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2016-03-25 12:25李秀云康丽滢李俊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发展

李秀云,康丽滢,李俊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承德发展研究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地方民族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李秀云,康丽滢,李俊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承德发展研究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地方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地区文化融合、解决民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民族性、多元文化性是民族高校办学特色的两大特征,彰显其在普通高等教育及其主流文化影响下体现出的文化融合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融合、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以文化传承体现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地方民族高校;文化传承;策略

地方民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特色鲜明、地位独特的组成部分,就地方民族高校而言,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服务性,尤其是以其民族性、多元文化性的办学特色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融合发展方面意义重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担当着丰富、创新中华文明软实力的新使命。

1 地方民族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故是未来的发展概念的应有之义”[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对文化内涵的精准表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以文化传承为纽带,发挥地方民族高校的大学功能,意义重大。

1.1 培育和弘扬文化多样性,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民族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方面都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培育与弘扬,在招生政策上体现了针对性、灵活性和倾斜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普通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少数民族人才,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在课程设置上,将民族性与语言、文化、历史、艺术、医学等学科结合,成为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体系,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内容。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融合角度,以民族学、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等课程为民族高校学生提供宽阔的视野。在科学研究上紧密契合“民族性”的办学目标,开展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合创新服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地方民族院校在为少数民族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1.3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文明自古崇尚“和而不同”,发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尤其是拯救不少濒临灭绝、陷入失传危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院校的特别使命和优势所在。文化多样性治理作为人类和谐发展面临的复杂课题,在我国以创办民族院校的实践为当今世界解决多样性与统一性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具有全球意义的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2 地方民族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探析

2.1 通过制度、经费支持为文化传承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及物质基础

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制度及经费支持,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教育研究的资金投入,推动民族教育建设的步伐。地方民族高校借助地方政府及其民族事务、教育、文化等部门的支持,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引进与培养制度等,为地方民族高校的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及思想基础。地方民族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例如地处广西壮族的贺州学院于2005年成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20万元启动资金的财政支持上,贺州学院自身给予资金配套支持10万元,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在学校自身的重视与培育下,该基地又获得了国家财政部200万元的支持经费,助力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开展[2]。

2.2 通过特色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文化融合

通过创新民族高校的特色课程实现传承文化,提升人才培养服务的适用性是地方民族高校展现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与发展的有力举措。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高校,基于所在地区承德丰宁、宽城、围场三个县区作为满族少数民族聚居区,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发展满族文化,清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学科,对满族历史文化开展深入的研究;满族体育成为学校体育学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亮点;满族音乐、舞蹈、满族剪纸、绘画等富含民族特色的艺术类课程将民族艺术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编写出版了《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简明满语教程》、《满族文学读本》等8部民族方面教材,凸显自身办学的民族特色[3]。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开发设计多元文化课程,针对所有学生,而不是某个少数族群的学生,帮助学生学习、认知不同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学生对异文化的适应能力,构建起对不同群体文化差异的尊重与理解,如开设一些文化人类学、民族政策、民族社会工作等相关课程,开拓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态度、形成辩证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既有国家的统一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2.3 利用校园建设、文化活动发挥文化传承功能,促进多民族文化多元共享

地方民族高校开展民族教育一方面是传承发展地方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学生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更高层次的目的是助力各民族共同发展,建立互帮互助,相互依存,彼此理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而不是建立文化壁垒。可以通过对校园建筑的整体规划,将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可以打造丰富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如通过将民族元素注入音乐、舞蹈、乐器、服装等环节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体验,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入民族地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之真。促进校园文化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可以定期邀请学术专家、文化名人和成功人士来学校为大学生开展讲座,介绍学术前沿知识、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和探讨人生成长,给广大学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依托“五种载体”,即是利用网络平台、纸质媒介、电台广播、校园橱窗和课堂教学这五种方式,将学校举办的各种讲座或报告从前期预告到后期宣传报道等方面最大化地传播给全校师生,力求使全校师生都了解到专家、学者所传授的知识。通过这些讲座,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领悟到专家学者的智慧,启发了自身思想,为今后踏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了视野,接触到不同群体的文化,增加了多元体验。一方面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起多民族和多元文化意识,既为作为少数民族一员感到自豪,也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能够使不同民族学生在丰富文化熏陶下,使包括主流民族在内的多个民族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从而达到多民族文化多元共享的和谐局面。

2.4 发挥民族高校民族特色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优势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体现了坚持“民族性”的办学目标,为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服务。以中央民族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三大主干学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历史、民族学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了少数民族语文系和研究部,当时各民族师生参加了对全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和社会形态的大规模调查,撰写出了大量宝贵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论文,为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尤其是进行民族识别和确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考和理论依据[4]。地方民族高校可以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的相关学术研究,利用民族高校教师本身即为少数民族的有利基础,开展民族语言、历史、文化、教育等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等科研工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2.5 加强地方民族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担负起文化传承导引者的重任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民族教育理论的培养。民族高校的教师是独特的文化载体,是学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导引者。因此,在地方民族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应注重引进本土师资,使本土师资成为联结本民族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为学校办学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实现“接地气”,以显示出对地方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可,用大学开放的气度张开文化融合的臂膀,使“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可为。注重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引进双语双文化师资。同时,还要鼓励、创设条件使教师学习多元文化教学的知识,开展多元文化师资培训,将民族教育的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体系,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视野观念,提升教学效果,用人才培养的实际行动担负起文化传承导引者的重任。

2.6 共建校地、校企文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携手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

地方民族高校地处民族地区,服务本地区文化发展是凸显其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有利抓手。应着力发挥高校在民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民族特色科学研究的优势,借助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政策及社会资源优势,挖掘地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的产业优势及资金优势,与地方政府、民族事务、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与地方文化产业形成“校地、校企协同、共赢发展”的文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建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并面向社会开放,一方面为学校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协助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地方文化的特色品牌,如百色学院创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地方民族高校同样可以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运用到自身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去,积极与地方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构建起协同发展的联盟,抓住国家鼓励、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培养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及相关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地方民族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彰显“应用型”、“民族性”办学特色的有效路径。

3 结语

地方民族高校办学特色的彰显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同样担负着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地方民族高校通过制度及政策保障体系的创新、通过特色的人才培养活动、科学研究、校园建设、文化活动、师资队伍、校地、校企协同创新等系列举措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多民族融合发展贡献力量,以文化传承体现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张玉国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张晓帆.谈地方高校发展对于提升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的作用—以广西地方高校为例[J].艺术教育,2016(1):281.

[3]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官网:http://www.hbun.net/smartcore/web/main/xxjj/index.htm.

[4] 苏德,常永才.论我国民族院校的独特地位与新使命—以中央民族大学为分析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15(6):5-8.

Strategies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Local Ethnic Colleges

LI Ji-yun, KANG Li-ying, LI Jun-jie

(Chengd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e 067000, Hebei, China)

The local ethnic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history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y try their best to train minority talents and promote cultural fusion. So they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national regions. Nationality and multiple cultures are the two characters of the local ethnic colleges, and the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fu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cal ethnic colleges; cultural inheritance; strategy

国家民委教改项目(地方民族高校彰显地方特色策略研究):201510

2016-07-14

李秀云(1968-),女,河北承德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基础数学研究,邮箱lixy0001@sina.com。

G64

A

1008-9446(2016)06-0081-04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