的掌握[7]。不可否认,上述的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视角切中问题要害。然而遗憾的是,少有研究者对高校诗词教学中致命症结进行深入地思考,而这一症结就是诗词教学过多关注表层字句的梳理,而忽略对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补充和阐释。本文认为,这一症结正是高校诗词教学赏析简单化的根源所在。不仅如此,这一问题还涉及教学中的诸多环节,既牵涉教学过程,也关乎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故本文就此略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一、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

通过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和教师课堂教学是目前大学生提高诗词赏析水平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故探讨诗词鉴赏教学是否存在问题,从教材和教学这两个角度入手是最合适的。然而,由于高校教学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实践过程,每个教师和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做法,所以通过对网络上公开的教案课件以及市面上发行的教辅书籍的分析,来了解教师们在诗词教学中的现状是一个比较简便且可行的做法。下面本文将结合这两方面情况来考察当前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阐释简单化倾向。

(一)高校诗词鉴赏阐释简单化倾向的现状及其成因

诗词鉴赏阐释的简单化倾向是目前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显著问题,而这种倾向既表现在教材中,也表现在教案中。追本溯源,这种现象源于人们对诗词创作和阅读所需要的文化背景,以及对这种文化背景所具有的重要性的忽略。目前,高校诗词鉴赏课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对中学诗词鉴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并深受中学教学的影响。例如,一本高考教案明确指出诗词鉴赏有4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是鉴赏诗歌的形象;二是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三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四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观点。同时,还由此提出了四大专题和五大题型的教学目标。该教案由此提出的教学策略是:(1)结合背诵来夯实基础;(2)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技巧;(3)适当阅读范文,提高鉴赏水平。虽然这只是一份随机抽取的诗词鉴赏课程教案,但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诗词鉴赏教学的实施情况。或许有人认为这些特点在大学的课堂中情况应该有很大的不同。的确如此,在大学的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应该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这固然源于大学里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同时也与大学的诗词鉴赏教学目标有关,因为大学教学已经摆脱了高考升学的桎梏,可以单纯地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和增长知识为目的。但即使如此,也还是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通过对市面流通的教辅书籍和网络上流传的教案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高校诗词鉴赏的教学目标仍然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题材内容、风格特征、思想感情、修辞技巧、篇章结构6个方面。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找到这样一份高校鉴赏课程教案来佐证上述情况的普遍性。例如,一份赏析李白《独坐敬亭山》的教案归纳了3个要点:其一,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傲的诗人形象;其二,众鸟高飞是众人得志的写照,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其三,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与世无争的思想感情①以上内容参见两份网上流传的教案,本文只是选取它们作为范例来说明问题,并无其他意图,故在此不具体列明其书名和作者。。显然,上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是与当前的语文高考密切相关的。笔者认为中学教学站在指导高考应试的立场和考生的角度,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也无可奈何。同时,笔者也承认上述的阐释和分析本身也应该是诗词鉴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应该把这样一种模式化的诗词鉴赏继续作为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的目标?是否诗词鉴赏除了参加考试、回答试卷上的问题就别无用处?高校诗词鉴赏教学固然离不开上述的步骤,但是这绝对不是传统诗词鉴赏的终极目标。孤立地分析字词句,往往会带来望文生义的弊端。例如,一份大学教案在分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时候提到:“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的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很明显,这段分析存在着望文生义、自我臆断的问题。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但真正作为普遍的官员选拔制度其实是成熟于宋代。在唐代,门荫制和科举制是并行不悖的两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事实上,唐代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进士并不多,而真正得到实际官职的人则更少,尤其在中唐以前,90%的宰辅均依靠门荫入仕。我们所熟悉的李白、杜甫都未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职。换而言之,在唐代即使要得到一个小官也绝非易事,所以王勃奉劝杜少府赴蜀州不要涕泪,其实是另有原因的。况且古代官员在基层历练,四方调任也是常态。即使县尉官小,未知其人生卒行年,也很难说就是怀才不遇。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时的四川的确是一个地处偏远、交通不畅的地方。王勃是初唐之人,比他小51岁的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清楚地记录了前往四川的种种艰难和险阻。其中内容正好可以用来给杜少府的“别泪沾襟”做注释,因为李白在盛唐时尚且为入蜀发愁,更何论初唐的文人。

如果说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环节中,教师忽略诗词写作的文化背景只是一种程度上的差异,那么作为大学生诗词鉴赏教学的备选教材,以及作为补充读物的诗词注释类书籍,尤其是非专业人士所编写的注释本又是什么情形呢?总体来说,简单化的倾向可谓相当突出。通常这类注释读本更像是一本字典、词典,它们多倾向于像解释一个外来生词一样,把那些读者和学生不认识的词语解释一遍,然后将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白话翻译。例如,韦应物有一首《三台》词:“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朝来门巷无事,晚下高斋有情。”一般教辅材料只对其中的“冰泮”二字给出注释:“冰泮,即冰畔。‘泮’通‘畔’,水边。”但这个注释本身是错误的,这里姑且不论,更重要的是注释者完全忽略掉了原文作者在字词对仗中所蕴含的典故和文化意蕴。“冰泮”本义虽指冰冻融解,但冰雪消融通常在农历仲春,所以“冰泮”也指农历二月,冰水消融的时期。这个说法是有来历和出处的。“冰泮”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孔子家语·本命解》:“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于此。”“雨余”指多雨的四月,“余”是农历四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根据上面的解释,可知“冰泮”“雨余”分别指冰雪初融的二月和多雨的四月,这既是一种严格的对仗,同时又是对儒家经典的化用。既是对一个春天节候的完整描写,也是一种作者渊博才学的呈现。然而在通常的注解中,仅仅一个“水边”就把整首作品的文化内涵给完全忽略了。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书籍往往是大学生最主要的诗词读物和自学导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在高校诗词鉴赏中补充文化背景知识的时代意义

诗词蕴含的文化背景的缺失,直接影响教学过程,必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笔者所教班级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课堂提问反馈的情况来看,结果并不令人乐观。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是会背诵一些经典名句,多数学生对字词的意思不甚了解,对于相关历史文化背景也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则是全然不知。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情况稍好一些,但也基本停留在对字词句的翻译上,对诗词的赏析往往习惯性地遵循一个通用模板作答,很少有人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微言大义。因此,本文认为,对诗词所蕴含文化背景的忽略,将直接而深远地影响大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笔者连续执教本科诗词鉴赏课程的几个学期中,有不少学生提交的赏析作业直接摘抄于网络。在这些赏析作业中,学生对诗词的阐释基本上等同于对作品做一种说明文式的白话直译。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至少代表学生们已正确理解了诗词的字词和段落大意。但其实不然,因为这种简单直译仅是将丰富多彩的、完整的、意蕴深厚的人文表达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内容说明和情节介绍。同时,加上在以往基础教育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题材内容等要素过分强调遗留的阴影,公选课上的大学生们普遍觉得诗词鉴赏仅仅是一个了无生趣、索然无味的呆板模式,甚至感觉那些最伟大的作品也不过彼此雷同、陈陈相因。例如,陶渊明、王维都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但如果我们不去揭示他们在思想情感上的时代差异,不去揭示他们在精神旨趣上的巨大不同,那么大学生们就会得出结论——他们两者之间根本毫无区别,并且简单地把他们都归结为厌恶社会黑暗、向往归隐的隐士。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学生在诗词鉴赏课程中得到的只是一些具体字词的意思,至于诗词中所蕴含的美学、哲学、文化意义则被悉数摒弃。所以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一旦对诗词鉴赏形成了一种不良印象和共识,自然就会从心底彻底厌倦、摒弃古典诗词,觉得它们都是千篇一律的无病呻吟。而这种厌倦情绪最终必然会波及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觉得它们都是无用的、枯燥的、过时的东西,一种应试教育的敷衍。

今天,古代的社会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时代变迁也让诗词的传统功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这些变化并不妨碍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解、继承、学习古典诗词。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地说,即使是在今天,传统诗词的有些功能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意义。笔者认为诗词在当下的中国至少仍然具备以下重要功能和作用。其一,古典诗词是一个了解历史文化的窗口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二,古典诗词具有抒发情性、促进交流的作用。其三,古典诗词鉴赏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信息获取能力。其四,作为思想文化精髓载体的古典诗词,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民族文化品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文化意义[8]。正是基于上述的这些思考,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不仅是诗词鉴赏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整个民族和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在正确理解诗词的字词意义、修辞技巧、表达结构等要素的同时,我们今天的诗词鉴赏教学更应该从诗词本身的人文内涵和意蕴入手,尽力强化补充诗词文化的背景知识。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诗词的外文翻译应该遵循意美、音美、形美三原则。而针对何为“意美”,有学者曾专门对此展开研究和论述。他们认为“意美”至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境;二是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三是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四是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象境[9]。该文虽然是针对诗词的英文翻译而言,但它却揭示了诗词阐释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从环境、情感、诗意和意境层面实现完整的传达、阐释,才能实现对一首诗歌艺术魅力最大程度的再现和演绎。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即不管是忠实地再现物境、情境,还是意境、象境,都需要以完整理解诗词内容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为前提。对国外的读者尚且有如此的要求,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为何反而还不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呢?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豪感和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二、诗词鉴赏涉及的背景知识分类及其教学策略

(一)诗词鉴赏涉及的背景知识分类

通过归纳和分析发现,在高校诗词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通常包括如下几类:

其一,相关的各种历史故事。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中所涉及的是《山海经》中关于“精卫填海”和“刑天战黄帝”的神话故事,理解了这两个故事就能正确地理解陶渊明诗中的真实意义。再如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首词并无特别难懂之处,但是若不讲解清楚“山寺寻桂”和“郡亭看潮”的完整内容,读者就不会理解白居易何以单单拈出这两处作为忆江南的理由。《脞说》有云:“张君房为钱塘令,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塔。遽登榻望之,纷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由此可知,杭州月轮寺在中秋节会有桂花纷飞的盛况出现,而这个景观在唐代已经成为人们羡慕的美景。了解了这点,学生就会明白作者何以偏忆“山寺寻桂”。同样,我们也需要向学生说明钱塘观潮是江浙旧俗,并详细描述其宏伟壮观之处。诸如因杭州湾和钱塘江口状如喇叭形,自外向内急剧收缩,加上深度变浅,形成巨大涌潮,最大潮差达89米,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最为壮观,等等。有了上述这些故事和史实作背景,这首词中作者的本意和所欲传达的意蕴与美感也不言自明了。

其二,对前人诗词名篇佳句的化用、提炼。古人写作诗词喜欢化用前人的名篇佳句。例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由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来。宋代以后,文人尤以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名句而自矜。最著名的莫过于黄庭坚提出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理论主张。宋代大学士苏轼有一首著名的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不问诗词出处,直接翻译只能理解为“作者疑问天上明月何时出现”这么一个简单的意思。但如果指出作者假屈原之意,借李白之语,即这句其实是从“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天问》)和“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化用而来,相信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会大不一样。还有后面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原是化用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而来,而李白这首诗的前两句又是从陶渊明“挥杯劝孤影”衍化而出。通过这些讲解,这首作品的人文内涵不仅大大增加,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人宇宙观、生命观等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过去常常有人误认为化用前人诗词名句只是一种文字技巧,但事实上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叠加,通过化用,诗词最后实现了一种词语最大程度的简化和意蕴最大程度的丰腴。每一个字词都与一大串的文化知识相关联,诗词的字句不仅仅指向一个简单的词义,而是开启了一个无比丰富的精神世界。

其三,相关的民俗。诗词中有不少的内容涉及当时的民风民俗,正确地理解这些习俗的意义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晏殊《破阵子·春景》后半阙云:“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以前有些赏析认为,这首作品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反映了乡村小女孩在赢得斗草之后的快乐。在这里,分析者显然把“春梦”和“斗草”二词都做了简单化的处理。事实上,斗草是一个非常悠久而又意蕴复杂的游戏。“斗草”即“斗百草”,源于古时楚地沐浴兰汤以驱邪祛毒的习俗,常于端午行之。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其后世演变为一种竞采花草的游戏,比赛以多寡、花名对仗判优劣,少女尤为喜爱,多以服饰为赌注,有时结果也涉及终身大事。宋代章简公诗云:“五日看花怜并叶,今朝斗草得宜男。”由此可知,斗草的结果有时对女孩终身大事是有特别的暗示意味的,而同时再联系“春梦”的含义实为“怀春之梦”,我们就会发现,这首作品描写的并不是一般意义的乡村小女孩的斗草游戏,而是涉及少女怀春情怀的暗示和含蓄表达。显然,只有意识到这些人文内涵,这首作品的真正所指和意蕴才会显现出来。

其四,有关的典章制度。我们过去在阅读《诗经》中的大雅和颂,以及《乐府诗集》中大量与祭祀有关的作品时,或许会简单地把它们归纳为封建贵族的歌功颂德之作,但是如果我们把春秋以前诵诗、歌诗,以及宫廷祭祀的典章制度理解正确,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些作品其实含有独特而深刻的社会文化价值。例如,今人在解释诗经“颂”这一部分诗歌时,往往关注诗歌内容本身,而少有人能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的考证来思考,故而往往不得其中真意。譬如,“颂”类诗歌的本义,今人往往理解为歌颂、赞美,但这其实是“颂”的衍生后起之意。阮元在《释颂》中曾指出,考察籀文、篆字和汉代典籍,“颂”的本义为形容。所谓商颂、周颂、鲁颂者,其义即描写商朝、周朝、鲁国先人的容貌模样,所以这三颂之中多见歌舞描写,而其余“国风”和“大小雅”部分则少有类似描写。而以歌舞模拟祖先圣人,这本身就是祭祀祖先的一部分内容,与当时的祭祀制度有关[10]。由此可见,补充诗词中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和典章制度,对正确理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五,思想与文化。很多文学家的诗词并不是简单的文辞技巧卖弄之作。例如,王维的诗歌,常常描写一种寂静、幽暗的境界和画面,流露出一种虚幻空无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境界、画面和王维的宗教追求,以及唐代佛教对中国诗歌的影响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王维是一个淡泊的诗人。而这首诗歌中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就这样被全部省略掉了。如果不了解哲学和当时的文化思潮,甚至会导致对诗歌本身的极大误解。例如,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面上看,这是一首描写春天踏青、赞美春日美景的作品。但是我们如果注意到其中“泗水滨”一词,就会发现这种解释根本讲不通,因为南宋的朱熹怎么可能去被金人占领的山东泗水去踏青呢?其实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感悟理学精神的哲理诗。因为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所以诗中的“泗水”其实是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

(二)针对不同类型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归类,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诗词鉴赏课上补充文化知识背景是很重要和必要的教学步骤。一方面,大学生们已经摆脱高考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应该更加强调对知识深度和完整性的拓展。否则,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做法,学生既不能正确理解诗词的丰富意蕴,也不利于教师实现诗词课程的教学目的。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实施以下有针对性的策略来补充有关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其一,应该对需要补充的知识点做一个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文化知识背景做不同的教学处理。例如,有些属于知识性的内容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说明、补充,有些哲理性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己阅读有关的书籍,反复体会其中的含义来获得,而有些启发性的内容则需要通过其他的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来解决。

其二,一般常识性的典故、故事只需要讲清楚其中的内容和诗词的关系即可。如果涉及的史实故事较多,既可以讲述为主,也可同时安排阅读任务和开出书目清单,指导学生集中阅读,以期快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如将《古典诗词典故大全》这类的图书推荐给学生。

其三,对诗词名句化用进行分析和阐释。这类情况一般可以分为对诗词的直接引用和对诗词的化用。前者较清楚,也好识别。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被引用作品和需要分析的作品同时做相应的分析阐释即可。而后者往往较为隐蔽,直接建立联系存在着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特别慎重,多方查证。一方面是厘清前后两者是否有关联;另一方面,一定要清晰地揭示出两者之间的关联和意蕴叠加是如何实现的,尤其要注意汉代以后的诗词。根据刘勰的考察,大量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始于汉代的扬雄和刘歆[11]。

其四,针对诗词中涉及的哲理类文化背景知识,建议教师在分析讲授时,一方面要明确地指出其中的时代思潮和思想背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一些作者的经典语录、名句、个人观点、人物传记,指定阅读有关的名篇名著。通过这些辅助手段,诗词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思想精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所领会。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4种策略其实可以整体上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属于识记类,另一类属于启发自我思考类。前者固然需要讲解说明,但是二者又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尤其是对后者而言,务必要针对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设置好教学环节,方可事半功倍。例如,有研究者指出:“不少同学最爱李白的积极进取和自由洒脱,苏轼的乐观旷达,因为他们的作品对于身处考试、就业、生活等多重压力之下的同学们来说,近乎一剂压力解药。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约而同地将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列为他们最爱的篇目之一,词中莫名的少年愁绪以及人生不同阶段的忧伤体验多能深入触发他们的心灵思绪。高师院校女生所占比例较大,针对这一现象,可就某个主题或话题串起多个作品进行赏读和分析,方便学生熟记这些作品并引发更多思索。”[12]当然,在高校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许多相关的教育研究成果,特别是“情境认知教学理论”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理论基础,由于涉及问题复杂,另有专篇论及,在此不赘述。

三、结语

事实上,我们的研究还可以更加细致而具体一些,甚至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式来进行。不过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诗词鉴赏简单化的倾向具有多重危害,它不仅导致课堂教学本身的枯燥乏味,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更严重的后果在于它直接导致大学生们对诗词意兴阑珊,并进而产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厌倦和排斥。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歌阐释不应该变成简单的生词解释和说明书式的翻译。诗词的语言是具有寓言性和指向性的,它应该是一种暗示和启发,一种智慧的锤炼,一种文化的载体。我们应该尽力通过分类处理、分类补充的策略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从更高层面和更深远的意义来说,优秀的诗词鉴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梳理字词、背诵篇目和理解诗词等教学目的,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思考人类历史,增长见识,净化心灵,进而整体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而这一意义在当下的历史时期更为重要和刻不容缓。

[1] 丁放.古代诗词鉴赏与高中语文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5):106-107.

[2] 陈可.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必要性及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 张冰月.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 叶玉梅.高职院校“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步曲[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71-74.

[5] 杨燕敏.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107-108.

[6] 高利华.高校古典诗词教学的维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19-20.

[7] 刘坚,周瑜.关于师范高校古代汉语课中诗词格律教学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4-116.

[8] 黄贤忠.论诗词鉴赏作为大学通识课的教学目的和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5-70.

[9] 吕俊.谈诗词翻译中的意美原则[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5):43-49.

[10]阮元.揅经室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刘勰.文心雕龙:事类[M].黄叔琳,李详,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05:472-483.

[12]邓丹.高校非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学法摭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5):93-94.

(责任编辑 吴朝平 韦春霞)

On the Necessity to Complemen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of Poetry Appreciation

HUANG Xianzhong
(School of Culture and Media,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The simplification tendency of poetry appreciation has multiple damages,which leads to not only the dullness and boring of class teaching,but also the tiredness and rejec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the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the whol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elaboration of poetry shouldn’t become the simple explanation of the new words and descriptive interpretation.The language of poetry is implicative and directive,with inspirations and suggestions,and it is the refining of wisdom and carrier of culture.As a result,it is crucial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poetry to complement necessary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e teaching of higher education.The poetry appreciation involved with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can be summarized with historical stories,poetry application,folk tales,rules and regulations,philosophy thoughts.The 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strategies of classification treatment and classification implement to let the students have complet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poetry,in order to better inheri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nd promote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quality and confidence.

poetry appreciation;cultural background;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G640

A

1673-8012(2016)06-0091-07

2015-11-18

重庆文理学院2015年重点教改项目“《唐宋词鉴赏》课程综合教改研究”(150101)

黄贤忠(1970—),男,重庆渝中人,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黄贤忠.高校诗词鉴赏教学中补充文化背景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6,4(6):91-97.

format:HUANG Xianzhong.On the necessity to complemen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of poetry appreciation[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6):91-97.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6.013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诗词文化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浅谈生态文化背景下的室内环境设计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谁远谁近?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