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峰
论19世纪传教士报刊对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的影响
田 峰
19世纪来华传教士创办报刊是其传教活动的组成部分,传教士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传教”等方式来实现“中华归主”,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传教士的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传教士报刊带来了西方近代新闻思想、报刊理念和模式以及先进的印刷技术,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同时,传教士及其所办报刊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传教士;近代报刊;影响
[作 者] 田峰,编审,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中国最早的古代报纸出现于唐代,是封建朝廷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现存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伦敦大英图书馆的唐僖宗(874—888年在位)年间的“进奏院状”,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由于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基础的制约,“清代以前的报纸,实际上只能说是一种新闻信性质或政府公告、公报性质的原始形态报纸。”[1]都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报刊,都没有脱离古代报纸的原始形态,实现向近代报刊形态的转变。真正意义的近现代报刊直至19世纪30年代以后才在中华大地出现,而且是由西方来华传教士引入的。
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创办了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中文近代刊物,中国近代报刊史由此拉开序幕。1833年8月1日德国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中文月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这是第一份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近代刊物。到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前,西方传教士先后在南洋和广州等地创办了《特选撮要每月纪传》(1823年,巴达维亚)、《天下新闻》(1828年,马六甲)和《各国消息》(1838年,广州)等5种中文刊物。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封闭已久的天朝大门被打开,西方传教士开始大批进入中国,并逐渐获得了在中国境内公开传教和出版报刊的权利。传教士创办报刊的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办刊地点也由南洋和澳门、广州等地,转向香港、上海、宁波、福州、天津、汉口、九江等沿海和沿江城市,并逐步深入中国内地。“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2]传教士及其出版的报刊将基督教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将西方近代新闻思想、报刊理念和模式以及先进的印刷技术引介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新闻出版自由是近代报刊的基本特性。由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社会的言禁都非常严苛,因此,中国古代报纸无论官报还是民报都只能是封建统治者的传声筒,根本不可能有新闻出版自由的权利。最早将新闻出版自由观念引入中国的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4年1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刊登了一篇题为《新闻纸略论》的文章,这是中国第一篇介绍西方近代报刊的起源、发展及自由发表言论和出版报刊情况的文章,文中指出:“(新闻纸)惟初系官府自出示之,而国内所有不吉等事不肯引入之,后则各国人人自可告官而能得准印新闻纸,但间有要先送官看各张所载何意,不准理论百官之政事。又有的不须如此各可随自意论诸事,但不犯律法之事也。……而其理论各事更为随意,于例无禁,然别国亦不少也。”[3]尽管此文对近代报刊的介绍还比较简略、对新闻出版自由观念的传达也还不十分明确,但对当时言禁严苛、“万马齐喑”的中国来说,其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1838年3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的《自主之理》一文,简要阐述了西方近代自由和言论出版自由的概念:“自主之理者,按例任意而行也。……欲守此自主之理,大开言路,任言无碍,各语其意,各著其志。”。[3]此处的“自主之理”即“自由”,“任言无碍”“各语其意”,即言论出版自由,而且“任言无碍”和“各语其意”是“自主之理”的基础,即言论自由是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如果说《新闻纸略论》一文对新闻出版自由观念的表述还比较隐晦的话,《自主之理》一文则已表述的十分明确。
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观念在中华大地的出现和传播,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唤起民众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西方国家大约在17、18世纪就有了报纸,到19世纪初新闻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西方传教士在南洋和中国所办的报刊基本上就是对西方办报模式的移植。早期的传教士报刊虽然其形式模仿中国传统线装书款式,但其编排体例则基本仿照西方近代报刊的模式,已经基本具备了近代报刊的主要特征。例如:言论、寓言、小故事、笔记小品等在《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大量存在;为了方便文化层次不高的读者阅读,《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我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条消息《月食》也出现在该刊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从开始就采取了分类编纂方法,创刊号即将所刊文章分为序、东西史记和合、地理、新闻,在接下来的刊号中,以论取代序,增加了天文、煞语;次年,又增加了“市价篇”这一专栏和介绍西方文艺、科技方面的文字。1837年复刊以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编纂方面作了一次整合,“又增加了杂文(似取代了煞语)以及介绍西方科技、商务、政治、文化和生物等篇幅”。[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种明确的分类编纂方式,开我国中文报刊编纂方式之先河,对以后的中文报刊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的传教士报刊其近代报刊特征更加完善,《遐迩贯珍》创刊不久就对时事新闻给予特别重视,并对中文报刊的新闻业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一是最早使用新闻标题。“在1855年第4号上,《近日杂报》栏中的新闻报道,全部标有简明扼要的反映新闻事实的标题:“岁客香港进支费项”“马加列船搭客受枉事论”“公使包令往暹罗事纪”“救危获报论”。这是新闻标题在我国近代报刊上首次出现,是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个飞跃。[5]二是最早使用新闻图片。1853年第5号,在报道太平军与清军战事时,在文字报道后面配发了一张绘制的太平天国军事路线图。三是最早运用连续报道的形式报道继续发展着的重大新闻事件。如对太平天国和小刀会的追溯性报道等。除了新闻业务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外,《遐迩贯珍》还刊登了一些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作品。如前期的“喻言一则”,中后期的杂说、譬喻等,为我国中文报刊文艺副刊之滥觞。《遐迩贯珍》还是最早刊登收费广告的中文报刊,自1855年第1期起,《遐迩贯珍》增设广告专栏“布告编”,每期4页,专门用来刊登收费广告,广告内容主要涉及海运、贸易、招生、医疗等方面。可见,《遐迩贯珍》已经形成包括新闻、评论、广告、副刊等近代报刊基本特征的近代报刊模式。《万国公报》是传教士报刊中第一份最正规的、以时事政治为主的中文大型综合性刊物,“借助它的广泛影响,诸如报刊主笔制、独立的编辑方针和明确的期刊宗旨等等西方先进的报刊办刊制度、规程和理念也在中国落地生根。这些先进办刊理念都对后来的报刊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6]
在传教士报刊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睁开眼看世界”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尝试创办近代报刊,第一份由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报纸《昭文新报》1783年8月在汉口创刊,但由于销路不畅不到一年即停刊。1874年2月,曾在墨海书馆担任“秉笔华士”13年之久的王韬,在香港创办了第一份影响较大、出版时间较长的中国人自办报纸《循环日报》。《循环日报》的创刊,标志中国的近代民族报刊业的诞生,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活动从此开始兴起。自《昭文新报》创刊至1895年的20余年中,国人自办报刊达30余种。[7]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874年6月在上海创刊的《汇报》、1876年11月在上海创刊的《新报》、1879年在香港创刊的《维新日报》、1884年4月在广州创刊的《述报》、1886年6月在广州创刊的《广报》等。此时,《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登陆中国已经近半个世纪,传教士报刊和外国人主办的商业报刊已经为许多国人所熟知,近代报刊先进的报刊理念和模式也已为许多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掌握。因此,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时,便“一切均仿泰西报馆章程办理”。[8]正如台湾学者赖光临所说:“及至《万国公报》创刊,传教士将其所知悉之西方报业思想、知识与报刊体例,透过是报传播于中土,中国报业之现代化,于兹肇始。”[9]
中国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早了4个世纪。由于中国传统出版大都是非商业性的,刻书者大多是学者或藏书人,出版图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虽然民间出现有商业性的刻书业,也基本上都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图书的印量一般很少。汉字字数繁多,活字制备一次性投入很大,活字印刷的优势只有在一次印刷数量较大时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活字印刷不适合非商业性的、手工作坊式的中国传统出版业。直到19世纪中期,“活字印刷一直未能替代雕版印刷成为中国印刷的主流,活字本的数量仅及雕版书的百分之一二”。[10]
雕版印刷最主要的缺陷是印刷效率较低且不利于大量印刷,因此,不适合于印量较大且出版周期较短的近代报刊。早期的传教士报刊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特选撮要每月纪传》,由于受当时的条件所限都采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此时,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利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中文书刊,最大的难题是数以万计的中文铅活字的制作。率先将欧洲近代印刷技术用于中文书刊出版的就是西方传教士,马礼逊是把欧洲近代印刷技术传入中国的第一人。1814年马礼逊与英国印刷工汤姆司在东印度公司澳门印刷所开始制备中文铅活字,1815年利用铅活字印出了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此为欧洲近代凸版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之始。1826年马礼逊从英国购买了一台石印机带到澳门,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台石印机,石印技术从此被引介到中国。[11]1833年后石印技术传入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和《各国消息》均为石印技术印刷。马礼逊之后,英国传教士戴尔对中文铅活字的研制和改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对汉字使用频率进行系统研究,解决了减少汉字字模数量的问题;二是采用铸刻钢模,用钢模冲制铜模,再用铜模制作活字,实现了中文铅字制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另一个对中文活字印刷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美国传教士姜别利,姜别利1858年受美北长老会派遣来华主持上海美华书馆的前身——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姜氏在中文印刷技术上做出了两项重大发明,一是1858—1860年间发明了电镀法制造汉字字模,极大地提高了汉字字模的生产效率,且字形完美、笔锋清晰,是中国活字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姜氏按照西方活字规格以此法制成七种大小不同的中文活字(即1~7号字),在业内被称之为“美华字”,即后来俗称的“宋体字”;二是把汉字依照使用频率以及部首排列设计出了元宝式排字架,大大加快了检字排版的速度。“美华字”不仅逐渐为当时全国各地的报馆和书局所采用,成为此后几十年中最通用的铅活字,而且初步形成了中文铅活字的标准,对以后的中文印刷字体设计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了最早拥有铅活字机械化印刷设备的近代出版印刷机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香港的美华书院,上海的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广学会等。19世纪50年代初,墨海书馆就从英国购置了一台以畜力为动力的印刷机,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中国境内第一份用铅活字印刷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就是美华书院出版的,上海第一份近代意义上的中文报刊《六合丛谈》是墨海书馆出版的,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是广学会出版的。19世纪70年代前后,多数中文报刊开始采用欧洲生产的手摇铅活字印刷机。1879年以后,部分报刊开始以蒸汽动力印刷机代替手摇印刷机。1906年,英国人发明的电动单滚筒双面印刷机进入中国,实现了新闻纸的两面印刷。传教士不断引进的西方先进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发展,使中国传统印刷业逐渐摆脱了手工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印刷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创办报刊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传教士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传教”等方式来实现“中华归主”,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传教士愿望并没有实现,传教士报刊也在外国人出版的商业报刊和中国民族报刊的双重夹击下日渐式微,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传教士报刊将西方近代新闻思想、报刊模式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印刷技术引介到了中国,并启发了国人对近代报刊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客观上催生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业。
[1]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5.
[2]王炎龙.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历史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39.
[3]爱汉者,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影印本)[Z].北京:中华书局,1997:76,339-340.
[4]黄时鉴.黄时鉴文集(3)[M].上海:中西书局,2011:309.
[5]詹燕超.《遐迩贯珍》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25.
[6]郭延坡.清末《万国公报》的出版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41.
[7]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7.
[8]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戊戌变法1[Z].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245.
[9]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3:38.
[10]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增订本)(下)[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630.
[11]谭树林.英国东印度公司与中西文化交流[J].江苏社会科学,200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