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 商学院,西安 710128)
中国休闲食品外包装英译问题的文化解读
——兼论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去
李利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西安710128)
摘要:休闲食品外包装英译是中国休闲食品出口的一个重要环节。优秀的食品包装英译文本,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商品的基本信息,能在感官、文字上唤起英语国家消费者的共鸣和美好联想,从而提升中国产品和企业的形象,扩大中国饮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汉英双语的转换本质是中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取向、审美偏好在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转换。
关键词:休闲食品;外包装;饮食文化
一、引言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庙堂之上的社稷大论,还是农家小院门楣上张贴的五谷丰登,无论是筵席上的觥筹交错,还是田间坟头的祭祖贡品, 从古至今,“吃” 在人们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吃着玩”的休闲食品正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方面,我国休闲食品市场呈现出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态势,整个食品体系逐步完善;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中国成功入世,中国与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国际休闲食品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休闲食品也在走向国际市场。据我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进出口总额65.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7.38%,其中进口额37.3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5.97%,出口额28.4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7.52%。”[1]。
因此,以“食”为媒,研究规范休闲食品的外包英译,有助于拓展中国休闲食品的国外市场,提升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形象,扩大中国饮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输出中国文化。
二、研究缘起
目前,除外销的中国休闲食品,许多内销的食品包装上也出现了英文说明,为在华的外籍人士选购商品提供了便利。然而,这些英译文本大多错误百出、质量不佳、可读性差,难以准确有效地传达商品基本信息,更无法宣传推介产品以唤起消费者的共鸣和美好联想。
从1994年至2014年20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相关研究文献共计10篇。根据研究角度与意义评价,可分为三类:翻译失误与规范研究、调查分析研究、功能理论视角的研究。其中侧重分析翻译失误与规范研究类的文献5篇(何凤霞[2];薛丹云[3];储琢佳、刘须明[4];张爱朴[5];袁锡兴[6]),调查分析与意义评价类研究文献3篇(薛丹云[7];徐燕[8];汪滔[9]),功能理论视角文章2篇(吴凌奇、谢玄[10];蒋艺、苏眉[11])。总体上,国内学界对食品外包英译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且集中于翻译方法的微观操作层面,多属经验之谈。
三、汉英文化对比观照下的汉英翻译
汉英语言的转换涉及到汉英语言的内在机制、中英民族深层的文化属性、心理偏好和审美意向。以汉英文化对比为学理基础,研究语言的内在机制及生成因素对语言表层形式结构的作用制约,有助于反映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从而促进中国商品的世界贸易,促进中国文化更好输出。
本文作者通过对美国犹他州两家和西安市三家大型超市休闲食品外包文本的实地调查,共搜集了100份产品说明作为语料。其中25份为美国本土销售产品外包说明;25份为英语国家原装进口产品外包英文说明及中译文(产地在国外,由中国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中国销售);25份为外商独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产品中文说明及英译文;25份为中国本土产品外包中文说明及英译文。范围包括糖果、糕点、饮品、乳制品、干杂、果脯蜜饯、肉制品等。
(一)英语的物称倾向与汉语的人称倾向
英语可用人称表达法,亦可用物称表达法,而汉语常常使用人称表达法。这与西方民族和汉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英语民族多处海洋环境和草原地带,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工业革命前的漫长时期生产方式落后,使他们更多地领略到了大自然冷酷的一面。在与自然抗争生存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冷静地看待客观世界,并产生了“天人各一”的原初心态[12]。 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资本主义的进程,也推动了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进步。英语民族发展形成了注重数理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辨,偏好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西方哲学思维方式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强调客体客观化,习惯排除主观因素,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描述客观事物、探求客观世界。英语的非人称倾向(depersonalizetion)便是西方人客体意识作用于语言表象的反映。
例1:Great birthdays start with Betty Crocker Frosting and SuperMoist Cakes!
例2:Our commitment to quality means we shop carefully for ingredients, adjust recipes, and taste -test everything because in our house as in yours, what matters most is taste.
汉民族发祥于黄河中下游流域,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这种与大自然亲厚的生存联系萌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及求同求和的审美取向[13]。中国传统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意义和价值的学说,这就决定了中国哲学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12]。汉民族发展形成了注重整体和直觉的悟性思维,推崇领悟和内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本质上是悟性主义的,强调客体主观化,认为自身内心体验是一切认识的出发点,据此感知认识客观世界。汉语的人称倾向便是中国人主体意识的反映。
例3:(可可西里手撕牦牛肉)为确保一流品质,我们精心挑选新鲜藏牦牛肉作为主料,并佐以优质辅料和采用现代食品技术、结合传统工艺加工产品。
原英译文: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we select fresh Tibetan yak meat as the main material and produce with qualified flavorings using both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echnology.
修改建议:Our commitment to quality means we only use the finest yak meat for ingredients, adjust recipes, and make it by the combination of old fashioned way and modern food technology.
(二)英语的被动倾向与汉语的主动倾向
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用来以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体现了英语民族理性客观的思维模式。西方人注重“主客二分”,长于分析,语言上表现为“划清主语和宾语、及物与不及物、施事与受事、主动与被动”[13]131,并通过词语的形态和句法格式体现出来,语义精准,呈现出客观性、严密性和逻辑性。
例4:Every Kirkland Signature product is guaranteed to meet or exceed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he leading national brands.
例5:SteamCrisp corn is vacuum packed.
汉民族自古以来推崇“天人合一”,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人的行为,必然是由人来完成的,……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13] 126汉语中意义被动句远远多于结构被动句,并且习惯于用主动式表达。这是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受事者及行为本身上,由他们充当“主题”,形成了“受事+动词”的惯用式[13]126。汉语不重主客区分,没有词形变化,借助虚词、依赖语境、语感把握语义,呈现出主体性、直觉性和整体关联性。
例6:可可西里手撕藏牦牛肉:本品采用古老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结合精制而成口感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滋养美食,更是馈赠佳友的上乘礼品。
原英译文:The product is us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y to produce. It has unique taste. It is rare nourishing food and excellent gift for friends.
修改建议:The product is made by the combination of old fashioned way and modern food technology. The special taste makes it a perfect snack and gift for friends.
(三)英语的写实倾向与汉语的写意倾向
“天人各一”的原初心态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壮大孕育滋养了英语民族的理性思维。他们强调“主客二分”,注重逻辑推理和形式论证,习惯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认知世界,语言结构呈树状分布,主从分明、层次清楚、连环相扣、缜密严谨,行文崇尚自然简洁,平白直观、严密精确。
例7:Lipton Iced Tea Mix comes from real leaves, grown, hand-picked, and blended with natural peach flavor to make the most delicious iced tea for you and your family.
例8:The London Fruit & Herb Company have adopted a philosophy of creating great tasting blends that are good for you. So dedicated are we to achieving thi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a unique process to provide you with a range of fruit flavours which really taste as good as they smell.
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影响下,汉民族强调主客一体,喜欢托物言志、寓情于景,习惯从内在的体会去感知万事万物,借助物象表现情理,因此大量使用主观色彩浓厚的修饰词语。且中国人好文采,讲究辞藻华丽。《易·乾·文言》讲“其旨远其辞文”,《左传·襄公二十年》中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都阐明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两千多年政治伦理型文化的熏陶,使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阴阳平衡、求同求和,行文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喜用铺排、骈偶、对仗、堆叠,双音节词和四音节词成为现代汉语的主要声律节奏。
例9:良平牌碧螺春紧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浓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
英译文:The shape of the LiangPing BiLuoChun Tea looks like twisting and tenuous, it roll up like the sonch, the fragrance is dense, the taste of it is delicious, the colour of the tea soup is emerald green and limpid.
例10:名前牌碧螺春品质超凡,其特点:“色绿 、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为绿茶之商品。
英译文:With high quality, the product is the best of its kind featuring four excel lences in green color, aromatic smell, sweet taste and beautiful form.
例7~例10是四份茶叶外包说明文本,前两份来自美国本土超市,后两份来自中国陕西省的超市。通过对比,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审美取向、行文风格上的特点和差异一览无余。在前两份文本中,对茶叶的描述平实、直观、总括,选用泛化、常用的修饰词语如“great”,“good”,“real”,“natural”。而后两份文本中描写极尽铺排,细写茶叶的形、色、气、味,言辞文雅、语句连珠、一泻而下。这样的文风合乎汉民族的审美习惯,“虽铺张而不觉堆叠,排比而不妨畅达”[14],但对英语民族而言却流于浮华、虚夸。因此英译时建议把对茶叶形、色、气、味的具体描写抽象化、泛化,以迎合英语民族的抽象思维模式和简洁精准的文风。
例10修改建议:Biluochun Tea assures you perfect ease with its height of color, aroma, taste and form.
四、关于食品外包英译的建议
本文以英汉对比研究为理论基础,以文本取样、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休闲食品外包英译及其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差异,揭示英汉双语的转换本质上是中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取向、审美偏好在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转换,从四个方面呼应了中英翻译和文化交流的趋势:
第一,呼吁生产企业重视产品包装的文字翻译,促进出口贸易及文化交流。对于外销产品,产品的英文翻译起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代表了产品的形象和信誉。产品的文字包装不仅要忠实地传达产品的相关信息,还要顺应目标市场群体的阅读习惯、审美偏好和民族心理。比如Coca-Cola的汉译,形神兼备,音义合一,对其产品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第二,顺应翻译的文化转向,促进贸易各国文化交流。目前国内对食品包装英译的研究多集中于语言转换的微观层面,而西方译界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全面的文化转向,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纳入研究视界,倡导透过语言表象的差异研究语言的内在机制和外部制约因素,在多种文化并存共生的当今世界,更好地平衡汉英民族的利益,促进汉英民族的交流、理解、互信。
第三,建立该类文本的翻译模式,丰富其理论体系。深入细致地研究食品包装英译,总结归纳此类文本语言、风格上的特点和共性,建立可行有效的翻译模式,帮助译者确定翻译策略,为相近领域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第四,注重发展译者能力,培养译者素养。要求翻译工作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学习翻译理论,参与翻译实践,研究汉英语言文字表征背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偏好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把学习变成一种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15]。
五、结语
王力先生说过:“西洋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16]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直观地说,英汉双语的差异就如同西洋素描和中国水墨的区别,前者写实,画面如照片真实、严密、直白;后者写意,注重意境的再现,含蓄隽永、物我两忘。
一份优秀的食品外包装英译文本,不仅能够塑造中国企业诚实可信的良好形象,提升中国商品品牌内涵,还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从而为中国文化向世界的全面输出助力。
参考文献:
[1]前瞻网.“奥运行情”见证休闲食品网购奇迹[EB/OL]. (2012-06-06)[2012-08-06].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120806-764a1ff0faf1b865. html.
[2]何凤霞.拙译我国食品包装文字信息翻译[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10): 116-118.
[3]薛丹云.食品包装英语译文规范性探析[J]. 江苏商论,2011,(3): 2-10.
[4]储琢佳,刘须明.食品英译亟待规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22-125.
[5]张爱朴.从食品包装英译文看加强翻译监督的必要性[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 106-108.
[6]袁锡兴.一份理想的食品包装英译[J]. 中国科技翻译,1998,(2).
[7]薛丹云.食品包装的时代性诉求——附加英语译文必要性诠释[J].海外英语,2011,(13): 210-211.
[8]徐燕.食品说明汉英翻译中评价意义的传递[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64-66.
[9]汪滔.对食品包装上英译文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1999,(2): 24-27.
[10]吴凌奇,谢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国内食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J].海外英语,2011,(13): 208-209.
[11]蒋艺,苏眉.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西食品说明书翻译[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 112-114.
[12]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绪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6.
[14]马积高.中国古代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6.
[15]李瑞林.从翻译能力到译者素养:翻译教学的目标转向[J]. 中国翻译,2011,(1): 46-51.
[16]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81.
编辑:鲁彦琪
A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isure
Food Packaging and Sino-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LI Li
(Business School,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Shanxi710128,China)
Abstract: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eisure food packaging is of importance to China’s leisure food export. Based on English-Chinese constructive study of a corpus of 100 texts collected from supermarkets in USA and China, the thesis found four major lingual errors in food packaging, namely, the division of name translation, case insensitivity, grammatical errors and semantic errors and further prove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essenc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nking modes, cultural trends and aesthetic preference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on the lingual level.
Key words:leisure food; packaging; Chinese catering culture
DOI:10.3969/j.issn.1672-0539.2016.01.020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1-0100-04
作者简介:李利(1980-), 女,四川自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学文化转向视角下的陕西美食英译研究”(15JK1598);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舌尖上的西安——基于汉英对比的西安特色美食的文化意蕴和英译研究”(14W33)。
收稿日期:201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