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014级文科类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他们入学时的摸底成绩和一个学期后的重测成绩,旨在了解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情况制定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是否显著提高了其听力、阅读、写作等方面的水平,以期探索适合独立学院文科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独立院校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英语水平
【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第七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独立院校2014级新生英语水平综合调查与英语能力研究,项目编号:ZGWYJYJJ2014Z03;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EIJYB2015-1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97-02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所有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之一,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成为独立学院英语教师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属于独立院校,所招学生是第三批次录取的本科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底子薄弱,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水平层次不齐,缺乏学习自主性和明确的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上,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差,英语能力普遍不能达到高中下的水平”(常晓丹,2015),同时,“英语水平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常晓丹,2015)。鉴于此种情况,我院在2014级学生入学后,实行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此背景下,我院根据2014级文科类新生英语水平的成绩和学习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在1415学年进行实施。1415学年结束时,采用与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能力测试试卷等级的试卷对2014级文科类学生再一次进行英语水平测试。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调查采用新的教学策略前后,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从而确定新的教学策略效果是否显著。那么,经过一年的学习,这些针对文科类学生的教学策略是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文科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呢?
一、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及效果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我院文科类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远远未达到大学英语课程对于本科生听说能力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解决学生听不懂的问题,我们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具体的教学策略如下:
首先,纠正其发音。梅仁毅教授说过:“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语音、语调。发音、重音、停顿,不求完美,但要基本正确。否则,将影响听力及口语,从而使语言失去交流的功能”。因此,在1415学年的第一学期中,项目组就注重纠正学生的发音,建立了大学英语听说微课建设团队,从最基础的48个国际音标抓起,使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平台等多种途径,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第二,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课堂英语辩论、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使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以教材为依托,加大听力练习的同时,要求学生复述所听材料或就听力材料所涉及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听说结合的综合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听力而且还能练习口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师在授课时逐步加入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思想、风俗和行为,更好的把握所听材料。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只有了解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才能正确把握听力材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加入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其了解某一短语或句子的弦外之音,从而提高其听力水平。
最后,在强调基础扎实的同时,在听力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听力技巧。比如,教给学生记笔记的听力技巧。在听力材料较长,干扰项也较多的情况下,教会学生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来速记,将诸如年、月、日、钟点、年龄、价格等数字和关键词尽量记下,并做好必要的换算,对于人名和地名可记下首字母或汉字;教会学生听力之前浏览选项,通过选项去预测问题等等。这些技巧的运用对学生理解听力材料很有帮助。
从2014级新生入学到1415学年结束,项目组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一直采用的是这种教学方法,那么,这些方法是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呢?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采用上述教学策略,经过一年的训练,2014级文科类学生英语听力重测成绩与入学听力摸底成绩有显著差异(t=8.872, df=1429, p<0.05)。学生的听力重测成绩显著高于入学听力摸底成绩(MD=0.98)。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上述听力教学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但是,从均值来看,听力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这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我校生源地主要是河南,高考英语考试中的听力考试成绩是不计入英语总分之中的,所以学生对英语听力不够重视,对听说能力训练不够充分,听力底子过于薄弱。第二,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对作为公共课的英语不够重视,课下对听力练习不够。第三,听力考试时,学生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直接影响其听力效果。
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及效果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阅读能力也是综合应用能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阅读一直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英语阅读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然而,我院2014级文科类新生刚入学时,阅读水平处于一种盲目、消极、低效的状态,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前注入式、满堂灌、重“教”轻“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语篇教学、任务合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训练阅读,将听力与阅读、口语与阅读、写作与阅读训练结合起来,加强读后检测;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默读、略读、跳读、预测、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培养高效阅读的能力;将课堂阅读延伸至课外,科学指导学生进行课余的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难度适宜,贴近时代的题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词汇量,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以创设情境、开展竞赛、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进一步加强课外阅读的成效和学生的兴趣。
以上教学措施改变了以前阅读课上单纯的讲解词汇和句型为主的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语言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改刚入学时的消极状态,英语阅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1415学年结束时,在对比重测阅读成绩和入学阅读成绩时,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次成绩有显著差异(t=14.762, df=1428, p<0.05)。学生的阅读重测成绩显著高于入学阅读摸底成绩(MD=5.47)。这说明,针对2014级文科类学生制定的阅读教学策略是颇有效果的。
三、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及效果
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和听力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而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由于英语底子薄弱,词汇量不足,英语语法和句法掌握不牢固,独立院校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内容贫乏、结构松散、句子单一、表达难以理解等突出的实际问题,有些同学对写作束手无策,甚至直接空白或者抄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George W,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中指出:“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Wilkins,1974:118)可见,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词汇量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听力水平和阅读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说,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要从词汇学习开始。针对2014级文科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积极改善词汇讲解方式,尤其强调词与词的正确搭配和使用,做到重点分明、言简意赅,且贯穿学习词汇的技巧,比如,结合构词法和联想法等方式识记单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把记单词和口语及每周要求完成的快速阅读结合起来,使已学词汇在说和读的过程中得到复习和巩固;做好每单元词汇的检查工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中的一项,让学生更自觉地学习词汇。
语法知识看起来很枯燥,却在英语写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把握英语的基本结构,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反之,语法知识不牢固则会严重影响写作的质量。鉴于我院文科生语法基础薄弱的情况,教师在系统复习中学语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补充语法内容,加大语法深度,强化语法练习,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上,采用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评改反馈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向学生讲解一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分析范文,配以常用词组和表达方法,通过简短文章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年末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4级我院文科类学生写作重测成绩和入学写作摸底成绩有显著差异(t=60.946, df=1428, p<0.05)。学生的写作重测成绩显著高于入学写作摸底成绩(MD=6.59)。这说明,针对2014级文科类学生学生制定的写作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和建议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2014级文科类学生的英语重测综合成绩与入学摸底综合成绩有显著差异(t=28.451, df=1427, p<0.05)。学生的重测成绩显著高于摸底英语考试成绩(MD=13.00)。这说明针对2014级文科类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显著改善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虽然学生的听力重测成绩显著高于入学听力摸底成绩,从均值(MD=0.98)来看,听力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更为合适的教学策略。
笔者建议,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坚持原来听力教学策略的同时,加强精听训练力度,加入听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其在英语听力时的紧张情绪;继续坚持上文中提到的写作教学策略和阅读教学策略,并进一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平台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及时检查学生英语任务完成情况,最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Wilkins,D.A.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74.
[2]常晓丹.独立院校新生大学英语入学水平测试与分析——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2014级学生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7):86-88.
[3]龚晓斌.英语写作教学:优化的同伴反馈[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7,(5):47-51.
[4]林艳.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及改革路径——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创新[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14):40-43.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张艳红,程东元.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7(8):26-31.
作者简介:
陈小廷(1980—),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