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锁庆
摘 要: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视角,以做学结合、参与课题研究为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坚持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关键词:能力本位;创新人才;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C961;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04-02
一、以能力为本位提升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目标是“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它一定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人的个性发展相适应的,也一定有利于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教育管理者、教师要深刻理解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品牌、特色提升的内在要求,自觉维护已有的品牌和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特色和品牌专业、课程、教材的内涵,把创新教育思想植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以此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特征表现在“综合素质高”“职业技术能力强”“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这决定了它的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它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是一种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一样,是一种“职业能力发展教育”;其学科知识、技术知识必须能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育。它区别于中职技术工人教育,它有自己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评价标准。而这种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诚信品德和处事能力上,体现在技术革新能力及技术改造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体现在高级技术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内涵适应性和竞争力上,体现在职业岗位变化的潜在发展能力上。因此,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关键是如何把握好能力本位在新时期的内在含义。
二、做学结合、参与课题研究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
1. 学生去企业“做学结合”,培养兴趣、好奇心
产学研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这种结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概念,更多地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革新、产品测试、生产工艺及运行方面介入合作层面。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和高技能性,明显地体现出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职业特征,着眼于培养企业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千万企业实干家。这种高技术人才不论在生产或创新产品,还是提高产品、服务或管理的质量与效益方面,对技术知识的运用不是简单复现,而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到企业实践与交流不是简单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劳动锻炼,而是在一定的技术知识指导下的实践运用与再创造过程;是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学习到无法在课堂上体验到的社会工作经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而好奇心和兴趣是创新人才的重要品质。
2. 参与课题研究,培养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高职教育对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普遍重视不够,应大力鼓励有爱好的学生参与生产和科研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开发,置身于科学发展的前沿,能够加深对理论的运用理解,更有利于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让学生参加生产科研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不仅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最生动的学做结合。在校内创造产学研结合的仿真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到实训中心参与兴办科技产业、大学生创新项目和针对某方面研究实践等,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探索研究的精神。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在联合办学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与人合作能力和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深度的校企合作,把分别来自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社会子系统的实体和不同的学习环境通过联合办学模式协调在一起,是非常有效的“做学结合”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育。
三、坚持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1. 积极推进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构建工学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诚信教育+服务能力教育+个性发展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目标,以“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作为培养具有复合技能型、创新型的职业能力目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专业。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二是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把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定位在革新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学习标准和校本教材开发以及学生企业职业能力训练上,新的体系、标准和训练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技能与技巧的提升。三是加大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以及适当的跨学科教学模块开发。四是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技术应用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和对自己、对其他人的理解,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五是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造本领,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2. 必要的技术知识是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育的基础
教学改革要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忽视基本人文素质教育和逻辑思维训练现象”的发生。高技能性要求和培养学生潜在发展能力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中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保障,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调整好教学计划,理论课与实践课必须明确反映培养目标,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特征,要做到基础理论必须能够支撑职业技术课的需要;职业技术课突出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岗位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专业技术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训练学生“手脑并用”的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力及好奇心等创新品质的最佳方式之一。三是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培养目标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打破学科体系,推进工学交替教学,围绕企业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任务等课程设计中,按能力本位要求进行有机构建和重组。重组要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知识结构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删除、排序过程,也不是简单合并和以够用为度等。
四、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制度与评价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1. 积极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最大障碍是管理者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固有的管理模式的束缚,管理者应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为一体的新型教育观念。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弹性学习制度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集中体现。必须柔化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其富有弹性,增强服务意识。具体措施如下:1)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改革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2)推行自主选课制,实行开放式课堂,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3)大力开发更多的技能学习模块或专门学习模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可选择的网络学习资源。4)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个性及职业倾向性选择专业或中途改学专业。5)建立“名师”指导制度,选择一些思想活跃、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或企业专家和“能人”为学习导师,采用课题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专门或特定的学习问题。6)建立学习工作室、研究兴趣小组等,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育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允许学生自由想象、逆向思维、遭失败受挫折等。
2.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双评价”体系
建立学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工作状态“双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是真正形成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校而言,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和学生在校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更需要看教师实践指导能力、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使用能力、问题研究中激励方法的运用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要素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改变以一张试卷分数排队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内,主要包括参加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发表科技论文与取得科技发明专利、参与课题研究、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对学生企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完成规定实习内容的质量和学生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的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内涵。这种评价需要得到企业的积极配合。
五、结束语
总之,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突出“高技能”“潜能发展”和“创新意识”。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高技能复合型入才。高职院校应当为培养创新人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必学.提升教学力,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