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12-13 02:49何刚晴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策划实训专业

何刚晴

传媒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刚晴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从2011级学生开始,提出实践教学的日常化理念并开展了相关实践,以工作室为载体,将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日常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创新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实践能力,促进了专业建设。

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是长期、系统、科学、综合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直观性、综合性、多样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从2011级学生开始,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日常化理念并开展了相关实践。

日常实训课程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学生可自主选择实践项目和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专业实训、顶岗实践之外须完成24课时2学分的日常实训。日常实训内容以专业性、灵活性、便捷性为主,鼓励学生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实践。

一、工作室日常实训管理内容

(一)日常实训内容

根据传媒策划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专业实训之外须在工作室完成24课时2学分的日常实训。具体的日常实训内容,包括实际项目与虚拟项目,具体如表1:

表1:日常实训内容

(二)参与实训的方式

学生可以组织小组参加项目实训,也可以个人参加项目实训。以小组方式参加项目实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项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学生负责的模块;小组围绕设计的内容开展前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策划实施方案,解决疑难问题;小组内部要有明确分工。

(三)实训课时认定方式

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各小组或个人在完成实训项目后,填写相关表格,递交专业教研室,进行统一认定。

表2:传媒策划与管理日常实训项目认定表

(四)项目工作课时统计及等级评定

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成效等换算成课时及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工作室采用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为特色的多维考核方式。从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客户选择”方式转变。项目换算课时基本流程如下:

(1)小组/个人自评意见,根据参与项目的时间,效果等换算成课时,并自评等级。

(2)项目指导老师意见,在小组/个人换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意见。

(3)专业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最终确定课时及等级。

(4)学分汇总报教研室、系部和教务处。

二、日常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了工作室日常实践教学相关制度,主要的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如表3。

表3:日常实践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

第一,人员配置。传媒策划管理专业教研室成立专业工作室,并指定专业教师负责工作室的日常管理。指导教师包括专职教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师和交叉学科教师)、企业管理者与企业技术人员。相对学生的组成来说,指导教师的配置显得灵活机动。为紧密配合实际操作的项目的需要,一般由企业从业人员主导,专职教师做辅助工作。

第二,场地与设备。充分发挥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和人文旅游系相关的实验实训室,如3D实训室、演播室、剪辑实验室、创富中心媒体工作室等,目前这些实验实训室基本能保证运行模式的正常展开,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和管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

第三,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日常实践作为非集中、非封闭、个性化的实践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寻找实践项目,自主参与实践,自主申报课时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配合学生的自主管理,日常实践课程的教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老师作为辅助管理,对课时进行统一核实。

三、实训课程考核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需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完成24课时的日常实训,最终评定的等级需在及格以上。如未能完成24课时或最终成绩未能达到及格,需在毕业前补考。

四、工作室日常实践课程教学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日常实践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传媒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专业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课余,假期等时间,参与真实的项目实践过程中。从2012级、2013级的统计来看。专业学生参与的项目数量多、种类多、课时多,专业学生普遍从日常实践课程中锻炼了专业能力,提升了业务素质(表4)。

从日常实训课时来计算,2012级和2013级传媒专业的同学全部完成了相关课时,并且绝大部分同学都超额完成了课时,可见日常实践的真实项目激发了专业学生的兴趣(表5)。

第二,强调实际项目的完成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重视效率的观念,从而有别于一般课程重结果轻过程的特征。传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生产、市场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紧密关联。解决设计问题需要多种知识的联合、协作,需要超越各门学科的视野和思路。日常实训课程促使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通,使教学不随课堂时间的结束而结束,将教学延展到课余。

表4:学生日常实训统计情况

表5:学生日常实训部分统计

第三,培养团队精神。通过日常实训,培养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专业团队的协作能力。在一个传媒产品的制作中,涉及不同的岗位与工作内容,如编导、摄像、制作、导演、制片等,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这就很好地培养学生致力于同一目标,通力合作,一起对全部过程和最后的结果负责。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技能特长,相互激荡思维、补充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第四,促进专业建设,架构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桥梁。日常实践课程部分项目通过老师推荐、学生自主探索的方式,广泛地与行业企业建立起了联系。从2012年开始,传媒专业通过日常课程建立起与杭州大剧院、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杭州信息化委员会、杭州西湖影像促进会、绍兴品缔进出口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完成了杭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微电影《归属》、杭州市“智慧城市”微电影《苹果核的春》等高质量的产品,参与了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走进杭州》节目的拍摄与制作,为杭州华普永明有限公司、绍兴品缔进出口公司等多家企业搭建了新媒体传播平台,拍摄制作了各类活动和宣传片,极大地推动了专业建设。[本文系2015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传媒专业日常实践课程改革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5206)]

何刚晴,文学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策划实训专业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