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瑶 任高飞
促进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
●陈瑶瑶 任高飞
长江经济带战略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战略规划,完善沿江地区财税政策体系,缩小长江流域各地经济发展差距,是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后劲的路径之一。以长江经济带为背景,分析当前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财税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推动沿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平衡发展,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长江经济带沿江开发财税政策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新一轮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备受关注,多项国家级政策颁布实施助推长江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探讨会、经济协调会和以相关城市群为中心的会议也应声而起。早在2013年的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过有关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问题,希望沿江省市能够强强联手,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深度挖掘河运的通航能力,并好好利用,促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2014年,《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被写入工作报告中,以加强此项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的下半年,围绕“共建长江经济带,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中心的对接会在沪顺利召开,此次会议集结了共同推动长江流域发展的省市,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共同发起了旅游产业和园区产业的联盟,实行深度合作。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今后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基本步调: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的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一)长江沿江产业集聚势头迅猛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沿江产业集聚势头迅猛,能源、汽车、机械、电子等一批在国内正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产业正蓬勃兴起,优化了沿江产业结构,为工业经济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以产业聚集区为载体,推动新兴工业化发展,为我国今后的产业对接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享有“水路要津,咽喉据郡”的江苏泰州,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主导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和特色经济飞速发展,以拥有销售收入过百亿的扬子江药业作为健康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基础,谋划产业构建,利用高效管理等软技术配合“云技术”和“互联网+”等硬技术,打造以“健康中国”为发展理念的中国医药城;以中国医药城为中心,辐射“药、医、养、游”等产业领域,跻身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位处泰州西南方向的九江,全市基本已经形成了“T”型产业带,以建设“五个国家级园区”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聚集,发挥已有工业园的支撑作用,已形成较有规模的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享有“千万、百万、十万级”产能基地。
(二)长江沿岸的旅游产业趋于一体化
长江流域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生态环境良好,如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两湖地区的“鱼米之乡”、太湖地区的“人间天堂”等,长江沿岸的城市风光、名胜古迹和名山大川的密集程度居于全国前列,是长江区域乃至全国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以已有的旅游项目为基础,上海乘势联合重庆、安徽等长江沿线各省市共同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生态旅游等,构建长江流域旅游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开发统一的长江旅游大市场,使得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促进了沿线各省市的旅游优势互补。
(三)长江沿江城市间合作日益加强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实施,配套一系列改革政策,一大批长江沿岸重点工程有序建设,长三角、中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等经济发展更加紧密融合,市场逐渐趋于统一化,产业之间开始有序转移和衔接。沿江城市建立长期有效的协商议事机构,科学利用协商新机制,促进了沿江城市间的协同发展。这一机制的建立使得长江经济带呈现一体化趋势,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东西部之间的联动和长江中下游的经济相互合作,产业链的范围逐步延伸,培育并壮大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群,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四)沿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为适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各地均加大投资规模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如湖北和四川为支持航道和港口建设,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别投资近五百亿和四百亿在流经省内支流段的重大项目上。重庆都市区中的江北区,把握城市功能核心区的定位,以立足长江经济带战略为支点,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招商引资队伍,实施“敲门招商”,以“以商招商”的方式凝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聚集,充分利用商圈的吸金能力,提高招商效率;运用“联动招商”的方式,以重点工程为主线,以各大招商平台为载体,建立有效的沟通联动机制,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吸引国内外企业落户本地。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整体东高西低
目前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从东至西呈阶梯状分布。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得益于政策先行,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领头羊”。长江经济带上还存在着低水平失调的省市,像湖南、云南和贵州等地,发展显著失调,较其余省市无论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还是竞争力上均处于弱势。各区域梯队间的人均GDP差异过大,2015年处于长江东部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人均GDP分别为10.34万元、8.85万元和7.64万元,而处于西部的云南、贵州2015年人均GDP分别为2.98万元、3.02万元,第一梯队的人均GDP是后两个梯队的总和,梯队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经济发展不均衡。
(二)长江航道水运优势未有效发挥,物流体系尚待完善
虽然长江航道资源丰富,但是综合性的交通体系尚待形成,致使水运的优势未能够充分发挥,存在通航等级较弱、等级航道达标率较低和航运服务发展滞后等问题。铁路公路和水运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沿江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难以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支流水运难以与长江干流运输有效对接,沿江产业缺乏完善物流体系支撑,也进一步弱化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优势。同时,沿江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均衡,临江开放开发的城镇依托较为薄弱,开发模式属于粗犷型发展,部分深加工工业因其自身条件加上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导致水资源污染,进一步威胁到长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程度整体较低
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仅上海和江苏两省市对外开放程度较大,其余省市的对外开放程度还有待加强。据相关数据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部分地区依存度较全国数据悬殊较大,其中江西省最低,仅有11%,不及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外贸进口规模较小,商品多为机电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其中对外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占比较小;从外资吸引水平进行比较,虽然长江经济带的整体水平逐年稳步增长,但存在规模小、增速缓慢、产业吸资不平衡、区域吸资不均衡和外资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尤其中部地区即长江中游流域这些问题更为突出,呈现中段凹陷状态。整体开放程度较低制约了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水平,外经合作层次亟待提高。
(一)加大财政投资和政策倾斜
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应纳入优先发展项目,给予财政投资倾斜,为提高开放开发能力提供支撑。在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过程中,着力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和强化水利安全保障。建设便捷的连通方式,打通纵向和横向的出省快速通道及周边绕城高速的建成和高速的扩建,研究规划沿江轨道交通,加快建设并启动沿江地区铁路专用线,全国的交通枢纽城市以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契机,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实现物流网络的“零距离”和“无缝化”。在优化发展传统能源的基础上,通过财政投融资着重发展新能源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天然气管网项目建设;推进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以完善能源输送网络;保护长江黄金海岸线是实施沿江开放开发的保障,要实施实时监控河势的演变、整治河道堤岸和疏浚航道的工作;为了有效提高长江流域城市的防洪抗洪能力,对于跨区域性质的防洪抗洪的基础设施基于财政资金优先扶持,进一步完善防洪治理闸、排涝站等防洪体系设施,保障临江生产安全。
(二)加强财税政策引导,促进沿江产业结构升级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在税收政策上对第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对于沿江地区的物流企业,可以适当减免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税收;对于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和保险公司为种植业与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减计收入总额计算企业所得税;对于长江经济带沿江区域从事环保、新能源等项目的企业,参照西部大开发有关税率优惠,吸引鼓励类产业向沿江区域聚集。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覆盖程度决定了它的结构和规模,产业的聚集才能够加速城镇化。因此,对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应设置专项基金,优先支持新兴工业企业,以工业发展助推城镇化发展,以城镇化激发第三产业活力。作为工业中的一个子集,制造业也应乘势而上,打造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如对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一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就可相应缩短折旧年限,对于新办的软件生产一经认定,减免相应企业所得税,以此来刺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区域性优惠政策可以吸引规模以上企业,促进产业聚集,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临江经济提速发展的后劲。
(三)实施一体化的财税政策,助推沿江经济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推动沿江的“飞地经济”发展,需要实施一体化的沿江财税政策。为支持各省市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打破省际间区域的禁锢,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建立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应实施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财税政策,加强各省交流,助推沿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加强长江水道建设,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应出台港口建设用地、新建项目税收等优惠政策,对于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和内河航运枢纽新建项目投资的经营所得,相应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并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如九江港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两港两航的昌九小支线”顺利开通,对于始发航班和外贸直航给予了补贴政策,并且对交通部门的港口及码头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为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九江城西港也相应纳入了试点范围,对于一经确认离开启运港口发往洋山保税港区中转至境外的出口货物视同出口,及时办理退税,既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又刺激了外贸出口。因此,为加快沿江港口的转型和升级,打造大宗散货集散中心,应以财税优惠政策来助力发展,按照相应的运距以及对外集装箱的出口增量给予相应的补贴。
(四)推进沿江生态建设,支持沿江配套开发
发展生态经济是长江经济带与其他国家级区域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别,生态基础建设对经济带战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沿江污水等污染物处置的基础建设,将沿江地区的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并对水质施行实时监测;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协同配合加强沿江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并协调处理;对沿江开发区内的企业或重大项目,在投资开发建设期间至竣工投资产后两年内和两年内享有A级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除了举报和上级交办、转办和专案稽查案件外,可以免于税务稽查和税收检查;对沿江地区财税部门的绩效考核和重点工作稽查内容,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贯彻落实追究制度,提高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措施贯彻落实力度。
1.胡遥虹.2015.长江经济带视域下九江产业集群的培育[J].企业经济,12。
2.李雪松、孙博文.2014.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长江中游地区市场整合测度——基于湘鄂赣皖四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3。
3.彭玮.2016.新常态背景下武汉新港产业发展的策略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5。
4.王志武.2016.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J].决策与信息,2。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光俊)
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长江经济带战略背
(
九江学院)
景下促进九江沿江开发的财税政策研究”〈JJ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