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敏感:研究与展望*

2016-03-28 03:41赵艳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际关系综述

刘 燊 赵艳林 张 林

中国.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通讯作者 E-mail: zhanglin1@ nbu.edu.cn



拒绝敏感:研究与展望*

刘燊赵艳林张林△

中国.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315211△通讯作者E-mail: zhanglin1@ nbu.edu.cn

【摘要】拒绝敏感是个体焦虑地预期他人行为中的拒绝,并且对拒绝线索易感以及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研究者主要是从拒绝敏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方面展开研究,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机制以及特殊群体的拒绝敏感特点。本文对拒绝敏感的基本观点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未来研究需针对拒绝敏感的心理结构、不同拒绝情境下高拒绝敏感个体对社交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以及拒绝敏感的本土化研究等问题展开,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拒绝敏感;人际关系;认知加工;综述

Liu Shen,Zhao Yanlin,Zhang Lin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当前人们生活在一个迫切需要团队合作的时代,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一部分个体能够较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改善不利的人际关系,从而重新恢复之前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另一部分人则容易被人际关系问题所困扰,他们经常会与社交中的他人发生言语争执甚至肢体冲突。张莹瑞和李涛将这二者的差异表述为拒绝敏感[1]。所谓拒绝敏感(Rejection sensitivity,RS)是指个体焦虑地预期社会交往情境中来自他人言语和行为的拒绝,对拒绝线索易于敏感以及作出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或可能性[2],且这种倾向或可能性可以被定义为个体应对社会威胁线索的一种防御性或保护性系统[3]。也就是说,高拒绝敏感个体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经常担心自己是否会被社会交往情境中的他人所拒绝,对他人可能的拒绝存在焦虑性的预期,且预先认为别人会拒绝自己的要求从而形成担心会被拒绝的图式[4]。这种图式一旦形成便会在个体脑中根深蒂固,在以往的社会交往中,即使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或者中性的人际交往情境,高拒绝敏感个体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拒绝,从而产生沮丧、愤怒、攻击行为等过度的行为反应[5]。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一方面加剧了高拒绝敏感个体自身亚健康心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会给别人的心情带来困扰。

经典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童年期经历家庭暴力、被父母忽视的儿童在成年后会产生一系列人际交往关系问题,比如攻击性行为、暴力行为以及诽谤行为等[6-8]。早年父母的这些不恰当行为可能给儿童传递了拒绝的信号,当这种信号被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或图式时,儿童在将来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则会尤其关注这些拒绝信号,且认为自己会遭到来自他人的拒绝,Downey和Feldman把这一类人称为“对拒绝敏感的人”[2]。近年来,国外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拒绝敏感与个体不良的心理与人际功能有关,高拒绝敏感个体常伴随较高的痛苦、抑郁情绪以及攻击与暴力行为、人际关系质量更差。

2013,52(6):189-194

[15]余俊英.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隐喻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11):80-82

[16]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31(2):220-234

[17]李荣荣,麻彦坤,叶浩生.具身的情绪:情绪研究的新范式[J].心理科学,2012,35(3):754-759

[18]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110-114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转向探讨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和神经机制以及特殊群体的拒绝敏感特点,拒绝敏感的研究对个体心理和人际困难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拒绝敏感的形成与加工过程

Downey和Feldman于2010年提出了拒绝敏感的社会认知模型,这个模型目前被广泛用于描述社会交往情境中来自他人的拒绝对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个体的自我发展和人际关系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Romero-Canyas等进一步完善了拒绝敏感的社会认知模型来揭示拒绝敏感的认知机制,他们认为个体在早期成长中的拒绝经验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对他人会拒绝自己的焦虑预期[9-10]。下面将简单介绍拒绝敏感的社会认知模型。

根据拒绝敏感的社会认知模型,个体在童年期被拒绝的经历促使其习得了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当成年后在社会交往情境中遭遇相似的人际情境时,这种拒绝的预期或图式很容易被激活,从而促使他们将模棱两可的或者中性的人际线索(包括明确的和模糊的)知觉为拒绝信号。因此,这种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即是拒绝敏感的核心成分。当暴露在同样的或相似的社会人际交往情境中时,高拒绝敏感个体会知觉到更高水平的拒绝,产生更强烈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进而诱发出消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而高拒绝敏感个体这些消极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则可能会成为诱发他人真正拒绝的潜在原因,由此便验证了其先前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即自验预言[7]。因此,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这种动力加工系统一旦形成,则可能导致他们担心的结果-社交拒绝,见图1[1,10-11]。

图1 拒绝敏感和社会认知模型

2 拒绝敏感的心理防御功能

Downey等认为,拒绝敏感是一种起源于早期拒绝经历的防御性或保护性的动机系统,该系统在个体遭遇拒绝威胁时会迅速地激发防御性或保护性行为反应以保护个体远离拒绝这样消极不利情境[2]。因此,在一些可能存在拒绝的社会人际交往情境中,高拒绝敏感个体不确定自己是否会被拒绝或者被接纳,这时防御性或保护性动机系统则被自动化地激活以觉察或者监控相关的拒绝信号,并促使个体对觉察到的威胁信息作出快速的反应。已有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都说明了拒绝敏感是一种防御性或保护性的动机系统,如Downey和Feldman的研究表明,高拒绝敏感个体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或中性的社会交往线索(包括明确的和模糊的)解释为拒绝信号[2]。Romero-Canyas等的研究发现,当给被试观看相同的有关社会交往的视频之后,高拒绝敏感个体相较于低拒绝敏感个体会体验到更强烈的拒绝感受,且诱发更消极的情绪[10]。Downey等采用惊恐探测范式研究拒绝敏感的功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低拒绝敏感个体,高拒绝敏感个体在浏览与拒绝相关的图片时会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惊恐反应,但在观看其他刺激图片时则没有表现出这种反应[3]。

因此,行为学和生理学的证据都表明在社交拒绝线索存在时,拒绝敏感这一防御性或保护性动机系统可能会被自动化地激活,从而保护个体避免受到来自社会交往情境中他人的拒绝。

3 拒绝敏感与心理社会功能的关系

自拒绝敏感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拒绝敏感与个体心理—社会功能之间关系的探讨。以往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拒绝敏感和个体消极的心理—社会功能有关,高拒绝敏感个体的情绪更消极,社会适应能力更差。例如,London等的研究发现,拒绝敏感可以预测未成年人及大学生的焦虑与孤独情绪[8],高拒绝敏感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更低[12],为了维持与他人的关系他们倾向于压抑自己的观点或态度而不会与别人发生言语或行为上的冲突[13]。Romero-Canyas等的研究表明,当拒绝威胁到个体的自我认同时,高拒绝敏感个体倾向于讨好拒绝者而维持与他们现存关系以获得赞赏从而重拾自我认同[10]。李媛媛等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焦虑的关系研究表明,拒绝敏感和成人依恋共同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社会焦虑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14]。赵艳林等的研究发现,拒绝敏感与个体的特质焦虑、人际敏感、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个体拒绝敏感越高则人际敏感度越高,焦虑、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程度越严重,自尊水平越低[15]。

由此可见,拒绝敏感与个体心理与社会适应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拒绝敏感与个体的心理及社会适应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还需纵向研究或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4 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特点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特点,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拒绝敏感个体注意特点的探讨。Mor和Inbar的研究发现,高拒绝敏感个体在对社交拒绝线索的自我参照编码和回忆上都存在加工偏向,但并没有表现出注意加工偏向[16]。Berenson等采用情绪Stroop范式和点探测范式考察了高拒绝敏感个体的注意特点,研究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高拒绝敏感个体对社交威胁词具有较长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在点探测任务中,拒绝敏感与对威胁面孔的注意回避有显著相关[17]。Ayduk等考察“hot”关注与“cool”关注在调节高拒绝敏感性个体在拒绝之后的敌意反应之间所起到的作用,结果发现,操纵高拒绝敏感个体的注意关注能够中断其自动化的拒绝-敌意联结[18]。

综上,有关高拒绝敏感个体认知加工特点的研究主要探讨了高拒绝敏感个体的注意特点,研究结果也表明高拒绝敏感个体在对社交拒绝信息的加工可能存在偏向,但高拒绝敏感个体是否在其他认知加工阶段也存在偏向仍需相关研究进行深入地探讨。

5 拒绝敏感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就拒绝敏感展开了广泛探讨,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

5.1拒绝敏感的结构有待实验验证

“拒绝敏感”最早出现在精神病学领域,但临床研究并没有关注早期的拒绝经历如何影响个体对当前的心理加工过程。Downey等认为,拒绝敏感来源于个体童年早期被父母拒绝的经历,导致成年后在相似的人际情境中焦虑性地预期来自他人的言语和行为拒绝,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反应[2]。已有研究发现,拒绝敏感性与低自尊、社交焦虑等人格特质有较高相关[19],那么拒绝敏感与自尊以及社交焦虑是否具有相似的人格结构呢?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5.2导致拒绝敏感的生物学因素有待深入挖掘

既然以往大量研究已经表明父母和同伴耳濡目染式的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个体形成拒绝敏感的原因,那么将来有关拒绝敏感的研究就应该关注除了这些已知的因素外其他潜在可能的因素。笔者认为,既然“拒绝敏感”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精神病学领域,那么拒绝敏感这种人格或者个性特征与遗传的倾向性就有可能存在关系,而这一观点的实证研究在当前国内和国外的学术界似乎稍显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将来有关挖掘拒绝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

5.3关于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机制有待深入

目前有关高拒绝敏感个体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注意特点的探讨,研究结论还存在争议。高拒绝敏感个体对拒绝信息更加敏感还是容易被锁定在其中以致难以摆脱呢?是否也同样存在记忆、解释等偏向呢?另外,在不同人际拒绝情境下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情感加工是否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人际拒绝情境下探讨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特点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5.4关于拒绝敏感的本土化研究有待开展

拒绝敏感概念自提出以来,在国外已经展开研究。从最初的拒绝敏感成因,到拒绝敏感对个体心理和人际功能的影响,高拒绝敏感个体的认知加工特点以及相关的脑神经生理机制均已得到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有关拒绝敏感领域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拒绝敏感特点的本土化研究,了解中国大学生拒绝敏感的特点,为提高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5.5关于拒绝敏感在测量学研究中的作用应该多角度研究

已有的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倾向于将拒绝敏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去研究[14],而将拒绝敏感作为调节变量去考察的研究很少。拒绝敏感就其本质而言更多是和人格特质相关,一般在考察人格特质相关的变量时多基于调节效应的角度。未来有关拒绝敏感的测量学研究可多从调节效应的角度入手,通过与拒绝敏感的中介效应进行对比从而更多的研究拒绝敏感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莹瑞,李涛.拒绝敏感的认知与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11):1939-1948

[2]Downey G,Feldman S I.Implications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for intimate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6):1327-1343

[3]Downey G,Mougios V,Ayduk O,et al.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the defensive motivational system: Insights from the startle response to rejection cue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15(10):668-673

[4]White B A,Kistner J A.Biased self-perceptions,peer rejection,and aggression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1,39(5):645-656

[5]Barlow D H,Ellard K K,Sauer-Zavala S,et al.The origins of

·综述·

收稿时间:(2015-07-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12BSH055);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面孔吸引力和相似性影响择偶意愿:你更喜欢长得美的还是长得和你像的?”;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SRIP)项目“二态性面孔线索下个体的注意偏好及面孔倒置的影响:来自行为和眼动的证据”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1.039

中图分类号:R3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1-0148-04

Rejection Sensitivity: Research and Prospect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综述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持之以恒反“四风”——我省正风肃纪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