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主要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主观将课本教学内容在课堂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效率差。如何解决初中历史教学中低效率问题,仍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课堂低效化现象产生原因分析,并针对此现象提出改善措施,以便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低效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1-01
初中历史知识主要是将各时期历史融合在一起,知识面较广,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认真学习。但在当前情况下,初中历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低效化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为找到科学合理解决措施,本文将从此现象产生进行分析,并探讨出有效改善措施。
一、初中历史课堂低效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法老旧,教学过程枯燥
部分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仅仅为应付学生考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缺少对知识点框架搭建,只是将历史知识机械灌输给学生,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无法自主思考与理解,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初中历史课堂产生畏惧与退缩心理,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率低下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历史事件不愿意死记硬背,致使历史知识点年份、事件、人物记混,缺乏基础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将初中历史课堂当作休息场所,嬉闹甚至睡觉等现象常常出现。
(三)学生对历史学科存在偏见,重视程度不够
在对初中历史进行学习过程中,历史虽然是中考必考科目,但却属于副科,影响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态度。导致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历史只需考试前夕背记,不需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平时知识积累不够,学习效率低。
(四)布置大量课外作业,增加了学生负担
部分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布置大量课后习题,将课堂学习效率寄托于课后作业上,以此督促学生完成初中历史学习。但繁重的课后作业会使学生产生抗拒、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二、改善初中历史课堂低效化现象的措施
(一)明确学习目标,做好课前预习
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前,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疑难点进行记录,方便学生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授课效率。例如,教师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并在书本中对自己不理解、疑惑的地方进行标记,在课堂上对疑惑的地方重点听讲,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过老旧,要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如视频、音乐、图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收集其相关的音像资料、人物生平事迹、奇闻趣事等资料,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反法西斯战争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南京南京》《拉贝日记》等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法西斯战争凶狠残暴了解,让他们对和平有更多的感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开展学生抢答比赛等课堂活动,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主动性。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创建学习小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自由编组。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互相依赖,让学生对学习负责。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四)扩大课堂的外延,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历史
将生活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而且可以使枯燥历史知识变得鲜活化、具体化。例如学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时,利用民间谚语“民以食为天”中食的起源来讲解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生活高科技如手机、汽车、电视等,通过对高科技变化历程的分析,引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课程。
综上所述,改善初中历史课堂低效化现象,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配合,教师需要不断改善、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则需要提高自身学习自主性、改善学习态度。教师在对学生教授初中历史时,反思教学方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创建和谐愉快地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的在快乐中学习初中历史。
参考文献:
[1]朱秋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3,(22):209.
[2]巨庆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化现象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5,(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