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探析

2016-03-27 11:48姬全生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

姬全生,梁 虹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5)



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探析

姬全生,梁虹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400065)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审时度势,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网络安全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的网络安全思想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网络大国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时代诉求;网络强国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核心目标;国家利益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精神内核;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舆论引导、管理领导体制和依法治网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习近平;网络安全;网络强国;依法治网

本文引用格式:姬全生,梁虹.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6(2):20-25.

Citation format:JI Quan-sheng, LIANG Hong.Analysis on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2):20-25.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既定事实,网络犹如衣食住行一般,成为大众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它在改变大众日常生活、生产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军事等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科学认识网络世界发展的新规律,提出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的重大理论观点,并将这些理论纳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为新常态下维护国家利益、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和信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方向。

一、网络大国——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时代诉求

互联网从一开始仅限于学术研究,之后逐步在商业领域被广泛应用,乃至当前,网络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密不可分,并在大众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形成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与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是信息社会崛起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的现实境遇的必然诉求。

当前,我国是名符其实的网络大国,这既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也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世纪90年代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的互联网实现了迅猛发展,网民人数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在1997年10月31日,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只有62万;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截至 2015 年 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高达6.68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 5.94 亿。随着网民人数激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资源也在不断丰富,截至2015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6亿,域名总数为2 231万个,网站总数为357万个[1]。

以庞大的网民规模以及扎实丰富的互联网基础资源为基础,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4年12月31日,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8 706.2亿元;同时,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2.3万亿元,增长21.3%;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增长48.7%,仍然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4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可见,网络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又一新动力。

信息社会中,互联网不仅驱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推动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随着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网络作为最快捷的信息共享媒介,也在加速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网络文化逐渐形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促使网络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满足着越来越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大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觉醒。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众发表个人思想观点、讨论热点事件的公共场所。随着网民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的形成,网络问政成为我国政治发展进程中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方式。一方面,这种方式促使网民能够在“去中心化”属性明显的网络空间中敢于表达心声,积极献言献策;另一方面,该方式能够让政府准确了解民意,广纳民智,进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从微观来看,网络已经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来看,网络在国家层面的各个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发展着的“网络大国”,网络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军事安全等国家安全的其他构成要素密切相关并且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就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形成的时代诉求和现实境遇。因此,习近平的网络安全思想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并指导着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和方向。

二、网络强国——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核心目标

2014年2月27日,在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3]。网络强国目标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当前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时代背景,以信息社会发展不断成熟为现实基础,以我国虽然已经是网络大国,但是在很多方面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诸多挑战的现实情况为客观依据而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正在发展着的“网络大国”,并且在网络空间中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网络领域的建设仍旧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虽然我国的网民规模庞大,但是在不同区域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从经济区域看,东部地区10省中,有8省的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6省中仅有1省,西部地区12省中有2 省,东北部地区3省中有 1 省,不同经济区域间互联网普及率差异非常明显[1]。可见,互联网的普及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互联网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进一步扩大。据相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2014 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4个百分点[1]。因此,大力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打破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断普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为实现网络强国这个核心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国在互联网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仍需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不断增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再者,网络的即时共享功能在让广大网民获益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巨大威胁。当前,网络中充斥着多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和多样文化热点,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凭借自身多年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不断向我国宣传和输出他们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企图削弱甚至是消解我国网络空间乃至现实社会中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应用软件的群发、广播和转发的功能,使海量的芜杂信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数以亿计的用户手中,它突破了对传统互联网的管制,让信息管控变得异常困难”[6]。因此,当某一热点事件出现时,复杂多样的思想观点会在短时间内汇聚在网络空间中,形成巨大的舆论场,使得舆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

同时,无论是2011年的“泄密门”、2013年的“棱镜门”,还是2014年的12306网站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均表明网络泄密严事件重威胁着我国网络安全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带来,庞大繁杂的数据在具有极大价值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可见,网络安全建设既是一项涉及民生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强国作为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核心目标,即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均是以这个核心目标为指向的,其他具体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顶层战略目标来开展和布局。在提出该核心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此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主要从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4个方面不断去推进和落实,从而为核心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三、国家利益——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精神内核

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各个国家主体在国际交往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首要目标。习近平在关于网络安全的论述中,始终关注国家利益问题,将我国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的原则来判断社会形势的发展并进行战略部署,从而维护网络安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而能够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国家利益是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精神内核,是支撑和建构该理论的中心思想,也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基本设定。

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并以此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安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国家具有阶级属性,国家利益首先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5]。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表现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下,习近平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多次会议中对此做了重要论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中,习近平提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6]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维护网络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民生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即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如此,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在互联网时代,维护网络安全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而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倘若网络安全无法保障,那么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从而国家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此外,习近平也曾表示要让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因此,推进网络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为了让广大中国人民能够共享互联网的发展成果,其本质是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换而言之,也就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对国家利益的两个方面——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进行了分析。在实现网络强国的进程中,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是缺一不可、辩证统一的。如果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直接损害到国家利益。因此,“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设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2]。

习近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利益观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主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利益的核心构成要素。在互联网互通互联的时代,信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流通资源,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力要素。习近平审时度势,在认清“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的同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和基础,从国内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主权”的理念,“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不应受到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7]。毋庸置疑,在网络信息社会,信息主权已经成为国家主权的新兴构成要素。因此,我们要以“信息主权”理念为指导,维护好、发展好我国的网络安全利益。此外,习近平在坚持我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放眼世界互联网发展格局,从国际角度出发,主张从国家战略利益层面来处理国家与国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关系,提出了“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7]。综上所述,“信息主权”和“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两个概念的提出,实现了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来共同维护我国互联网核心利益的目标。因此,习近平的网络安全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为精神内核来建构其理论观点的。

四、五位一体——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的网络安全思想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内容广泛的科学安全战略思想。该战略思想以“网络强国”核心目标为根本,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舆论引导、管理领导体制和依法治网。这5个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我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第一,人才培养是关键。人是生产力基本构成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素。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人才是促进其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保障和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我们要大力培养素质高、创造意识强烈、创新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当前,我国虽然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创新性人才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对此,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13]

第二,科技自主创新是根本。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中,谁掌握了核心科学技术,谁就会在互联网发展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信息发展的主动权。在建设网络强国的进程中,科技自主创新是根本。习近平网络安全战略思想中特别强调了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科技创新是强国之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是我们非走不可的道路选择,我们要矢志不渝地走科技强国之路。因此,“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8]。同时,习近平以高屋建瓴的国际视野进一步提出:“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8]

第三,网络舆论工作是重点。由于网络自身所特有的“去中心化”特性,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汇聚各种利益表达、纷繁思想观点和复杂行为倾向的舆论场所,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和反映着现实社会的舆论方向。在习近平看来,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治理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点。为了能够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更好地惠及网民,要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宣传的时、效、度为总则,“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9],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主流媒体,从而能够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观,保障网络健康向上的氛围。

第四,管理领导体制是支撑。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牵涉广、复杂性强、综合度高、关系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系统工程。面对存在“九龙治水”等诸多问题的管理体制,习近平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症下药,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中,以整合机关职能为目的,以“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为方针,对其进行宏观规划,实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对互联网的管理领导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以此为基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27日正式成立,并且对一系列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从而实现了理论建构和实践落实的有机统一。

第五,依法治网是保障。法律是社会各个领域有序发展、和谐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必要保障。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毫不例外,也要以法律为界限,坚持依法治理。当前,网络空间中存在的“失范”现象不仅违背了伦理道德的要求,更有甚者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构成了犯罪行为,需要法律对此进行调节。鉴于当前我国尚未形成系统性、权威性和协调性相统一的网络法律法规,习近平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并且,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此再次进行了重要论述,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10]。

综上所述,习近平的网络安全思想是以网络大国为时代诉求,以网络强国为核心目标,以国家利益为精神内核,以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舆论引导、管理领导体制完善和依法治网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以此为指导,能够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从而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EB/OL].[2015-02-03].http://www.cnnic.cn.

[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总体布局统筹 各方创新发展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N].人民日报,2014-02-28.

[3]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2-17.

[4]宋丽丹.维护移动网络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红旗文稿,2015(6):9-1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7]习近平主席在巴西谈互联网治理[J].中国信息安全,2014(8):16.

[8]习近平.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EB/OL].[2014-06-0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09/c_1111056694.html.

[9]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精彩论述摘编[EB/OL].[2014-08-19].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3994.html.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周江川)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以重庆市高校为例”(CYS15162);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巧用网络语言开展95后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新探”(K2015-13)

作者简介:姬全生(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梁虹(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A8;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6)02-0020-06

Analysis on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JI Quan-sheng, LIANG Hong

(School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XI Jin-ping has sized up the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ina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stic condition, and proposed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theories, and the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is its important part.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Network great power is the demand of the era of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Network power nation is the core objective of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National interest is the spiritual core of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and the talent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ublic opinion to guide,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for network are the basic contents of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thought.

Key words: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power nation; supervise network according to law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设立网络安全专项基金 促进人才培养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