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李德才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40)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视域下的人与动物关系评述
张慧,李德才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40)
摘要:从古到今动物一直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伙伴,他们和人类一样具有珍贵的生命,动物也有感情、有知觉、有意识。但是科技的进步对动物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珍稀动物数量逐年减少,甚至灭绝,动物保护迫在眉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广袤土地中,拥有大量的动物保护伦理知识,研究中国传统生态视域下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动物保护意义非凡。
关键词:生态伦理;动物保护;平等;庄子
0引言
纵观历史长河,深入挖掘和梳理中国传统生态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提高人们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珍视动物的道德自觉性很有意义。在自然界中,人类是动物最亲密的伙伴,人类想要改善与自然的关系[1],先要协调好与动物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过不少人与动物有关的诗歌、典籍、图腾和成语等。研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中国古人对动物的悲悯情怀,对动物的博爱宽广胸怀,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都对今天人类正确处理自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国学者史怀泽说过:“中国伦理学的伟大就在于,它天然的并且在行动上同情动物”[1]。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找到与现代社会相关的动物保护的精神内涵。
1自然万物相依存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最早被庄子提出,后来汉朝董仲舒也有论述,宋儒张载最后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个观点。天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人就是人本身,合一指人和自然界的统一。在后世研究中“天人合一”被视为儒家学说最高理想。
“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确定人是自然界中一员,自然界有其自身规则,人应该按照规则做事。古时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是说人和自然相互协同,人的活动应与自然环境相一致,人的道德应与自然环境同一。儒家“天人观”是把整个世界看作同一个生命整体,因此人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
道家秉承“以天合天”的生态整体性及“无为”“知止”的生态思维,已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老子认为事物的成因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道是事物运行的轨道,道就是自然,所以道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道生万物,物我唯一。”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的根本,万物是在一个整体中,展现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经过分化最终形成阴阳和三气,进而再产生万事万物。所以说道家一直强调顺应自然规律,世界一切事物是整体的自然属性。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类“法自然”,按照自然规则活动,维护动物的自然状态。
佛教来源于“缘起”观念,世间所有都不是孤独存在,而是源于“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行、恼苦集。”所谓法则存在彼此融合之中,动植物和人类等都不例外。世间万物都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每种物质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整体关系中,动物与人类的存在是在彼此的参照中。《华严经》中“相互包含、相互印证、相互依存。”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导致动物物种的减少,进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从而自然环境的变化最终会反噬在到人类自己身上,所以对整个生物链都产生了影响。人类对待动物的不恰当行为造成动物病疫,这种病疫又会传染回人类当中,给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它验证了佛教“因果业报”论。它很好地表达了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爱护万物已达到永续利用万物,方与天地成为有机整体。
2人类贵人轻物的普世观
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1]君子会爱惜万物,却达不到仁爱,对人民会有仁爱之心,却达不到亲爱的程度,如果亲爱人民就会仁爱人民,如果仁爱人民就会爱护万物。在孟子心里人是最重要最珍贵的,“仁民”是“爱物”的前提,通过“仁民”进而实现“爱物”,最终达到生态大一统。孟子的“仁民而爱物”思想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了有力论证。
《荀子·王制》中提出“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是说鱼怀孕产卵的时候,不要向湖泊投入渔网和毒药,池塘里鱼虾种类就会多样,且数量丰富,使百姓有丰富的食物和余用的钱财。他是站在人类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时禁”政策,是为国王统治国家提出的治国政策,虽然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但不得不说也勾画出了一幅生态循环的风景。“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君主处理不同动物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有序成长,动物的生长就会越来越旺盛。由于人类的嗜欲无穷,所以要限制人们随性索取的物欲,要取用有时、取用有度、取用有法。虽然荀子的这些主张是作为治国安邦的政策提出的,但是这样的策略却为生态哲学提供了实践策略,对节约资源、保护动物的生态环境尤其有进步意义,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维护人的自身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保障。
明儒高攀龙告诫家人“一般皮肉,一般痛苦,物但不能言耳。不知其刀俎之间,何等苦恼,我却以日用口腹,人事应酬,略不为彼思量。”这是从“少杀生命,最可养心”的人类是世界的本源角度出发的,但他表现出对动物的同情和怜悯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人类对遭遇不幸的对象产生的同情怜悯不忍的心理活动,人有不忍之心者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寄恻隐与微物。恻隐之心是一种对生命悲悯的道德情感,他会潜伏在人心灵深处,使人产生不安焦虑或者痛苦,对人们的行为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人们看到动物被擒或被杀就会产生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使人不安,所以心灵就需要释放,高攀龙等学者的言行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使人感到轻松和快乐。还有一种思想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一个人如果遭到不幸的事情,就有关于这种不幸的切身感受。如果他遭受过类似于生命的威胁,他看到动物的生命遭到危险时,他一定会产生恻隐之心,因此恻隐之心就被这种感同身受强化了。
孟子“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就是被动物被杀害时的惨烈叫声所影响,他们临死时痛苦和恐惧的哀鸣,激发了孟子的不忍之心。清朝文人周拱辰的《绣溪里放生碑》和潘书馨的《为兽乞命文》都极力地渲染动物被杀和烹饪时的惨烈,以此刺激人们的恻隐之心,它所表达的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心灵进化,而对动物加以保护。通过对动物的怜悯之心的释放,使人们精神上得到满足。
3动物生存权利的自然价值观
庄子认为人与万物的地位相同,天地间人没有特别优越价值。因为对人的权威性、特殊性的淡化,人的存在在庄子这里缺少了先天的与众不同,但也拉近了人和万物之间的距离。在庄子的思想里,动物既不是人类用来显示人的高贵的附属品,也不是人的敌人或没有关系的事物,而是人的伙伴,在庄子心中人与动物不论在地位上或是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换言之,如果人是主体,那么动物也是主体。我们从庄子的思想中总结出,动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拥有相同价值和目的,所以人应该像尊重人类自己那样尊重动物,而不是对它们进行破坏和杀戮,所以要打破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不为人的过度需求而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
庄子活着时与动物为伴,死时也不想与动物分离,他有与动物合为一体的愿望。庄子将要死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想要给他举办隆重的葬礼。庄子说:“我用天地做棺木,日月做双壁,星星做珠宝,万物与我合葬。我的葬礼还不够隆重么?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弟子说:“可我担心老鹰乌鸦把你吃掉。”庄子回复:“放在外面会让乌鸦吃,土埋会给蚂蚁吃,从乌鸦那抢夺吃的东西给蚂蚁,这样太偏心了!”庄子本着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去的原则,把自己交给了动物,希望与它们融为一体,完全回归于自然,这样也保证动物的食宿问题,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在庄子心里动物是最重要的,它的存在有它自身的合理性。虽然动物本身不能主张权利,但作为人类应该关注动物本身的利益。在《庄子·马蹄》中写到:马蹄可用来踏平风雪,马毛可用来抵御严寒,吃草喝水、奔跑驰骋,这些是马的天然性,纵然是高大的殿宇对他也没有用。直到伯乐出现来管理马,于是就有了削马蹄烙上记号,用缰绳把它栓起来关入马厩,经历过这些的马就死去十分之三了。然后将它渴着、饿着、训练它驱使它快跑,再用鞭杖抽打它,马就死去一大半。庄子反对禁锢动物,主张恢复其本性,让它们自由地生活,庄子认为人与动物是完全平等的,动物是独立存在,有其自身价值属性,所以人要像尊重人类自己一样尊重动物的固有天性,而不应该加以戕害。人应该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思想,不应该为动物越俎代庖,不应该代表动物做生存和自由的决定,而应该履行“赞天地之化育” 的社会责任,站在动物的立场去为他们的生存发展考虑,进而促进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就明确提出爱护鸟兽动物的生态伦理目标。他曾说:“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仁?”意思是仅仁民还不能称之为仁爱,只有把这种爱扩大到爱护其他动物身上才能称为仁爱。生动地表现了儒家对生命的怜悯之情,由仁爱而滋生的爱物之情。北宋思想家张载以为,仁爱就是要爱人类自身也爱万物,人是万物中一部分,与万物有相同的属性,所以不能自私地偏袒人类。他认为人和万物同是天地所创造,人与人是同族,人和物是伙伴。
在佛教中对动物保护是以“戒杀”“护生”为内容,并且明确具体行为准则。基于佛教的“缘起”“护生”等生态思想,佛教“戒杀”意在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明确要求佛教众人不许杀害世间所有生物,包括不杀人和动物,还有不虐待伤害动物。戒杀不但是对人行动上的约束,还是对人的信念想法上的约束。《大智度论》指出:“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可见佛教中戒杀的重要性,和“戒杀”相对应的就是“护生”,包含“素食”“放生”等详细的内容,“护生”意在所救护的生命得到了安全和自由。符合佛教精神的“护生”应包括:素食、环保、生态等。我国最早有历史记录佛教大型“放生”是由隋朝时期智者大师在浙江组织的63处放生池。“素食”在佛教中是戒杀、护生的成果,素食以被科学证明是一种非常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客观上给动物保护提供帮助,为动物保护提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4动物自由的普遍平等观
在《庄子》中有个几小故事:河神问北海神:“什么是天然的?什么是人为的呢?”北海神回答:“牛、马”生下来有四只脚,就是天然的,把马鞍放到马上面,把绳子穿过牛的鼻子,就叫做人为。因此不要人为地破坏天然,不要因为雕琢而伤害生命。遵守这些道理就是恢复到天真本性。”这个故事是动物以为主角,明确了动物的天性和人为创造,并提出要尊重动物和人为创造的天性。反对人对动物加以人为的破坏,他始终坚持以本性为最根本,尊重动物自然属性这一永恒主题。在庄子看来动物的本性不能改变,如果任意的改变就可能造成失去自身的存在意义。
可以说庄子是古代思想家里对动物的研究最广泛的一位哲学家。庄子对动物有特殊的感情,他喜欢拿动物做比喻,鮒鱼、神龟等都是庄子自比的对象。庄子不只是拿动物自喻,还借动物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把自己比作鲫鱼,借鱼来传达他对监河侯虚伪狡诈的愤怒,或以凤凰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一天,庄子坐在湖边钓鱼,楚王派出两名大臣邀请庄子入朝参政。庄子边钓鱼边说:“我听说贵国有只神龟,死了已经3千多年了。国王用布把它包起来放在竹盒里,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是愿意死了留一把骨头让人尊贵的供奉呢?还是愿意活着带着它的尾巴在泥泞的地里爬呢?”两位大臣都说:“当然是活着带着尾巴在泥泞的土地里爬。”庄子回答:“二位请回吧,我也想带着尾巴在泥泞的土地里爬。”这里庄子把动物固有的自然属性看作最根本的利益,它不能受到破坏。
在《庄子》中多次表达了人与动物的关系。有一天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一只翱翔在宇宙之间的蝴蝶。他不知道自己是在庄周,忽然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在庄周。于是他很困惑,不知是蝴蝶的梦化作了庄周,还是庄周的梦化作蝴蝶?庄周和蝴蝶相互转换实现了“物化”现象。这里庄子有意模糊动物与自己的界限,实现蝴蝶与自己的物我两忘,并且也看到庄子有能像蝴蝶一样自由的梦想,所以蝴蝶本该是自由的,动物本该也是自由的。自由是动物的天赋权利,动物为了自由不惜牺牲生命,人类对动物的驯化就是在侵蚀它们的生命,所以人类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自由权利。
5中国传统动物伦理观的当代价值
在工业革命前, 兽类动物平均每8000年会有一种灭绝,鸟类动物平均每300年会有一种灭绝,但是从工业化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是原来自然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多倍。就在现在,已经有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五分之一的爬行动物,九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鱼类濒临灭绝,动物保护刻不容缓。研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视域下的人与动物关系,对于解决现在动物的危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的加剧、资源种类和数量的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动物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出现和空气的大面积污染等,使得生态环境修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永远不能修复。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一是要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使环保成为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第二是加强保护区的建设,生态保护区是动物生长繁衍的理想场所,会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至关重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晋朝诗人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中已经勾画乐一副生态美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一个良田美景和悠然自乐的生活状态或许是我们要追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基本的状态,它也会为生态建设提供有益蓝本。
其次要培养公民动物伦理教育。动物伦理教育要唤起公民对动物的责任感,使责任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其成为一种新的伦理思想。动物伦理教育也是公用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以培养公民对生命的尊重品格,来调动公民参与动物保护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公民的动物保护意识要以环境教育为依托,向公民普及动物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公民对动物的认知,以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我国应在中小学开设动物伦理和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从小培养孩子对动物的责任感,还可以用多种新媒体形式,如微博、微信等进行公众教育或者建立动物的保护组织,来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再次要促进动物伦理的法制建设。单纯的道德批评解决不了一再发生的动物虐待问题,所以迫切需要一部反虐待动物的法律法规出台。世界各国对动物保护的立法工作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中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止虐待动物法》,在这些法律中,对动物的态度由一般的“物”发展成为能感知痛苦的生命体,即人类的生物伙伴。我国《反虐待动物法》是由一些法学专家起草中的一部法律,不过该部法律只是专家例案,不是法律规则。我国应该建立动物的立法保护,借鉴外国成熟的立法经验,发展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国情,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反虐待动物法。动物伦理法是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人类的行为,通过法律强制手段来提高人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随着动物伦理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动物伦理法律建设,增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我国例朝历代都对宰杀耕牛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借鉴中国传统文华中的动物保护律例,为现代动物保护法律的研究找到理论依据和实践办法。
最后要抑制消费主义的蔓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消费能力在逐渐提高,从而使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加强,从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发展成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有人认为消费能力强是身份的象征和美好生活的体现,由此这种行为使动物成为消费中的巨大受害者。非洲的犀牛是世界顶级珍稀动物,由于犀牛角的价格大幅上升,对犀牛捕杀活动的加剧,使犀牛的数量已缩减了原有数量的百分之九十,犀牛处于灭绝的边缘。
《左传》中提出:“检,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消费与节俭联系起来是大德,因为他使人寡欲[1];奢侈是大恶,他使人欲望加强。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优化消费结构,树立适度追求物质之生活的人生观。建立“健康、绿色、自然、和谐”的消费方式。人们通过转变消费结构的方式来减少对珍稀动物和动物的营养摄取[1],如合成的熊去氧胆酸完全可以替代熊胆,而且比熊胆更有优势,杂质少有效成分高价格也便宜[2]。这样既减少了给熊带来的的痛苦又使人类对生活的满足感增强。我们应该继承中国崇尚节俭的传统,合理利用资源推行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不至于破坏后代生存发展的空间,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的节俭最终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6结语
或许人类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的生物就不会有那么多灭亡了。在大自然中人类是唯一不按照自然规则行事的特例群体。虽然出现过一些动物保护组织,但是人类对动物的认识还很不健全,为他们服务就更加难以实现。人类只是考虑为自己的生活不停地向自然索取,却不考虑这样的索取是否已经过度了,自然在这样无节制的索取中还能坚持多久,我们能为后代留下点什么。因此我们要改变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要抛弃享乐主义、物种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等思想,要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敬畏生命的态度,舍弃那些奢侈性的消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少吃肉食,多吃素食,爱护环境,进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来保护生态环境。研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中的智慧结晶,它们为人类保护自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为人类的动物保护提供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给出现实理论依据。
现在保护自然,倡导的动物福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希望通过宣传和交流有更多的人投身于动物保护的社会群体中,使这一行动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一种社会趋势。
参考文献:
[1]张雯雯.儒家动物伦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32.
[2]李妍.归真堂有胆上市,没胆转型[J].中国经济周刊,2012(8):105-107.
责任编辑:沈宏梅
Comment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kind and Anima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ical Ethics
ZHANG Hui, LI Decai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animals have always been important partners of people i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same as mankind, animals with emotion,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have their own precious life. However,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used great damage to animal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amount of rare animals has been decreased year by year, even extinction, animal protection is imminent. In the vast land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ave a great deal of ethical knowledge of animal protection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y for animal protection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ecological ethics; animal protection; equality; Zhuang Zi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514131)
作者简介:张慧(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德才(1973-)男,哈尔滨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B233.1;B8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5-00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