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牛魂节”节庆文化与大学写作教改实践研究

2016-03-25 02:14金乾伟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改民族文化

金乾伟(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壮族“牛魂节”节庆文化与大学写作教改实践研究

金乾伟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壮族“牛魂节”属于农耕文明敬牛、拜牛的节庆文化,本身携带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尤其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态思想更是优化大学写作资源可靠选项,引导学生由族群“牛魂节”进入民族文化的学习,不但丰富了大学写作的应用素材,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领会节庆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范式,开拓大学生深入写作的新渠道。

关键词:“牛魂节”;民族文化;大学写作;教改

“人”,就其象形造字之说,应为顶天立地者,一则,直立行走基本揖别了飞禽走兽的类别,二者因创造力极强,独成最有智慧的生灵。人遍布区域为整个地球,现今又有太空族漫游者。单就我国神州大地来讲,就有56个民族,其中壮族成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族群,可以想见生活广西的壮族充满了值得深究的智慧谋略,带有族群独特生态特色的“牛魂节”应该视为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节庆资源。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相关学科均可以灵活运用化为高效的教学资源,就此,笔者结合大学写作实践教学谈谈所受启发。

一、民族文化资源:天然的写作话语资源

文论形式主义提出了“陌生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文章中的字词句篇等全部结构构成元素要有所不同,即变换了文字语言编码给读者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感,而叙事情节自当创造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的语言单元,这样的创造就有了创新的表现。大学写作的学习主体是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按照一般课堂教学常规,40分钟的时间听教师指导写作的技巧,教师通常要凭借写作素材传授写作规律,然后完成布置的写作训练。课堂学习虽然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已经是人(学生)机(手机)合一,他们感知的信息可能比课任教师要多,这些信息往往比教师讲述得更有趣,所以,大学写作发自内心喜欢的学生可能是少数,那么,怎样吸引学生自觉学习并领悟必要的写作能力?

民族文化资源因为携带民族的精神基因,天然符合大学生审美需要,特别是其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牛魂节”本来属于农耕文明耕牛崇拜的产物,敬牛、拜牛是发自人们内心的真诚情感,汉族文献《列异传》最早记载了牛神的故事,江浙一带及壮族流传牛王变耕牛的传说,就其中的故事单元列表如下:

《列异传》记载江浙一带传说壮族民间故事牛神原是大梓树,秦文公(公元前739年)派人砍伐,树神会自愈刀口,无意得知涂灰与树身被砍倒,神树化牛逃入水中,秦文公就建了怒特祠祭祀神牛。盘古开天时,地上丝瓜秧长到天宫,凡人就爬上天堂游玩,玉帝斩断瓜秧,又让牛王星撒下百草籽,以致百姓田地杂草丛生,牛王星愧疚,4月初八自动下凡,自吃野草,为百姓耕田,玉帝闹怒,罚牛王星永留人间。一个是牛王到人间播种百草,记错了牛魔王指令,变成每一步撒三把草籽,也是造成遍地杂草,被罚吃草耕田;再一个是早期人们没有发明做饭的炊具,只得在大火上烧烤,造成玉皇天宫到处都是黑烟,牛王下凡传错旨意,改三天吃一顿饭为一天吃三顿饭,被罚为百姓耕田。出处内容

这三个故事比较来看,《列异传》主要侧重牛的神奇,而江浙一带及壮族流传的故事传说非常相似,因为来自天上的牛王记错了原话,被罚留在人间帮助犁田种地。在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后,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江浙及南粤地区会有接近的传说?这些讨论思考的答案,有些即使是猜想的,不一定那么合情合理,但是已经引发了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开始为写作组织相关的话语结构。

笔者引用三个牛王的故事,借此表明人们抱着感恩的思想敬重耕牛、赞美耕牛和照料耕牛。中原地区同样是农耕之地,却没有南方少数民族族群专为敬牛的节日,而壮族“牛魂节”却是流传千百年敬牛、拜牛中的一种。广西西南地区每年四月到八月根据各地农耕现状,设立牛安魂续魂的节日,结合多媒体PPT展示声光影像中的“牛魂节”,壮族先民指使耕牛一年到头耕田犁地,还要为人们搬运沉重的东西,在万物有灵的意识下,认为耕牛的牛魂因为鞭打、呵斥等吓掉了,只有举办仪式为之安魂、续魂才能恢复健康的心智,更好地干活。这样的节庆文化对接受12年(小学6年、中学6年)以上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会喜欢仪式中的音乐、舞蹈,也会受某个场景的启发,生发个人的独特思考,审视不同的视角完成比较满意的写作训练,这为大学生提供天然的写作话语素材。

二、节庆活动资源:生态文明范式盛宴

社会科学相当多的成果,一般是积累数千年人们的智慧完成的,即使算得上现代较为科学、合理的发现,已在先民那儿也萌生了思考的萌芽,甚至是成为长期实践有效的日常做法,我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语言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有意无意都会有创造主体的意识隐藏在撰写的或阅读的文本中。考察壮族“牛魂节”很容易发现与生态文明成果划上等号的想法。就可以引领学生顿悟日常实践体现的生态文明的族群盛宴,“牛与人成就了种田吃饭、共苦同甘、人畜一家、兄弟情般的生态链。因而,壮族人真情实意对待耕牛而慢慢化作深层生态意义的神圣‘牛魂节’,大概可以视为世界独特、合情合理的人牛和谐共处的民间诗性生态佳话。”[1]这也是大学写作教学引入目的,让大学生深刻感受民族文化教育的价值和魅力。

第一,完整领会“牛魂节”节庆“动态”文化,人与万物共生共存,这种生态理念大学生当然清楚,课堂引入“牛魂节”节庆文化会让学生感受更深。这个节日耕牛拥有一天的假日,成为壮农喜庆的寿星,人们会清扫牛棚,赶着牛群去河边清洗牛身,然后引进家门牛栏边,举行敬牛仪式,通常会有当地的师公按照传统的习俗歌舞表演。因为耕牛在古代有着人力无法替换的作用,壮人意识到为了更好地种田耕地,只有劳逸结合,让牛养足精力才能做更多的贡献,因此,“牛魂节”这天耕牛不用干活,还要精心照料饮食休养。那么,这种过程的仪式活动属于“动态”的民族文化,以耕牛为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外的万物需要共生基础上互相依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的最大要义。

第二,民间文化形态各异,能为大学写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其中的歌谣、故事等都可以有所选择。“牛魂节”属于壮族原生态的民间信仰文化,其中的歌谣非常典型代表了人们朴素的生态思想,因为是口承文学样式,更多地符合人们审美需要,学生朗读后会受到民间文学的有益熏陶:“早上淋冷雨,晚上浴冷风,赶完地里活,要做田里工,一年忙到头,从来不闲空。几多吃喝声,吓了你的胆,几多鞭子抽,惊了你的魂,今天脱下轭,让你把腰伸,让你胆镇定,让你魂还身。”[2]写作中有“我手写我心”的说法,对上面这首歌谣赏析,又能发现“我口说我心”,对于耕牛的辛苦劳累,发自内心的想法就化为宜诵宜唱的歌谣,引导学生认识创作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有生活底蕴和个人真实感受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

第三,尊重任何生命,建构生命高于一切的意识观念。耕牛为人耕田造福,自然人们要表达谢意,照顾耕牛其实是为了农人自身拥有更好的收成。由此,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壮族万物有灵的族群信仰特征,传说远古洪水泛滥,壮族先人借助葫芦逃难,于是有了葫芦生人传说,这就是葫芦生人崇拜;后人认为人的魂魄离身就会生病,严重者就会死亡,可以请师公赎魂。广西上林县一般会用病者衣服乘着夜色到出外祭祀,通过祷告引来魂灵,再用一根长线牵到病人家里,意味着魂灵回到病人身上。万物有灵的观念告知人们,对如何生命都要存有敬畏之心,同时,引导学生明确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

三、优化实践成果:汲取民族文化的写作资源

口语转化为书面语需要长期的训练,由接受者领悟内化为个人能力,有过高中学习经历的人一般会感到语文和写作似乎很难提升成绩,究其原因就是培养语感需要潜移默化的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因为过长的时间训练而失去了信心,作为老师应该选取激发学生潜能的素材,应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的是快捷高效获取写作应用能力,因为优秀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魅力能够做到这点,智能手机在手一族的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牛魂节”生动迷人的仪式达到训练的目的。

第一,节庆文化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特色鲜明的有生命力的地方文化。大学生通过历史等公共专业的学习,初步认知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是还没有从具体个案建构知性资源。因此,以节庆文化“牛魂节”引入到课堂,也只是作个因子,让学生逐步自觉建立我国范围的各地区及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广西学习的同学,可能通过壮族“牛魂节”逐步获取其他的地方文化,哪怕是云南籍学生也可将自己熟悉的云南彝族、纳西族和独龙族等特色鲜明的族群文化介绍给大家,进而有兴趣利用寒暑假调研,撰写感受独到的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以致于成为毕业论文。

第二,培养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设立大学写作完全不是只利用课堂完成写作能力的转化,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写作,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也是教学目的之一,故此,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践应用培养大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有吸引他们的优质资源。而当下读图时代加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需要认真遴选相关资料,而“牛魂节”满足了读图和丰富的信息是很好的一个选项;其次,可以组织田野调查。每次实践活动,当抬起脚迈向目的地时,大脑、眼睛和四肢等感觉器官都被全部调动起来,这些特有的体验都会聚集到感兴趣的问题,下笔千言而言之有物也就达到了。

第三,大学不只是注重技能的养成教育,更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大学引领文化的功能体现在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3]笔者以“牛魂节”民俗文化作为开发资源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引导学生开发“牛魂节”相关资源,有关的立项项目有《“牛魂节”生态思想传承研究》等2项,发表相关“牛魂节”民俗文化的散文3篇,提交调研报告2篇,选取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作为本科毕业论文有3人,由此受到启发,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比较求异的实践活动,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深入调查当地族群村寨,寻找富有生命力的写作素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求新创新思维。

笔者在大学写作中有意引入“牛魂节”民族文化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个是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二是启发学生将民族文化作为写作实践的智慧性资源,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化为大学生写作实践应用的活态资源,可谓学研结合开创新的写作路径。

参考文献:

[1]金乾伟,杨树喆.壮族“牛魂节”:和谐共处的生态叙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覃承勤,搜集整理.民间文学[J].1982(4).

[3]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责任编辑王占峰]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2015C39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金乾伟(1974-),男,山东临沂人,原名金钱伟,广西科技大学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文化。

收稿日期:2015-7-2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2-0114-03

猜你喜欢
教改民族文化
虚拟机服务器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研究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