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1988—2008

2016-03-28 06:04王冠禹
传播与版权 2016年9期
关键词:测试者跨文化螺旋

王冠禹

沉默的螺旋理论文献综述:1988—2008

王冠禹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1974年由德国社会学家Elisabeth Noelle Neurnann提出,主要考察个人公开表达自身意见的原因和形成过程。总结1988年至2008年间国外学者对于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重点,即对于该理论的自身完善,以及验证该理论在跨文化和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适用性。在梳理研究者的基本思想的同时就每个方面举出实例。

沉默的螺旋;跨文化;网络传播

[作者]王冠禹,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社会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舆论(public opinion)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Elisabeth Noelle Neurnann)女士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围绕“沉默的螺旋”理论,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关于理论本身的研究和完善、关于理论在跨文化领域中的研究,以及讨论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环境下该理论的适用范围。以下笔者将选取1988—2008年间部分国外学者研究文章分别加以论述。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内容

这一理论最早出现于1972年,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概括起来,这一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伊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而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对沉默的螺旋模型进行跨文化的比较

对于沉默的螺旋模型在不同文化下的适用情况一直是学者所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早在模型提出的初期便有学者提出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下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测试,但是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响应。后来,此类测试主要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美国、香港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进行(cf.Glynn & Park,1997;Neuwirth,2000;Salmon & Neuwirth,1990;Scheufele,1999;Shamir,1995;Tokinoya,1996;Willnat,1996),但是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并没有完全支持假说中的内容,且找不到规律可循。

这时,Scheufele和Moy在2000年提出,不同地区文化模式的差异,可能会更好地预测出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表达自己意见的意愿。例如,像在美国一样的西方国家,人们如果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会被认为是有能力的、友善的和智慧的(McCroskey &Richmond,1998),但在另外一些文化下,口头上发表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观点是被认为违反社会准则的,人们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一种粗鲁的并不被提倡的行为。所以,个体是否愿意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取决于这种行为在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是否合理。

在此之后大多数的测试都是基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差异为亚洲的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Oyserman,Coon,& Kemmelmeier 2002)。基于这两种思想的差别,Waipeng Lee等人在美国和新加坡两地进行了实验。他们在2000年和2001年在美国和新加坡分别对412个和668个成人进行电话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两个歧义较大的社会问题:异族通婚和保证同性恋的平等权利的问题。他们的实验和前人的实验相比,加入了两个新的测试因子,即文化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和个体对于交流的恐惧,这些主要用来测试文化差异。他们主要提出了6个假设。

假设1:在异族通婚和保证同性恋的平等权利上,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意见占到多数,或者在未来会占到多数,他们会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假设2:新加坡的测试者相比美国的测试者,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更高,而美国的测试者相比新加坡的测试者,则个体之间更加独立。

假设3:展现出更高依赖性的测试者不太容易在公共场合表达他们的意见,而展现出更高独立性的测试者较容易在公共场合表达他们的意见。

假设4:新加坡的被测试者比美国的被测试者展现出更高的对于孤立的恐惧。

假设5:展现出更高的对于孤立的恐惧的被测试者会较为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

假设6:展现出更高的对于沟通的焦虑的被测试者会较为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

最后调查结果表明,假设1、假设2、假设4和假设6在异族通婚和保证同性恋的平等权利这两个问题上都得到了支持,而假设3在这两个问题上都没有得到支持,假设5只有在测试异族通婚的新加坡测试样本中得到支持。所以研究者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跨文化的环境下并不普遍适用,文化因素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测试发现,在新加坡和美国,个体表达意见的意愿均受到议题的价值和交流恐惧的影响,而受到媒体曝光的影响较小。同时,研究还发现,新加坡的被调查者受到意见气候的影响较美国的调查者更大,也就是说,沉默的螺旋理论在新加坡较美国更为适用。这也说明了上文提到的Gudykunst等人在1992年以及Ting-Toomey在1988年提出的观点:如果一个文化环境具有较少的个人主义,如亚洲国家,沉默的螺旋理论将会普遍适用。

经过以上调查,学者们仍然没有证明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现象还是一个仅仅在特别的文化环境下适用的理论。Matthes Jorg等人一直致力于沉默的螺旋在跨文化环境适用性的研究,基于这个疑问,他们在2009年提出沉默的螺旋主要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性格特点来驱动:个体对于社会孤立的恐惧即FSI(Noelle-Neumann,1993)和对于自我审查的意愿即WTSC(Hayes,Glynn & Shanahan,2005a)。他们并不是像前人一样,在不同的国家、同样的时间就同样的议题提出同样的问题,而是就个体对于社会孤立的恐惧和对于自我审查的意愿在中国、美国、德国和法国进行了测试。最后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在中国,研究结果均证实了沉默的螺旋假设内容。除此之外,相比其他国家的被调查者,中国的被调查者自我审查的意愿更加强烈,而对于社会孤立的恐惧并没有其他国家表现得明显。此次实验被看作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跨文化环境适用性的一个起点。

三、对沉默的螺旋模型在新媒介中是否适用进行研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新特点也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的高压环境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那么,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这种机制是否同样也存在,是学者们一直所关注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存在普遍性和非实名性,所以很难对网民施加群体压力,网民可以在虚拟空间如贴吧、QQ空间等畅所欲言,不再害怕被孤立,所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已并不存在。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互联网存在高度的自由性,“主流观点”也会存在于互联网中,由于从众心理普遍存在,所以也存在着群体压力,并且网络中的个人传播效果并不及传统媒体,所以“沉默的螺旋”机制在互联网时代不会消失。如Ho和Mcleod等人2008年比较了面对面交流(FTF)和线上聊天室交流下,人们表达意见的差异后得出结论,对于孤立的恐惧以及对于未来意见的一致性等仍然能在网络环境下有效预测个体表达意见的意愿。但是对于孤立的恐惧在网络环境下要弱于面对面的环境。除此之外,Wanta,W.等人研究了网络聊天室中网民对于1996年美国总统大选辩论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中仍然适用。同时他们发现,在争议较大的问题上,如果媒体的报道偏重于其中的一方,网民们会认识那一方就是占多数意见的一方。

Wang,Zuoming、Eveland,Jr.,William等人2004年对104名美国当地非学生的成年人进行测试,将沉默的螺旋理论应用于计算机为媒介的通讯(CMC)中,结果显示在少数意见的表达或对于新的争议较大议题的设置上,CMC和面对面交流(FTF)两种环境下的个体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争议议题的选择上,FTF环境下的个体比CMC环境下的个体更加主动,这说明了语境差异确实影响了议题的选择。但是沉默的螺旋现象在CMC和FTF两种语境下均没有发生。

四、结语

通过此次文献梳理,让笔者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国外的研究发展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我国对于该理论的研究往往流于表面,如研究关于理论在跨文化环境下的适用性方面,国内文献中也只有谢新洲教授的研究可以和国外研究进行媲美。希望此次文献梳理可以为日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国内对于“沉默的螺旋”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WILLIAM J.GONZENBACH,ROBERT L,STEVENSON.Children with AIDS Attending Public School:An Analysi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J].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4(1):3-18.

[2]JEFFRES,LW;NEUENDORF,KA;ATKIN,D.Spirals of Silence:Expressing Opinions When the Climate of Opinion Is Unambiguous [J].Political Communication,1999(2):115-131.

[3]GONZENBACH,WJ.The Conformity Hypothesis:Empir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Spiral of Silence's First Link[J].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2(3):633-645.

[4]Waipeng L,et al.A Cross-Cultural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Singapore and the United States[J].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4(2):205-226.

[5]PERRY,SD;GONZENBACH,WJ.Inhibiting Speech through Exemplar Distribution:Can We Predict a Spiral of Silence? [J].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2000(2):268-281.

[6]KATZ,C;BALDASSARE,M.Using the "L-word" in public:A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in conservative Orange County,California.[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92(2):232-235.

[7]SHAMIR,J.Speaking up and silencing out in face of a changing climate of opinion [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7(3):602-614.

[8]MATTHES,J;et al.Testing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in Nine Countries: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erspective[C]//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10.

[9]WANG,Z;EVELAND,J;CORTESE,J.Testing the Spiral of Silence in the Context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4.

[10]LASORSA,D.Political Outspokenness:Factors Working Against the Spiral of Silence [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1(1-2):131-140.

[11]SALWEN,MB;MATERA,FR.Public Salience of Foreign Nations[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2(3):623-632.

[12]GONZENBACH,WJ;KING,C;JABLONSKI,P.Homosexuals and the Military:An Analysi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J].Howard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9(4):281-296.

[13]MATTHES,J;HAYES,A;SHEN,F.Dispositional Fear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Self-Censor:A Cross-Cultural Test of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C]//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9.

[14]MOY,P;DOMKE,D;STAMM,K.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Public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J].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1(1):7-25.

[15]LEE,JH;CHOI,YJ;LEE,C.The Spiral of Silence in Online Discussions[C]//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4.

猜你喜欢
测试者跨文化螺旋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搜救犬幼犬挑选测试
旋风“螺旋丸”
指纹收集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小议语法测试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