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燕
(1.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9;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翻译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彭燕1,2
(1.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524049;2.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
摘要:翻译素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从对翻译素养要求较高的诗歌翻译出发,以庞德“地铁车站”为例,通过挖掘传统解释学、现代解释学、解构主义、审美移情等多种路径,研究如何提升翻译的忠实原文素养、创造性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移情素养等综合职业素养,探索翻译职业素养培养的多元化路径。
关键词:翻译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地铁车站”;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
一、研究对象
当今中国越来越国际化。为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所需,翻译素养已经成为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职业素养。然而学好母语(中文)已属不易,何况外语乎?要在不同语言间灵活转换甚至阐释翻译,这种能力实在很难养成。如何挖掘翻译素养培养路径?这是广大外语院系多年不懈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不复述各种院系经验,独辟蹊径,把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析多元化的培养路径。鉴于翻译种类繁多不能求全,遂定位于翻译难度较高的诗歌翻译,且精选了吸引诸多译者的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地铁车站”为例[1],便于展开细节剖析。希望达到以小见大,以个案分析来探索翻译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多元化。
“地铁车站”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
关于埃兹拉·庞德的“地铁车站”的中译本至少有20种,译者也不乏名家,引发长久不衰的重译和研究热潮。现存研究大多以原文为主体,把译文当成原文的附属。有人认为,译文可以加上译者个人创作;有人认为,翻译虽然是创作但也必须符合翻译的原则,违背了翻译原则的译文是不能成立的;也有人光看译文就否认原诗的艺术价值;更多的人比较译文之优劣,或者追溯原诗的写作手法。由此可见,仅是一首短诗,已经引发各种对翻译不同标准之争论,翻译素养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实际上,根据翻译文学理论,译文也是创作,其本身便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各名家译文都闪耀出创作的美丽,符合不同的翻译期待与要求,在不同的视域展现其独特魅力。为了灵活应对不同情景下的翻译需求,应该如何培养拥有多元化翻译职业素养的译者呢?
二、翻译素养培养路径多元化的探索
翻译职业素养要求很高,通常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积累及高超的翻译技术,此外还要求译者在保证翻译质量的同时充分掌握客户要求。这些还只是基本的翻译素养。社会工作需要更多元化的翻译素养,呼唤与之相应的多元化培养方法和路径。本研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通过挖掘传统解释学、现代解释学、解构主义、审美移情等多元化途径,来探索翻译职业素养培养的方法。
(一) 传统解释学路径
作为职业素养的翻译素养首先是遵守职业道德,忠于原意,不能弄虚作假、错译或者曲解原意。这里的“忠于原意”是指客观如实地为听众(读者)还原说话人(作者)的本意,当然并非只字不变地对应翻译。传统的解释学“强调接受者应该努力把握‘文本’的原意,把握创作该文本的作者的‘本意’”[2]200。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例如,按照这种观点,要翻译庞德的“地铁车站”,首先要充分了解原文本和庞德的原意。作者的原意可以参考庞德1916年写的关于这首诗的回忆录:
三年前在巴黎的协约车站,当庞德走出地铁车厢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潮湿阴暗的地铁站,突然间,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一个,又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孔。他整天努力寻找能表达那种感受的文字,却怎么也找不到能与之相称的、或者像那种突发情感、那样可爱的文字。那天晚上……当他还在努力寻找的时候,忽然找到了表达方式。并不是说找到了一些文字,而是一个方程式……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许多颜色的小斑点……这种“一个意象的诗”,是一个叠加形式,即一个概念叠在另一个概念之上。庞德发现这对摆脱那次在地铁站发生的情感困境很有用。他写了一首三十行的诗,然后销毁了。一个月后,他又写了短一半的诗。直到一年后,他写了这首日本俳句式的诗句[3]。
以上回忆录提供了写作的启发、目的、过程、结果,并指定了本诗为“意象的诗”,是“日本俳句式”的诗。这样一来,译者还要必须先了解俳句的特色。俳句是日本的一种短诗,总共17个音,所以又叫十七文字。但这个文字和汉语的汉字不一样,这里的十七文字实际上是指17个单音(日语中的汉字有时是一字多音,再加上一些虚词),其实没几个实词。
那么,俳句应该如何翻译呢?由于俳句的并置关系不能用连接和提示语,邹颉的译文比较符合这些标准:
人群 粉面 幽灵
黝湿 枝头 花瓣(1)
此译文完全没有连接词,甚至比原诗的词汇量还少,简直可以说比原诗更加符合俳句的精致短小。有人质疑这译文也算诗吗?周昕做了读者调查,结果得知,此译诗的支持率高达49.15%,是其精选的13种译文中最受欢迎的[4]。至少可以证明意象的简单可以得到不少青年读者的青睐。从读者决定论来说,这是已经被认可和接受的译文,读者肯定了其文学价值。
但是也有人认为,此诗受唐诗影响更甚于日本俳句,根据原诗用petals而不是flowers,证明译文更应该倾向于李白式的浪漫简约(2)。白劲鹏(2003)更是直言此诗是模仿汉诗。仿照中国古典诗文标准选取了以下译文:
地铁站
众生丛中,面孔幻现;
雨润暗枝,残花飘零(2)。
在此译法中,“面孔”对应“残花”,与作者本意的“美丽的面孔”似有较大距离。但作品多少有些古色古香,富有唐诗韵味,展现了另一番风情。
有没有既具备俳句的极致精简,又有中国古诗之含蓄韵味的译文呢?此类译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众里见(现)人面,带雨枝上花”[5],简约雅致,亦达到庞德的“意象并置”的要求;不多一字衔接词,却自然流畅。如果能够凸显原诗中潮湿阴暗枝条的背景意象,必然会更加接近原诗中突然发现美丽的惊喜意境。
由此可见,按照传统解释学路径培养的翻译人才能够重视和把握原文丰富内涵和原作者本意,通过了解作品渊源和文体特色来提升翻译水平。
(二)西方现代解释学路径
以海德格尔(Heidegger)、迦达默尔(Gadamer)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解释学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不存在的,这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翻译的创造价值。但是,现代解释学内部的一些不同观点却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翻译结果。比如,迦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客体处于历史演变的“视域”(Horizon)中, 进而否定作者原意,这就等于否定共同价值判断的可能性,从而导致翻译的无序状态[2]214。以“地铁车站”的一些“另类”译文为证:
(1)现代文明的人群中,邪恶依旧存在;
黑暗潮湿的树枝上,花儿怡然芳香。(3)
(发布者:aimini)
(2)人群中那些模糊的面孔;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
在无心之人的眼中,
每一片都如此相似,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他们曾经都是大树母亲的孩子,
但是,
飘零的那一天,
他们的生活才真正开始。
所谓的终点,
是另一个起点;
离开人群,
你才看得到他们的内心。(4)
(发布者:peggchild)
以上两则译文中,显然译者加入了不少个人的独创性表达与理解。列举这些例子是因为他们把翻译的创作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展示了翻译职业的创造素养。如何把作品译出时代的气息,使它与时代俱进,但是又不能过分偏离原作?这对译者是巨大考验。在译者的培养过程中应该运用现代解释学原理,解放译者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译者创意,融合本土和时代特色,培养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翻译素养。
(三)解构主义路径
法国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之一的罗兰·巴特尔宣称“作者死了!”以此表达作者的发言权在文本完成之时就结束了。美国理论家费什更是明确提出“读者制造了他在文本中所看到的一切”,认为读者的解读决定文本的存在[2]225。如果把翻译视作一个跨越语言、文化、国界和时空的阅读行为,那么,正是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使原作得到了再生(afterlife)[2]216-217。解构主义在翻译上的应用,把对文本的解释权从作者手里转移到了译者的手中[2]220。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原文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有译文……所以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自身决定的,而是由译文决定的”[2]230。由此可见,解构主义更进一步地充分解放了原文对译者的束缚。
需要注意的是,“把对文本的解释权从作者手里转移到了译者的手中”并不代表译文与原文完全对等。例如:
“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
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
以上这篇赵毅衡的译文被白劲鹏视作“与原诗几乎完全一致”,并根据这些译文断言原诗缺乏情感,只是“脑筋急转弯似的小令”,他由此得出结论:庞德的“地铁车站”是一首失败的诗[1]。此外,也有中国读者只凭译文就质疑庞德的原诗仅仅是出于模仿俳句而并无美感。译文的价值,是否就等同于原文的价值呢?根据译作就否定原作的做法值得怀疑。
实际上,这首中国人觉得平淡的短诗却获得了西方人的强烈感受,被称作“英语中最短小,最完美的小诗”[6]。导致中外读者的不同感受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英读者对中英文字上的不同感受外,还有人文背景、诗歌传统、审美习惯、鉴赏角度的差异,完全有可能造成不同国度读者对同一首诗的截然不同的阐释和感受。
从解构主义角度来看,译文是译者的创造成果,所以不能把译文作为原文的绝对判断标准。译文优劣不代表原文的优劣,尤其是诗歌。罗曼·雅科布逊(Roman Jakobson)就认为,诗歌就其定义而言是不可翻译的,只能进行“创造性转换”(creative transportation)[7]。根据解构主义的读者决定论,翻译应该强调满足译入文化的需要。没能把一首好诗翻译到让读者得到美的感受,是因为译文没能满足读者文化的需求,没能达到审美移情之效,而不能一味地怪罪原文。可见,仅仅具备忠实原文的素养是不够的,译者还要充分了解译入语文化,必须具备能够满足读者(受众)文化口味与时代需求的翻译能力和素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翻译职业人。
(四)审美移情路径
如果把忠实于原文和作者本意当作翻译的基础要求的话,那么读者对文本的决定论则是翻译研究的发展,而审美移情要求是翻译标准的更高层次。美国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说: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审美差异及其审美规范差异,从而自觉地做出调整,努力找出异质同构的审美等值体,以使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审美反应。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周昕对此诗的13首译文进行过读者调查,发现94.35%的被调查者主张要译出原诗的思想和意境;与内容相比,更多的人觉得意境翻译更重要[4]71,而意境强调情景交融,即要求读完译作后应产生与原作类似的审美和情感,比如以下译文:
“在地铁车站
人流不息,倩影,一个个,迷离淡出,
树丫晦湿,花朵,一瓣瓣,悄然绽放。”[8]
这首译诗有以下特色:
(1)音美:叠声,渐变,如音乐跳动,节律变化而有律。
(2)词美:叠词,含情,现代气息浓厚。
(3)形美:正文每句对仗工整,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耐人寻味。
(4)意美:含蓄,引发丰富联想,美的感觉“悄然绽放”,余音袅袅,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这首译文既忠实于原文意象和作者本意,又充分符合中文诗歌的音韵美和意蕴美。无论是从移情的角度还是从译者的创造性角度,都艺术性地再生了庞德的“地铁车站”;东方式的含蓄巧妙地代替了广为诟病的原诗中过于直白的意象并置(庞德在解释其诗时,指出“脸”即“花瓣”,“树枝”即“地铁站”);更加可贵的是,该译文还具备了俳句的“一切在言中,一切又在不言中”空旷和模糊的意境,达到审美和移情双重功效。这样的译文能够唤起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更为真实地展现原作的阅读后效,也更加能够帮助读者领悟原作的意境。审美移情路径着重提高译者的审美素养和移情素养,是对翻译职业水平高层次的要求。
三、结语
为了提高大学生翻译职业素养,本文尝试以西方翻译理论为多元化路径,以翻译诗歌为切入点,对翻译素养培养路径展开相应研究。既把抽象理论活用于翻译实践,又通过研究实践提升对理论的理解。“即使是同一个译者,在不同时代译同一作品,也会因为他自身阅历的增长,地位的变化,经验的丰富,时代的不同,而对同一作品的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移情感受”[8]。所以,为了翻译出更让人接受和欣赏的作品,创作出更易流通和更受欢迎的译文,译者必须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视野,锤炼翻译能力与职业素养。庞德尚且把《论语》中的“日日新”作为人生动力,今天的翻译人才更要保持开放心态,博学多练不同语言,融会贯通不同文化,才会更快提高综合翻译素养,真正成为代表国家竞争力的风流人物。
注释
(1)何功杰:《英美名诗品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414 页。
(2)选自网络公告,访问路径:http://webster.wu.blog.163.com/blog/static/106642320091044359313/,发布者博主小山东。
(3)选自网络公告,访问路径:http://home.hjenglish.com/app/login?source=nbulo&returnurl=/u/2418035/,发布者aimini。
(4)选自网络公告,访问路径:http://home.hjenglish.com/app/login?source=nbulo&returnurl=/u/2418035/,发布者peggchild
参考文献:
[1]白劲鹏.庞德的“地铁车站”:意象主义的终点——兼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3,(6):130-134.
[2]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3]黄晋凯,等.象征主义·意象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周昕.“地铁车站”汉语译本的读者接受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9,(4):69-74.
[5]刘禹轩.方程式和意象叠加——《在地铁车站》试解[J].山东外语教学,1995,(1):52-55.
[6]张和琼.英语中最完美的小诗——评析艾兹拉 ·庞德的《地铁车站》[J].企业家天地,2009,(9):217-218.
[7]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8]潘卫民,钱妮娜.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51-54.
编辑:鲁彦琪
Diversified Training Path for Professional Literacy of Translation
PENG Yan1,2
(1.Cunjin College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524094,China;
2.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100089,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 literacy is the basic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English majors. Embarking from poetry translation for its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ransl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zra Pound’s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o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literacy, such as faithful translation literacy to the original, creative literacy, cultural literacy and aesthetic empathy literacy; and explores the diversity of training path for 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literacy through studying various paths, such as traditional hermeneutics, modern hermeneutics, deconstruction and aesthetic empathy.
Key words:professional translation literacy; training path;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poetry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1-0110-04
作者简介:彭燕(1976-),女,广东化州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翻译。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项目“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GDJY-2014-B-b121)、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英语阅读素养培养与测评”(2014B01062)
收稿日期: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