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淳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金太京
(韩国江陵原州大学环境造景学科,韩国 江陵 210702)
蒋文伟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风景园林专业Studio课程教学初探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任光淳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金太京
(韩国江陵原州大学环境造景学科,韩国 江陵 210702)
蒋文伟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Studio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新兴的核心课程。开设Studio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分析了Studio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教学改革措施:强化Studio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强化现场应对能力;激发学生对Studio课程的兴趣。
风景园林专业;Studio课程;教学改革
1858年,美国园林师奥姆斯特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园林学科行业术语,这标志风景园林学的诞生。1899年,美国风景园林学会正式成立。1901年,哈佛大学首先开设园林专业,开始系统地理论研究和实践设计工作。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论和教育体系的形成较晚。20世纪20年代,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庭院学、庭院设计等有关园林方面的课程。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合作创办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这对该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熟练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该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国际园林建筑师联合会的园林教育宪章中指出,Studio课程属于实践教学类型,是整个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园林类高校对Studio课程教学方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此,笔者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对Studio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为Studio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Studio来自于拉丁语studium,具有研究、学习的涵义[1]。Studio课程起源于中世纪协会(Guild)制度,其与现代建筑专业Studio课程接轨是16世纪法国建筑学会构建的二元教育体系的开始[1]。Kuhn[2]认为Studio课程教学强调的是总体性和异质性,在交叉学科的教育中发挥有利的作用,是培养21世纪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洪波[3]通过studio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认为Studio课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此外,袁琨[4]认为Studio课程教学实现了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接轨,并帮助学生建立景观空间设计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帮助学生搭建专业基础理论框架。
2.1 课程分类过于笼统
2004年,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的造景学科开设了Studio课程,其课程体系把Studio课程分为外部空间(公园)设计Studio、open space Studio、基础设计Studio、城市及街道设计Studio、毕业设计Studio等,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类[5]。每个阶段对不同空间进行训练也比较具有针对性。相比之下,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Studio课程2012年才开设,虽然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但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当中,并确定为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以StudioⅠ、Ⅱ、Ⅲ、Ⅳ形式进行笼统分类,但是教学大纲比较具有针对性。StudioⅠ的主题是自然与艺术,StudioⅡ的主题是生态,StudioⅢ的主题是文化,StudioⅣ的主题是社会。由于每次课程的作业要求及成果汇报的形式都大同小异,虽然学生学习了本科阶段设置的Studio课程,但是不容易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专业素质难以得到提高,最终达不到Studio课程教学培养目标。
2.2 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不紧密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Studio课程教学设置在第2、3、4、5学期。具体来说,从大一的第2学期开设StudioⅠ课程。由于第1学期和第2学期大部分以通识课程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只有风景园林设计Ⅰ和园林树木学,因而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的内容偏少。在此背景下,不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很难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设计能力。另外,StudioⅣ课程开设在第5学期,而专业核心课程如风景园林设计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开设在第6学期,这样难以将专业理论和专业设计进行有效接轨,也难以帮助学生建立景观空间设计的正确思维方式。因此,目前Studio课程教学设置容易导致该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不紧密。
2.3 学生学习Studio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Studio课程是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该课程通常集中在学期末,并利用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让学生研究课题、展示作品和汇报研究成果。由于学生要应对期末考试,学习压力较大,因而对Studio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出现很多学生对Studio课程作业敷衍了事的现象。另外,Studio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而且从StudioⅠ到Ⅳ除了课题主题有所变化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每次下达的课程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 强化Studio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各类风景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目前,Studio课程已经开设在工学、医学、教育学等学科中,表明Studio课程在非设计类学科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应注重强化Studio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Studio课程,帮助学生搭建专业基础理论框架,并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程教学应加强指导,使学生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与Studio课题之间的关系。
3.2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为了强化Studio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本科教学阶段,Studio课程应从大二开始开设,直到大四阶段,同时适当增加教学时数。此外,每学年的Studio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应存在一定差异,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低年级阶段Studio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阶段的Studio课程教学应具有针对性,即根据毕业后的求职方向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题。因此,Studio课程不能片面地重视设计,也应该涉及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选择。这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会得到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期末考试发生的冲突,减少学生敷衍了事的现象。
3.3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强化现场应对能力
为了提高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在职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Studio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为此,Studio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任务布置、分组合作、场地调查、协作研究、汇报(答辩)等形式。上述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是视觉性的展示品,还应让学生展示研究的过程。另外,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要了解当地风俗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现场应对能力。
3.4 激发学生对Studio课程的兴趣
简·威利斯在任务驱动型的组织教学模型研究中提到,以任务为中心可以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实现学习的自我完善和提升。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任务的下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布置的任务应该适当且具体,尽量让学生对该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同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研究成功的满足感,这样可以使学习Studio课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1]Lee S H.A study on origins of architectural desing education and its transformation with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studio in a university setting[J].Review of Architecture & Building Sciences,2006,223:145~156.
[2]Kuhn S.Learning from the architecture studio:Implications for project-based pedag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1,174:349~352.
[3]Wolff K A.The Architecture Studio:Its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D].Awarded,U S:Columbia University,2008.
[4]洪波.风景园林STUDIO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现代园林,2014,11(9):77~81.
[5]袁琨,刘毅娟.风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综合Studio”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6):58~61.
2016-05-28
浙江农林大学教学建设项目(KC14006)。
任光淳(197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园林艺术理论。通信作者:蒋文伟,wenweijiang@zafu.edu.cn。
G642.3
A
1673-1409(2016)33-0076-03
[引著格式]任光淳,蒋文伟,金太京.风景园林专业Studio课程教学初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3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