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

2016-03-24 04:33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构筑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纪 研

(沈阳音乐学院 文化基础课程部,沈阳 11016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

纪研

(沈阳音乐学院 文化基础课程部,沈阳 110168)

摘要:现在我国欺诈等事件频繁发生,国民素质被质疑,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备受重视,寻找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是目前研究焦点。本文简要介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分析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筑的原则,介绍几项该课程应该怎么构建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构筑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构筑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几部分为核心,是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路径,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培养出社会主义新型优质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来,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也体现其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深入领会理论知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随现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实践教学模式,例如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老师负荷大,有些学校也就放弃实践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师生课堂互动少,学生课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被用于生活,会认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重要,在生活中用不到,体会不到其重要性,这样的现象偏离教育部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为达到国家教育部设置课程的目标,构建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1]。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教育部开始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且一些学者研究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已获得一定的贡献,例如柳礼泉研究该项目后编著的《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吕志等研究实践教学模式后编著的《面向社会,实践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只是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整体层面,对细节的研究还有欠缺,但是这些材料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构筑提供很多帮助,也为后来研究提供便利。在后来,李战军也在后期研究实践教学模式后编写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导航》一书,同样马计斌等人和严瑞萍在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后分别编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读本》,这些书对实行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提供大量的资料和宝贵经验,特别是王荣发在研究该项目以后编写的《“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理论与探索》一书,在书中作者深入探索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还包括考核机制,并提供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充分展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2]。

在知网中可以看到现在将近180以上的文章在叙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各种事件,这些文章对实践教学的问题进行全面介绍,其中也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及意义,还有的文章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也有一部分文章叙述一些教学方案,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我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中已经有些贡献。在国外没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但是在高校曾开设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课程,这一课程与我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相似,外国的研究者们在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们研究的重心是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上面,重视学生的考核机制研究,国外在具体实施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学者要重视的,由此可见,我国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上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我国学者也要重视其具体实施过程的研究。

3实践教学的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是一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课程,重视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过程,这些不同于课外活动课程,也有别于社会实践,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几个特点,在下面进行简要介绍。

(1)该门课程教学形式的实践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其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教学中重视教授理论知识,忽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教学中显得很死板,学生对接受的知识很难理解,渐渐会出现反感和抵触心情,降低学习兴趣。并且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脱离生活和社会,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获得的教学效果偏离了教育部的要求,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在该课程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创造各种环境,开设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将理论知识合理利用,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3]。

(2)课程设置的规范性。近些年,我国高校的管理者意识到传统教学氛围已经脱离社会氛围,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些学校为了改变学校氛围,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例如金话筒、辩论大赛、志愿者协会和社区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属于课外活动,其与实践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同。在相同的方面,这两个活动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为了构建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使得学生能在社会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来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该课程将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安排预定的教学课时,安排专业老师教学,其教学主体、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都不同于课外活动,实践教学根据理论知识内容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实践内容辅助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课外活动只是提升学生课堂外的能力来开设的活动,与课堂内容的衔接部分很少。有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的不同是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主要不同点。

(3)教学过程的自主性。在我国的教学历史中,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内容以书本上内容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也很少有时间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课堂上的例子都偏向于老旧和简单,很多操作都是给定步骤,学生没有创新的机会。在现在提出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提倡学生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老师在课堂上以社会为背景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证实理论知识,巩固学习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将实践教学误认为社会实践,这是由于对教学重点不理解的缘故,社会实践是学生在课外与假期的教学活动,老师几乎不参与,在社会活动中学生不受学校的约束,按照组织的要求从事社会活动,在相关问题上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根据两者的本质区别,学生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区分清楚,合理进行相关活动[4]。

根据上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三个特点,表现出实践教学具有两面性,在构筑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时要抓住这两个特点,完善其教学模式。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构筑的原则

根据上面所述的实践教学特点确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构筑原则,确定这些原则才能合理构筑其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1)构筑该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科学合理进行教学,但是经过调查,我国一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中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随较以往重视,但是与社会要求还相较甚远,再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被约束,学生在学习中单一的学习理论知识,长时间下来学生会慢慢忘记这些知识,学生学习效果低。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贴近生活或者来源于生活,并且将培养思想道德修养深入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运用知识的自主学习意识。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往学生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在实践活动中融入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学习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辨别是非与对错,树立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类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部的教学规定中,将理论知识教学变为主要部分,实践教学为辅助和延伸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保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3)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现在我国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主导部分,在21世纪素质教育被推上教育新高,也是教育重点。尤其是在这个世纪因为一些不雅事件的出现,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是首要提高重视度的课程,在我国教育中推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培养新思维,使学生体会实际生活,思考生活,领会生活带给我们的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

5.1实践教学模式的目标

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下,我国教育部规定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目标有:一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二是在实践中巩固认知、加强体验并转化为行为。根据这两个目标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工作者是希望高校学生能直面现实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证实其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三观,将知识真正内化为人生内涵,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提高,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与言语上得以体现。

5.2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和形式

(1)该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根据调查,现在学生的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多数还是在教室中,为了能及时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出来,在课堂上还需要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等活动,这些活动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进行设计,例如可以设计演讲题目为在大学生生活中,如何创造人生价值,理想在大学生活中作用等方面做出贡献。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引入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就当下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老师在讲解中重点是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甚至是生活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2)校园实践教学。校园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在校园进行实践教学,设计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在社会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来设计,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首先在学校制定一套行为标准,评选“文明寝室”、“文明大学生”等鼓励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调查,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几个话题,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校内调查,间接了解当下大学生消费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再次,可以在校内组织模拟法庭、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就一个现实问题或者虚拟问题,学生在一个环境中模拟法庭,对这个问题进行评判,巩固学生的知识;最后可以组织社团活动,例如可以进行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增加个人人格修养等。在这些活动中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经过这些时间活动,使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搬到生活中,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

(3)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该课程实践教学重要的环节。在高校可能进行的该课程的实践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参加实地考察,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博物馆、纪念馆或者是监狱等地方实地感觉;二是社会服务,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福利院和养老院等地方,让学生了解那些老人的问题和贫困者的问题,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三是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社会对大学道德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3实践教学模式的组织和实施

在实践教学模式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和老师的指导地位,老师落实实践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理解透彻,老师等教育者也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制订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重视学生实践成绩。并且在每一个学期结束之时,召开教学大会,总结一年来教学情况,评价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总结主要是根据老师在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课堂互动情况,学生教学意见反馈,综合评价教学效果,分析得失,为接下来教学提供资料,构筑完善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初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8(9):152-154.

[2]林俊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体系架构研究[J].成才之路,2008(12):26-27.

[3]周雅难.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借鉴意义: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57-60.

[4]王滨有.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31.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6(2):25.

责任编辑:刘琳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JI Ya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Basic Courses,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110168, China)

Abstract:Nowadays, fraud in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resulting in that national quality is questioned.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it is required to solve the problem fundamentally,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looking for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the focus in current research.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for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principles of building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eaching mode, and gives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6-01-21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研究项目(JY201623-05)

作者简介:纪研(1981-),女,辽宁营口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6-0117-04

猜你喜欢
构筑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带一路”构筑“健康丝路”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践行治水方针 构筑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