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6-03-28 00:49
财政监督 2016年17期

声音

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连维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加强监督把中央专项奖补资金花在刀刃上

为把中央专项奖补资金花到刀刃上,有关部门将加强使用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在使用监督方面,财政部门密切跟踪资金使用情况,此次启动的专项督查也将尽快督查资金是否真正用在职工安置方面;在审计监督方面,对于去产能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将进行专项审计;在社会监督方面,有关部门已经要求地方政府要用适当的方式对社会公布。

张骥(商务部部长助理):

落实政策措施推动外贸稳步回升

当前,外贸稳增长重点工作包括:一是进一步清理整顿收费。二是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有订单、有效益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四是继续研究加工贸易差异化政策。五是加快推动新业态发展。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市场采购方式的试点范围。六是继续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加强外贸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对恶性竞争监管。七是进一步发挥双向投资对外贸促进作用。将通过推动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切实为企业减负助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外贸企稳回升。

孙晓霞(财政部金融司司长):

将三方面入手继续推进PPP发展

未来财政部将从三个方面推进PPP发展。一是加快立法进程,给社会资本参与PPP吃一个“定心丸”。二是落实扶持政策,在土地、价格、融资等方面,量身打造适应PPP需要的配套政策。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着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姚景源(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

中国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

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三个“大量投入”:一是大量的资本投入、二是大量的资源投入、三是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客观来讲,几十年来也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在,这三个“大量投入”都到了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以劳动力为例,中国目前遭遇人口红利消失。00后比80后少生一个亿,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2013年至2015年这三年来看,我国已经没有了一千万劳动力。这直接反映到经济上就是导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

季家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巡视员兼金融服务一部主任):

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四大问题

互联网金融平台除了客户资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外,还存在四大突出问题。这四方面问题包括: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夸大项目投资收益,误导投资者;部分网贷平台的融资成本远高于金融机构放贷的成本,没有真正发挥弥补小微企业融资缺口的作用;在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分析报告方面存在问题;信息安全水平不高,存在泄露客户个人隐私风险。

刘世锦(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供给侧改革要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现阶段的供给侧改革,应当聚焦于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优化配置,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就是要与中国经济质量追赶新阶段相适应。具体地说,应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优先领域加以推进。第一,切实放宽准入,深化行政性垄断问题突出行业的改革。第二,加快城乡之间土地、资金、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第三,在尊重创新规律基础上营造创新环境。第四,抵制各类经济泡沫的诱惑和干扰,将资源导向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活动。第五,切实调动人的积极性,完善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现有国情下,政府公务员的精神状态至为重要。地方基层试验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有利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院院长):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

降低宏观税负须落实于削减政府支出规模

以财政赤字的扩大,来支持减税降费,当然可在一定范围使用,但不宜也不能过度。在政府支出规模不作任何削减的情况下,要降低宏观税负,从长远看,不仅这个税负降不下去,反而有可能蕴含更高的税负。政府支出是否有削减的可能呢?应该说是有空间的,而且空间不小。现实生活中大手大脚花钱的事情不少,各个方面、各个系统遇事就向财政伸手要钱的情形不算少。但是否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是否每一项都是必需的支出?这些都值得重新进行审视。根本上说来,政府宏观调控、其他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操作等,根本的出发点要落在政府支出规模的削减上——把不必要的开支降下来,这才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的根本之策。

邵平(平安银行行长):

银行利润短期内难以恢复高增长

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发展阶段。从2016年上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业不良资产有见底迹象,但是否已到拐点尚无定论。短期内期待银行资产质量快速反弹、利润恢复高增长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