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姓党”的三个要点

2016-03-26 11:41孟威
人民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

孟威

【摘要】纵观当下的新闻实践,“党媒姓党”凸显为三个要点:一是要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导向上不打折扣、不含糊其辞;二是要摒弃割裂对立观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三是实现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

【关键词】“党媒姓党” 正面宣传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若没有明确的目标理想和清醒的自我认识,就无法实现美好的人生。党的媒体如果没有共同的信念和坚定的追求,就无法发挥定国安邦、团结鼓劲的舆论影响力。2016年春节过后,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中央媒体,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党媒姓党”,是历史的抉择和定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媒体与时俱进、创新性包容性不断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快提升。通过媒体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带一路”战略等中国故事、中国话语、中国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然而,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进入到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期后,以互联网、手机、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突破传统传播舆论格局,凸显赋权、个性化、分散性、去中心化的特点,突发事件所引爆的种种矛盾冲突放大了多种利益诉求,众声喧哗;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逆袭,动摇了一些人的信念。有人借机用西方新闻价值观的榔头敲打中国的主流媒体,将现阶段媒体融合、改革创新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困难归结为媒体属性问题、制度问题,加剧了认识上的混乱和悲观。当此之时,重申“党媒姓党”,清醒深刻地认识媒体的党性原则,拨除迷雾,呈现本质,科学准确地把握中国媒体的职责使命和历史方向,意义尤为重大。

纵观当下的新闻实践,“党媒姓党”,凸显为三个要点:一是党的媒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导向意识贯穿到新闻生产和舆论互动、传播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打折扣、不含糊其辞。既不能因新媒体平台介质而放松要求,也不能因副刊、娱乐等形式体裁的差别而回避传播责任。

二是要摒弃割裂对立观念,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对于党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在传播语境中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只谈党性而不谈人民性,一种是抬高人民性而否定党性地位,将二者本来的统一关系分裂开,制造所谓“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的误识与矛盾。对此,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对于驳斥误识谬论,指导当今舆论传播的实践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警醒。

三是坚持“党媒姓党”,也要正确理解和实践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统一。社会为什么需要新闻? 因为公众需要了解世界,特别是那些新近发生的事物及其变化,以了解社会风尚、文化走向,以把握自身行为标准和群体规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不仅是五光十色的表象报道,也要有“谏议直言”、“一针见血”的理性思考。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媒体监督,彰显社会对公众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反映了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

坚持“党媒姓党”,坚持党性原则,以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回应时代和社会的诉求,媒体才能履行责任和使命,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编/刘瑞一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地方广播舆论监督要“活”起来 更应“动”起来
新时期舆论监督的走向分析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
“难点”也是“亮点”
当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体不需要尚方宝剑
舆论监督关键是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