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6-03-28 10:38邢思珍
长治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身份课堂教学课堂

邢思珍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课改所,河南 信阳 464000)

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邢思珍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课改所,河南 信阳 464000)

在确定性的改革中期望教师自愿成为行动者是不可能发生的,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类型不同,对课堂教学行为影响不同。化解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行为负影响的路径主要有引领教师走进心灵,积极重构身份认同;建立信任型的学校文化,放开教师的“手脚”;加大实然性关心,提升教师身份感。

教师;身份认同;课堂教学行为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通过深度观察和访谈,总会发现一些不合时宜的课堂教学行为。如何使教师更加有勇气进行教学改革,使其课堂教学行为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本文将从教师心灵内部去探讨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以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升有所裨益。

一、身份认同与教师身份认同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其核心内容包括特定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还包括该权利、责任和忠诚存在的合法性理由”[1]。身份认同是指主体对我、我们是谁的认知、理解和确认,既通过个体的独特性将其与他者区别开,又借助于群体的共同性将其与他者联系起来,是“认同主体对‘我群’一致性和‘他群’差异性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的统一”[2]。由此,身份认同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是一种被个体内化了的社会位置。在社会层面上,是指他人或社会对主体的期望、规定与认可,体现了身份认同中制度期望的纬度;在个体层面上,是指主体对自我的反思、认定与追寻,强调个体对其身份的主动认同。[3]

教师身份认同是指作为主体的教师对其群体规范和社会要求,进行认知、体悟、内化,并对自己作为独特生命个体进行反思和价值定位,使其思想、行为等与之趋向一致的过程。教师身份认同不同于教师角色,教师身份认同更强调教师个体的主体性和建构性,重视教师个体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而教师角色更强调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权利及期待,重视教师应当怎样及其执行。事实上,教师身份认同是在社会的规范和他人的期待中通过教师个体的批判反思、审慎选择、倾听内心真实声音,自主建构起来的。

二、教师身份认同不同类型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可观察的外显行为。教育教学改革必然会使教师稳定的专业生活发生改变,重构身份认同也就不言而喻。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身份认同主要有四种类型:“‘领头羊’型、‘适应者’型、‘小卒子’型和‘演员’型”[4]。他们对其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如下:

(一)“领头羊”型教师能够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进行教学

“领头羊”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将知识、观念和价值融入行为中;能够依据学生需求结合课堂实景灵活变换教学行为。他们能够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如地进行课堂教学。讲授既浅显易懂,又发人深省;板书能高度概括内容,简洁清晰,又能恰到好处地书写;互动自然而然,既能引思启智,给学生心理上以支持,又能指点迷津,开启思维;指导行为适度适时,又能察其需要,审慎对待。在辅助教学行为上,能够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习的内驱力,以提高学习效能感,并利用期望的暗示性、情感性和激励性,进行调整、维持和强化。在课堂秩序管理上,能够收放有度,刚柔结合进行管理;课堂时间划分能够把握最佳时域,保持适度信息,高速及时施教,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度。

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有较高的身份认同感,因为他们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超前的教学理念,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从容不迫,而且深受学生的热爱和钦佩、同行的欢迎和尊敬以及专家的赞许和表扬。

(二)“适应者”型教师努力地去适应改革要求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适应者”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能够以学生为主,激起学生的思考,也力争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常常事与愿违;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形式较为单一,提问时虽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也有倾听,但替答行为经常出现,也往往会忽视多数学生的参与,而在如何让学生与教师同步思维上显得力不从心;声像呈现与期望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板书的条理性、清晰性不够;当学生讨论时,这类老师不能很好地介入,也不能明察秋毫及时帮助需要指导的学生,而在讨论时间的把握上也明显表现出不足。在辅助教学行为上,他们力争借助各种手段去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愿望,但效果上表现一般。在课堂秩序管理上,能够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目标,辅助以制度和规则,使课堂在严肃中又不失和谐;课堂时间管理上,能够合理划分课堂段落,使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

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对自己的身份有清醒的认识,对教学改革也充满希望。虽然现实课堂教学中,他们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他们也感到迷茫和痛苦,但面对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和过去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他们仍然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尽管还有差距,效果也不甚明显,但为了心存的希望,他们依然坚持前行。

(三)“小卒子”型教师机械地按照服从要求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小卒子”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讲授、板书、对话、还是指导,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情感投入,缺乏责任担当。他们的课堂确实活跃,讨论也激烈,提问充斥课堂,但仅是表面现象,遵照要求而已。课堂充满活力不代表师生间真有思维碰撞,交流对话并不代表促进学生思考。一味地追逐活跃掩盖的是倾听行为的缺失,也就不存在情感点燃。一旦学生失去学习心向,他们也不会去召唤学生的注意力和和方向性驱力。在课堂秩序管理上,有刚性无柔性;在时间管理上,缺少规划,随性而为。

这类教师是一群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缺乏身份意识和归属感的教师。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服从安排,照章办事,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结果如何则不去关心。自认为在教学中无足轻重,在群体中也没什么位置,虽然自己也想改变现状,但由于缺乏自信和身份认同感,也就非常冷漠地对待教学。与“适应者”型相比,他们服从,值得信任,但由于对教学的冷漠和顺从行为,使其无法融入教师群体中,因此不思改变和执行就成为他们明显的特征;而“适应者”型虽然无奈,但心有希望,他们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四)“演员”型教师根据场景变换运用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演员”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上具有两面性。具体表现为:他人面前或公开场合,讲授、对话和指导行为,会基于学生主体的需要而发出;在保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会基于学生内在需求去展示行为;在课堂秩序管理上,制度规则与情感爱心并重;在时间管理上,以最大化学习时间为根基,依课堂实况合理规划。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就会表现出,“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的课堂教学行为,常常一讲到底,辅助行为缺失,强制管理弥漫课堂。

这类教师表面上非常温顺地接受改革要求和行为转变,但内心有强烈的怀旧情结,因此在公开课以及有领导或他人听课时,他们的课堂轰轰烈烈,充满活力,而日常课堂,老套教学行为立即复现,演员的表演性漓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公开课上的积极互动、激情四射和日常教学上的“新教材、老行为”形成鲜明对照。他们怀旧但又得面对现实,因此在他人面前展示所期望的行为,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行事老套行为。

三、化解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负影响的路径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赋予其的主观意义。因此,化解教师身份认同对课堂教学负影响的路径,主要有;

(一)引领教师走进心灵,积极重构身份认同

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身份认同重构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就要提升教师的身份意识和认同感。因此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引领教师走向心灵,积极重构身份认同。第一,根据需要为教师提供深层次的帮助和指导,引领教师认识自我。在确定性的改革中期望教师忠实地完成身份认同重构是不可能的,整体划一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也不可能发生,我们要根据教师身份认同的样态加以深层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发现自我,进而提升身份认同感。具体来说,要发挥“领头羊”教师的专业示范与领导作用;针对“适应者”知识、能力和经验上的不足,提供相应的专业支持;为“小卒子”获得个人成长提供机会,使其逐渐打破对教学的冷漠思维;加强与“演员”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转变他们对课堂教学行为转变的态度,弱化其抵制的阻力。[5]第二,要激发教师们去用“陌生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当教师不断地用“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时,就会用批判和探究的眼光将自己今天的课堂教学行为与昨天的进行对比,并筹划明天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并越来越优化。“适应者”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会有明显的改善,“小卒子”教师会带着责任去发出行为,“演员”教师的两面性将会发生渐次消失。第三,要提升教师们的理论实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需要有理论的支撑,缺少了理论根基的行为转变仅是昙花一现。学校要为教师提供适切性的文本,或借助培训等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实力,使教师赋予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以积极的主观意义,从而在认知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基础上自愿行动。

(二)建立信任型的学校文化,放开教师的“手脚”

教师的教学改革需要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认可和支持,教师才可坚持下去并不断超越。当他们尝试新的教学行为时,即使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我们也要给以鼓励和信任,这样教师才会放飞心灵,大胆改革。第一,要营造信任氛围。教师在不确定的境遇中,每一次新课堂教学行为的尝试,都会有矛盾和担心伴随着,此时教师最需要学校的支持和信任。“哪里有信任,哪里就有不断增加的经验和行为的可能性。”[6]10学校要不断地营造信任氛围,给教师心理上以支持,使其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第二,在信任中下放课堂教学自主权。把课堂教学自主权赋予教师,使其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实践。为了避免教师滥用自主权,可以在信任的关系中使教师许下承诺。教师的承诺包括理智和情感的投入;不管社会脉络如何,都有清晰、持久的教育价值观和思想来指导实践;清晰的标准意识;在实践背景中有持续反思经验的意愿,并且适应性强。[7]有了自主权和承诺,教师就会自信地进行新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第三,构建实践学习社区。改变教师不合适的课堂教学行为,以便更快提升其转变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一种能够与他人互动、沟通的学习环境。因而,建构由教研员和教师为主的实践学习社区,在教研员的组织和管理下,使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分享与汲取,使其在思想碰撞和相互学习中提高教学技艺和能力,使教师在自我提升中,转变课堂教学行为。

(三)加大实然性关心,提升教师身份感

教育教学改革行走在路上,教师们的建构行动是依附于情境的。我们在帮助教师进行积极身份重构,信任并激励教师勇于尝试新的课堂教学行为时,还需要加大对教师们的实然性关心。第一,要给予教师合理的期待。教师是一个职业人,有着职业人的共同诉求,合理的期待,可以使教师积极进行身份重构,通过努力来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因为教师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作为不可能达到所有人的满意,不可能尽善尽美地扮演每个角色。当然教师毕竟不是其他职业者,唯有自律,过负责任的教学生活,才称得上“教师”这个称谓。第二,要基于关心来评价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作为教育者,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社会要求、规范和责任内化于心并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当我们在要求教师应当怎样的同时更应该关心教师的专业实践生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能仅用应当来评价,更应基于社会现实和教师个体独特性来审视。第三,要考量教师的利益。社会在给予教师诸多诉求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作为教师“人”的人性,也总是“要求教师从业者‘行动上’是利他的,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如此”[8]136,并且“通过一定的奖励制度使在专门职业中道德责任和自我利益常常趋于一致和融合,专门职业的这种制度化机制有利于促进个体从业者的自我利己性转变为利他行动”[9]136。由此教师职业是有利益纬度的。因此我们在要求教师高道德性的同时应加入利益纬度的考量,在教育教学改革行进中,学校要照顾到教师的利益。当然,教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个体,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就应具有职业操守,应当保证课堂教学的“育人性”,并带着使命感,去进行创造性教学。

[1]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A].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2]杨跃.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1,(1):6-10.

[3][4][5]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5-40.

[6][德]尼可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转引自李茂森.自我的寻求——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128.

[8][9][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辑 王建华)

G423

A

1673-2014(2016)06-0082-04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研究”(2014-JKGHB-0020)。

2016—06—09

邢思珍(1970— ),女,河南唐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身份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跟踪导练(三)(5)
身份案(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