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丽
社科类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浅析
姚丽
选题策划作为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图书出版工作中应用极为广泛和普遍,但在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类的社科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中却经常被忽视。就社科类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希望抛砖引玉,引发共鸣。
社科类;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必要性;存在问题
[作者]姚丽,硕士,《学理论》杂志社副编审。
社科类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期刊,更不同于图书,有其特殊性,因此,针对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究竟有没有必要、选题策划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选题策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所以谈论对于学术期刊的必要性,是因为学术期刊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学术期刊的稿件来源有约稿,但是更多的是自来稿件,而学术期刊又有周期性,为了不耽误按时出刊,我们不可能将一期刊物的稿件全部设计成特约稿件,特约稿件在每期的数量分布都是少之又少的,这就意味着每期的刊物大部分的稿件都是自来稿,那么编辑对自来稿件存不存在选题策划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任由稿件杂乱无章地充斥在刊物中,不分主次、没有重点、毫无逻辑顺序,那么刊物将注定是失败的,缺乏最起码的办刊规格,更不用说体现刊物风格。除此之外,选题策划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还有以下几点必须存在的理由。
(一)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策划的体现
一本期刊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办刊编辑。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期刊”,在期刊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影响最大。而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策划则是人的作用发挥最直接的体现。期刊的主体性策划包括很多,如市场定位、风格特色、刊物宗旨、基本形态、读者对象等。但不得不说的是,一旦刊物成形,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对刊物的选题策划则是体现编辑主体性策划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如果没有对栏目的设计,那么刊物则如一潭死水,了无生趣;如果没有有针对性的专题策划,那么刊物则没有时效性,提不起读者的兴趣,引不起社会反应,更没有随之而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如果没有合理的作品组配,那么刊物则没有重点,体现不出编辑的独具匠心,缺少吸引读者的亮点。综上,社科类学术期刊需要编辑进行选题策划,它体现出了办刊过程中人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是编辑主体性策划的内容之一。
(二)社科类学术期刊调整市场定位的重要力量
期刊的市场定位包括内容定位、读者定位、风格定位。期刊一旦定位后并不是说不能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市场的细分,刊物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也是如此。很多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改刊转型证明,选题策划正是推动刊物市场定位调整的重要力量。选题策划不仅要调整刊物的栏目设置,针对读者阅读需求增加或者减少栏目,还要针对当下的社会热点拟定专题,围绕专题选择适合的学术文章,以吸引读者眼球,进而获得社会效益。刊物要发展,因循守旧和墨守成规是没有好处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是生存之道,而选题策划正是推动学术期刊调整市场定位的重要力量,对刊物来说不可或缺。
(三)决定社科类学术期刊盛衰的关键
社科类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类的,在栏目设置上大体都是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栏目,尽量广地涵盖社会科学的所有分支,一方面能够满足社科范围内所有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很多期刊的栏目都是上期的复制粘贴,没有体现刊物特色的个性栏目,更没有聚焦学术热点的专题策划,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能有什么看什么,没有重点,没有选择,长久之后,容易失去对刊物的阅读兴趣,没有进一步订阅的欲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学术期刊的营销方式也从传统的订阅式转型为订阅、网上开放式存取并存。为了适应网络时代新的营销方式,学术期刊更应致力于人本化地策划刊物,从栏目设置到专题策划,再到合理的作品组配,只有处处体现编辑的用心,才能更好地迎合读者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获得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前文已述,选题策划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不可回避的是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选题策划与节奏性、时效性的矛盾
期刊与图书最大的区别就是期刊有时效性和节奏性。节奏性说的就是其周期性,一般分为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即使是双月刊,也就是以两个月为出版周期,也做不到大量的绝对性地约稿,因为作者的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无论是做专题策划还是做重点文章推介,都离不开约稿。从编辑选题策划开始,市场调研,抓学术前沿的重点、热点,到构思专题,联系作者约稿,再到帮助作者完成稿件,作者完成稿件送审、退修,编辑加工整理,最后出刊,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提前四五个月做策划也很正常,这就与固定的出版周期相矛盾。另外,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的期刊,学术文章有其时效性、创新性,一个科研成果问世的时间前后决定其价值,先问世的是创新,后问世的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从中国知网的数字优先出版就可见一斑。这种只争朝夕的实效性决定了有好的科研成果必须立即发表,以获得先人一步的独创地位,而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并不能完全掌握知识分子的成果分布,用有限的编辑资源来寻找全国范围内无限的科研成果是不可行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科研人员有了成果之后再寻找适合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期刊相对处于被动地位,为了不耽误科研成果的时效性,有时往往随行就市,有什么文章设什么推介或栏目,选题策划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二)选题策划与作者遴选文章方式的矛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在网络上的数据库中遴选需要的学术文章,而传统的订阅式阅读越来越少。原因主要是学术期刊数量多、规模小而分散,同一领域的学术文章可以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杂志上,给读者寻找自己需要的文章造成极大的麻烦,而网络数据库的发展壮大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读者不需要以查询期刊的方式遴选文章,而是以查询关键词、文章题目、作者名、中图分类号等简便的方式轻易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无形之中使学术期刊成为承载文章的工具和媒介,作者不需要订阅期刊,只需要针对自己需要的文章进行付费下载,这种既简便又省钱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大众所接受。纸质的学术期刊因为订阅量的减少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数据库内容资源的提供者,地位更加被动。是否有一天,网络的数字化出版将完全替代纸质期刊的出版,读者完全地依赖网络进行学术成果的发表和研究资料的获取都将是未知数。
在作者阅读文章更多地依赖数据库检索获得单篇文章而根本看不到刊物栏目设计和专题、推介的情况下,编辑的选题策划是否多余,不被读者看到良苦用心是否是一种浪费,这是时代给学术期刊编辑的一大考验。
(一)端正态度,积极进取
数字出版对所有的纸质出版物都存在巨大的冲击,在纸质出版界人人自危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挑战、赢得生机,是编辑同仁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首先,消极应对是不可取的,不管外界如何,一味地故步自封、裹足不前,无异于束手待毙、自取灭亡。其次,我们要看到在同样存在数字化出版的国外学术期刊界,纸质出版物也没有完全退出市场,这说明纸质出版物仍然存在价值,那就是走精品化、专业化道路,集团化发展。但在中国国情下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我们要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发展道路,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稳妥的作风迎接挑战。
(二)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精神,兼顾时效性与节奏性
学术期刊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服务读者、服务于学术成果的发表。而期刊要想适应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巨大变化、积极面对挑战,就必须做精品、创品牌,赢得读者。选题策划无疑是必须选择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如何兼顾选题策划的长周期和体现学术成果的节奏性、期刊的周期性呢?首先,对于社会自来稿件及时登记,及时三审,及时回复,将有创新性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近期发表,以重点推介或栏目设计靠前的位置方式突出重点;对于其他创新性不强、时效性不明显的文章可安排依次发表。其次,适当延长专题策划的周期,对特约稿件特殊处理,尽量多地联系权威作者,在多期连续发表同一专题文章,形成社会效益,还可以根据专题策划社会活动,引起社会反响。专题策划贵精不贵多,在某一段时间内策划一个重大专题,形成一种社会效应就应该算是成功的,不能妄图期期有专题,专题泛滥反而失去了独特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在每期的栏目设计中,都要注意凸显特色,稳中求新;在作品组配中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合理布局。只有以人为本地兼顾学术成果的时效性和期刊的节奏性进行选题策划,才能在新形势下迎接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赢得发展空间。
(三)走精品化道路,积极应对数字化出版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学术期刊存在着规模小、人员少、分散各地、隶属于不同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事实,要想把学术期刊做强做大,需要业界同仁们更加努力去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就目前而言,社科类学术期刊能做到的是:首先,加强期刊编辑的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尤其是在数字化出版方面的知识素养,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为每期刊物进行选题策划,力求突出亮点,体现个性,独具风格;力争做出精品,为刊物的发展夯实基础。其次,编辑的专业知识有限,在期刊出版单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刊物所需引入外审,建立外审人员储备库,为刊物的发展增加助力。再次,增加自身网站建设,开发属于自己的移动阅读客户端,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廉价的阅读方式,为刊物的发展开拓新路。
综上所述,在新的出版环境下,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选题策划是必要和必需的,尽管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选题策划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依然要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努力为学术期刊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1]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师曾志.网络电子期刊质量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7.
[3]韩顺友.高校学报与学术期刊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