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南峰 王瑜
关于县级财政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财政局内部监督工作为例
●潘南峰 王瑜
财政内部监督是全面推行财政内部控制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区财政局内部监督工作为例,在总结回顾财政内部监督经验前提下,分析研判财政内部监督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探讨如何深入开展财政内部监督工作,为全面推行财政内部控制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内部监督 财政管理 改革
财政内部监督范围限于财政部门自身,它的作用在于有效规范财政部门内部权力运行,是财政部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内部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一种有目的的预防和纠偏活动。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财政管理进行了一场新的革命,涉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盘活存量资金、专户资金管理、会计管理、预决算信息公开等。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财政监督部门应切实增强大局观念和服务理念,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创新监督机制,将内部监督工作作为常规性、持续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工作,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绩效化管理;还应通过提升监督方式方法,加大内部监督检查力度,注重源头控制,发挥治本功能,着力构建财政内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运行机制。
黄山区财政监督检查局属财政局内设机构,副科级建制,现有人员3人,其中聘用1人(为区审计局离岗干部,审计方面的专家),而财政局内部从事业务的科室和局属单位有10个,基层财政所(分局)15个,每年进出财政资金多达十几亿元,收支频率达到几十万次。
近年来,黄山区财政局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黄山区财政部门内部监督八项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会商工作暂行办法》、《政务公开制度》、《信息发布办法》、《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等二十余项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科室(单位)和财政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在管理业务的同时,还负有对资金监督的职责,出现问题实行责任追究。
二是加强内部审计。突出审计重点,完成了对10个业务科室和局属单位以及15个财政所(分局)的内部审计工作,从财政系统抽调业务骨干近两百人次,连续四年在财政所(分局)之间进行互查互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内审,存在的问题在逐步减少。从近年来检查的情况看,主要问题表现在: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失,法规制度执行不严格,计基础及会计核算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管理松弛、责任落实不到位、少数人员法治意识不够等问题。内部审计结束后,检查组向局党组和局领导提交检查报告反映检查发现的问题,并分项提出整改建议。局党组随后召开专题会议对内审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到“查改并举、以查促改”,堵塞管理漏洞,加强风险预警,让制度刚性来保护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塑造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三是完善资金管理。建立管钱、管事和管人相互分离、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各业务科室将管钱职能交到国库科,管账、管事,但不管钱。
四是坚持每月对账制度。每个月初,要求各科室、局属单位定期对账,即:预算科与国库科、各支出科室、局属单位的账款及预算指标是否相符;国库科与各支出科室账款是否相符;财政专户资金与各开户银行账款是否相符;总预算会计与各开户银行、各征收机关、社保基金账款是否相符;国库支付中心与各开户银行、所管理单位账款是否相符;财政所(分局)各类账户的对账,要求做到账账、账证、账表、账款相符。
五是运用科技防控。招标采购服务器,推动管理技术升级,启用“电子哨岗”,实行远程实时监控。财政一体化大平台、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公务卡管理、非税收入收缴、涉企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乡财县管、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等均实行电子化管理,并购买监控设备,对资金的运行实时监控。
(一)认识不深是影响财政内部监督的思想因素
内部监督宗旨是规范财政内部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内部监督作为财政部门的一种自我预防和自我纠正的机制,尤其是在财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是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财政内部监督工作涉及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财政部门的每个领导都分管或联系一块工作,只有领导重视了,监督工作才能得到支持,领导支持了,监督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二是要得到被监督者的支持。但在实际中,不少人认为,监督机构对各业务科室、局属各单位、财政所(分局)的监督检查,就是对他们工作的不认可,认为纯粹是找茬、挑刺、整人,遭人误会,惹人忌惮,因而有意或无意地抵制内部监督。有些监督还要延伸到其他科室、局属单位或财政所,这还需要延伸部门的支持。
(二)人情干扰是影响财政内部监督的外部因素
一个乡镇、甚至一个区县,人与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不是亲戚就是朋友、不是同学就是老同事、不是战友就是老乡,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监督职能的发挥。更何况是一个单位,每天上下班,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想监督到位,更是难以放下面子。平时在一起,互相说好,主动发现别人的亮点,大家都乐呵呵的,一旦说起别人的短处,说起别人的不足,那就很难让别人高兴起来,一次、两次,也许胸襟大度的人还能容忍,时间久了、批评的次数多了,胸襟再宽阔的人也难以承受。如果监督的人六亲不认,监督到位,在现在的社会氛围下,很难让人理解,久而久之,就影响监督检查人员与同事的关系,影响他们的测评、考核等。人情面子是影响内部监督的一个重要因素,自觉抵制外界干扰是对监督检查人员自身修养的一个考验。
(三)力量不足是影响财政内部监督的客观因素
自2004年以来,中央共发出了13个涉农的一号文件,中央对基层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基层财政工作量越来越大,财政部门的每个干部都承担着大量的工作,财政部门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财政部门管理资金量的增加,财政监督愈加显得重要。但由于受人员编制的影响,财政监督人手不足日益明显,所以每年只能采取抽查的形式进行监督,监督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不足。
(四)手段落后是影响财政内部监督的现实因素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改进财政监督方式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现已经广泛应用于财政各项管理工作中。为适应现代财政管理技术发展,提高财政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必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树立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监督理念。但是,当前财政内部监督手段还比较落后,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监督检查仍然以事后监督为主,事前、事中监督几乎空白。大量丰富而有用的监督信息,因网络化监督水平低下,导致主要是通过对既成事实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会计核算、人员配备等情况获得相应内部管理资源,从而进行内部监督,这样无法积极发挥财政监督规避风险、防患未然的作用,也不符合现代财政管理的要求。
(一)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的认识
首先,财政部门掌握着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量财政资金,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财政部门如果内部监督失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估计的。其次,财政部门是制定财经法律法规的部门,自身如果守法不严,执法不正,甚至知法犯法,就不能监督和管理其他单位。提高思想认识对推动财政监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更好发挥财政监督职能的关键所在。要组织财政干部,加强学习教育,努力摒除他们的思想误区,让他们认识到,财政监督是他们科学理财廉洁理财的保证,既是保护财政资金,也是保护财政干部,维护财政部门的公众形象,将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
(二)加强学习,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地深化改革,财政监督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财政内部监督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内部监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保障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稳步前行。财政监督人员要重点加强财经政策的理论学习,加强对财政业务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财政监督要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对监督事项的处理要做到事实清楚、处理恰当;加强财政监督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培养一批业务精通、政治思想过硬、务实担当的财政监督队伍。
(三)创新模式,建立监督的保障机制
按照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建立高效透明、科学规范的预算监督机制,推行功能完备、惩防并举的财政监督运行机制,对财政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预警、监测、考核和评价。对内部监督来说,具体就是要建立起“支、管、查”内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支”要求上级部门根据政策规定与执行标准进行编制和审核部门预算,在经过法定程序通过后,集中拨付给各个预算部门。“管”要求各支出科室督促部门按批复的部门预算组织实施,并担负资金拨付的日常跟踪管理。“查”要求财政监督机构履行监督职能,围绕财政收支、资金运行、风险防控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监督检查。
(四)分清主次,实行精准的重点监督
目前,县级财政部门开展了内控风险点的查找,通过识别、评估、分级(分重大风险和一般风险两级),明确了监督的重点和目标。但是,财政内部监督工作不能仅停留在风险点的查找上,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防控,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重点岗位重点监督,重点环节重点检查,重点资金重点跟踪。财政监督工作只有不断地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监督机制,修改和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发挥科技监督手段,才能提升监督水平,提高监督效果。
(五)内外结合,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
财政监督检查机构虽然编制有限,人手不足,但新的形势要求建立财政大监督的理念,建立财政大监督机制。一是要加强外部合作。县级财政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和物价等部门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手,共同做好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对财政的监督,争取党委、政府的督查。二是要发挥社会监督。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财政监督中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代表参与监督,乡镇可以发挥村民代表、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财政监督力量。三是要充分发挥每个财政干部的监督作用。财政监督检查机构要与财政内部各科室、局各属单位、各财政所(分局)加强合作,形成监管合力,发挥监督职能和监督作用。四是发挥信访举报的作用。主动向社会公布举报方式,对举报属实者实行奖励,鼓励各方监督。五是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建设。尤其是财政部门主管领导,要紧扣财政工作中心,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完善财政监督机构,配足高素质有专长讲奉献的监督干部队伍。
(六)确保实效,加大监督的成果运用
一个好的制度、一个好的机制,关键在执行,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是形同虚设。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的同时,要加大对财政监督成果的运用。一是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整改。及时下达整改通知,防微杜渐,防患未然。整改结果要上报,整改情况要再督查。二是督查结果要与干部考核、干部任用挂钩。根据问题的轻重、错误的性质,将监督成果纳入科室、局属单位、财政所(分局)的年度考核,纳入对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考核,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三是发挥震动效应。及时将监督结果进行公示或通报,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财政局)
1.马国贤.2009.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实现财政监督科学化[J].财政监督,13。
2.邓继承、董国平.2008.对地方财政内部监督的思考[J].财政监督,1。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