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立意统领下的历史教学

2016-03-23 04:51李玉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社会转型历史教学

[关键词]教学立意,历史教学,鸦片战争,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6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53-05

常州金坛区“丁苏霞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决定由我开设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也都非常熟悉,是一堂标准的“老课”。怎样把它上出新意,是我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立意的确立

很显然,按照传统的做法,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来组织教学,学生不会感兴趣,更谈不上参与教学了。从传统的历史观来看,学生容易出现狭隘的民族情绪,不利于形成健康的民族心理。因此,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才能上好这一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必须找出这一课的灵魂,既能统摄全篇,又不落入俗套。为此,我苦苦思索过,甚至困惑过。

好在,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史观的运用,人们对这一课题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是“旧课”上出新意的决定性因素。于是我又认真阅读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力量研究》、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书籍。这些经典著作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让我对前面的道路看得越来越清晰。最后我决定以“社会转型的阵痛”立意。我认为这个立意以近代化为参照,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重新审视鸦片战争,他们应该感兴趣。教学立意确定后,我就围绕这一立意精选史料,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过程的展示

导入: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国近代史。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苦难史、屈辱史,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这段历史要有更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不能抱有人大教授张鸣所说的“三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把整个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

“情妇心态”殖民历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这种心态其实有点变态,类似于病理学上讲的“斯德歌尔摩综合症”,也就是受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了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绪。被殖民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其次,我们也不能把历史当作自己的孩子,怎么漂亮怎么打扮,自己孩子长得丑也不许别人说,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不是寻找问题、批评教育,而是千方百计地护短、掩饰等。

我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正视。对外国的侵略我们要大力谴责,对我们这个民族犯下的错误也要进行认真的批判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史为鉴。

意图:由于这是单元模块的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先和同學们讲明对这一段历史的应有态度,使学生对此能有理性的认识。同时也定下这一课的基调:既要批判列强的侵略,也要反思我们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

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大家对鸦片战争又了解多少?

同学们很踊跃,列举出虎门销烟、林则徐、《南京条约》……

出示电子课件:

CHINk HAS BEEN CONOUERED BY AWOMAN

还没等老师问呢,学生就纷纷回答:中国被一个女人征服了。

师很好。这是《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国一个军官在回忆录中最后写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英国打败了中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女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实际上是两种文明的对抗。英国是工业文明的代表,政治上是民主政体,经济上是市场经济,文化方面强调理性与科学,外交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而中国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政治上是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占主导,文化上儒学居统治地位,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朝贡贸易。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也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当时的国人对世界形势知之甚少,所以这一转型注定是漫长的、痛苦的,必然要经受种种阻力。

意图凋这样的开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揭示这一课的教学立意。

问题一这场战争可以避免吗?

同学们都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至于原因,也能根据教材的表述进行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后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贸易,而清政府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又闭关锁国,所以战争不可避免。可见,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较好的了解。教师补充,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利益的较量,更是两种文明的冲突。

出示电子课件:

鸦片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冲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 2000,中国的奋斗》

师异质文明相遇发生冲突是正常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战争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呢?

看着同学们茫然的表情,我简单讲了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因为不愿对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而不欢而散,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因为同样的问题,甚至都没有见到嘉庆皇帝就被赶了回来。英国和平通商的努力受挫,就恼羞成怒,决心找机会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这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同时把这场战争的原因向前回溯,更符合历史事实。

问题二这场战争中国有取胜的可能吗?

同学们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有同学回答落后就要挨打,这显然太空洞了,还有同学说落后的封建制度敌不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回答得很正确,但需言之有据,教师这时就可以适时通过史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具体细节。

出示鸦片战争期间中英数据对比:

战争花费:鸦片战争清政府总共花费军费约3000万两白银,而英国仅花费1263万两。

投入兵力:中国投入陆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英军最多时出动20艘军舰,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

伤亡人数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伤亡人数共计约4600人(约死3300人),英军伤亡人数共计401人(死59人,失踪3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其中从一品三人,正二品六人,从二品一人,从三品一人,而英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只是一名陆军中校。

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教师讲解这次战争的花费将近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可谓是尽其能力,倾其财力。牺牲这么多高级将领,清军将士也尽力了。但仍然惨败,说明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更根本的制度问题。继续出示电子课件:

世界军事史表明,在正规作战中,对近代化的敌人只能用近代化的手段来取胜。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笔者先以中古的军队为例论证蒋廷黻先生的论断:当时的清军还不是纯粹的国防军,还要行使警察、内卫部队的职能,分散于各地要冲。而且不像现在这样驻扎在军营,而是居住在家里。由于工资低再加上被克扣,士兵常从事第二职业,比如帮人种田、摆地摊、到澡堂给人搓澡,等等,甚至会在业余时间当土匪。这样的士兵遇到训练有素而又装备精良的现代化军队,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哑然失笑。

师鸦片战争中国不会取胜,这是我们后来得出的认识。但当时的人们却不这样想,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是林则徐早早被撤,中国是不会失败的。这是“奸臣误国”的论调,这样的认识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看不清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意图:由于同学们对这一历史非常熟悉,所以没有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进行纠缠,通过这一系列对比,把以前一些空洞的、教条的结论落实在具体的事实之中,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真相。

问题三:如果取胜无望,我们还要不要抵抗?清军将士的鲜血怎样才不白流?

说实话,要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难度很大。按照一般思维,既然取胜无望,尽早与英国签订一项和约然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按照这一假设,清政府就不应当抵抗,英国军舰一开到中国海,马上就投降。如果这样,在战场上英勇抵抗的清军将士的血岂不是白流了?

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看得出,他們对这个问题很困惑。为了化解难度,我引用日本的例子帮助同学们分析。1853年佩里叩关,德川幕府在武力逼迫下,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沦为半殖民地。但日本此后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明治维新,迅速强大起来。

当然这种假设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实现的可能。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国人看不清自己的问题,再加上儒家义利观的熏陶,要我们不战而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在与英军接触以前也都是主战的,但在事实面前,他们才主和的。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但长期以来却被扣上“投降派”的帽子,大加批判,这不但是他们的个人悲剧,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最后向同学们强调: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实现近代化,不再挨打,是对殉国者最好的纪念。只有这样,清军将士的鲜血才不会白流。

意图.通过这一问题的设计,构成同学们的认知冲突,使他们深度思考。并提供道德评价以外的价值评价,使同学们突破“主和”等于“投降”,“投降”等于“卖国”的思维定势,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师(过度)对于取胜无望的战争,越早结束越有利。从《南京条约》开始,中国与列强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问题四这些条约不平等在何处?

同学们能回答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教师进行补充,这些条约是在资本主义的炮舰下被迫签订的,因而是不平等的。就《南京条约》来说,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和要求中国政府释放“汉奸”是不平等的,但第一款讲中英结束战争状态,最后一款讲条约批准的程序,谈不上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废除行商制度对中外贸易发展是有利的,五口通商从短期看弊大于利,但从长期看,则是利大于弊的。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讲条约平等与否,而要具体条款具体分析。出示《南京条例》条款:

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师第十款内容什么意思?

生:协商关税。

师:从条文里能看出“协商关税”的意思吗?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出示电子课件:

师这是《南京条约》中的英文本,哪位同学能帮我翻译一下?

生: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师地就是说……

生:英国只是要求清政府制订一部公平的关税则例,并没有协商关税的内容。

师非常对。

意图:之所以从《南京条约》拎出这两条,因为第二款是“广州入城问题”的诱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伏笔。第十款我们教材概括为“协商关税”,但实际上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茅海建先生对此有详实的考证,列出这一条,并进行详细解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迷信教材。

师(过渡):条约签订了,但中国上上下下都非常不满意。出示电子课件:

道光帝谕旨:览奏忿懑之至!朕惟自恨自愧,何至事机一至如此?于万无可奈之处,一切不能不允请者,诚以数百万民命所关,其利害且不止江、浙等省,故强为遏制,各条均照议办理。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师:这是道光皇帝对《南京条约》的反应。同学们能体会出他怎样的心情?

生不甘心、不情愿、无可奈何……

师这个时候拿人民来说事,还有些无耻。

师:由于不甘心,所以条约刚签字,道光皇帝就指示耆英等谈判代表与英国人继续交涉,异想天开地想以在条约上“添注”的形式,挽回天朝利益。同时,耆英等人也非常不满意,条约签字第三天,就给英国谈判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交涉照会,希望对条约已经规定的内容和尚未明确的事宜进行补救。由此一步步迈入英国人的陷阱。因此,教材说“《南京条约》签订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是不确切的。

中国谈判代表要与殖民者交涉,但又完全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国际法,结果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许多主权被我们主动拱手送人而不自知。比如关税问题,如刚才所讲,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关税是自主的。但耆英为了避免日后交涉的麻烦,就货物进出口问题主动与侵略者进行交涉。孰不知交涉本身,就潜含着须得对方同意的意味,就已经损害了自己的权益。后来与英方议定的海关税则,将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中美《望廈条约》正式确立了“协商关税”制度。后来清政府又胡乱地将“协定关税”权利给予其他缔约国,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再比如司法审判权问题,《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后,耆英对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民、夷纠纷非常头痛。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难题,他打算让英国官员管束英民来避免纠纷,这就白白将对英人的审判权拱手给了英方,开了领事裁判权的恶例。

同学们唏嘘不已。

意图《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等内容,教材是以“历史纵横”的形式出现的,不作要求。但这些条约的危害实际上远大于《南京条约》。此举是为了让学生对此有完整的认知。清政府官员的拙劣表现又体现了教学立意。

师:战争结束了,条约签订了,人们认为天下“太平”了……出示一组材料:

战后北京景象: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了,但我们并没有从梦中惊醒,白白浪费了20年光阴,使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中失去了先机,从而在半殖民地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意图:以此结束本课,希望同学们能有所思、有所悟,认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不易,珍惜今天近代化的成果,并为近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三、教学反思

教学立意问题现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但无一不强调它对历史教学的统领作用,视其为一堂课的中心或灵魂。确实,没有教学立意统领的历史教学,只是一盘散珠,充其量也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罗列和阐述,仍逃不出教教材的窠臼。这节公开课,我尝试着运用近代化史观,以“社会转型的阵痛”立意,围绕该立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大胆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提升了教学意境。从课堂反馈看,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一系列问题的设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立意的统领下,他们对这场战争的方方面面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在谴责侵略者的同时多了一份民族自醒。很显然,这样的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毋庸讳言,这节课也有瑕疵。首先,这节课主要以情感立意,知识目标强调得不够。怎样兼顾历史教学的实用功能和价值功能,可能也是教学立意统领历史教学遇到的普遍问题。尽管人们对什么是教学立意还众说纷纭,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情感立意的,而高考则是以能力立意或是知识立意的,二者并不合拍。即以本课来说,为了体现教学立意,我对不平等条约签订的经过、关税自主权的丧失过程用时较多,而高考是不会这样考的。因此,怎样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其次,问题三对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有点大,主要是与他们的固有认知不符,引发了认知冲突。这本是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好时机,因怕影响教学进度,我在教学中没有能够充分展开。如果学生能够充分思考、讨论的话,这个问题的价值效益会更大。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真实的课堂总是不完美的。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还有待笔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

[作者简介]李玉,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社会转型历史教学
聚力铸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双城记》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