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志英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82-02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许多地方提到课外阅读问题,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并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累计不少于14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八个年头了,一直在农村任教语文学科,并且担任班主任。这里的孩子天真、朴实,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但在课外阅读方面与城里的孩子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解决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认真思考与调查研究,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的家长普遍认识水平较低,不懂得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孩子们小时候很少看到课外书。现在到了中高年级,孩子们想看书了,却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籍进行阅读,怎么读。
(2)我们班的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的过程中不深入研究,有时甚至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走马观花,如果长期这样下去,阅读效果令人担忧。
二、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老师方面
教师受传统观念和应试观念的影响,对课外阅读的思想认识不够。有些教师也是严重地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师生陷入汪洋题海。
(二)家庭方面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使得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而且有不少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水平也较低,不懂得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认为课外阅读也就是看“闲书”,是对学习毫无意义的事情。因此,孩子们很少进行课外阅读。
由于以上因素,孩子们到现在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深入研究,有时甚至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走马观花。
三、解决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我平时认真地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初步探索了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在班级中营造了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一)培养兴趣,保证阅读时间
1.兴趣是关键,时间做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爱读书的好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养成的,因此,教师也一定要有耐心,别急于求成。每天或一周要有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好方法和形成好习惯,要有时间做保证。
2.校本抓阅读,孩子兴趣高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校本课程以来,把让孩子爱上阅读,如何指导孩子进行阅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每周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作为全校阅读课,孩子们可以尽情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随时谈感想,说看法。只有在这个时候,孩子们的身心才会得到放松,他们会从阅读中寻找乐趣,收获快乐。
3.活动促阅读,效果很显著
有时,为了让孩子真正的喜欢上阅读,并从中受益,我还适当布置一些阅读训练篇目,不定期举行一些朗诵比赛或讲故事比赛,多鼓励学生去认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为了使我们班的孩子都能爱上阅读,闲暇时间手里都在捧着书进行阅读,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会定期在班级中举办读书交流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大家畅所欲言,发表看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凭借教材,激发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如在教学《卡罗纳》一课后,我被文中老师、同学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文中的语言虽然很朴实,但却很感人。本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一定要抓住这次有利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于是,我不失时机地问孩子们说:“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太感人了!”我接着说:“那么,像这样感人的文章还有很多,而且他们都集中在一本书上,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些感人的小故事呢?”孩子们半信半疑地说:“有这样的好事?”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劲头十足,并用渴求的目光注视着我,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大家把课外阅读既作为兴趣,又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要想把孩子们真正引入到课外阅读的正轨上来,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总之,课外阅读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在于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于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