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斌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26)
86例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陆斌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26)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病历295份,对照中药说明书分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29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中,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86例(29.15%);发生药品不良反应77例(26.10%),其中中药注射液合理使用11例(14.29%),不合理使用66例(85.71%),不合理使用者所致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合理使用者(P<0.05)。结论 为减少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各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管理。
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日益增多,其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也逐渐增多。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药效发挥,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且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需高度重视[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9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病历资料,旨在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电子病历库,采取随机取样方式抽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95例应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73例,女122例;年龄6~85岁,平均(52.81±7.59)岁;胃癌32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肝癌22例,颅脑损伤12例,急性脑梗死55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支原体肺炎27例,慢性心力衰竭16例,恶性胸腔积液10例,类风湿关节炎13例,血管性痴呆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高血压20例,其他6例;局部注射7例,肌肉注射10例,静脉注射6例,静脉滴注256例,雾化吸入16例。
1.2 方法
参照295例患者所用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结合每位患者的住院信息,分别对病历号、诊断标准、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溶剂选择、用法、剂量、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录入Excel表格后对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合理使用情况
295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中,有86例(29.15%)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有超适应证、溶剂选择不当、给药剂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配伍不当、重复用药,详见表1。
表1 86例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
2.2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95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中,77例(26.10%)存在不良反应,其中,11例(14.29%)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66例(85.71%)为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者所致不良反应明显多于合理使用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有胸痛、恶心、皮疹、视觉异常、头晕、呼吸困难、胸闷、过敏性头痛等,详见表2。
表2 7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布及表现
2.3 典型病例分析
患者1,女,55岁,2012年12月入院,主要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后应用注射用葛根素600 mg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应用1周。
患者2,男,58岁,2013年10月入院,主要诊断为高血压 3级,住院后应用注射用血塞通600 mg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应用1周。
患者3,男,66岁,2014年2月入院,主要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住院后应用注射用灯盏花素 50 mg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持续2~3个疗程。
3.1 不合理使用
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超适应证用药:主要指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用药中超出了规定的适用证范围,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如个别医师为避免或减少术后血栓形成而使用疏血通注射,该中药注射剂中含有水蛭,故有显著的破血作用,可应用于血栓形成者,但必须注意不能应用于无瘀血症者,否则可能出血,产生严重不良反应[3]。
溶剂选择不当:中药注射剂溶剂选择不合理,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静脉炎、肺栓塞等。如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个别医师为防止血糖升高而更改溶剂,由原来的5%葡萄糖注射液更改为氯化钠注射液,但氯化钠注射液易产生诸多不溶性微粒,为临床用药埋下隐患[4];又如注射用舒血宁,说明书要求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如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给药剂量不当: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如剂量过小,则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如剂量过大,不仅不能提高疗效,还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不当:中西药合用或2种中药注射剂合用均可引发不良反应。如疏血通和腺苷钴胺合用、天麻素和灯盏花素合用,疏血通和舒血宁合用、血塞通和腺苷钴胺合用、醒脑静和天麻素合用、丹红和舒血宁合用、疏血通和血塞通合用等,临床尽量单独使用,或2组液体之间加1组液体[5]。
配伍不当:在临床应用中对中药注射液进行了不合理配伍,如加入一定量的胰岛素或氯化钾注射剂,使原本中药注射剂的pH出现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和改变注射剂的稳定性,使其出现变色现象,临床应尽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6]。
重复用药:主要使临床中重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如重复使用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等等[7]。
3.2 药品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如增加消化系统反应,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增加呼吸系统反应,导致气喘、胸闷等症状;增加循环系统反应,产生冷汗、心悸等症状;增加变态反应,出现瘙痒、皮疹等症状[8]。295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中,有86例(29.15%)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药品不良反应77例(26.10%),其中11例(14.29%)为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66例(85.71%)为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多于合理使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不合理使用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因素。
3.3 安全合理用药
为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需做好几下几点。
辨证施治:中药注射剂大多由西医医师使用,而大部分西医医师对我国中医理论并不熟悉,因此在药物应用中易产生对病不对证的现象,导致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降低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9]。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在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只有在辨病又辨证基础上,依据病证科学用药,才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医院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不断规范其进货渠道,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加强质量跟踪[10]。使用中药注射剂前,需观察注射剂是否出现沉淀现象,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若中药注射剂存在澄明度问题,则必须严格禁止使用[11]。
加强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首先,要加强临床医生的中医理论教育,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的宣传,使临床医生能在中药注射剂中做到辨证论治,做到科学、合理地应用药物[12];其次,要建立健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约束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同时要加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考核力度,建立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信息服务平台;再次,临床医生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中,要严格参照说明书进行,不仅要确保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符合相关的功能主治范围,而且要遵守说明书所规定的给药方式、剂量、疗程等[13]。
禁止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应禁止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禁止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或右旋糖酐等配伍使用[14]。同时必须警惕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提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后果[15]。
3.4 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明显等多种优点,在多个科室的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深入发展,其临床不合理使用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成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最多的一类药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6]。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多种不合理使用现象,需引起关注。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需做到辨证施治,科学选择溶剂,依据实际情况设定稀释比例,同时要进行合理的药物配伍,参照说明书及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禁止重复使用等,加强各个科室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管理,减少不合理使用现象的产生,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1]陈云侠 .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7 267-7 268.
[2]许 莉 .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4):40-41.
[3]向光芳,刘 玲.某三甲医院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6):73-75.
[4]李彩霞,白在贤,王丽媛.我院2008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利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3):46-47.
[5]徐美亚,汪 宇,毛振亚.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83-84.
[6]李艳娜,董 杰,陈颇静.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使用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92-94.
[7]王 笛,张 杰,严 丹,等.全国参保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8):1 015-1 017.
[8]刘井华.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实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97-98.
[9]孙凤娟.28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2,31(6):464-465.
[10]王志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预防[J].当代医学,2012,18(25):14-16.
[11]李 荣,蒋英蓝,曾敬怀,等.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3,35(5):1 059-1 061.
[12]王长江,徐善超,涂厉标.我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和干预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1):58-59.
[13]攸利民.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8):882-883.
[14]于栋伟,顾琴华,陈思思.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9):588-590.
[15]陆小元.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8):62-64.
[16]李冬梅,李文杰,李小云.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控实践与成效[J].中国药业,2014,23(9):41-42.
Clinical Analysis of Irrational TCM Injections Use in 86 Cases
Lu Bin
(Beijing First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Beijing,China 100026)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of TCM injections,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295 medical records that used TCM injections from November 2011 to April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ir usage of medicine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Results In the 295 cases of applying TCM injections,the irrational use of TCM injections were 86 cases(29.15%);77 cases(26.10%)had adverse drug reactions,in which the rational use of TCM injection 11 cases(14.29%)and the irrational use 66 cases(85.71%),the propor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irrational u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rational use(P<0.05).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rrational drug us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injections in various departments.
TCM injections;adverse drug reaction;rational drug use
R288
A
1006-4931(2016)08-0087-03
2015-10-14;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