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菁
基于IP产业链的出版立体开发路径与方法
梁 菁
IP出版是一个新兴名词,也是时下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目前,IP化经营已经成为出版社改进与创新发展路径的重点趋势。在阐述IP出版与产业链基础上,探讨IP产业链模式下出版社IP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索出一条基于IP产业链出版资源重组的路径,为出版社进行资源重组和价值链重构提供参考性意见。
IP出版;IP产业链;出版社IP化经营;出版立体开发路径
IP的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指的是知识产权。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中,IP特指拥有广泛受众、可供改编为全媒体时代文化内容的著作权载体。简单来讲,IP指的是拥有大量粉丝并能够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网络文学作品。反过来,知名IP影视剧的热播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IP图书销售。这就是影视与原著的IP互动。IP出版在这种媒介融合的特殊环境中应运而生。
关于IP出版,目前相关领域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概括来讲,IP出版指的是一种新兴出版模式,通过融合各类媒介形态,追求IP价值最大化。随着IP热不断升温,出版社的IP运营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文学作品转向对优质IP资源的挖掘和孵化。这不仅激发了出版社内容运作的新活力,而且大大拓展了相关产业融合的新空间,由单一的传统图书出版,转向影视、动漫、手游等产品以及周边衍生品等产品形态的多元化、立体式开发。2016年7月20日,中文在线主办了以“IP一体化共创多赢生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并正式公布了其“IP一体化”战略——“文学+”,即与出版、影视、游戏、动漫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合作,达到IP一体化运营的产业链。目前,国内的出版社IP出版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创IP平台,以开发原创IP为己任。以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尚漫平台为例,该平台自主打造了一部原创漫画《侍灵演武》,并开发了《侍灵演武》系列的动画片和手游。另外一种是提供专业内容,参与IP打造。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为例,该出版社《不一样的卡梅拉》立体多元开发工作计划推出前传、合辑版、纪念版、英文版。其中纪念版采用国际大16开的开本,该书英文版不仅有发音和语法启蒙,还有文学知识和国际视野,是儿童学习英语的理想读物,可提高孩子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邀请了专业的英文配音团队录制音频,利用手机APP扫码即可获取音频。创意衍生产品将首先开发文教、玩具产品配合图书销售,试探市场反响。待产业更具规模后,尝试合作开发“卡梅拉双语故事机”等有声电子产品。其与法国共同制作卡梅拉动画大电影,也即将上映。
大量IP化经营的成功案例证实,IP出版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花千骨》登上电视荧屏一个月,原著的销量就翻了10倍;《芈月传》仅播出一周,原著销量就增长了1.5倍。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IP出版何以能够创造如此的奇迹?原因在于其走的是一条适应媒介融合大环境的新路子,即全媒体融合、全链条开发。IP出版以优质IP资源为核心,整合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终端、电子媒介、纸质载体等传播渠道,通过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形式进行形象及周边的授权,实现IP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IP出版采用的是全产业链条的运营方式,也就是所谓的IP产业链。换个角度讲,这种IP产业链也可以说是IP资源的一种变现模式。
(一)版权保护难度加大
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离不开对版权的运营。出版社IP化经营的核心和基础是IP。版权保护是出版社成功进行IP化经营的前提。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中,由于数字出版开放性、共享性的自身特性,使得版权保护的难度大大增加。或者说,数字出版“催生”了更多的侵权行为。这是数字出版潜在的负面效应。从网络视频、广播、出版到衍生品开发等各个领域,侵权行为随时可能发生。一旦遭遇侵权,整个IP化经营的前期投入就可能化为乌有,而且这种损失几乎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对出版社而言,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版权保护。目前,政府以及相关行业都围绕着版权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侵权行为,这一问题仍亟待解决。
(二)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从法律的层面讲,IP化经营给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现行的版权法制保护体系是针对各种智力创造(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等)制定的。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现行的版权法制保护体系必须做出适时调整,才能更好地满足版权保护的需求。但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现阶段,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还留有相当多的空白,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堪忧。
(三)与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需加强
出版社IP化经营主要依托互联网,生产、营销及项目组织形态的搭建等都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支撑。甚至可以说,出版社的IP化经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社对互联网平台的理解与运用程度。从现实来看,不少出版社并不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他们认为互联网就是一个营销或与读者的浅层互动的平台或工具。在实际的运用中,互联网也只是在这两个环节起到作用。其实,互联网在出版社IP化经营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在传播策略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需要出版社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理解与运用程度。
(四)与资本市场的对话必须强化
资本力量是出版社IP化经营的必要条件。从近些年成功的IP化经营案例中不难发现,出版社IP化经营的实质就是优质IP内容与资本的良性互动的过程。资本并不是单纯的资金投入,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先进的运营经验都聚合在资本背后。出版社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吸收优质资本,将自身无形资产的价值释放出来。目前,出版社与资本市场对话的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有些被动。这对出版社的IP化经营是非常不利的。或者说,劣质资本对出版社的IP化经营而言就意味着自身无形资产的流失。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版权保护
目前,版权保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出版机构自身的充分重视。出版业为了推动版权保护发动了整个行业力量;传媒市场对侵权者是不予接纳的;出版机构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加强版权保护的措施及手段。但从法治层面讲,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强化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为我国数字版权的保护提供良好的法制基础。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引导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立足优质IP内容,深入开发无形资产价值
对出版社而言,优质IP内容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然而,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出版社不少优质IP内容基本处于“休眠”状态。出版社应根据传媒市场需求,深入开发与利用优质IP内容,实现IP价值最大化。目前,出版社对优质IP内容的开发还局限于IP价值现在所显露的层面。开发IP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公众对IP的认同感,创造性地开发IP内容,打造沉浸式体验,这样的IP内容更加符合读者及受众信息消费习惯。起点中文网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成功。起点中文网最早获得《鬼吹灯》的改编权,不仅与影视机构合作,开发《鬼吹灯》系列影视剧,还在网站举办《鬼吹灯》同人小说大赛,给8部同人小说贴上了“鬼吹灯”标签。结果,8部同人小说全部热卖,不仅给网站创造了巨额经济效益,还大大提高了网站知名度。起点中文网的这一招立足优质IP内容,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其他处于“休眠”状态的优质IP资源全部唤醒,发挥其巨大的IP价值。
(三)强化互联网思维,IP运营手段的多元化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出版社传统的运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IP内容衍生开发的要求。现阶段,出版社最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运用,应用互联网思维进行IP化运营。首先,要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如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其次,运用互联网与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信息消费需求与习惯,为IP运营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依据。最后,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云端”鉴定库。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利于出版社自行验证IP化创新运营方式的科学性。
(四)提升优质IP内容原创力,创新发展衍生产品附加值
出版社的IP化运用不能仅仅依靠激活现有的“休眠”IP资源,这无异于坐吃山空。出版社应主动出击,建立IP化经营的可持续战略。通过相应的策略鼓励、奖励机制,提升优质IP内容原创力,生产更多的原创IP内容,从中发掘基于IP运营的增长点。有一点必须强调,出版社在推动IP原创时不能盲目地追求IP原创数量,应充分考虑跨媒体衍生的需求,创作出更多的优质原创IP内容。
(五)熟悉资本市场要求,实现资本积累立体化
优质IP内容与资本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出版社的IP经营。出版社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有效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提升自身IP化经营效率。这就要求出版社尽快熟悉资本市场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条件。同时,要探索适合不同IP运营特征的投资方式,实现资本积累立体化。此外,出版社还必须逐步向“互联网+”转型,为IP化运营策略的实施创造条件,形成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打造IP产业链并不是优质IP与外在资源的简单相加,出版社有必要通过立体化资本积累,形成自身的IP矩阵,促进IP化经营的常态化。
(六)创新IP出版,避免同质化竞争
由于IP出版是从网络文学空间中孵化出来的,所以人们把出版业的IP称成为“网生代IP”。在这种环境中,IP出版市场策略、创作群体等方面,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加上IP运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IP出版成了简单的产品复制。虽然在短期内这种IP出版会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创造市场繁荣的假象。最终,同质竞争的负面效应会逐渐凸显,甚至使IP运营者血本无归。这一点值得所有IP出版运营者警醒。IP出版运营者应着眼于长远的产业规划,探索出一条IP出版的创新发展之路。
IP出版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这需要出版社成功地进行IP化经营。出版社要充分认识到在传媒市场格局变化之下,IP化经营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IP出版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新兴力量。出版社要积极吸收、融合这股力量,以充分释放自身优质IP资源的价值,促进传统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
[1]刘琛.IP热背景下版权价值全媒体开发策略[J].中国出版,2015(18):55.
[2]张月萍.出版生产、学术研究与出版业评价的“反转模式”——试论大数据时代出版业的新演变[J].出版发行与研究,2015(3):38.
梁菁,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