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加斯出版社对英国传记文学传播的贡献

2016-03-24 06:42吴庆宏
关键词:传记文学弗吉尼亚伍尔夫

吴庆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霍加斯出版社对英国传记文学传播的贡献

吴庆宏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由英国文化名人伍尔夫夫妇创办的霍加斯出版社在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指出,该出版社基于对20世纪初英国图书文化市场的准确判断,大力推介传记文学作品,包括新传记文学作品,不仅使出版社获得丰厚的利润,也推动了英国传记文学的繁荣。

霍加斯出版社;弗吉尼亚·伍尔夫;传记文学

20世纪初,随着英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众多私营出版社应运而生,霍加斯出版社就是其中之一,其创始人伍尔夫夫妇后来成为知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近年来出现了若干研究这家出版社的专著和论文。例如,小维利斯(J.H.Willis,Jr)1992年在其专著《作为出版家的伍尔夫夫妇:霍加斯出版社1917-1941年》中回顾了霍加斯出版社的发展历程[1];海伦·萨斯沃斯(Helen Southworth)2010年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伍尔夫夫妇、霍加斯出版社及现代主义网络》讨论了伍尔夫夫妇、出版社与其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知识界的联动[2];中国学者高奋2012年在《中国出版》发表论文说明了霍加斯出版社与英国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关系[3];中国学者段艳丽2015年在《出版科学》发表论文剖析了霍加斯出版社在艺术和商业领域获得成功的秘密[4]。本文将着重分析霍加斯出版社对传记文学传播的贡献。

一、霍加斯出版社的成功

1917年,伦纳德·伍尔夫因为妻子弗吉尼亚·伍尔夫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希望让她做一些手工劳动如排字、装订等,来帮助她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同时,他意识到对热爱文学艺术的妻子而言,有一家自己的出版社可以使她及其朋友获得更大的创作和出版自由。于是,他与妻子协商后购买了一台手工印刷机,放进他们租住的里士满一栋老房子“霍加斯宅”的地下室,开始学习排字和印刷技术,并手工印刷和装订了150本他们夫妻合著的《两个故事》,然后向有意订购的人士寄出一份手印预告:“本书出版在即,内含伍尔夫夫妇的两个短篇小说(价格为1先令2便士,含邮资)”,霍加斯出版社就这样诞生了。这本收录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和伦纳德的《三个犹太人》(The Three Jewish)的《两个故事》为他们挣到了第一笔钱。

霍加斯出版社很快就获得文化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在1917-1946年间先后出版了500多种图书,内容覆盖面异常广泛,可谓“创新与传统共存,精英与大众兼顾,学术性和商业性皆有。”出版社规模不大,影响力却惊人,因为伍尔夫夫妇均非等闲之辈。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父亲曾由于成功主编《英国名人传记辞典》被女王授予爵士封号,她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立志成为作家;姐姐范尼莎(Vanessa)是个画家,常亲自帮出版社设计封面和插图;丈夫伦纳德是政论家,他与弗吉尼亚的哥哥是剑桥的同学,早在读书期间就和其他同学好友定期在弗吉尼亚兄妹位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街区的寓所举行聚会,从美学、艺术、文学、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视角对西方思想进行剖析和争论,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才子加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知识分子群体,被后人称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圈中好友包括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莱、美学评论家克莱夫·贝尔、作家T.S.艾略特、E.M.福斯特、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历史学家利顿·斯特雷奇等。这群当年青春热血、思想活跃、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纷纷把自己的著作交给霍加斯出版社发表,加上伍尔夫夫妇自己的作品,在英国社会掀起了一股现代主义文化思想浪潮。出版社还先后翻译出版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人的著作,极大地开阔了英国知识精英和大众的文化视野,促进了当时英国先锋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霍加斯出版社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其独特的经营策略。其一,“(发表)普通出版社拒绝发表的有价值的作品”[5]。它故意与绝大多数商业出版社背道而驰,放弃出版传统经典和主流文化作品等获利快的书籍,而敞开大门欢迎有趣的实验性作品,让作家们从市场压力下获得解放,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道路。这种貌似忽视市场行情和大多数读者口味的做法,最终却出奇制胜,为其在出版界赢得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位;其二,霍加斯向社会上所有的人开放,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政治观点的人都可以在霍加斯发表他们的作品,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霍加斯欢迎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灵活多变的作品选择策略,使霍加斯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事实上,所有书的出版类别、市场前景和在图书制造业的地位等相关问题均由伍尔夫夫妇以及后来的合伙人莱曼视每本书的具体情况而定,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独立标准和品位开拓出版领域;其三,霍加斯出版的图书扉页上均印有“雷纳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霍加斯出版社发行”字样,赋予出版社一种品牌内涵,随着夫妇二人在政治和文学界名声的远扬,由他们亲自阅读、编辑、审订甚至装订的出版物越来越受到粉丝的追捧;其四,推出品牌系列丛书,如霍加斯文学批评系列(共35本)、霍加斯文学演讲系列(共16本)、莫登斯战争与和平演讲系列(共8本)、霍加斯当代诗人系列(共29本)、霍加斯书信系列(共12本)、当今问题小册子系列(共40本)等。伍尔夫夫妇邀请当时社会上的著名人士就文学、批评、社会、政治、时事等议题撰写论著,作者们的论点大都代表时代的声音,对当时的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传记文学的推介

从1920年起,霍加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一系列传记文学作品。雷纳德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最令人瞩目而有望获利的还是越来越多传记的发表,传记图书确实与小说形成了竞争,可以设想,很多人从真实人物的生命故事中得到的教益与他们从虚构人物及虚构故事中得到的教益一样,甚至更多。”[6]由于传记总是与历史和名人轶事相关联,比一般的小说更吸引普通读者,出版传记确实更有利可图。不过,除了经济原因,伍尔夫夫妇对传纪文学的浓厚兴趣也是他们推介传记作品的重要原因。雷纳德宣称:“不同时代好像有特别适合它们或吸引它们的不同文学形式。1600时代的作家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创作过戏剧,1800时代是诗歌,1900时代是小说。目前我们似乎正在从小说时代转向传记时代,其标志之一是有大量的传记正在被创作出来,另一个标志是评论家正着手评论历史和传记艺术而不是历史和小说艺术。”[7]

霍加斯出版社最早出版的传记作品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列夫·托尔斯泰》(1920年)、《索菲亚·托尔斯泰伯爵夫人自传》(1922年)、《托尔斯泰谈话录》(1923年)、《托尔斯泰的恋爱书信集》(1923年),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托尔斯泰的故事,创作笔法各不相同。例如,玛克西姆·高尔基写的《列夫·托尔斯泰》与《索菲亚·托尔斯泰伯爵夫人自传》中关于托尔斯泰晚年离家出走情况的叙述就大相径庭。这几本书受到读者的热捧,发行量占1920-1924年所有图书总发行量的四分之一,这不仅使托尔斯泰在英国名声大噪,也在霍加斯出版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后,霍加斯出版社又出版了《工作中的亨利·詹姆斯》《约翰·德莱顿的品性》、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自传《早年印象》《一个学生的回忆录》、演员维奥拉·特里的自传《空中城堡》、斯蒂芬·桑德斯的自传《早期社会主义的岁月》《伏尔泰》《普鲁斯特》《印度妇女》等传记作品。1934-1937年,还出版了一系列短小精悍的传记作品,旨在通过一些名人的故事教导青年人。如“透过当代人之眼”系列和“建构世界与动摇世界”系列,包括查尔斯·兰姆、勃朗特姐妹、苏格拉底、达尔文、圣女贞德等的小传,这些图书寓教于乐、价格低廉,不少都可供学校学生使用。

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吸引更多读者,霍加斯出版社在传记发行方面的方法新颖多变,例如,它并不要求传记作品是长篇巨制,像维多利亚时期的传记那样至少两卷,薄的小册子或篇章也行,只要能展现传主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在题材选择上,它既不排斥工人阶级作家的回忆录,也不排斥女性传记(包括自传)作品,更不排斥心理分析类传记。它发表的传记形式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甚至包括很多大胆的革新之作。

阿诺德·尼科尔森1927年发表的《有些人》在英国传记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有9个章节实际在1924年已经以“珍妮·德·艾诺房东大妈小传”为名由霍加斯出版社出版,尽管它属于受朋友之托、印数非常有限的那类出版物,但此前另一家出版社已明确表示该书“内容过于私人化不便发表”拒绝出版。弗吉尼亚甚至还为《有些人》在拥有约20万读者的《纽约先驱报》上发表了她的书评《新传记》,赞扬它在描述真实生活时渗入了许多虚构故事的手法,渗入了作者的想象、立场和观点,更有效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更趋于真实。她批评维多利亚时期的传记作品非常模式化,总是描绘传主的高贵、正直、纯洁、严肃,把其缺点压缩到最低限度,脱离生活的真实面貌。她提出,必须告别从约翰生和鲍斯韦尔开始到锡德尼·李为止的旧传记书写方法,倡导注重描绘人物心理、塑造人物个性、有趣而生动的新传记书写方法。她不仅提出了“新传记”理论,还开始进行创作实验,先后于1929年和1933年以极其大胆的虚构叙事手法,创作发表了《奥兰多》和《弗拉西》这两本副标题均为“一部传记”的作品,开启了英国新传记艺术的大门,这两本书的畅销为霍加斯出版社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三、新传记的传播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9月22日的日记中曾庆幸自己是“英国唯一一名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妇女”,霍加斯出版社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手段,还是她的救星,使她成为一个艺术家——可以放手写出她自己的离经叛道之作。”[8]她创作的《奥兰多》和《弗拉西》都非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传记作品,而是对传统传记的戏仿之作。

《奥兰多》是一部充满狂想的浪漫传奇,主人公的生命延续四个世纪之久、身份与性别均发生了离奇变化,是作者以其好友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出生于英国古老贵族家庭的小说家和诗人的家族故事为基础杜撰的人物传记。开头是郑重其事的序言,一本正经地向支持和帮助作者的亲友致谢,书中编有脚注,附有八幅插图:用薇塔的三幅照片充当奥兰多的肖像,用作者外甥女的化装照充当奥兰多情人的肖像,用一张家族照片充当奥兰多夫妇的合影。书后是学术性十足的索引,编纂了大量的条目;《弗拉西》的主人公则是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的一只西班牙长耳狗,书中也像《奥兰多》那样附有注解、资料目录和9幅插画,包括弗拉西的“肖像照”和图画,均用弗吉尼亚夫妇的家犬品卡的照片和图画冒充,貌似狗的传记,实际是从狗的视角描绘了勃朗宁夫人的故事,揭示了女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感情。

作为出版人、编辑、作家和评论家,伍尔夫夫妇意识到20世纪初的英国处于一个社会思想转型时期,世界大战、科学发展、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兴起,都不断冲击着19世纪的传统思维,推动着文学艺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他们通过阅读和编辑传记文学书稿,发现传记写作也在发生变化。弗吉尼亚认为,传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是传主行为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传主个人品性的真实性。新传记作者“不再是那个一丝不苟、满怀同情的伙伴,不辞劳苦甚至是亦步亦趋地去找寻他书中主人公的足迹”。[9]她欣赏传记作者挑选有关主人公的生平事实,然后像小说那样去写。她在《传记文学的艺术》一文中写道:“通过给我们讲述真实故事,把不重要的细节逐一筛选出去,将整篇作品加以规划,使我们看到其概貌,传记作家比任何诗人或小说家(除了最优秀者的以外)都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10]

《奥兰多》和《弗拉西》正是弗吉尼亚新传记理论的产物,它们充分体现了她著名的“大理石”与“彩虹”结合说:对于传记,事实如同大理石一样实实在在,个性如同彩虹一样多姿多彩。传记作家应当力求个性与事实的最佳匹配。随着《奥兰多》和《弗拉西》的热销,伍尔夫的新传记艺术理论和实践引起了读者和评论家的极大关注。新传记把重点放在艺术设计、小说形式、心理解释和戏剧连续性上,使新传记艺术进一步得到发展。尽管新传记稍有不慎就会滑入小说文类之中,但它却使传记作家能够从自己的视角,自由地观察、剖析、阐释和表现传主的生命故事,通过采用心理分析等新方法,揭示传主的行为、动机和无意识等方面的真实,彻底告别维多利亚时代那种更像历史文件汇编的卷帙浩繁的传统传记,而更多地强调传记的艺术设计、资料加工、材料剪裁等,将传记重新拉入文学行列。[11]20世纪初由英国文化名人伍尔夫夫妇创办的霍加斯出版社以其独特的经营策略不仅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还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社会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伍尔夫夫妇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传记文学在图书文化市场的发展前景,推介了一批传记文学作品,包括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新传记作品《奥兰多》和《弗拉西》,使其所倡导的新传记理论得到传播,对英国传记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Willis,J.H.Leonard and Virginia Woolf as Publishers:The Hogarth Press 1917-1941[M].Charlottesville:UP of Virginia,1992.

[2]Southworth,Helen.Leonard and Virginia Woolf,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Networks of Modernism[C].Edinburgh:Edinburgh UP,2010.

[3]高奋.霍加斯出版社与英国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J].中国出版,2012,7(上):56-59.

[4]段艳丽.在文学理想与现实利益之间[J].出版科学,2015,23(4):86-90.

[5]Woolf,Virginia.The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M]. Eds.Nigel Nicolson and Joanne.Trautmann.5 vols. London:Hogarth P,1975-80.Vol2:242.

[6]Woolf,Leonard.The Autumn Crop[J].The World of Books.Nation and Athenaeum.8 October 1927:22.

[7]Woolf,Leonard.The Science and Art of Biography[J]. The World of Books.NationandAthenaeum.13 March,1929:882.

[8]陆扬,李定清.伍尔夫是怎样读书写作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29.

[9]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芙随笔全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703.

[10]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芙随笔全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35.

[11]唐岫敏.传记面面观[J].外语研究,2013(4):97.

G239

A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伍尔夫的传记叙事艺术研究”(12WWB003)

吴庆宏(1969-),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

猜你喜欢
传记文学弗吉尼亚伍尔夫
诗人写诗人的长篇传记文学《峭岩传——青铜的天空》出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与伍尔夫相遇
弗吉尼亚·伍尔芙《到灯塔去》的成长主题解读
弗吉尼亚就是爱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