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研究

2016-03-27 17:04胡立贵
财务与金融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传导

胡立贵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形成机理与传导机制研究

胡立贵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创伤,危机过后留给人们是更多的思考,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会计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启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形成机理 传导机制

一、引言

2016年9月,G20峰会领导人在首次提出通过“绿色金融”,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战略目标的同时,强调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及再次发生金融动荡的可能性。虽然,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和缓慢复苏之时,社会各界也逐步回归理性,但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在为导致本次危机根源问题的研究而不懈努力,其中,公允价值会计因其具有顺周期效应而被很多人认为是本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余永生提出,次贷产品的复杂性以及金融监管制度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加之市场在危机初期反应过度导致市值持续下跌;葛家澎、窦家春、陈朝琳等人在此领域均发表过具有指导性的见解;黄世忠更是借鉴IMF的方法,模拟北京银行、中国银行以及部分美国银行的数据,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问题。以上表明,我国理论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方兴未艾。本文拟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理及传导机制展开分析,厘清脉络,以期为减缓未来我国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及不良影响提供一定参考。

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释义

(一)公允价值的界定

公允价值在不同的组织和国家有着不同的界定。I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双方当事人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地进行资产交换和负债清偿的金额。2006年9月,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中将其界定为:在计量当天,交易的双方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是清偿负债所支付的金额。2014年,财政部新出台及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中,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和级次,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做出具体要求。同时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二)顺周期效应的内涵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FSB(金融稳定理事会)将顺周期效应定义为放大金融系统波动幅度并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不稳定的一种相互强化(即具有正反馈效应)机制。经济学中,一般用“顺周期效应”这一术语来描述经济数量和经济波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反映对经济周期的顺应与加强效应,即在市场表现比较活跃的时候,市场流动性充足,资产价格被高估;而在市场低迷时,市场流动性缺乏,资产价格被低估。2008年金融危机中,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为当市场流动性表现出严重不足时,在盯市会计下,众多金融机构持有的次贷产品被确认为资产减值,按照金融市场资本监管的要求,所持资产在大幅贬值的情况下需追加保证金或是抵押资产,甚至要通过低价出售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必然会引起恐慌,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纷纷低价抛售所持资产,导致其价格一跌再跌,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表现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金融行业的信贷投放比较充足,现金流量充足,企业经营状况利好,市场行情比较乐观。此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会使金融资产价值高估,相关减值损失少计提,结果使得金融资产的收益大幅度增加,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得以提高,其投资信心及信贷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也随之增长。第二种情况,当经济处于低迷时期,金融行业的信贷投放相对紧缩,现金流量不足,企业经营困难,市场处于乏力状态。此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会使金融资产价值低估,相关减值损失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巨亏,在金融监管政策之下,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不降低,使得其投资信心受损、信贷能力减弱,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随之不断降低,从而导致本已恶化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三、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形成机理

(一)公允价值计量缺陷是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诱因

2006年9月,FASB(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157号准则中,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分成三个层次,即第一和第二层次分别是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以及不活跃市场交易下的金融产品,第三层次主要针对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然而,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第三层次计量并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法,而是采取估值技术,其相关资产价格是通过现实交易中的估价模型来计量,必然使得相关资产在估价时因模型固有的缺陷而直接影响估值的准确性,而且对于部分复杂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容易受到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个人偏好的影响,难以通过该模型将所有相关的经济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增加了最终评估价值的随意性及风险性。此外,会计人员会将当前的估值按照现阶段的市场情形运用到下一阶段的市场估价中,从而叠加了经济周期的影响效能,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益提供了一种可能。

(二)盯市会计是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形成的直接原因

盯市会计是FASB为了防止金融市场中因隐瞒资产损失而制定的一种风险监管规则,其因基于公允价值理念而带有明显的顺周期效应,对金融危机的蔓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盯市会计规则适用于市场中诸如股票交易等具有流动性较强、监管较完善的成熟金融领域,而对于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很少交易、流动性不足、较为混乱的复杂创新金融产品,盯市会计仍然被金融机构管理层错误地作为公允价值替代使用,其所得的价格信息使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严重偏离客观价值,从而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当市场中的金融资产出现需要运用公允价值第三层次估值模型时,即使假定模型是客观正确的,在不具备运用盯市价格条件时,使用其获取价格信息很可能会严重偏离资产的实际价值,更不能称得上公允价值。当市场上众多的投资者采取如此报价,必然造成信息真空,投资者的恐慌心理逐步蔓延。所以,纵览金融危机整个过程可以发现,金融机构管理层对会计准则的错误理解而滥用盯市会计,是导致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形成的直接原因。

(三)金融监管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形成的根源

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财务报告的目标存在本质的差别。前者主要是通过正确的使用会计信息,从而建立和维护健康、稳健、有序的金融秩序;而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则是向相关利益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金融机构通过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为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决策的依据。然而,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的众多抵押资产价值、保证金以及监管资本额度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财务报告,而金融监管部门不经过任何调整加工及修正,直接搬用这些会计数据,使得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后果,对后来的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带来了严重的误导信号而不断地连锁恶化,加速了经济的衰退。所以,某种程度上讲,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来源于金融监管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

四、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传导机制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资本监管传导机制、财务报表传导机制以及心理反应传导机制。

(一)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信息主要是通过公允价值反映,进而造成财务会计报表中有关数据的鲜明变化。监管机构所要求企业满足的资本充足率,主要是依靠会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进行剔除以确定其监管资本金额,这样顺周期效应则通过资本监管传递到资本充足率,从而转移至金融市场中。当市场处于低迷时期,特别是金融企业为达到相应的资本充足率,势必会采取变卖风险资产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然而在金融危机期间,绝大多数金融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流动性不足,风险资产被变卖的情况频繁发生,导致市场中金融资产价格发生大幅度变动,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二)财务报表传导机制

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而言,众多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都是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反馈到财务报表中,从而引起报表中相关会计要素数据的变化。金融危机时期,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其不稳定性造成价格大幅波动,作为宏观经济领域“血液”的金融机构,其金融资产及收益受市场影响的敏感性最强。市场交易中资金流动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造成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金额变化都会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充分体现。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中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最大的是净利润以及股东权益两大部分,其敏感系数越大,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就越明显,当市场上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表现为下跌时,报表中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指标如投资收益、净利润、股东权益等则表现恶化趋势。这样,宏观市场的不良信号通过金融机构的财务报表持续传导到广大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行为中,随着大量金融风险资产的抛售,加之极具恐慌的心理,使宏观经济深陷死亡漩涡。

(三)心理反应传导机制

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极易受投资偏好以及市场信号的影响,当市场出现不利信息时,金融资产价格呈现较大的波动幅度,众多投资者会出现同步的心理变化。一旦价格波动超过人们预期时,就会直接促使投资者将风险资产大量抛售,使得市场价格产生极具破坏性的下滑,就其心理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种传导类型:

一是“囚徒困境”传导,“囚徒困境”原理主要是运用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心理博弈较量。金融危机期间,当市场出现严重混乱,流动性严重不足时,金融资产通过公允价值反映在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报表中,因公允价值计量的自身缺陷而导致其所反映的会计数据失真,这直接扭曲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一部分金融机构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规避风险,将其所持有的相关风险资产低价变卖,而其他金融机构因心理博弈也随之采取低价抛售行为,从而导致市场风险资产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一跌再跌。

二是“羊群效应”传导,主要是反映市场主体在难以做出合理预期时的趋同反应。出于利己性,在面对不确定性风险面前,任何市场主体为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会考虑选择与周围人相同的市场行为。当处于低迷之时,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部分金融机构采取低价变卖风险资产,市场因此而被注入消极信号。在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之下,部分投资者模仿金融机构疯狂抛售手中金融产品,其他投资者在恐慌之余也不断效仿,在如此“羊群效应”之下,金融市场陷入混乱与剧烈波动状态。

(四)传导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资本监管和财务报表传导机制中,二者均引起投资者的心理变化。资本监管在传导过程中,其相关数据的来源均取决于对会计数据的提取与剔除,而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报表变动必然引起投资者的心理变化。金融危机期间,为了满足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要求,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实施变卖风险资产行为,在“囚徒困境”以及“羊群效应”的传导之下,市场出现大量的金融资产抛售行为,导致其市场公允价值急剧下滑,又进一步影响了财务报表,加剧了财务数据的变化。综合而言,上述三个传导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产生变动都会引起其他二者反应,从而放大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程度。

五、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启示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计量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但并不是如很多人所认为,公允价值是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当然,不得不说,因其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公允价值在运用过程中,如何减缓其顺周期效应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这一问题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实施与信息披露;第二,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第三,完善我国金融部门资本监管制度;第四,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

[1]李培根,谢锐彬.后危机时代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再思考.财务与金融.2010(06)80-83

[2]刘建中,丁乾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会计之友.2014(11)17-19

[3]韩俊华.金融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计量所致.财会月刊.2015(02)3-5

Research on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Conduction Mechanism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Pro-cyclical Effect

HU Li-gui
Guih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Kunshan 215332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caused great trauma to the world economy.After the crisis it left more for people think.For the original cause of the crisis,fair value account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scussions because of its pro-cyclical effe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fair value cyclical eff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air value,and puts forwar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pro-cyclical effect on the fair value utilization in China.

Fair Value,Pro-cyclical Effect,Formation Mechanism,Transmission Mechanism

F230

A

胡立贵,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江苏昆山,215332

猜你喜欢
金融资产公允传导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神奇的骨传导
金融资产的分类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