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开展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探讨

2016-03-26 06:18齐殿君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锦州市松山新区凌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辽宁锦州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辽宁沈阳0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期
关键词:全科医学肥胖健康管理

李 珂  齐殿君.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锦州市松山新区凌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辽宁锦州 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辽宁沈阳 000



全科医生开展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探讨

李珂1齐殿君2
1.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锦州市松山新区凌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辽宁锦州12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辽宁沈阳110001

[摘要]目的探索全科医生对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进行体重管理的方法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由全科医生团队对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展为期1年的体重管理,主要手段包括健康教育、膳食处方、运动处方、定期随访。采用健康体检的方式搜集管理前后的数据。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共142例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17例(82.39%),女25例(17.61%)。通过1年的体重管理,研究对象的体重、BMI和腰围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生开展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全科医学;健康管理;体重管理;肥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的不断增加[1-6]。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我国居民体重管理刻不容缓[7-10]。目前,国内体重管理报道较少[11,12],且主要集中于孕妇和糖尿病患者人群[13,14]。本研究以社区超重和肥胖(包括中心性肥胖)居民为研究对象,由全科医生团队开展以健康教育、膳食处方和运动处方为主要形式的体重管理,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在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凌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建立健康档案、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的超重与肥胖居民为研究对象;以2002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实施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作为判断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以体重指数BMI≥24 kg/m2判定为超重,≥28 kg/m2判定为肥胖。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即判定为超重/肥胖。排除标准:60岁以上者;拒绝参加本研究者;孕妇。最终有142例参加了本研究,全部研究对象都随访至1年后项目结束。其中男117例,女25例。

1.2研究方法

由全科医生团队对纳入研究的研究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体重管理。共组建4个全科医师团队,每个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和3名全科护士组成。每个团队负责25~40例研究对象。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和定期随访。健康教育以社区大讲堂的形式进行,由全科医生对研究对象介绍体重管理相关知识。内容主要包括超重与肥胖基本知识、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慢性病与超重/肥胖的关系。健康教育在第1个月开展第一轮,第7个月时开展一轮作为强化,两轮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同。每3个月由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一次门诊随访,并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解答疑问。

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的制定分别以《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依据。膳食处方包括推荐食谱(食物类别、推荐份数、食物举例、食物分量描述)和能量计算方法。运动处方包括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评估、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运动密度。

在研究开始时和结束时各进行一次数据采集,指标包括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和腰围。身高测量要求脱去鞋袜,在上午10点终止前进行测量,以cm为单位。体重测量以kg为单位,使用体重磅秤,要求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被测量者脱去鞋、帽和厚重外衣,仅穿背心(或短袖衬衫)、短裤,平静站于踏板上。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142例研究对象中有男117例(82.39%),女25例(17.61%),年龄22~59岁,平均(35.49±9.63)岁。男性年龄22~58岁,平均(34.83±8.83)岁。女性年龄22~59岁,平均(38.56±12.47)岁。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n=142)

2.2管理前后体重变化情况

体重管理后,男性、女性和总体的体重均较管理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管理前后体重指数情况

体重管理前BMI≥24 kg/m285例(59.86%),管理1年后减少到82例(57.7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31,P=0.810)。体重管理前BMI≥28 kg/m256例(39.44%),管理1年后减少至54例(38.0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62,P=0.901)。体重管理1年后,男性、女性和总体的体重指数均较管理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管理前后体重变化情况(±s,kg)

表2 管理前后体重变化情况(±s,kg)

86.49±9.37 86.30±9.64 1.004 0.318 73.36±8.60 73.08±8.21 0.645 0.525 84.17±10.49 83.97±10.64 1.188 0.237男性  女性  总体管理前管理后t值P值142 142时间 n

表3 管理前后体重指数情况(±s,kg/m2)

表3 管理前后体重指数情况(±s,kg/m2)

27.66±2.83 27.36±2.61 0.759 0.449 27.08±2.92 26.82±2.54 1.276 0.214 27.56±2.85 27.46±2.87 1.554 0.123男性  女性  总体管理前管理后t值P值142 142时间 n

2.4管理前后腰围变化情况

体重管理前中心型肥胖142例(100.00%),管理1年后减少至139例(97.8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32,P=0.247)。体重管理1年后,男性、女性和总体的腰围均较管理前有所下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管理前后腰围变化情况(±s,cm)

表4 管理前后腰围变化情况(±s,cm)

94.14±5.99 93.69±6.14 1.767 0.080 89.86±4.92 89.48±5.08 0.643 0.526 93.39±6.03 92.95±6.16 1.875 0.063男性  女性  总体管理前管理后t值P值142 142时间 n

3 讨论

3.1针对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展体重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例如富含热量的肉类、油脂和糖类食物摄入量明显增加与工作、生活及交通中体力活动显著减少等等。由于热量的摄入量大于消耗,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包括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慢病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对慢性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一种可逆的危险因素[11,15],因此对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体重管理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3.2针对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展体重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本研究中,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开展的体重管理主要采取了健康教育、膳食处方、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在干预过程中既要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又要坚持群体性和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本研究中,健康教育以国家权威机构发布慢性病防治指南为依据,运动处方的制定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依据,膳食处方的制定以《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为依据,从而保证干预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形式上,既有健康教育大讲堂的群体教育,又有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从而兼顾干预的效率和质量。

在为服务队形提供运动处方和膳食处方时,特别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个体的接受能力,帮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能长期坚持。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不应过于强调体重的降低,只要保持体重不再增加即可。

3.3全科医生开展体重管理的优势

笔者在本研究中体会到,由于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全科医生在开展体重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全科医生在基层长期负责研究对象的健康,可以与之建立朋友式的伙伴关系,从而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②全科医生可以提供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在通过家庭干预提高管理效果的同时,也向研究对象的家庭成员进行宣教,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③超重和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健康问题,涉及遗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家庭甚至社会因素,而全科医生可以提供综合性照顾,在饮食与运动、躯体与心理、预防与治疗、个人与家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干预,从而提高管理效果。④全科医生可以提供以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充分发挥社区这个阵地开展健康教育、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和随访工作。⑤由于全科医疗在地域、费用上的可及性和公益性优势,可以为居民提供方便和廉价的甚至免费的服务,提高了其长期接受管理的可能性。

3.4本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较少,且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本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尚无法对干预的远期效果进行评价。

3.5下一步工作设想

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继续进行干预,每半年进行一轮健康教育,制定一次膳食处方和运动处方,进行一次数据采集,对体重管理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不断增加研究对象数量,建立长期研究队列。此外,对社区内超重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体重、腰围检测,贯彻国家卫计委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3.6小结

解决超重和肥胖问题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科医生在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方面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可以有效地在社区针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开展体重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春明,孔灵芝.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胡晓抒,郭志荣,武鸣,等.体重指数、腰围与代谢性健康风险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67-970.

[3]陈春明.防止肥胖刻不容缓[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291-292.

[4]武阳丰.肥胖:必须引起国人重视的流行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3-4.

[5]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6]武阳丰,周北凡,陶寿淇,等.我国中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1-15.

[7]马立芳,郭红卫,何霭娜,等.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2007,(24):375-378.

[8]曲立美,董淑琴,迟玉聚,等.肥胖与高血压人群的膳食结构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2007,23(1):61-63.

[9]王文绢,王克安,李天麟,等.中国成年人肥胖的流行特点研究: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2):129-132.

[10]武阳丰,马冠生,胡永华,等.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16-320.

[11]杨正雄,王卉呈,冯雅靖,等.社区超重与肥胖人群体重管理效果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3):149-152.

[12]刘静,周平,杨小姣,等.基于互联网互动反馈机制的体重管理模式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73-975.

[13]许文,凌晓娟.两种教育方式对超重孕妇的体重管理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90-1091.

[14]苏虹,孙洪丽,蔡金风.健康孕妇体成分与体重管理探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5):128-130.

[15]潘运霞,欧阳庆,冯小萍,等.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8(2):112-114.

Preliminary study of body weight management on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by general practitioner

LI Ke1QI Dianjun2
1.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Jinzhou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in Liaoning Province, Lingn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shanxin District, Jinzhou 121000, 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body weight management on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Methods A one-year body weight management project on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was carried out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The method of body weight management included health education, dietary prescriptions,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d regular follow-up.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 11.5. The comparison of qual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data was analyzed by paired t-test. Results A total of 142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117 cases (82.39%)men and 25 cases(17.61%)women. After one-year body weight management, the body weight,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of the subjects were decreased, but the difference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ody weight management on community residen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by general practitione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over-weight or obesity.

[Key words]General medicine;Health management;Body weight management;Obesity

收稿日期:(2015-02-12)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6)01-0119-03

猜你喜欢
全科医学肥胖健康管理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郊区全科教学门诊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黑龙江省农村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