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军强
舆论监督就是运用新闻报道的形式,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的途径,对人们的不良言行进行监督,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说: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胡锦涛同志对舆论监督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要非常重视舆论监督报道,切实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反映各级党委和政府迫切要求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又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现实性强、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但是,开展舆论监督工作也确实存在不少困难。
舆论监督难
新闻舆论监督为什么难?一是因为舆论监督要“揭短”,要“亮丑”。把这样的“短”和“丑”揭出来,对方就会千方百计对付、阻挠,“难”就出来了。二是因为舆论监督要督促人端正思想,纠正言行,肃清影响。不仅如此,因为贪利还要受到法律、纪律的惩处。面对这种惩处的降临,当然对方要抗争,要躲避,于是会想出很多招数来对付采访监督。三是因为舆论监督直接把“短”和“丑”公布于权威的新闻媒体上,不仅受监督的人的不良言行公之于众,负责管理这些人、这些事的人和机关也一起曝了光,进入被监督的视野里。这使舆论监督较之其他监督,更加增添了难度。
舆论监督难在何处
“不怕你通报,就怕你见报”的说法之所以流传开来,正说明公众对舆论监督的看重。
一是采访难。舆论监督采访时,记者常常吃“闭门羹”,不予接待,不配合采访。更有甚者,有的地方有的人还对坚持采访的记者强行阻拦,限制记者的行动。
二是取材难。舆论监督需要大量事实准确的材料,以充分可靠的根据来说明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可是记者在舆论监督采访过程中,由于常常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使舆论监督缺少足够的材料,特别是缺少能说明问题的足够材料。
三是获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难。由于“家丑不外扬”、“子行丑、父无光”等思想作怪,不少单位的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属下、辖地被揭短亮丑,往往采取不支持、不合作的态度。
四是解决问题难。有的地方找借口说事实有出入而不予解决;有的地方口服心不服,只作检查不解决问题;有的地方以事情复杂为由,拖而不决。
难点也是亮点
舆论监督不仅过去难,现在难,今后也难;不仅中国难,外国也难。舆论监督具有引人注目、令人气愤的宣传效应,因此“难”是舆论监督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要正确地、辩证地看待舆论监督的“难”。“难”是舆论监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必然反映。舆论监督正因为十分重要,所以做起来难是当然的。“难”是舆论监督在社会上、在公众中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震撼力必然带来的结果。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难”是好事,它使我们看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社会有针砭时弊、激浊扬清、除恶从善、弘扬正气、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的作用。因此,舆论监督难,看似个大问题,其实是符合新闻舆论监督规律的。
怎样应对舆论监督的难
既然舆论监督难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符合舆论监督规律的,那么记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舆论监督采访要知难而上。新闻工作者不能因为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就退缩,就放弃。去年春天,一名打工妹打来电话,举报有3名打工妹被锁在厂内,记者下定决心把舆论监督工作进行下去。连续3篇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地劳动部门的领导亲自赶到报社调查处理,厂主被迫主动将拖欠打工妹的工资发放给她们。
要特别重视舆论监督采访。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要主动与党政机关取得联系,取得支持,取得指导,取得帮助,要宣传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积极成效,创造开展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在得知威海里口山被划入国家级森林公园却遭采石场严重破坏后,记者三次深入山中调查,与当地政府合作,经过一个月的酝酿,同领导反复切磋,终于《里口山:我想开口说“痛”》刊出,获得了强烈反响。报社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导,亲自审阅稿件,帮助编辑记者排忧解难。
舆论监督的生命力在于真实。笔者在从事新闻工作的8年时间里,深知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因此,每次进行舆论监督采访都如履薄冰。虽然记者写稿子没有差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不要脱离新闻真实性这个根本。写稿子,一定力求准确、准确、再准确,真实、真实、再真实。
舆论监督采访要规范操作。记者得到一个消息:当地农村的一名老汉服毒自杀。记者四次深入采访,分别采访了老汉的两个儿子、医院医护人员、法庭工作人员、村民和村党支部书记等,按照严格的规范,没有疏漏一名采访对象。最后,记者拿出5000多字的稿件找到死者的两名儿子,他们承认事实后在文章上签了字。
舆论监督较难,是因为它的立足点往往放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化解矛盾上,所以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对促进社会和谐、引导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保障机制,使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在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时不致受到不应有的伤害,确保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