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莹
浅谈新高考改革对教材出版的影响
夏 莹
从分析高考改革的趋势与中学教材出版的现状入手,在深入分析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方向与趋势的前提下,结合国内的中学教材在素质教育下的新需求,浅谈应对新课程修订方案的改革建议。
高考改革;教材出版;课程修订
随着全国高考改革的方案出台以及教育部新课改修订方案的拟定,教材出版行业即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在这一改革趋势中,高中课程的目标任务、考试科目、加分项目等多种趋势的变化都与教材内容变更密切相关。针对此问题,本文从高考改革方案的趋势分析与教材改革有关的信息入手,分析国家政策以及教材出版行业动向对教材改革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给教材出版的改革走向提出建议。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社会极其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做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
高考改革的总体目的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主要包括3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招生录取制度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相衔接,将重点改革两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本科)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使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选拔培养规律,更加适合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二是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1]
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教育部将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及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至此,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所进行的高考改革方案的轮廓已大致清晰。
各省要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实际,于2014年上半年出台改革“实施方案”。在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和高校开展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包括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相关省份和高校要于上半年出台试点“实施办法”。
从长远趋势来看,高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的改革方向是参考了国外尤其美国教育的选拔机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重大创新与尝试。
2014年9月4日,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上述高考改革的具体措施对考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广大学生的课程学习需要做针对性的调整。
第一,由于语数外之外,其他主要课程进行六选三的科目选择,这就需要学生夯实所有学科基础,在保证学科之间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第二,针对初升高的初二、初三生,需要对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学生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第三,英语考试在高中三年进行六次考试,有助于考生降低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偶发性发挥失常,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无疑大大增加,这也就需要考生更加重视英语,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第四,考试改革伴随着的便是招生制度的改革,在名校自主招生逐渐展开的趋势下,需要考生在常规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努力发掘自己的优势,进行素质教育的特长训练,早早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
从总体上看,国外教材出版的数字化改革要早于国内,并且在诸多方面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其出版的形态已经从传统的出版书籍发展到了网络与书籍的内容交互。
从2015年全国高中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传递的信息来看,国家高中新课改的修订方案预计在2016年11月颁布,2017年将使用高中新教材。
这也就意味着,围绕着新课标的修订,高中将迎来新一轮课程改革,学科内容变化之大,涉及领域之广,难以推测。至于配套的新教材修订方案,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不会很早就完成。
一是因为这次国家高中新课改覆盖面很大,涉及所有高中学科,修订方案能否在明年11月如期颁布还是未知数;二是新教材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组织专家重新编写,未必能赶上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如果2016年11月新课标如期完成修订,在2017年新教材出版就有可能要落地推开。这就要求出版从业者提前把握课程修订的改革动向,为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提供更好的应对手段。
这次围绕学科素养修订新课程标准,学科理念和课程体系都有一些新内容,改动较大。例如,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四个,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肯定会影响到包括未来的高考在内的教学和考试。明确了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力要求都会发生变化。今后的教学与评价,将会围绕核心素养,更重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改变重分数轻育人的基本思维。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而在信息化社会,多元文化使学生成长环境更加复杂,要迎接未来的挑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教材;编写、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材,修订大学相关教材。各省级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此基础上会依据修订后的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调整完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
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学段,主要是避免学段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脱节、交叉、错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主要是避免学科知识本位、内容简单重复,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重新设计高中新教材。2016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预计2017年底,新教材将编写完成。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新教材将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时比例,选修课时比例将进一步增加,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从科目类别来看,不同的科目应对高考改革的策略不同,下面以高中主科为例来说明:
语文、外语课程在设计上要加强基础训练,从基础的语言材料积累到反复的语言实践为基本方法,锻炼学生斟字、酌句、行段、成文的基本语文素养。同时提升语文课文选材的逻辑性,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编订训练纲要。在编制练习题时尽量选取趣味性试题,从具体练习中巩固应用知识点。语文作为综合能力的考核,还需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技能在现有拓宽选材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提出面向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的专题内容。[3]
数学课程更加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核。高考的前几道选择填空题都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核,即便在后边几道题也是对基础题的略加变形,在其他题型中也不乏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甚至许多题目是从课本例题中演变出来的。所以,教材内容要注重考核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强调考核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设置自主探索能力的题目,如开放型题目。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是开放的,不设置统一的标准答案,此外还有学习型题目,教给学生一些规律,让学生现学现卖进行推理、计算。这些能力只能通过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培养。
由于综合考试的重要性提升,在理、化、生、政、史、地甚至通用技术的教材内容上也要注意几点。首先,教材需要赋予教师、学校以较为充分的自主教学自由。可以让师生跳出教材的框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创新意识、技能提升上的综合能力,让教材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其次,要统筹学科间的学段体系,衔接初中知识,承接大学通培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注重多学科综合内容的教学与联合实践,在培养学生资助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各科之间的学段衔接提供体系支撑,避免内容脱节、交叉、错位。再次,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的功能。教材内容的选取不是各科内容的简单整合,而是各科知识点的有机统一。
综上所述,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在普通高中要加强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容量和难度,避免偏难、偏深。
教材出版针对此次课程改革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年级、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1]冉红平.高考改革对教辅市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媒介教育,2015(4).
[2]徐潇然.盘点2015教育出版:政策与新技术影响凸显潜力[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2-18(6).
[3]关菊.高中语文新课改如何接轨新高考[J].中学语文旬刊,2010(3).
夏莹,硕士,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