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溇/文 曹 珺/图
消防船艇“魔术师”
张昌溇/文 曹 珺/图
肖峰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单调而沉闷的船舱里,同各类机械零件打交道。
盛夏,黄浦江上,一场水域实战拉动演练悄然上演。
室外气温39摄氏度,舱内温度50摄氏度。烈日炙烤着甲板,更“烤验”着战士们的耐力与战力。
8月,G20峰会召开前夕,水上支队会同水上、崇明公安开展了一次跨区域实战拉动联合演练。接演练指挥部紧急调派,上海消防“沪消2号”消防船从基地码头出发,开赴崇明岛以东水域担负长距离跨区域增援船舶灭火救援任务。
航行里程50海里,规定时间4小时。确保紧急调派任务下的船艇正常运行,是技术保障二班班长肖峰此次实战拉练的主要任务。
在狭小、闷热、充斥机械轰鸣噪音的机舱里,肖峰一呆就是3个小时。他时而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指针的摆动;时而双目紧闭,在杂乱的噪音中辨听着各类金属发出的声音;时而翻开手中的本子,记录下来回巡视得出的系列数据。一切轻车熟路,一切又信手拈来。
汗水滑过鼻尖,滴落在船舱的地面上,瞬间蒸发。此刻,肖峰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甚至可以拧出水来。又一轮巡检完毕后,肖峰转身往舱门外走去,想要到送风口呼吸一点微凉的空气。然而就在此时,一个极其刺耳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原有轰鸣的旋律。肖峰心里猛地一惊。“警报?没错,那是故障警报声!”肖峰脑海里快速展开自问自答。他迅速冲到蓝控显示屏前,故障显示“空压机出现漏气”。
空压机的主要作用是为操舵、汽笛供气,并供给空调使用。这其中,操舵的供气一旦缺少,就会直接影响船舶航行方向的掌控。好比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方向失灵,情况十分危险。
确定故障出处,肖峰向操作台发出紧急故障信号,果断切换紧急备用空压机。紧急备用空压机的理论使用时长是30分钟,而此刻距离任务指定水域还有1个小时的航程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主空压机的故障不能完成修复,“沪消2号”不仅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水域,而且必须停航靠岸等待维修。这样,演练任务就彻底宣告失败。
十余年同船艇打交道,肖峰经历了多次紧急故障情况处置,这也练就了他扎实过硬的技术和沉稳老练的心态。肖峰清楚,故障足以致命,但并非不可修复。他操起工具就钻进了机房,不到5分钟,就熟练地把机器外部的基本构件全部拆卸下来了。
“果不其然!”肖峰心里一阵欣喜。长时间高速运转,加上机舱内部的高温,空压机内部一处密封橡胶圈老化破损导致漏气。故障既已确定,肖峰随即展开修复工作。螺丝刀、扳手、尖刀、固体软化油……专业的维修工具在肖峰的手上不停地轮转,他像极了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在狭窄的、仅能容下一人身位的空间里,纯熟地变换着手中的道具。不到10分钟,新的密封橡胶圈稳固地安装到位。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连贯动作,覆膜、外构件会装、拧紧、通知驾驶台、切换主空压机。至此,整个故障从发生到排险用时不到20分钟。
官兵们知道,在杂乱无章的噪音中,能够如此精准地辨析出故障点,然后又迅速地排险修复,绝非一日之功。
作为船艇技术保障师,肖峰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单调而沉闷的船舱里,同各类机械零件打交道,听声辨音,把脉测量……十余年练就了一身非凡武艺。
正常人置身在气缸压缩的撞击声、齿轮传动的摩擦声、涡轮增压的轰鸣声、排气管道的咆哮声中不消5分钟就有可能抓狂、崩溃,肖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对别人而言,这是一份工作,而肖峰则把它当成热爱的事业,他爱船舶,更爱“沪消2号”。12年里,他始终把岗位当成战位,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恢复正常的“沪消2号”全力开赴指定演练水域,到达现场时,比指挥部下达的指定时间提前了近半个小时。广阔的江面上,一艘巨大的货轮“起火”停泊,战士们全副武装,做好了“灭火救援”的全部准备。
“沪消2号”的机舱内,肖峰从容不迫地守护着船艇,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牙白。
也许,有人会认为,水上消防官兵日夜驻守黄浦江畔,用平凡的日子守望着平安和平淡,仅有的出警任务量,很难体现出军人的血性。
肖峰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在噪音如此之大的机舱里工作,算不算得上有血性,但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船舱外是40摄氏度的酷暑,船舱里是50摄氏度的高温,整个人浑身湿透喘不上气来,工作根本无从谈起;我还记得,最初的一个月,100多分贝的噪音令我心烦意乱,几个小时下来脑子里一直嗡嗡作响,有时候甚至彻夜难眠。印象深刻的一次长距离出航,因为船体的剧烈摇晃、汽柴油味的过度刺激,我一边守着机器,一边抱着垃圾桶在吐……然而,12年了,就这样磨练着,坚持着,成长着。
肖峰的工作虽然不一定是冲锋陷阵,但在中队指导员殷枭尧的眼中,只要有肖峰,船艇航行就能百分百放心。战斗不会天天打响,G20峰会安保更重要的是一种日常的坚守,平安的守护。而坚守,就是一种军人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