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 何军拥 速云中 徐勇军
【摘要】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必将需要建立全新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本文提出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主要包括社会调查、企业访谈、评价打分和座谈会等方面,并结合学校测绘类、材料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推行了多元化评价改革与实践。应用效果表明,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均为优秀。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 专业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省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行校企协同构建专业大类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双轨制项目体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95-02
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和促进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与保证, 能激励学生学习并促进教师教学。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重视过程监控[1]。而我国高校教学评价传统上基本采用的是“指标量化”模式,以单一的数量化结果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此类模式的突出问题是评价观念缺乏 “以人为本”的思想、评价主体缺乏广泛的参与性、评价标准缺乏弹性和发展性指标、评价方式与方法单一片面、评价机构与制度不健全等[2]。目前,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与技巧的项目式教学方式, 是当前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思路与做法。可见,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变革,必将需要建立新的多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来与之相适应。与此同时,为配合2014年度广东省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行校企协同构建专业大类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材料类专业“双轨制项目体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在测绘系专业大类、材料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活动中探索多元化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1.多元化评价模式的建立
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调查、企业访谈、评价打分和座谈会等。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1.1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主要是通过向往届毕业生发放《毕业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本人对学校课程教学的评价情况(如专业整体满意度、教学资源是否满足需要、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应用需要、专业教师满意度等),最后学校根据评价结果来进行教学改进。
1.2企业访谈
企业访谈需要准备的资料有:专业调查问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等。企业访谈的程序是先向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访谈的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情况,然后依据下述清单,向企业负责人介绍我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情况,并了解企业相关负责人的反馈建议。企业访谈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如何?
(2)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的确定情况?本专业学生针对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有哪些?由哪些理论和实践课程来支撑?实践课程与能力训练是如何强化的?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如何制订的?依据是什么?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4)课程建设及课程体系构建落实培养目标的情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情况及效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设想?
(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双师”素质教师、新教师的培养引进等)?
(6)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置中的状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与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访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尤其是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访谈,了解不同类型企业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情况,不断提高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已经开展了第三方评价,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方面的工作可以予以重点探索。
1.3评价打分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每个学年,校内外督导对课程进行现场听课评价打分,针对教学质量评价打分的实施细则见表1。
1.4座谈会
座谈会主要是由教学系部组织,邀请学生、教师及督导一起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可以分为理论教学评估、实践教学评估、教改创新评估及教书育人评估。座谈会后,学生还将进行网上评价。座谈会评价意见及网上打分评价结果将反馈给教师本人。
2.应用与效果
自2014年开始,学校尝试在测绘系开展“行校企协同构建专业大类教学组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以“测绘地理信息协同育人中心”为载体,而向全校3个试点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工程监理等专业)构建了“大基础、小综合、多层次、个性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测绘专业大类的所有12门专业核心课程(如工程测量、工程监理等)教学中推行了多元化评价,实践证明,各门课程评价均为优秀。同时,学校在机械工程系材料类专业开展了“‘双轨制项目体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项目,一方面,按照“依托专业办企业、加盟企业搞创业”的原则,引入知名企业共建集教学、科研、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材料工作室”、“预算工作室”和“施工工作室”,另一方面,切实加大与省内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建10个以上校外实习基地。在材料类专业的所有8门专业核心课程(如建筑装饰材料识别及应用、塑料材料与混配技术等)教学中推行了多元化评价,实践证明,各门课程评价均为优秀。
3.结束语
通过社会调查、企业访谈、评价打分和座谈会等四种形式的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改变了以往那种课程考查评价的校内单一主体模式,评价的主体转变为由学生,教师,企业乃至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模式。同时,课程教学评价的结果又及时地反馈到教学活动中,让教师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改进教学,从而达到了以评促教的效果。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应当是着力研究评价主体的侧重点、以及如何确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使得多元化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1(3):79-81.
作者简介:
赵红(1968.02-),女, 河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