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优化

2016-03-24 04:33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格

矫 宇

(吉林工商学院 思政部,长春 130507)



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优化

矫宇

(吉林工商学院 思政部,长春 130507)

摘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根本是对其人格的优化。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经济的窘困衍生出诸多的心理困扰,故他们的人格发展较之非贫困生呈现出更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个问题越来越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心理学层面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他们的人格发展特点进行了剖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人格培养路径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性探索。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格

1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凸显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适应和效能状态,能够及时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对自身做出适当的调整,能够积极有效地从事各种社会交往、合理适度地处置各种人际关系、积极适当地参与各种活动、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作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显示出了优良的一面,他们大多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吃苦耐劳、顽强上进、学习勤奋、成绩优异,但与此同时,因经济窘困而衍生出的各种心理困扰、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较之非贫困生而言,贫困大学生的幸福指数以及安全感、归属感、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因此往往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笔者曾经对本校(吉林工商学院)及其它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过多次单独访谈、集体访谈、问卷调查及心理测试,从调查研究的实际结果来看,贫困生的各项指标不容乐观。以《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测试为例,本次测试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在本量表的十项因子测试中,贫困大学生在“躯体化”“焦虑”“忧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的多个维度上均显现出更多的问题。具体来说,“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和“偏执”这三项指标是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的测试项,贫困生这三项因子的分值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表明个体在与人相处和交往中更加敏感多疑、偏狭固执、过分关注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来自外部的刺激反应过度、情绪冲动易激惹、攻击性强;而“躯体化”“焦虑”“忧郁”“强迫症状”这几项测试因子的高分值,则显示相对于非贫困生,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压抑自卑、郁郁寡欢、焦虑不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同时伴随各种身体上的持续性不适,其中以睡眠障碍和胃肠症状居多,他们更易在情感上表现得脆弱、伤感、冷漠、缺乏同情心,在行为上表现得孤僻、自闭、保守、退缩、乐群性差,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很容易被所处群体“边缘化”,而这种“边缘化”的状态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刺激和加深主体的焦虑和忧郁,如此便成为一个不良的双向反馈循环,这种负性的人际氛围和正常情感交流的匮乏,使得很多贫困大学生获得来自同伴的积极情感支持和各种社会支持必然相对较少,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贫困生的人格发展中,通常“自我压抑”和“渴望成就”会同时存在,这种矛盾组合,使他们经常处于一方面自我评价过低而另一方面又有着强烈的成功动机这样一种焦虑和纠结中。总之,从各项调查研究的实际结果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普遍偏低,这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高校中这样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科学、及时、有效的人格教育已成为提高其心理素质的关键所在。

2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解析

人格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主观认知等因素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相对于其他同学,艰苦的成长环境和艰难的求学之路造就了贫困大学生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质。

(1)自卑与自尊。自卑且自尊通常是贫困大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城市贫困家庭,物质的匮乏、经济的窘迫始终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艰苦的家庭环境和不甘屈从的意念使他们一进入大学就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债和感情债,承受着来自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努力在生存与求学之间寻找平衡,他们在人格特征上通常会显示出自卑与自尊兼有的双重人格。

进入大学后,他们或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所带来的眼界狭窄,或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所限,无力进行个人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使他们在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或者与同伴的日常相处中很容易感到相形见绌、力不从心,这种比较之下带来的失落感、剥夺感很容易让人感到自卑和迷茫。但是,人生却因选择而不同,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发展走向也不一样:同样的人生境遇,有人选择了积极面对,把贫困作为一种奋进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他们以自己的优势成功化解了劣势,最终实现了由自卑到自尊的积极转化,这种转化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无疑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这是一种人生的跨越;相反,面对不利和差距,有人在精神上首先落败、心理上发生塌方、行为上逃避退缩,他们怨天尤人、悲观嫉恨,有的为了所谓的“自尊”极力掩饰自己的家庭状况,不敢对同学承认来校探视自己的父母,不愿申报国家提供的助学金,为了虚荣,或者宁可饿肚子也要硬撑面子来维持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符的消费,或者向本已十分艰难的父母伸手要钱,有的甚至会触犯法律铤而走险,这是一种由“自卑”到“自尊”演化过程中的变态心理,是所谓“自尊”的极度异化。总之,自卑与自尊兼有的双重人格是很多贫困大学生内心忧郁焦虑和人际紧张的主要致因。他们渴望融入群体,又怕因贫穷而被轻视,他们渴望被接纳,又因敏感偏执而难以被认同,他们渴望得到帮助,又易对别人的援手理解为怜悯和同情,这种不正常的交往心态势必会带来许多人际困扰,他们在内心的矛盾纠结中脆弱而又坚强着。

(2)自强与依赖。自强与依赖是贫困大学生中常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贫困大学生的求学之路充满艰难,面对逆境,他们会有着不同的内心认知态度和外在的应对方式:有的乐观豁达,积极自信,心态良好,能坦然面对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他们勇于承认贫困、正视贫困,不会以贫为耻,相信困难总会过去,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把压力的负相关转变成奋进的正能量,把艰难的经历视为人生的历练。学习生活中,他们与同学交往自如,积极参与学校班级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赢得老师同学的赞叹和尊敬;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面对国家、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各种助学手段和助学政策,有些贫困大学生却因此而产生了恃贫而惰的心态和行为,他们缺少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外界的经济资助上,他们拒绝勤工俭学,更不愿去踏踏实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是一心一意寻找脱贫的捷径,有人甚至把贫困当做索取的资本和理由,心安理得地等、靠、要,把学校学费的减免视为天经地义,把社会的爱心资助视为理所当然,对别人对社会缺少起码的回报心和责任感。以毕业后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为例,每年大量违约现象的存在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诚信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诟病的一个焦点,这说明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确实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短板,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从心理层面还是从道德层面上来看,这都是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坚忍与隐忧。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通常具有坚忍与隐忧并存的特点。艰苦的成长经历和求学经历潜移默化地造就了他们内敛隐忍、不屈不挠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他们通常在心理上要比同龄人更加早熟,内心规划更加清晰明确,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对目标的追求更加坚定执着,他们有恒心有毅力,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和坚持性,吃苦耐劳、发奋图强几乎是其标志性的人格特征。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着强烈的隐忧和不安,经济的压力、自尊的需求、归属的需求、预期的目标、现实的反差等带来的内心冲突又常常会使他们陷入焦虑、疲惫、失落和茫然之中,尤其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内心深处常常会对自己的未来而忧心忡忡。贫困大学生往往不仅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使命,更承载和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他们迫切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切从而实现际遇和命运的转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过高的自我期望值常常也会导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注定是难以实现的,而且有些现实问题也并非是通过个人努力所能解决的,这种失落感和无力感通常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怀疑、不满和失望,在“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些都加剧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和隐忧,有些心理素质不良的学生就有可能因此对现实和未来失去信心并引发心理危机,甚至演化为严重的人格障碍。

3贫困大学生人格优化的培养策略

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其核心和根本是人格的优化,这是一个需要多层面、多管道共同努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现实的贫困压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既需要来自外部的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也需要心理层面的自我完善,因此,其人格塑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认知教育,引导情感走向。人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在任何困境中都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以豁达乐观的心态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养成一种积极的认知习惯。好的认知习惯是心理自助的关键,它决定了人的情绪走向,带给人不同的情绪体验,是使人开朗自信的力量源泉。一个人一旦习惯了积极的认知和归因方式,那么他在任何境遇下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会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去理解、去感受、去行动。

贫困大学生会因为经济贫困遭遇更多的现实困难、体验更多的世态炎凉,因此更容易产生不公感、失落感和剥夺感,更容易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和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从而对生活感到失望和沮丧。而实际上,贫困大学生的周围并不缺少美好,在他们虽不富裕的生活里其实同样有着千姿百态的乐趣,但他们通常却缺少一种感受乐趣和美好的能力,当这个能力不足时,人所体验到的更多的是消极否定,当具备这种能力时,就会以乐观的心态、积极的行为善于从周围环境中发现美好、制造快乐,就会辩证看待得与失、理性看待贫与富,就会赋予压力事件以积极的意义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心灵愉悦,可见,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带给人的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针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起他们心灵深处的积极因素,引导他们面对困境时要有积极的认知取向,树立对待贫困的正确的意识理念,引导他们认识到贫穷不是耻辱,贫穷更是一种人生的财富和历练,要使他们明白出身无法选择但所走的道路则可以自主,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凭借奋斗去改变,要合理定位和设计自己的人生规划,避免好高骛远,避免急功近利,只有掌握自己心灵的脉搏,首先实现心理脱贫,才能实现物质脱贫,最终完成对人生困境的成功跨越。

(2)完善支持系统,实现多层面关怀。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需要自身认知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来自外部的包括情感援助和物质援助在内的各种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贫困大学生现实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并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拥有积极应对困难的勇气,这是社会支持所产生的无形价值资源。正如前面所言,贫困大学生常常具有自尊且自卑、坚强且脆弱、敏感且多疑等人格特征,来自他人的评价对他们的内心影响极大,不良的外部评价会令他们的精神世界雪上加霜,而积极的外部评价则是雪中送炭,其激励作用甚至可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以及来自社会各方的鼓励、关爱、交流、沟通,这些良好的互动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最重要的心理援助和情感支撑。与此同时,资金支持、物质支持是直接改善贫困大学生经济条件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努力完善以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为代表的各种资助机制,畅通社会资助通道,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帮助贫困大学生度过难关直至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能够平等地与同学相处,公平地面对社会竞争。

(3)加强自强教育,培养感恩意识。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行为是一个人自信自尊的基础。针对一些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高校在对其进行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自立自强教育,培养自强自立的意识和信念,避免“精神疲软”和“心理塌方”的发生,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内外勤工俭学的机会和渠道,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活动,帮助他们形成自尊自爱、奋发图强、自助助人的意识理念和价值观念。同时,感恩教育必不可少,懂得感恩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贫困大学生受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各方的关怀和帮助,尽管这种帮助是真诚无私甚至是无偿的,但是在帮助的同时却不可以忽视对学生自身责任感与义务感的引导,要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懂得有那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有那么多人在无私的奉献,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温暖的情感并自觉地将爱心传递下去,最终产生回报社会的积极行为。但是,感恩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感恩之心不是生而有之,它是施教者的正确引领、点滴渗透与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感受相结合的产物,它同样是要经历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即在了解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产生温馨美好的感觉和感激之情,进而把这种情感再通过自身的实践传递出去,转变成一种回馈社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自觉行为。可见,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的完美体现。

(4)走出教育误区,加强针对性课程建设。当前高校的人格培养和课程配置中,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认识误区:

首先是通常会以道德教育代替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侧重的是使人的行为操守符合社会公共审美标准,个体是被动式地接受外部为其所提供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灌输教育;相对而言,人格教育则充满了人性关怀,更加关注人的心理需求,注重的是人的心理品质的建构,追求的是内在的觉醒,终极目的是使人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具有积极高效的自我调控能力,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使个性健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不能取代人格教育。但值得反思的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人格教育比重过小,重视不够,有的学校甚至会不断压缩心理健康课的课时而为专业课让路,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

其次,目前针对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无论是开展的规模和开展的程度上都满足不了实际需求,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动的干预方式,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大学生因其人格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具有特殊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那么在对其进行人格教育时就必须具有针对性,不能所有学生简单一刀切。

最后,人格教育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放在人格障碍的防治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这两点上;另外,除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外,学校其他课程中也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渗透人格教育内容,这就拓宽了人格教育的渠道,使学生的人格教育无所不在;同时,人格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认真考察,而不是根据学生期末的一纸答卷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合”模式实施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8):85-86.

[2]吴丹洁.关于培养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若干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0上):121-123.

[3]陈超.收费政策下贫困研究生相关问题的界定与资助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5-99.

责任编辑:张晓辉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ical Optimization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JIAO Yu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chun 130507, 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to optimize their personality. Poor students, a special group in colleges, whose living condition brings much psychological confusion, therefore, there are many particularities and complexities in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ompared to non-impoverished students, which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focu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poor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analyzes the features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it explores measures on the paths of training their personality.

Keywords:poor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personality

收稿日期:2015-12-27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15〕第396号

作者简介:矫宇 (1967-),女,吉林洮南人,教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6-0067-04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